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有小路取维县西门,两路皆可通雏县。如今绵竹县城内,有破锋营兵卒三万,徐将军引来四万汉中兵团留了两万在樟潢,算上折损在此处还有一万五千大军,汉升将军所部也有一万五千大军在此。如今有六万大军,若兵分两路取维县亦无不妥。”

黄忠三人听得,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尚未知刘溃是否已经逃回雏县,不过山北大路应该有益州军驻守,此路不若由主公亲自领兵攻打。山南小路险要难行,忠和徐将军久在益州,不怕走这些小路,不若由忠和徐将军共同领兵走山南小路。”

太史慈听得,却是不忿道:“汉升大哥此言差矣,慈和主公一同越九百里无人之地,开山凿壁而来,论走险要之地,慈亦不惧。”黄忠听完,却是反驳。

主位之上张绣却是在低头沉思,网听到法正所言维县两条小路,张绣就觉得甚是熟悉,只不过苦想之下亦想不到原因,于是向着法正招了招手,说道:“孝直,将地图取来。”

法正应了一声,将挂着的地图取下,拿到张绣跟前,那边太史慈和黄忠也不嘈了,和徐荣一同静静地等着张绣。

张绣趴在地图之上,仔细地看起法正所说的两条路来,先看了山北大路发现并没有什么不妥,再看山南小路之时,赫然就见到上面写着“落凤坡”三个小字。张绣摸着这三个小字,凝声道:“落凤坡!”

场中四人一听,同时惊讶地望着张绣。古人对鬼神都比较敬畏,对于有些与自己名号相冲或者相克的地方都是尽量避免前往的。

这“落凤坡”于张绣而言还是比较相冲的,要知道张绣赖以成名的枪法正是百鸟朝凰枪法,此地名为落凤坡,虽然不是名为落凰坡,但凤与凰皆是一物,只不过是雌雄相异罢了,故此听得这“落凤坡”之名,四人都是惊讶地望着张绣。

法正当年开口说道:“主公,此地名为落凤坡,却是与主公相冲,正以为不宜走此路。”

太史慈、黄忠以及徐荣也同时开口道:“孝直先生所言不差,此地名为落凤坡,却是对主公不利。”

张绣笑了笑,说道:“汝等不闻凤凰涅巢,浴火重生之理,凤凰又岂是这么容易陨落,落凤坡之名吾却是不惧。”

法正听得,皱了皱眉,还待相劝,这时就听到张绣忽然问道:“孝直,可知如今张任在何处?”

法正没有料到张绣此时会问起张任,不过身为随军军师,军中情报法正皆掌握得一清二楚,于是答道:“听闻刘季玉派其子率兵去救江州,张任则随军为副将,不过刘循小儿自以为是,被兴霸将他和严颜算计了一把,如今兴霸将江州夺下。刘循小儿收拢了败兵之后屯驻在江州城外。牵制兴霸大军,张任想来也在刘循小儿军中。”

张绣听得却是不置可否,凝声念了几句:“落凤坡,”转而继续问法正道:“那斥候可探得从江州到维县的道路上可有大军通过的痕迹?”

法正听得,想也不想地答道:“没有,话网出口,脑海之中一道讯息闪过,说道:“不对!一名经验丰富的斥候曾经向正禀报过。从江州到荐县的路上疑似有大军经过,不其这仅是他的猜测,正听了之后也没有放到心上。”

张绣听得,心中暗道:“果然!”张绣和张任曾经一同学艺近八年,张任当时还年少,不知道日后天下大势会如何,故此对张绣说话也没有什么保留。但张绣却不同,张绣乃是穿越人士,对于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故此套了张任不少话。张绣也没有直接问,只是从旁敲击,知道张任贫寒出身,乃是在睢县附近一条穷困小村出身,对于维县周围的地理极为清楚。张任自小聪明,曾经跟张绣说过雏县附近有一险地,若是日后有人领兵入侵益州,他今卉那

敌军个好看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相信张任也没有料到,二十多年前张绣已经记住了他这一番话。之前由于张绣所记的事比较多,故而一时没有想起。但当张绣见到落凤坡三字,以及联想到历史上庞统死于此处以及张任年少时说过的话,一经串联起来,张绣便想到张任年少时所说的险地定是此落凤坡。

