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州周围地淮西军,都已经全部撤退到了寿州里面,他们在安丰塘地任何地区上岸,都是安全的。

大半个时辰以后,杨皓天听到自己地旅帅宋江叫起来:“船来了,船来了,大家准备上船。每队一条竹筏,大家不要乱!队正和什长站在外面,控制好整个部队。听到了没有?”

杨皓天等人大声回答:“听到了!”

一会儿的功夫,在杨皓天前面地淠水东岸,就停满了密密麻麻的竹筏。这是从霍山县放下来的竹筏,竹筏的毛竹都是青色的,做工很是粗糙,不过倒是十分的扎实。很显然,这是临时赶制的竹筏。霍山县有大量的毛竹,赶制这样的竹筏,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最困难的反而是集中那么多会撑竹筏的人。霍山县县令时月轩带着数百艘的竹筏靠岸以后,立刻来到刘鼎的面前报到。从鹰扬军攻克盛唐县的那一刻开始,时月轩的身份,也变成了盛唐县的县令,兼管霍山县。刘鼎和时月轩、韦国勇简单的商量了一下,立刻命令部队上竹筏,顺流前往安丰塘。

罡字营的战士当即抢上竹筏,艄公用竹篙将竹筏撑离岸边,缓缓的顺流而下。顺着淠水而下。就是安丰塘,是整个寿州地核心地区。不久之后,他们将会在安丰塘登陆,向北进攻安丰、寿春的周边地区,将整个寿州都严密的包围起来,同时向西进攻霍邱,截断寿州和光州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连串的军事行动里面,最关键的军事行动,就是要抢占正阳关和八公山。

正阳关是寿州西南方的要塞,拱卫着寿州的西南侧翼。正阳关是颖水和淮河交界的要地。鹰扬军占领了这里以后。基本上可以切断寿州和颖州的紧密联系。当初地淮西军,就是在占领了正阳关以后,才得以将寿州包围起来地。

八公山则是寿州东北方的要塞,当初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所谓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就是来自几百年前的沸水之战。当初淮西军进攻寿州,清淮军节度使顾仁瞻不谱军事。下令将八公山的清淮军,撤入城内加强防御,结果被淮西军团团围困,最终被歼灭。当时如果清淮军能够固守八公山,保障和濠州的联系。寿州是可以支撑一段更长的时间的。

杨皓天的部队,在安丰塘地西北方登陆以后,就被派往占领正阳关,结果,当他们来到正阳关的时候,发觉这里已经没有淮西军的踪影,原来,淮西军慑于鹰扬军的战斗力,不敢防守这个要塞。居然主动放弃了。占领八公山的鹰扬军部队。急匆匆赶到八公山以后,同样发现八公山上空无一人。驻防地淮西军已经在三天前就撤退了。于是,两路精锐的鹰扬军部队。顺利的攻占正阳关、八公山,对寿州完成了半包围状态。

在鹰扬军占领了正阳关和八公山以后,寿州和颖州的关系,只能通过淝水进行。事实上,颖州的淮西军兵力并不强,甚至还没有寿州淮西军的一半。只要蔡州的淮西军不来增援,鹰扬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对寿州发动最后的进攻。在鹰扬军占领正阳关以后不久,驻扎在颍上地一千淮西军,向着北方收缩,主动撤退到了汝阴城,和鹰扬军脱离了接触。

这样一来,整个寿州就显得相对突出了,基本上陷入了鹰扬军地重重围困。困守寿州的淮西军大帅辛如明虽然大骂颖州淮西军无情无义,但是也没有办法,淮西军要是有情有义,那就不叫淮西军了。他只好挖空心思,搜索枯肠,看如何在寿州挡住鹰扬军地进攻,同时保住自己的小命。

十月二十九,一场小雪过后,鹰扬军罡字营甲团团尉周杰旺带领一千五百人,进入颍上,基本上切断了寿州地退路。至此,寿州的淮西军,完全陷入了鹰扬军的包围。除非他们是向着毫州方向逃窜,否则想要活命,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

这一天,刘鼎也乘坐竹筏顺流而下,来到了安丰塘。

和他一起到达的,还有大量来自后方的粮食物资。

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国的相国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国政策是分不开的。安丰塘周边地区,是整个寿州地区最富裕的地方,盛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寿州、庐州、光州等地的需要。在安丰塘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寿州甚至比庐州还要富裕,在整个淮南地区仅次于扬州。

