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城外的战马,则大部分都黑色火药摧残了。浓郁的黑烟,将战场几乎都笼罩起来了,看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但是毫无疑问,突厥兵的战马,基本上都倒下去了。偶尔间,还能看到有些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向东西两边的原野跑开,看来战马对于危险的认识,还在它的主人之上。

刘鼎惋惜的说道:“可惜了,都是好马啊!”

令狐翼等人只能无奈的耸耸肩。

再好的马又能怎么样,又不是我们鹰扬军的。

前几天无比激烈的战斗,因为神机旅的加入,变得有些清淡。不少的鹰扬军将士,躲藏在城垛的后面,听着外面震天雷的爆炸,听着突厥兵的惨叫和呻吟,都觉得自己有些陪衬的感觉。虽然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他们的伤亡很大,可是他们毕竟是主角,然而今天,他们是完完全全的配角。

或许,这就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在震天雷的持续爆炸中,天空似乎都显得黯然无光,太阳早就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天地间,只有不断升腾而起的黑烟。大量的黑烟在云层的下面聚集,几乎将半个天空都遮盖起来,于是,中牟城附近的光线,就显得更加的昏暗了,明明才是午后,却已经如同是黄昏一样。

到底有多少突厥兵被震天雷杀伤,谁也说不上来,因为最厉害的单筒望远镜,也看不穿浓郁的迷雾。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突厥兵还在拼死的向前冲,想要突破这道奇怪的防线。他们在拼命突进的过程中,不断的倒下,可是却没有人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妥,就算是后面的李存信,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陷阱。

不得不说,他们很勇敢,但是也很愚蠢。

他们还不明白,在前方等待他们的,是实实在在的陷阱,是名副其实的地狱。那个打开的中牟城北门,就是吞噬他们的虎口。或许这个打开的北门,在突厥兵的眼里,是那样的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实际上,他们不明白,有时候看似唾手可得的东西,总是最危险的。

李存信不断的将骑兵队伍往前送,一点都没有悔改的意思。反正这些骑兵大部分都是李存孝的部下,他是不怎么心痛的。他总是觉得,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进入中牟城了。只要攻入中牟城,他就会压倒李存孝,成为李克用麾下的第一人。再说了,中牟城的城门都是打开的,突厥兵有什么理由进不去?

不可能!

忽然间,在突厥人的队伍后面,传来非常低沉的号角声,缓缓的传遍大地。

李存信脸色微微一变,嘴角边的肌肉,轻轻的抽搐着,眼神显得很不自然。

所有的突厥骑兵,都下意识的勒紧了马缰,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同时掉头撤退。

低沉的号角声,既是撤军的命令,同时也传播着一个重大的信息:

李克用来了!

正文第400章云舒(3)

随着李克用的到来,突厥兵大部队也将在两三天内全部到达,到时候中牟就将会被突厥骑兵彻底包围,切断和周围的一切联系。从目前可以预测的情况来看,中牟和郑州、汴州的关系,是肯定要最先切断的。因此,在突厥兵完全包围中牟之前,鹰扬军正在拼命的往城市里面运输各种物资,主要是粮食、箭矢和震天雷。同时,中牟的民众,也在向郑州、汴州、尉氏、陈留、雍丘等地撤退。

为了更好的指挥战斗,同时更好的养伤,刘鼎被鬼雨都护送到了汴州,中牟的军事指挥,全权委托给了韦国勇。韦国勇将刘鼎送出中牟以后,下令在所有的城门背后,都准备了大量的沙袋,只要突厥兵包围了中牟,他就用这些沙袋将城门堵死,和突厥兵展开持久战。神机旅则在中牟城外,紧张的埋设地雷,只要突厥兵还展开绕城飞射,这些地雷足可以让他们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光启四年五月五日,刘鼎到达汴州开封。

汴州首府开封,又叫大梁、汴梁(今河南开封),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三皇五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论历史,要比刘鼎长安和洛阳都要长。只是,这里虽然是中原地区最富饶的土地之一,却没有哪个大王朝在地定都,大概是因为这里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容易受到敌人的包围攻击。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主政汴州的实权人物,都非常注意修葺汴州的防务体系,试图将其打造成坚不可摧的要塞。相对于中牟而言,汴州有着更加高大的城墙,更多的人口,更丰富的战争资源。这里的城墙。最矮地地方也有七丈,最高的地方。超过九丈。城内有超过十万地居民,只可惜壮丁极其缺乏,几乎全部都是老弱妇孺。开封和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的紧密,来自各个方向的援军。都可以迅速地增援开封。