以张绣对张任的理解,张任定会在此处设伏,于是追问之下,立即就问出有经验丰富的斥候探到疑似有大军从江州到睢县。张绣知道但凡高明的将领都懂得掩盖行踪,故此张绣一听之下就断定,张任必定领兵从江州来到旗县,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来到落凤坡设伏。

想到这里,张绣立即说道:“若是本将所料不差,张任应该从江州秘密率军来到睢县,埋伏在此落凤坡处”。

黄忠三人听得是半信半疑,法正也是皱起了眉头,他自己也找不到理由缘何张任会出现在此处,单凭那名斥候的推测,根本不能当真,但见到张绣信誓旦旦的表情,法正又想起了张绣那种如同鬼神一般精准的预料,亦不由得信了几分。

黄忠皱了皱眉,说道:“既然主公知道张任会埋伏在此,那我们不走南面小路就是了

太史慈听得,却是笑道:“既然知道张任会埋伏在那,我等何不一战捉他。此人乃是益州大将之首,若是其也被我军生擒,成都再无战心。益州可定也!”

徐荣摇头道:“子义所言虽好,但落凤坡处地形险要,张任大军先埋伏在那,我军要上山捉他实在太难,要知道我军可不能飞到止上。”

太史慈说道:“非也,我军曾开九百里山路,要越此山轻而易举。”

徐荣听得摇头道:“以破锋营之精锐,翻越此山确实容易,但难就难在不让张任发现,既然张任埋伏在山中。那里定然遍布斥候,要不让张任发现几乎不能。”

太史慈听得,瞪了瞪眼,最后还是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时法正却是抬起头来,说道:“既然不能上山将其活捉,不若将张任诱下山来,先破了其军在设伏捉他。”

张绣听得,喜道:“孝直有何妙计?。

法正微微一笑,指着地图说道:“主公且看,雅县南门乃是一让。路,而北门则是涪水,故此要攻维县只能攻东、西两门,而山南小路则通西门。主公可先不理会埋伏在落凤坡的张任军,只管走山北大路,到维县东门前涪水旁下寨。由于维县北有活水经过,涪水自西向东流,主公下察处必在涪水下游,张任见主公在涪水旁,那里又是低洼之地,张任见得必然想以水计来攻,其军在山南小路,到涪水上游极近。而此时我军可将计就计”张绣听得眉开眼笑,不住点头,旁边黄忠三将也在一旁跟着大笑。

张绣从了法正之谋,亲领三万破锋营和太史慈、法正一同走山北大路,直抵雏县东门,之后对维县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见到无果之后就依北面涪水下寨。

下塞之后张绣也不攻城,只让太史慈出营掇战,城上守将乃是侥幸逃过一劫的刘省,中过一次计的他此时不敢再大意,任由太史慈如何百般辱骂都是油盐不进,就是不出城。

三日后,太阳徐徐落下,太史慈引着兵卒们回到营中,大步走入帐内,见到张绣和法正二人正对坐着品茗,却是一屁股坐下,抢过法正手中的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口饮尽,才幽怨道:“主公和军师好悠闲。就让慈在外吃风

法正见得也不恼,只是笑道:“子义能者多劳嘛,正手无搏鸡之力,出去描战只怕是贻笑大方张绣听得,翻出一个新杯子,为法正和太史慈都到了一杯茶,说道:“子义不必抱怨,方才斥候来报,山南那边有异动,想来今夜张任就会有所行动。”

法正点头道:“不错,倍水水量充沛且湍急,只须蓄水几个时辰就足够淹我大营,子义且吃过晚膳,借着夜色领一半部队上山埋伏。见到水淹大营之后有敌军出来,就立即进攻这支大军。而正则和主公一同去捉张任太史慈听得,点应诺。

夜幕降临,借着夜色的掩护。张绣和太史慈、法正引着全部军队悄悄离开了大营,上了旁边的山上。到得山上之后,张绣就与太史慈分开,张绣和法正引一万五千大军沿山路向西,而太史慈则和另外一万五千大军留在此处。

太史慈大军潜伏到半夜,忽然听到东面传来“轰隆隆”的轰鸣声,太史慈原本半眯着的眼睛徒然睁开,沉声自语道:“来了!”继而长身而起,俯视着山下的涪水。

月色之下,只见一条白线自西向东袭来,水流冲击之下带着强烈的轰鸣声,仿如千军万马在奔腾一般,气势磅礴至极。

大水翻腾,将两岸的树木和石块等悉数卷进了涪水之中,由于水流太急太快,撞击在岸边激起的浪花高达数兄当浪头涌到雏县北城墙边的时候,水流不断击打在城墙之上,爆起的轰鸣声更胜过之前数分。

“轰隆隆”

饶是太史慈见过草原之上千军万马奔腾的模样,目睹这一次水流冲击额上也渗出了冷汗。涪水仅仅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一条普通的支流都能造出如同千军万马冲击的气势,更遑论长江、黄河这些大河或是自己家乡边的大海,大自然的力量当真恐怖至极。

“轰隆!!!”

