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绣与徐晃合兵一处,从城门处向外杀去,有了张绣所率领的三千人马加入,在张绣和徐晃这两个大将的带领下,白波黄巾虽然占着数量优势,但还是被打得节节败退。前后夹击的威力顿时大增,白波黄巾和中平元年作乱的黄巾兵没什么不同,若是顺风仗,士气大振,仗着人数优势攻无不克,但若是受到些许挫折,大军士气就会骤降,其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如今面对张绣大军,根本抵挡不了,很快就溃败了。

白波黄巾首领郭太见得,只能和李乐、胡才两人随着大军一同败走,而且他们也知道就算今日攻破杨县,亦是无用,张绣的大军在平原上展现的威力实在太强大了,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杂兵可以比拟的。白波黄巾败走,幸好这里不远就是太行山的余脉,白波黄巾在下午的时候终于全部退入山中,张绣知道入了山中自己大军不如对方熟悉地形,很容易被别人偷袭成功的,于是张绣亦收兵,回到杨县外驻扎

大帐之中,张绣坐在主位上,徐晃则是站立在大帐之中,张绣问道:“本将乃是大汉裨将军张绣,汝现在身居何职?”

徐晃答道:“回大人,在下尚是白身。”

张绣心中暗喜,忍住激动问道:“吾观汝武艺不凡,可愿到本将麾下效力?”

徐晃听得却是有些激动地答道:“徐晃见过主公。”

张绣见到徐晃心情激动,却是心中微微一笑,暗道:“现在的徐晃还只是一个刚成年的小伙子,根本不是日后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而我却是大汉的将军,能被人赏识投入军中,自然激动了。”

张绣知道徐晃的能力,不想他在底下从小兵做起,但又怕其他将领不满,便说道:“公明,吾知道你武艺不凡,但若是你刚来就被安排至高位,恐怕诸将不服。只不过军中最敬重强者,你可愿到军中接受全军的挑战,凭你的武艺争取高位?”

徐晃点了点头,答道:“晃必不负主公厚望。”

张绣击掌笑道:“好,胡轸,你且带徐晃到校场,接受全军挑战。”

“诺……”

两人行礼之后退了出去,张绣却是没有跟去,徐晃的能力他太清楚了,就算是自己也不能轻言获胜,要徐晃打败军中那些士卒将领轻而易举而已,自己根本无需太过担心。旁边的贾诩此时却是说道:“恭喜大人觅得大将。”

张绣奇道:“贾先生知道公明之才?”

贾诩难得笑道:“虽然年少,但沉稳老练且不缺年青人的冲劲,观其人可知其领兵,大人只需对其稍加磨练,绝对是大将之才。”

张绣笑道:“想不到贾先生观人之术亦是不凡。”

贾诩说道:“为谋士当懂人心,洞悉人心自可针对其人用计。”

张绣又捧了贾诩几句,才送贾诩出帐。未够一个时辰胡轸就和徐晃来寻张绣了,张绣却是见到胡轸望向徐晃的眼神暗含佩服的意思在里面,张绣自然猜到原因,但还是问道:“文才,挑战如何?”

胡轸回道:“公明兄武艺非凡,全军上下无一人是其对手,大家都很佩服他。”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公明先任校尉一职,领五千兵马,公明自去挑选士卒,文才从旁协助。”

“诺……”

张绣却是先让徐晃出去,留住胡轸在帐中问道:“文才觉得公明此人如何?”

胡轸答道:“轸以为,单论武艺公明兄不在主公之下,而且公明兄谦逊有礼,不会以为自己武艺非凡就目中无人,方才众将士上前挑战公明兄,公明兄将挑战之人打败之后却是点出其武艺缺点,让其多练习,如此胸襟他日成就不可限量。”

bookid1577009;bookname《步甲》

第八十二章 再回安邑

张绣听得倒是有些惊吓,点头道:“想不到公明还有如此胸襟,以绣看来,文才你也对公明十分佩服了?”

胡轸笑了笑,点了点头。

张绣笑道:“既然公明尚欠从军经验,文才且要多指点一下公明了。”

胡轸答道:“这个自然,轸还想公明兄多指点一下轸的武艺呢。”

张绣听得笑骂道:“文才是不是说绣平常不指点你武艺?”

