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奸商-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老板们都知道宋濂就是太子的老师,也知道宋濂、刘伯温这些人的名头。人家说名师出高徒,有高人指点,和自己搂着书苦读,那是完全两码事。沈子成这话也算不上是吹牛。一个个连连点头称是,就连朱棣也笑呵呵的点点头,当初宋濂还在朝为官的时候,朱棣也蒙宋濂指点了不少学问。朱元璋对儿子管教非常严格,请来的老师都是饱学大儒,宋濂的本事,朱棣自然是知道的。

沈子成接着说道:“那好,请各位扪心自问,假若你们是外地的书生,知道潜溪先生要在兰溪会上讲学,你们会不会来?”

“来!倾家荡产也来,能听潜溪先生说一次,胜过自己睁眼瞎似的琢磨啊!”那些老板们粗声粗气的答道。

沈子成继续忽悠道:“那要是你们来了兰溪,住哪儿啊?”

“潜溪先生住哪,咱们就住哪呗,离得潜溪先生近,咱们也沾光啊……”那些老板们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

朱棣微微点头,侧首对徐妙云说道:“这个沈子成,很有一套。呵呵,不是个读死书的人,脑子……活得很呢!”

“那就是了,潜溪先生住哪个客栈,简直就是客栈的活招牌,只怕连马房柴房都有人愿意给钱抢着去住呢!当然,兰溪会还不止潜溪先生一个人……”沈子成偷偷瞄了一眼袖子里许芝兰给他缝上的小纸条:“二百多都是饱学大儒啊,有名震江西的罗真先生,有才名动于长沙的萧显先生……就算是潜溪先生对他们都极为推崇。”

其实这些人是谁,这些老板们真是不知道,但是名震江西,才名动于长沙这样的话,他们总是听得懂的,况且还有那句“就算是潜溪先生对他们都极为推崇”,宋濂这样的眼光都能推崇他们,想必是不错的。

沈子成叹了口气:“在下也明白,各位老板整天忙碌未必知道他们的名头,但是随便去兰溪城里找一位秀才,便可知道,这些都是大明的人才啊!”

“所以,接待远道而来的才子,这副重担就落在各位肩膀上了。”沈子成悠悠的说道。

“没问题!”枫林阁的老板大吼一声:“潜溪先生就住在枫林阁,也不必搬了。我再收拾些客房出来,足可以住得下小一百人呢!”

沈子成摇了摇头:“看来枫林阁的老板还是想对兰溪会的才子们收房钱了……哎……”

早有机灵的老板会意了。平日里客栈能住多少人?就算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很极少客满过,能有八成的客人,老板夜里做梦都能笑醒了。可是沈子成说得对,假如潜溪先生住在自己的客栈里,那些外地的书生不得打破了头往自己的客栈里抢啊?往年兰溪会少说也要开大半个月,如今是冬天,开一个月也不是没可能,就算不收兰溪会才子们的房钱,其他的房价就算是收的巨贵巨贵巨巨贵,也能全都租出去。

当下如云居的马老板叫道:“我们如云居在兰溪城也是数得着的大客栈,我不收兰溪会才子的钱,我们如云居的上房,未来一个月全部留给兰溪会的才子们!”

他本以为沈子成要拍手叫好,没想到沈子成还是悠悠的叹了口气,低声说道:“诚意啊……诚意啊……”

“沈公子到底想怎么样?”徐妙云低声问向苏坦妹。

苏坦妹娇俏的小鼻子一皱:“他啊,只怕是想敲那些老板们一笔!”

朱棣笑道:“苏姑娘,这你就错了,沈公子这绝不是敲诈,兰溪会的确大有商机,只不过以前的人都没看出来而已。如今沈公子发现了,他用此赚钱就绝对可行,哪里称得上是敲诈?而且这些老板做了什么?沈公子为什么要把那许多财富都送给他们赚呢?”

苏坦妹不敢对燕王无理,不过还是低声嘟囔了一句:“那他假借兰溪会的名头赚钱,也很可恶!”

朱棣一举酒杯,徐妙云亲自端起酒壶为他斟满,朱棣这才说道:“若不是他,兰溪会就办不成。若不是他,兰溪会的文人墨客就要自掏腰包来兰溪,若不是他,来了兰溪也未必有地方聚会,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问题,以前有青田先生在,自然一切都迎刃而解。如今要不是这个沈子成,你们待要如何?他为自己赚些钱,又何过之有呢?”