黄巢起义军转战中原的时候,开封曾受到严重的伤害,城市被焚毁了三分之一,人口也减少了八成以上。由于黄巢的伤害,这里的居民,普遍对黄巢都有些敌意。在宣武军的管理下。开封这些年地发展很快,似乎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繁盛的迹象。在中原地区的所有城镇里面,汴州是最新进入稳定状态的,各地的商旅,都愿意在此云集。

刘鼎还是初次到达开封,一路上少不了有些感慨。开封城外的庄稼地,都长着郁郁葱葱的禾苗或者麦苗,要是突厥兵在这个时候到来,对当地的民众。实在是最沉重的打击。然而。战事如此,谁也没有办法。大概是意识到危险地临近。在开封城地周围,已经看不到多少农民。想必都已经被集中到了汴州城里面。

他试图回忆有关开封的一切,但是。很遗憾地是,他的脑海里从来没有有关开封地回忆,或许是他从来没有进入开封,又或者是曾经进入过,但是脑海里没有留下相关的记忆。在他人描述地战斗经历里面,似乎也从来没有提到开封。或许,自己和开封真的没有任何的联系。

朱珍、牛存节、潘逸三人前出十里迎接刘鼎。

“使相大人。”朱珍等人都这样称呼刘鼎。

在一年以前,使相大人还仅仅指朱温一人,那是独一无二的尊荣。同时身兼同平章事和节度使两个头衔,自然是非常的荣耀,数量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朱温之前,只有宰相王铎有过这样的头衔。但是在刘鼎攻克了寿州以后,蜗居兴元府的皇帝李俨,似乎开窍了很多,在崔沆的大肆鼓动下,大把大把的赏赐地方节度使官职。开始的时候还要有点借口,后来干脆连借口都不需要了。只要是有人愿意往兴元府输送物资,只要是有人愿意反对淮西军,反对长安的傀儡朝廷,他都慷慨的授予各种高官。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李俨创造了赏赐官职的空前规模,不但刘鼎、赵成了使相,还有李昌符、朱、朱瑾、时溥、高仁厚、杨守亮等人,也都全部成了使相大人,同平章事乃是宰相的独特成为,此刻也成了最不值钱的官职。除了同平章事之外,检校各部尚书同样是白菜的价格,只要你愿意要,李俨都可以给。例如刘鼎和李昌符两人,都是检校兵部尚书,赵和朱瑾两人,则是检校吏部尚书,朱和时溥两人,则是检校户部尚书。

至于检校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似乎没有人得到这样的头衔。不是李俨不给,主要是别人不愿意要,因为一般来讲,在六部里面,最核心的是吏部,然后是兵部和户部,剩下三个职务都是清水衙门。大唐的朝廷虽然没有了,可是名义上的东西,还是要注意的,虽然都是检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朝廷也不发薪水,但是大家都愿意检校得好听一点。

在这轮赏赐官职的热潮中,唯一一个受到打压的节度使,就是西川节度使陈敬暄,他是田令孜的亲信,田令孜离开了朝廷以后,就躲藏在陈敬暄的辖区内。由于陈敬暄没有捞到什么像样的官职,本来在他之下的东川节度使高仁厚,居然一跃而上,官职尚且在他之上,陈敬暄越想越不痛快,于是下令跟高仁厚开战,双方在天府大地打得不亦乐乎。

朱珍是朱温麾下最心腹的大将之一,从很小的时候就追随朱温。因为他和朱温又是本家,相互间还有些远亲关系,于是相互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宣武军人才济济,他依然能够获得相当的权力,自有独到之处。事实上,此人虽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军事指挥上的才华更是不忍提及,可是处理业务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脑子也转的很快,朱温有什么疑难杂症,都是交给他来处理。例如。以前到山东去招兵,都是朱珍总体负责的。