胡轸最早就跟随张绣,只有两人的时候也不是太严肃,还经常开些玩笑,胡轸听得张绣说话,笑嘻嘻地回道:“这个自然不敢,主公也教了轸好多,不过公明与主公武艺路数完全不同,多个人指点自然更好。”

张绣笑了笑,道:“且先出去帮公明选些士卒,尽快整训成军。”

胡轸见得张绣下令了,连忙应道:“诺。”

……

张绣大军在杨县驻扎了三日之后,却是有斥候来报北面有大批骑兵前来,张绣接到斥候所报之后惊疑不定,立即请来贾诩,将事情说了一遍,贾诩听完之后却是说道:“诩以为,此应是牛辅或李傕大军,前来替大人接管杨县,让大军回军屯驻安邑。”

张绣听得冷冷一笑,暗道:“你们且争功吧,这次我来河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徐晃已经被收入麾下。明年董卓入洛阳之后,不用功劳也能高升,剿灭白波黄巾的功劳你们自己争去吧。”

未几,斥候来报,来的那支军队却是打着李傕的旗号,果然被贾诩料中了。张绣点了点头表示知道,然后挥手让斥候出去,之后让胡轸整顿兵马,自己则和徐晃先出营门之外等候。

当李傕领着一万飞熊军和一万西凉铁骑来到大营前面之时,却见到张绣的三万大军早就在营前列阵而待。

李傕见得有些不喜,当先越众而出指着张绣问道:“张伯渊,汝此是何意?”

张绣执枪抱拳道:“绣虽然早见到稚然兄旗号,但绣为以防万一,当列阵而侯。”

李傕哼了一声,说道:“伯渊为何不驻守安邑,而来到此地,莫不是忘了牛将军命令?”

张绣冷笑一声,回道:“不敢,绣日前接到杨县县令的求援信,言杨县被十万大军包围,故率军来救。”

李傕说道:“牛将军让伯渊驻守安邑,此地乃属前线,伯渊却是有违令之嫌。”

张绣冷笑道:“稚然兄莫要胡言,牛将军将令曾言,若贼兵进攻其余各县,绣则领兵策应。前日杨县被围,绣亦是奉令行事。”

李傕哼了一声,也没有在这事上纠缠,却是说道:“如今我大军已来,且杨县之围已解,伯渊可立即回军驻守安邑,莫要被白波黄巾有机可乘。”

张绣轻哼了一声,答道:“这个却是绣之事,稚然兄莫要担心了。明日一早我大军就会返回安邑,却是在此预祝稚然兄早日领军大破白波黄巾了。”说完朝李傕抱了抱拳。

李傕随意还了一礼,才让士卒到一边扎营,张绣却是领军回营。

回营之后,张绣让胡轸下去安排拔营之事,自己却是寻到了徐晃,问道:“公明可有家眷在杨县?”

徐晃听了之后回道:“尚有老母在城中。”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我大军明日就要屯驻安邑城外,绣在安邑尚有一别院,其中客房甚多,公明不若携母亲到安邑城中,好以尽孝道。”

徐晃听了之后犹豫道:“这……”

张绣却是说道:“绣叔父还有文才、贾先生都住在别院之中,公明却是不用客气,为人子女当以孝为先,公明随绣大军屯驻安邑,留老夫人在杨县无人照料却难尽孝道。如今天色尚早,公明且回城中收拾一二,接老夫人来营中,绣自安排小车用以接载老夫人到安邑。”

徐晃听得有些感动地点头道:“晃谢过主公厚恩。”

张绣却是笑道:“公明还是快点进城吧,老人家眷恋旧物,公明收拾停当亦要一段时间,莫要误了出城的时辰为好。”

“诺。”

……

天色将暗的时候,徐晃才将其母接了出来,老妇人对张绣好好感谢了一番,又让徐晃为张绣好好效力,见到徐晃那一脸感激的样子,张绣知道已经收了徐晃的心了,同时感叹,寒门士子就是好,只要恩威并施一番基本上都能成功。想到原来历史上的徐晃刚开始跟着投降了李傕的杨奉,张绣就觉得这是在浪费徐晃的时间,以徐晃的武艺,如果能参与虎牢关的大战那该多好,不过如今却是有望了,虎牢关上可以留名的大将绝对又多了一位。