一声巨响传来,浪头已经冲到空置的大营处,高达数尺的浪头一下子就盖过了大营的营墙,那看似结实的大营根本挡不住水流强劲的冲击力,加上已经进入低洼地区,水流卷到岸上,只短短数十息间,整个大营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任兵败落凤坡

二爪下午就将坚固的大营冲毁,大史慈见得。。16kbook。它即吃灯大军,发出呼喊和救命的声音。

夜色朦肢,无论是山上、山下还是维县之内,都看不到情况如何,只听见惨呼之声响成一片。

“嘎吱

“杀的…”

就在此时,太史慈忽然听到维县那边传来轻微的令人牙酸的声音,继而就听到阵阵喊杀声传来。太史慈听得大喜。立即下令道:“众将士听令,下山!”传令完之后,太史慈冲在最前,引着大军扑下山。

太史慈大军原本所屯驻的地方并不高,还未到半山腰,而且下山时沿着山坡冲下去,速度自然比上山时快得多。

冲下山之后,兵卒们见到方才漫上来的水流已经重新流回涪水中,这水流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岸上还残留着不少积水没有退去,可以浸过士卒们的脚掌,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到破锋营兵卒的行动。

当太史慈引着大军冲到山下涪水边的时候,却是见到大队益州兵卒坐在一些小船或者简易的大木板上,手执兵器不住在河中寻找着什么。我家军师妙计!众将士,放箭!”

破锋营的兵卒人人手执大弓小太史慈一声令下,破锋营的兵卒立即从箭壶中抽出利箭,张弓搭箭往河中心的益州兵射去。

“咻咻咻”

“噗噗噗

”…”

利箭不住射出,那些益州兵在河中心搜寻关中军,哪里会料到忽然会有敌军放箭来袭,而且这些益州兵皆在小船之中,船只行动转向缓慢。根本赶不上利箭射速来得快。在太史慈的指挥之下,数轮利箭覆盖而下。益州兵可是死伤惨重。

小船之中刘晴见得,脸色极其难看,原以为志在必得,可大破张绣军的水计竟然会被张绣识破,反而将计就计,将睢县的守军也陷了进去。不过此时知道已经无用,见得自己所部的兵卒纷纷中箭落水。死,伤惨重立即高呼道:“举盾!举盾!撤退!往城内撤去!弓箭手立即还击!快!”

有了刘省的指挥,原本慌乱的益州兵已经反应了过来,益州军中不少兵卒将藤盾也拿了出来,此时听得刘溃之言,立即将手中藤盾举起。藤盾的防御力虽然不强,但挡一下弓箭还是可以的。

益州兵纷纷将藤盾举起之后,死伤果然减少了许多,各条小船上的弓箭手缓过气来之后,立即张弓搭箭,往岸上回射而去。

刘省一开声指挥。藏在破锋营兵卒中的太史慈已经听出了他大概的位置,虽然此时天色昏暗,但太史慈耳力十足,不住从刘虞说话的声音中寻找他所在的位置。同时将背后大弓取下来,利箭搭上,一副随时可以放箭的样子。

“举盾!将藤盾都举起来!弓箭手别愣着,都…”

刘省指挥的声音继续传出,太史慈听了两句之后立即就听出他所在的位置,大弓举起,同时以极快的速度将大弓拉成满月,之后紧扣着利箭的手马上松开,大弓之上那根利箭以极快的速度飙飞而出。同时口中断喝一声:“中!”

太史慈这一套一气呵成,毫无停顿,旁边的兵卒看得眼花缭乱,揉了揉眼睛想再看之时,就见到太史慈已经放下了大弓,眼神凝视着利箭射出的黑暗处。

“典…”

利箭刺破空气,带起强劲的呼啸声,直袭刘横,刘瓒那指挥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到呼啸之声临近,想也不想就往旁边闪去。

“中!”

就在此时,太史慈那一声暴喝骤然响起,刘瓒只感觉到额头处有剧痛传来,心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