初冬的安丰塘,水面非常的平静,竹筏从淠水缓缓进入的时候,水面被慢慢的分割开来。安丰塘两边的芦苇荡都被烧掉了,焦黑一片,如果有风,还不时飞起大量的黑灰。因为大量黑灰的落下,安丰塘的水面,也显得有些发黑,和印象中的安丰塘有很大的不同。印象中的安丰塘,是美丽富饶的,眼前的安丰塘,却是如此的破败。

然而,这的的确确就是安丰塘。

刘鼎他们在安丰登陆,顺着荒芜的原野,向寿州前进。

原本富饶的安丰塘,被淮西军侵占了以后,彻底的变成了一潭死水,入口处的淤泥,使得航船的速度严重降低。大型楼船是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刘鼎等人乘坐的都是竹筏,这才顺利的进入。安丰塘周围地肥沃田野。也全部丢荒了,有些地方的野草长的比人头还高,可见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

秦迈和令狐翼看着周围熟悉的土地,也是无比的感慨。当初他们在清淮军服役的时候,曾经多次路过这里。那时候的寿州,在顾仁瞻的治理下,劝课农桑,修治耕织,所有的田野里面都长满了庄稼。每到收获地季节。这里地田野,都充满了农民的欢声笑语。只可惜,这一切都过去了。他们从安丰塘上来以后,还没有看到一个寿州的民众,大概都被淮西军杀害了。

想当初,多少熟悉的兄弟,永远倒在了淮西军的屠刀之下,其中包括他们最敬佩的清淮军指挥使吕延冠。当初,他们就是从这里逃出来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渲染着清淮军官兵的鲜血。整整三年地时间过去,他们终于重新返回这片土地。如果沈梦、乌杰、薛枚、鱼多均他们都在这里,不知道要如何的感慨啊!

正是三年一个轮回啊!

寿州,城墙还是如此的巍峨。三年前大战的痕迹,还历历在目。唯一不同的是,上面飘扬地乃是淮西军的旗帜,城头上的淮西军士兵,正躲在城垛的背后,悄悄的观察着他们的动静。淮西军果然是只会破坏,不会建设,好端端的寿州城墙,居然还残留着当初被他们自己用巨石砸出的大缺口。眼看着鹰扬军杀到。他们还不知道加固城墙。也算是一绝了。

刘鼎等人正用望远镜打量着寿州,寻找寿州最薄弱的城墙。

忽然间。有斥候兵急匆匆地赶来,跟着斥候副队长袁羚也出现了。

刘鼎放下望远镜。对袁羚说道:“怎么回事?”

袁羚立正报告:“大人,我们抓到了一个奸细。”

刘鼎诧异地说道:“哪里来的奸细?”

袁羚报告:“是光州来地!”

刘鼎内心微微一动,向身边的关任杰看了一眼,随即说道:“带上来!”两个斥候将奸细带上来,却是个五大三粗地彪形大汉,其实他长得不高,可是却十分的勇猛,胡子巴扎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惹的。他被带进来以后,只是看了刘鼎一眼,就沉默不语了。说也奇怪,刘鼎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他是奸细。以他的气度来看,就算真的是奸细,也不是普通的奸细。

刘鼎上下打量对方两眼,悄悄的皱了皱眉头。

关任杰低声的说道:“大人,此人……便是王潮。”

刘鼎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根据三眼都的不确切的情报,王潮是光州司马,原来是顾仁瞻的手下,是传说中的文人武将,武将文人。后来顾仁瞻死在寿州,光州刺史韦绍禹自称清淮军留后,受到王潮的责骂。但是王潮能力出众,韦绍禹还需要他,因此没有拿他怎么样。但是后来,光州刺史韦绍禹妒忌他的才能,同时嫉恨他讽刺自己投降淮西军,于是决心除掉他。王潮自己也有一般兄弟,韦绍禹不敢造次,于是耐心等待机会。

刘鼎带领鹰扬军突然出现在光山县,加快了韦绍禹的行动步伐,只是王潮不肯束手就擒,很快得知韦绍禹的计划,立刻立刻出逃。他一个人能够跑到寿州来,路上连续闯了清淮军的数道关卡,还和鹰扬军的斥候混战了两场,居然没有受伤,可见的确是个人物。只是鹰扬军的斥候人多势众,他又不想和鹰扬军结下深仇大恨,最后还是被生擒了。

关任杰走到王潮的面前说道:“王大人,在下光山县令关任杰,想必王大人知道在下的名字。”

王潮本来想隐瞒自己的身份,没想到关任杰竟然在刘鼎的身边。当时的报告是关任杰被鹰扬军带走,作为俘虏带走,没想到他居然投靠了鹰扬军,还这么快得到了刘鼎的重用。既然他在刘鼎的身边,自己的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于是朗声说道:“王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王潮是也!”