苏坦妹不禁看了看站在众人之间的沈子成,忽然觉得他也没那么庸俗讨厌了。不过苏坦妹抱住徐妙云的胳膊:“要是真没了办法,我就问妹妹借钱……”

朱棣压低了声音,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们……可真的是穷光蛋哦……”

第二十六章 巧舌如簧

沈子成站在众人之间故弄玄虚,沉默半晌才道:“各位都是有心人,自然知道醉风楼的周老掌柜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支持兰溪会。其实各位想想,宋老先生是世间公认的第一才子。是太子的老师,是皇上金口玉言中的五经师,你们的子孙呢?想不想功名,想不想做官?所以我已经恳求宋先生答允,兰溪会结束之后,会在兰溪驻留两日,答谢各位为兰溪会出力的老板,为诸位的子弟讲解诗书……”

苏坦妹黛眉紧锁,小嘴气得撅了起来:“好个沈子成,居然私下里算计宋老先生……”

朱棣哈哈大笑:“这如何叫做算计,潜溪先生年轻时就跟随皇上南征北战,为皇上出谋划策不少。又是太子的老师,宋老先生的脾气我是清楚的,这次兰溪会举办之后,就算沈子成不说,他也要将胸中所学传授出来,泽陂天下嘛……”

沈子成说到激动处:“诸位老板,潜溪先生一心都在兰溪会上,只盼天下文士能取长补短,将我中华文化大放光华。可是兰溪会经费短缺,周老掌柜资助之数,仅够那些士子们的路费而已,在下虽然有心,可是两手空空,无能为力!”说着,沈子成长叹一口气,似乎要把胸中的郁闷都吐出来似的……

“沈公子,咱们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宋老先生这么对咱们兰溪人,咱们兰溪人一定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说吧,需要多少钱,还是像醉风楼他们那样,搞你那个什么……什么……拍卖?”如云居的马老板又大声吼了出来。

沈子成摇了摇头:“哎,拍卖一事,我怕伤了大伙儿的和气。在下有个办法,各位将自己愿意资助兰溪会多少款项,客栈的名字,有多少间上房,写在纸上,封入信封中。待会,在下和苏姑娘一同拆阅,出价最高的前几家客栈将负责安排这次兰溪会。只要上房数目达到一百为止,可好?”

其实兰溪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在浙江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大街小巷各种客栈加起来几乎有好几十家之多,平素往来兰溪的客商也多。凑出几百间上好的客房,那是小菜一碟。老板们顿时来了兴致,吆喝着要纸要笔,开始琢磨到底出价多少合适……

沈子成悠悠的说了句:“当然,出价最高的那间客栈,自然是由潜溪先生入住!”

这一句话无疑是给广大已经被挑逗得快到H点的老板们又打了一针兴奋剂,那是啊,宋濂住在自己的客栈,到时候得有多少人入住啊。沈子成说已经通知了四方书生,就算沈子成没告诉他们,难道这些老板自己不会去广为宣传么?只要有宋濂住在自己的客栈里,还怕没有书生前来入住?

一个个小算盘就在心里噼里啪啦打开了,计算着入住率、纯利润、带来的名人效应以及涨价幅度……乃至于将来自己买多少块地,娶多少个小老婆,生多少个大胖小子……钱是换成金子还是银子……

各位老板都在算计,这种公开密封投标的方法,他们很少见到,这一次许多人都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抢到宋濂去自己的客栈来住……于是又开始暗暗推测起最有实力的那几家客栈老板会出多少钱了……

沈子成说的口干舌燥,一屁股坐回原位,难得可以休息一下了。

“沈公子,在下看你口才了得,一番话说得这些老板们踊跃出钱,看来沈公子家学渊源,想必是沈万三老爷子的真传吧?”朱棣慢悠悠的说道。

沈子成脸上一红:“哪儿的话,我……也是碰运气……”说着便端起酒壶给在座几人都斟满了酒。

小疙瘩侍立在一旁,站在朱棣那些高大威猛的侍卫旁边,也昂起头挺着胸,不肯给沈子成丢脸,那小小的心眼里还想着:人家带出来的随从都这般威风,不知道少爷是不是后悔收了我这个跟班。可是偷眼一看沈子成,笑容满面的样子又不像是在意这些事,一颗心才算放回肚子里去。

“沈公子说的经营之道,发人深思,其实用之于战场谋略,甚至是其他方面,也都大有可为。今日在下是受教了!”朱棣竟然端起杯子,一脸严肃的看着沈子成:“沈兄,我敬你一杯!”

