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8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容纳下他们,自然是绰绰有余。

更巧妙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功能完备地厨房,各种先进的设备,都是一应俱全。从桐城就开始跟从刘鼎的大厨看到这个厨房,激动得不得了,谁能想到,他居然能够成为“御厨”呢?而且还是“御厨”的第一把手,当即大展手艺,给大家弄了一份额外的点心,就算是当做入伙仪式了。

当然,这么多的鹰扬军高层涌入甘露殿,宫女是不够地,于是令狐翼又从大明宫的其他地方调派宫女,除了服侍刘鼎的杨悦等人外,还抽调了十二名宫女,在甘露殿的其他地方值守。这个来自大别山的弓箭手,浑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大明宫的太上皇,眼中只有刘鼎和鹰扬军地存在,所以一点都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点了宫女的名字就走。

在李俨、李杰、崔沆、张浚等人看来,令狐翼的一切行动,代表的都是刘鼎地意志,自然不敢反抗,而且还特别的巴结,生怕一个不字,鹰扬军地屠刀就会高高的举起来。现在大明宫里面地尸体,都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呢。有鹰扬军正在用清水洗刷大明宫内的血迹,那一阵阵地泼水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心惊肉跳的,从窗户看出去,淡红色的血水,正在源源不断的消失在下水口的位置。不知道他们的鲜血,什么时候也会被冲刷到下水道里面去。

傍晚,崔胤登门求见。

崔胤明显有一圈黑眼圈,走路也是脚步轻浮,可见昨晚肯定没有睡好。的确,昨晚贞元殿,包括皇帝李俨在内的所有人,渡过了最惶惶不可终日的一个晚上。只要听到外面鹰扬军的脚步声,都以为是要将他们抓出去杀头的。刘鼎白天在乾元殿大开杀戒的一幕,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刘鼎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患病,于是起来接见崔胤。他发了一身汗,倒是好了一些,看起来也精神多了。不过他自己倒是很清楚,还要将养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的去掉病根。只不过,前来打探消息的崔胤,看到刘鼎精神奕奕的样子,却是满腹的惑,难道刘鼎真的像其他人所猜测的那样,装病,以养病为借口,入住大明宫?

唉,不管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既然现在是鹰扬军的天下,自己就乖乖的为鹰扬军卖命吧!好歹鹰扬军没有亏待自己,实质性的待遇要比朝廷的口头承诺强多了。朝廷回到长安以后,自己还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改换门庭靠拢鹰扬军以后,家人的衣食住行,马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证。

见礼过后,刘鼎沉静的说道:“崔大人,有话请说。”

崔胤恭敬的说道:“韩王殿下,这是众位臣工共同做出的请求,恳请大人接纳。”

刘鼎拿过诏书一看,上面内容居然是要敕封刘鼎为太师,掌管朝政。

太师,又称太宰。《百官志》载:“太宰,一人。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秦、汉、魏不常置。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景帝名师,故置太宰以代之。太宰,盖古之太师也。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为太师;周公,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焉。”

太尉、司徒、司空,历来称作“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则被称作“三师”,都是朝廷最高的官职,可以说,除了皇帝之外,就是这三个职位最

但是正是因为这六个职位的等级太高,威胁到了皇帝绝对不会轻易授予,到后来,三公、三师的实质性权力,都被取消,成了荣誉性的虚衔。但是即使是虚衔,也是不能轻易敕封的。有唐一代,除了开国时候有皇室中人虚领三公、三师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担任类似官职。

崔胤送来地这份诏书,明显是在试探自己的野心,要是自己愿意接受这个职位,说明自己向着董卓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逼死皇帝,又或者是强迫皇帝禅让,自己取而代之。但是,如果他拒绝了,对方也肯定会认为,刘鼎是嫌这个职位太低,想要更好地职位。

比三公、三师等级更高的职位是什么?自然还是皇帝的宝座了。

刘鼎将诏书平静的撕掉,淡淡的说道:“崔胤,你转告皇上和各位大人,刘鼎不会担任三公、三师之内的任何一个职务。我还是鹰扬军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你们也是无事瞎折腾,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吗?该干嘛的干嘛去,尽快让朝廷运作起来,整天琢磨我的心事做什么?”