刘鼎转头问袁羚:“追杀他的人呢?”

袁羚低声的说道:“逃走了,我们人数太少,就没有追。追击他的人里面,有个瞎眼的,功夫不错,不过他好像对追杀不太积极,常常一个人逗留在后面,似乎是故意放他逃跑。对了,这个瞎眼的清淮军军官,用两把梅花钩,兵器非常的独特。”

夏可舞惊讶的说道:“瞎眼金雕?”

王潮神色微微一动。

对他这么沉静的人来说,这等于是默认了。

瞎眼金雕的确是有意放他逃走的,只是王潮怎么都没有想到,鹰扬军里面,居然也有人认识瞎眼金雕,看来真是有缘了。他看了夏可舞一眼,发现他精气内敛,神情镇定,显然是箭术高手。他既然认识瞎眼金雕,想必也是来自大别山的人物,莫非,他来自白水寨……

刘鼎看看四周,神色凝重的说道:“此事保密。”

夏可舞急忙点头:“明白!”

刘鼎向王潮说道:“王先生准备去哪里?”

王潮苦笑着说道:“我还能到哪里去?你要是可以,就赏我一碗饭吃吧!”

刘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能不能吃上饭,还得看你的本事。你若是有意,我倒是可以给你安排个位置。”

王潮沉声说道:“大人既然收留,鄙人感激不尽。”

刘鼎轻描淡写的说道:“光州刺史,你觉得怎么样?”

王潮神情微微一怔,似乎觉得这个馅饼有点大,但是他很懂得抓住机会,突然跪倒:“王潮誓死为大人效力。”

刘鼎伸手将他拉起来,神色凝重的说道:“起来吧!你做的好不好,还得看你的本事。我告诉你,我军要同时攻打寿州和淮南,光州最多只能给你一千人的兵力,你能将光州拿下来,就是你的本事,你这个光州刺史,就当得踏踏实实的,要是拿不下来,那不好意思,你真的要屈就了,最多在我手下做个县令。”

王潮激奋的说道:“请大人拭目以待!”

刘鼎说道:“你想个计划,到时候拿来给我看。”

王潮说道:“谢谢大人!”

刘鼎点点头,朝李怡禾努努嘴,让他派人安顿王潮,自己转身走了。

正文第374章故地重游(3)

巢湖。

下午时分,一队大大小小的船只驶入了巢湖,惊醒了巢湖的宁静。

这是鹰扬军的后勤运输舰队,总共包括了六艘大型的商船,还有二十多艘中型的商船,有条不紊的排列在一起,绵延数里长。在船队的周围,并没有鹰扬军的护航舰队。在这种地方,他们根本不需要护航,闲来无事的鹰扬军水军,早就将大大小小的水寇,都全部消灭干净了。每艘船上,除了船夫和民夫之外,只有十来个负责警戒的士兵。他们也不是鹰扬军的正规军,而是后备役部队。

甲板上都堆满了货物,这些货物大部分都用麻袋装着,里面一般都是粮食、棉衣,也有极少数的种子。种子都放在船舱里面,属于比较珍贵的物资。冬天雨水很少,甲板上甚至连遮盖的蓑衣都没有准备。由于船上装载的物资实在太多,船只吃水很深,站在甲板上,蹲下来就可以用手够到水面。由于吃水很深,船行的速度当然很慢。

鱼多均仔细的检查着船上的各种物资,尤其是看看那些麻袋,有没有穿洞的情况。这一袋袋的粮食,都是寿州前线急需的。上万件的棉衣,同样是寿州前线急需的。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前几天还飘雪了,没有棉衣根本不能过冬。有人开玩笑说,和淮西军的作战,其实不需要那么凶狠的主动进攻,只需要比谁的粮食多,谁活得比较长就可以了。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说法地确是有道理的。

寿州遭受严重的破坏。短期内无法有粮食产出,无论是鹰扬军自己,还是准备进驻寿州的民众,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和棉衣,所有的粮食基本上都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