沈子成顿时觉得有些飘飘然,面前是未来的大明皇帝,一句话千万人头落地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主,居然端着酒杯给自己敬酒。沈子成也端起杯子:“燕兄,在下愧不敢当,不过,既然燕兄盛意拳拳,在下就先干为敬!”说着便一昂脖子将一杯美酒灌下了肚。

朱棣笑道:“沈兄满腹经纶,又是天资过人。可曾想过考取功名,为皇上效力?”

沈子成摇了摇头:“说句真心话,在下浪迹天下,赚赚钱,喝喝酒,倒还可以,要是叫我去考科举,一定没戏。在下也不想浪费那些光阴,如今四海升平,皇上身边又有许多文臣武将,多在下一个不多,少在下一个也不少!”

“是吗?”朱棣深深的盯着沈子成,若有实质的眼神叫沈子成心虚的不敢对望。

燕王啊,你该不是要我说实话,说老子经史子集一窍不通,之乎者也半句不会,你才满意吧?难道叫我跟你解释什么叫重生么?

徐妙云岔开话题道:“有些文人怕懒,却也是不愿做官的!”

“哦?”朱棣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徐妙云嫣然一笑:“做了官就要写奏折,每次都要洋洋洒洒写许多字,但是是送给皇上看的,有了错字要重写,用词不当也要重写。事情说得不明白还是要重写,家严当初写一份千多字的奏折足足写了一整天,慨叹说实在是比下地干活还累啊!”

沈子成和朱棣都放声大笑起来,苏坦妹捂着小嘴,却不敢笑得那么放肆。

朱棣笑得合不拢嘴,半晌才说道:“居然有这等事?我可真不知道。”

沈子成想起中学的时候,历史老师说过的故事,便朗声说道:“其实在下有个办法,不但可以让皇上省心,还能省了文武百官许多麻烦!”

朱棣一听这话,当即说道:“说来听听!”

苏坦妹生怕沈子成说错话得罪朱棣,桌子底下暗暗踢了沈子成一脚,示意他对面始终是大明朝的燕王,皇上的第四个儿子,说话可要小心。

沈子成佯装不知,接着说道:“在下听人说,大臣们上奏折,总要写许多字。古代之时,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字的奏折给皇帝,可是皇帝看得都疲倦了,也没看到他要说什么。后来总算看到最后,才发现,这人要说的话,其实三百字都说完了,前边都是在歌功颂德,称赞皇上的话。于是皇帝就很生气,把那个官员叫过来说,下次你再写的那么啰哩啰唆,就砍你脑袋!”

这次朱棣没笑,可是很感兴趣的问道:“后来呢?”

沈子成接着说道:“历朝历代臣子给皇上写奏折,无非就是民间疾苦,朝政大事。只要事情写明白了就行。大伙儿对皇上的爱戴和敬仰,无须每份奏折都写那么多。况且皇上每天批阅奏折无数,可是打开一看,总有半截是没说实际情况的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若是当今皇上这样的明君,自然体察民情。可是过去有许多不爱批阅奏折的皇帝,其中不少原因就是因为看得太腻了!”

沈子成又说道:“其实奏折前边写一句: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足矣,皇上看了也知道臣子对自己的爱戴,若是一万字的奏折写了九千字都是歌功颂德,皇上看得也是很累啊……”

朱棣双目一闪,大笑道:“有道理,其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看几百份奏折,都要看许多这样的话,不但皇上看得累,还耽误正事。就像你说的,二万字的奏折,哪里要写这许多?这样的臣子,斩了也不为过……”

徐妙云轻轻拽了拽朱棣的衣袖,朱棣自知稍稍有些失口,不过自信沈子成是看不出来,笑着拍了拍徐妙云的手。两人这一番举动都落在沈子成的眼里,却只是淡淡一笑,装着没看见。

“吹牛,这故事是哪一朝哪个皇帝的事啊?你倒是说说?”苏坦妹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要和沈子成置气。

沈子成尴尬的抓抓脑袋,那是中学老师说的故事了,重生嘛!又没把电脑,网络,百度这些东西都给重生过来,说不定还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情呢,当下只得支支吾吾道:“我……不记得了!”

“哪一朝那一代并不重要,沈兄这一番话别开生面,将来若是在下有机会做官,奏折一定写得简明扼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