第二日一早,张绣就领着大军回转安邑,却是有些出乎李傕的意料,不过见到张绣大军已走,便没有对这方面的原因多想了,反而是想着如何才能剿灭白波黄巾,多赚战功。

这次张绣出征的时间可以说是最短的了,从接到杨县县令的求援信出征开始到回军重新屯驻安邑,前后不过是半月时间,而当张绣回到安邑之后胡车儿也回来了。安顿好徐晃母子之后,张绣却是在别院中为徐晃设下接风宴,张绣手下心腹之人全数出席了,主角自然是徐晃,不过张绣手下也没有几个人,大部分徐晃都认识了,就差张济和胡车儿两个,这次也一同认识了,张绣待徐晃甚厚,徐晃心中自然也很感激。

之后张绣几人又恢复到未出征前一般,平日只是训练大军,几员大将轮流看守营寨,张绣怕张济操劳,便让徐晃代替了张济轮班。而胡车儿则还是担任张绣保镖的身份,自个已经成为了惯例。

时间很快就踏入了八月,七月的时候白波黄巾又组织了一次进攻,这次却是被李傕、牛辅两人设计大破之,大首领郭太战死,而郭太手下大将大将杨奉则是投降了李傕,只余下李乐、胡才、韩暹三人率着残军回到太行山上,不过已经成不了什么威胁了。虽然白波黄巾已经被大破之,但朝廷担心会死灰复燃,于是命令牛辅和李傕大军继续屯驻霍县,以作防备,张绣大军则继续守在安邑,以为洛阳北部屏障。

第八十三章 董卓到河东(第一卷完)

八月,河东郡已经秋风渐起,张绣一人在小酒馆中喝完酒,却是走回别院的路上。今天也不知道为何,平时走的路上两个外地商人发生了口角,引来了一大批围观者,张绣无意看热闹,又见得人群将路挡住了,只得走另外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路。

刚走到一座大宅子的围墙后面,却是隐约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这琴声犹如魔咒一样吸引住张绣。张绣却是顺着琴声的来源处走去,此时张绣已经知道琴声是从大宅子中传出来的,张绣却是寻了一个最能听清楚琴声的地方停住了脚步,并且仔细倾听。

琴声低沉古朴,明显是用古琴弹奏的,张绣对于古琴并不是很熟悉,只是知道在二十一世纪,曾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甚是辉煌的古琴已经式微了。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听音乐必定要一个好的环境烘托,西洋乐器可以在音乐厅中演奏,但中国的乐器却不能。中国的乐器需要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所烘托才能听出其中的韵味,而现代社会中大自然的风光已经被石屎森林所取代,就算依旧是那样的曲目,亦难以感受到那种意境,所以中国传统乐器于现代社会式微亦在情理之中。

张绣站在大宅子的围墙外倾听,可能是喝了些酒的缘故,虽然没有大醉,但喝酒之后身心总是感到松弛。而大宅子中传出来的琴声却是如此悦耳,张绣也不知道是什么乐曲,只是觉得开始时轻快,显出琴声的主人生活得很快乐,渐渐地听出了点点不满,然后却是无尽的幽怨、孤独还有伤心,但更多的还是愁。张绣亦不知道琴声的主人为什么愁,但他却是听出来了。

张绣听着琴声,却是暗中感叹:“能弹奏出可以让别人感同身受一般的琴声,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恐怕只有当世能弹出如此琴声的只有寥寥几人,其中蔡邕应该能做到。等等……蔡邕。”然后凝神望了望眼前的大宅子,心中暗道:“弹出如此琴声的应该就是蔡邕的女儿昭姬了。”

张绣原本已经忘却了的人却是又意外地出现,虽然他并没有真正见过和接触过蔡昭姬,但无碍于张绣对这名才女的念想。张绣一边享受地听着琴声,一边不停地在脑海中搜刮,待得琴声完了之后,张绣却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用低沉但穿透力甚强的声音念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张绣也不知道李易安这首词字里行间有没有错,但听完这倾诉似的琴声之后,张绣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这首词来了,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念了出来。念完之后张绣又叹了口气,然后转身离开。

不过张绣没走几步,却是听得宅子中有一女子说道:“公子请留步,我家小姐请教公子这首非诗非赋的是什么文体?”

张绣回道:“这首乃是词,当配以乐曲唱出。”

那名女子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下,可能是记下张绣的话,然后又问道:“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张绣说道:“有缘自会相见,何必留姓名。”说完便大步离去。

自此之后,张绣除了要留守军营的那天,每日都会在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来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