崔胤心想,要是他们不琢磨你的心事,兴许晚饭都还没有吃上,就已经去见阎罗王了。但是无论如何,刘鼎既然如此回答,说明他暂时不会对朝廷动手,对于李俨等人来说,总算是坏消息中地好消息,可以芶延残喘一段更长的时间。他于是急匆匆的告辞而去,回到贞元殿通报和刘鼎会面的结果。

刘鼎听着崔胤的脚步声,心想,看来还得想办法安抚一下朝廷才可以,毕竟现在这个时候,朝廷出面处理某些事情,收到的效果要比鹰扬军亲自出面要好。嗯,是时候将朱有泪安插到朝廷里面了,做个什么官职比较好呢?中书侍郎?门下侍郎?

正在思索着,夏可舞急匆匆地进来,送给刘鼎一份紧急情报。

刘鼎看过紧急情报,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冷静下来,将情报又仔细的看了数遍,嘴角露出一丝丝恍然大悟的微笑,镇定自若的说道:“把他们都请到这边来。”

夏可舞立刻去了。

杨悦也悄悄的转身离开。

等所有人都离开以后,刘鼎将手中的情报挥了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是生气又是好笑的自言自语:“你个王彦章,又来这一套!以为我看不穿你的把戏吗?简直是胡闹!再虚报军情,砍你的脑袋!”

原来,这份紧急情报是高三宝派人送来的,他表示豹骑军在武功中了凤翔军地埋伏,损失了部分人马,恼怒之下的王彦章,一气之下绕过了武功,直接杀向凤翔军地老巢凤翔府,非要将李昌符的底子连根拔掉不可。豹骑军只有这么点人,不可能攻打凤翔,所以高三宝请求刘鼎派遣飞骑军协助。

片刻之后,鹰扬军地各个参谋都到达了,李怡禾将情报仔细的读了一遍。

鹰扬军高层接到这个消息,都明显地感觉到震惊,只有艾飞雨和朱有泪泰然若素。他们两个,也和刘鼎一样,一眼就戳穿了王彦章的小把戏。这个不甘寂寞的家伙,在东线和宣武军作战的时候,没有把握到大机会,所以一直不怎么高兴。这次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契机,但是担心刘鼎不肯派兵增援,所以虚报自己遭受伏击,想让刘鼎将飞骑军派来增援他。

为什么要以高三宝的名义送出情报?就是要让鹰扬军高层都相信,他们的确是遭遇了伏击。想必,王彦章和宋海洋这两个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家伙,一定以特别的手段,说服了高三宝参与他们的冒险行动。当然,也有可能是高三宝也被攻克凤翔这个目标吸引了。按照王彦章和宋海洋的估计,只要两支骑兵合到一起,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攻陷凤翔府了。

崔绾没有识破王彦章和宋海洋的小把戏,的确替豹骑军担心,他说道:“唯今之计,只有派遣飞骑军前往救援了。”

刘鼎看着朱有泪。

朱有泪嘴巴里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增援。”

刘鼎不经意的点点头。

救援和增援,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是天差地别,说明他也已经识破了王彦章的小把戏。

刘鼎又说道:“飞雨,你的意思?”

艾飞雨慢慢的说道:“鉴于豹骑军兵败武功,作为指挥使的王彦章罪不可赦,着留职察看,戴罪立功。作为第二把手的宋海洋,也同样应当承担领导责任,着予以警告处分。同时,调遣飞骑军星夜驰援,暂时归属王彦章指挥。”

李怡禾终于听出一点味道来了,他们两个说的都是增援,而不是救援,感情是王彦章的战报里面有问题,艾飞雨这番做法,是一方面逮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迅速攻克凤翔,同时暗中敲打王彦章、宋海洋,表明总部已经识穿他们的小伎俩,警告他下次不要乱来。至于最后将飞骑军置于豹骑军的指挥下,那是暗示王彦章,我们已经洞悉你的意图,给你派遣了充分的兵力,你自己看着吧。

的确,凤翔府城墙高危,前面又有武功、县等据点掩护,如果鹰扬军采取正规的进攻方式,逐点攻取,必定耗时良久,加上朱玫、李克用,以及党项骑兵、回鹘骑兵的牵制,想要顺利攻克凤翔,至少需要互动五万大军。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在明年不太可能。