牛存节则是朱温在河阳收得的老将。他本来是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的手下,很得诸葛爽地重用,但是后来诸葛爽死了,李罕之自称节度使留后。他和李罕之不对路,于是投奔到了宣武军麾下。李罕之倒也不客气,将他全部都全部杀掉,作为欢送仪式。此次李罕之依附李克用,前来征伐宣武军,牛存节和李罕之乃是死对头。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前往济州,朱温拗他不过,刚好他和刘鼎昔日又没有任何的关系,于是将他留下了。

在朱温带走了宣武军地主力以后,汴州老巢的宣武军只剩下不足三千之数,且多是老弱病残,于是,朱温便指定牛存节担任军事指挥。牛存节在军事指挥上的才华,在征伐徐州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以四千宣武军。袭击武宁军一万余人,竟然大获全胜。缴获军需物资无数。他今年已经七十来岁,却老当益壮。两把铁锏在高手如云地宣武军中,竟然也脱颖而出。受到了朱温的赏识。

至于潘逸,则是刘鼎的老相识了。当然,在潘逸迷人的笑容背后,鹰扬军高层都很清楚,这人是个危险的人物。朱温将他留下来给刘鼎,与其说是让他给刘鼎出谋划策,还不如说是监视刘鼎等人的行动,同时研磨鹰扬军地战略。此人对朱温也是死心塌地,想要策反他,还是别想了。

“各位,久违,久违了。”刘鼎抱拳笑道,显得很随意的样子。

他重伤未愈,起骑在马背上,似乎有点病恹恹的样子,脸色明显有些苍白,神情也显得有些憔悴。夏可舞和令狐翼都紧紧的贴在刘鼎的身边,寸步不离刘鼎的左右,越发衬托出刘鼎的虚弱。但是,无论刘鼎表现得如何的病恹恹,如何的衰弱,周围地宣武军士兵,都用恭敬地目光看着他,这是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地眼光。

李存孝的厉害,宣武军地士兵是知道的最清楚地。自从上源驿事件以后,他们已经和突厥人战斗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对突厥人的厉害最是清楚不过。四年的时间过去,他们当中,究竟有多少人死在了突厥兵的刀下,谁也说不上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宣武军全军上下,从葛从周、邓天王、孟绝海、张归霸等人,到最普通的士兵,都没有人能够战胜李存孝,甚至连给他造成一点点的伤害都不可能。

正是因为李存孝的武勇无人能及,所以每次李存孝率军出征宣武军,宣武军都只能避而不战,又或者是坚壁清野,节节抗击,迫使突厥兵后退。那些曾经怀着无比的勇气,上去和李存孝单挑的人,现在基本都离开了人世。据说,在最热血的时候,宣武军曾经连续有二十多人和李存孝单挑,结果连番的车轮战过后,这些人全部都死在了李存孝的手下,尸体将战场刚好摆成了一个圆圈。至此,除非是非常自信的人,又或者是非常狂妄的人,再也没有人敢和李存孝单挑了。

然而,刘鼎初来乍到,轻而易举的将李存孝掀下了城墙,将他打成了重伤,这个消息刚刚传播开来,立刻在宣武军里面引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朱温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没有明确的说法,致使谣言不断的传播,越来越走样。有些谣言甚至信誓旦旦的表示,李存孝被带回去军营以后,就大口吐血,最终含恨身亡。不可一世的李存孝,就这样死在了刘鼎的手下。甚至,连李存孝的遗言都说得有板有眼:“既生孝,何生鼎。”

在宣武军里面,除了葛从周、孟绝海、庞师古等人以外,其余的起义军骨干还有很多,他们占据了宣武军的全部中层军官职位,其中不少人都是认识刘鼎的,有不少人当初都和刘鼎并肩战斗过,直到陈州大战,刘鼎被李存孝打下了颖水,他们才和刘鼎分开。虽然他们当初在黄巢的领导下,在陈州外面做过令人发指的行为,但是这主要应该归咎于黄巢和极少数将领的疯狂,对于广大的起义军官兵来说,他们不过是工具而已。对于刘鼎的武勇,他们是发亲自内心尊敬的。

尽管大部分的骨干,都被朱温调到了济州。以防止受到了刘鼎的影响,然而。无论朱温地计划是多么的严密,还是有漏网之鱼地,在牛存节带领的这三千名宣武军里面,也有部分昔日的起义军骨干。他们在亲眼看到刘鼎的样子以后。都确信,眼前此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