只有趁凤翔军的主力还在武功附近的时候,一举袭击他的大后方,才有机会将李昌符连根拔掉。只要打掉了凤翔府,县和武功,就是没有了娘的孩子,只有向鹰扬军投降。至于王彦章如何攻克凤翔,就要看他们的灵活应变了,反正,假扮敌军骗开城门这一招,虽然古老,但是只要设计得好,成功率还是很高的。鹰扬军骑兵只要成功进入凤翔,李昌符就彻底完蛋了。

刘鼎斩钉截铁的说道:“好,按照军师的意思发布命令!”

李怡禾立刻起草命令,派人紧急送往骊山方向。

正文第513章这年没发过了(1)

“刘仁恭,你就是个废物!三姓家奴,有个用!”

李存孝瞪着两只圆圆的眼睛,盯着前面的刘仁恭,几乎要将他当场撕裂了,最后一句话,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对刘仁恭的蔑视,让旁边的所有突厥骑兵将领,都是眼眉轻轻的一跳。这等恶毒的语言,即使是李存孝,也是极少说的,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爆出来,自然是对刘仁恭鄙视到了极点。

事实上,自从刘仁恭加入河东军以后,李存孝对他们父子,就十分的鄙视,虽然没有当面斥其为三姓家奴,但是对他们父子却从来没有好脸色,平时即使刘仁恭父子讨好的向他问候,他也冷冷的抬起头,仰望天空,然后傲然的走过,根本不和他们父子说话。

刘仁恭父子原来是在天德节度使李国成麾下效力,后来天德节度使内乱,李国成死于乱刀之下,他父子改投卢龙节度使李匡威,结果契丹人进攻幽州,李匡威战死,他们又改投河东节度使。说来也奇怪,向来对卢龙节度使非常反感的李克用,居然接纳了刘仁恭父子。李存孝将其贬做吕布,斥其为三姓家奴,却也是没有来由。

当然,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许其中另外还有些隐情。李克用麾下的将领,对于刘仁恭父子的投靠,固然不太看得起,除了李存信之外,其他人对刘仁恭父子都保持相当的距离,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发展到恶言相向的地步,只有李存孝是个例外。

李存孝生性高傲,这些年在突厥人中,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就习惯了用俯视的眼光来看待别人。他对于不怎么懂得武力的人,向来都瞧不起,他又自恃武力天下第一,哪里会将刘家父子放在眼里,这般羞辱对方在外人看来是很伤感情的,甚至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但是对于李存孝来说,却已经成为常态了,他才不担心刘仁恭父子能给他制造麻烦呢!

当面被李存孝斥为三姓家奴,刘仁恭心里地滋味自然可想而知,他暗暗发誓,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将李存孝弄死,以发泄自己承受的天大侮辱。不,一定要让李存孝受尽折磨而死,让他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低声下气的求饶。不,李存孝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名誉,自己一定要让他身败名裂,然后再慢慢的死去。

咬牙切齿地发过毒逝以后,刘仁恭的意识,很快回到了现实。冷静下来以后的刘仁恭,对于长安城内的情况,同样感觉到相当的意外。杨复恭是个笨蛋,他居然就这样中了刘鼎的毒手,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李昌符也是笨蛋,还说大家要联合起来对付刘鼎,结果刚刚出了一点事,他就率先逃跑了。九尾狐过于爱惜自己的生命,导致刘仁恭的全盘计划,一下子都化为乌有,要说刘仁恭不恼火,那肯定是假的。

更要命的是,他地儿子刘守光现在还没有归队,不知道是不是也遭遇了鹰扬军的毒手,万一他就这样死在了乱军当中,那就真的是太冤枉了。刘仁恭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对于他还是很看重的,而且,刘仁恭始终觉得,儿子要比自己有眼光,有胆识,有手段,心狠手辣更是在自己之上,这样地人才是应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不能就这样白白地死了。

李嗣源深知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和李存信等人一样。都是背后阴人地好手。自己没有必要跳出来指责对方。一切奖罚自然有李克用决定。李存孝这样当面辱骂刘仁恭父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