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殷也看到了,只好命令李琼收缩兵力,减少被震天雷杀伤的机会。这样一来,鹰扬军的陌刀队更加凶猛,顺着街道平推而来,就如同是顺流而下的洪水,无论遇到什么,都将其全部覆盖。淮西军的确是被他们杀怕了,看到陌刀队出线,第一反应就是向后跑,至于督战队的吆喝,那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鹰扬军为了进攻襄阳城,在城外足足准备了十三天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训练,都在演练如何进行巷战。本来攻城最重要的夺取城墙,但是鹰扬军有黑色火药帮忙,所以不需要特别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在时间上节省了很多。经过数次紧张的演练,入城以后,每个鹰扬军战士都基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算没有军官的特别吩咐,他们也懂得将淮西军分割包围。

相反的,城内的淮西军则显得想当的混乱,大部分的淮西军士兵都是临时征集的,之前都是襄州本地的壮丁而已,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马殷带来的只有部分军官和骨干,临时搭起了部队的架子。这样的部队,如果有一年的时间,基本可以形成战斗力,可是刘鼎只给了马殷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只能基本熟悉军令而已。

如果有城墙的掩护,淮西军也许可以在军官的督促下,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现在鹰扬军已经突入了城内,淮西军各自为战,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这样的督促效果自然是没有了。往往勉强奋起反击的,都是马殷原来的部下,可是他们的人数太少,寡不敌众,很快就被鹰扬军淹没了。相反的,大量的淮西军士兵,因为没有军官的指挥和约束,纷纷四散逃窜,又或者是干脆向鹰扬军投降。罡字营入城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接受了三千多淮西军的投降,淮西军的士气,可见一斑。

一番厮杀过后。罡字营开始向着西门进攻,勇字营向着南门进攻,准备夺取这两个重要地城门。后面跟上的忠字营,则向着节度使衙门直接杀过去,牵制淮西军的主力。在忠字营的后面。是萧骞迪指挥的糁潭都。因为抓阄地时候抓到了最后,萧骞迪几乎被部下埋怨死,幸好他们后来居上。终于取得了和忠字营并行攻击的局面。

忠字营的战士对于抓阄结果也很不满意,入城以后,贯彻了他们一贯地作风,就是猛冲猛打,不管前面的淮西军有多少人,他们都勇往直前。在他们凶狠的进攻面前,淮西军全面溃退,曾经有上百名的淮西军,面对五六个忠字营士兵的集体冲锋,被吓得屁滚尿流的。转身就跑。有个淮西军军官大叫着要组织反击,结果被他们一把缅铁弯刀甩过去,当场就将脑袋砍了下来,剩下的淮西军就跑的更快了。

糁潭都在糁潭战役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时候自然不敢示弱。屈飞韬和江沁翎都是来自当初的罡字营,带来地是罡字营最精锐的部队,现在罡字营的一群小弟弟都跑到前面去了。他们这些老大哥怎么能示弱?他们很快找到了一条比较偏僻的街道,据说可以直接通往节度使衙门,于是江沁翎带着部队就踏上了这条偏僻街道,没想到,才走了没有几步。就遇到了一股窜出来的淮西军,双方于是激烈的混战在一起。

原来,淮西军针对鹰扬军的进攻,也制定了反击地计划,这股从偏僻街道钻出来的淮西军,就是要突然出现在鹰扬军的后方,袭扰鹰扬军的侧翼的,可是没想到,双方想到了一起,就在这条偏僻小巷杀了起来。这里地方太小。双方地兵力都施展不开。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屋顶,纷纷跳上屋顶继续战斗。一时间,也打得如火如荼,难解难分。

马殷当然意识到了不妙,一旦鹰扬军打开西门,打开南门,后果不堪设想,更多的淮西军会源源不断的进来,如果鹰扬军占领了节度使衙门,后果更加严重,他的全家老小都在那里呢。那里,也是淮西军最后坚守的据点,一旦节度使衙门失守,他就真是无路可退了。可是,此时此刻,马殷已经回天乏力,就算他想到无数的办法,可是都因为部队的战斗力问题,无法执行。

新组建的淮西军,根本无法应对鹰扬军的多头攻击,只能各自为战,这严重削弱了淮西军地整体战斗力。事实上,还在鄂州地时候,刘鼎和艾飞雨就已经预见到淮西军的这个最致命地弱点,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计划。部队一旦入城,立刻将淮西军分割开来,不给他们总体战斗的机会,这样可以迅速的瓦解淮西军的抵抗。

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马殷其实有非常完美的反击计划,可以将入城的鹰扬军反击出城,但是这个计划都因为部队的素质达不到,无法执行,他只能无奈的看着所有的部队都被鹰扬军分割包围,能够发挥战斗力的部队越来越小。最终,淮西军的有组织抵抗被完全击溃,缺口处的鹰扬军已经开始列队进城。

很快,勇字营已经冲到了襄阳城的南门。淮西军在这里的人员都被抽走了,留下来的只有寥寥数百人,稍稍抵抗以后,他们就举手投降了。杨佛午控制了周围的局势以后,立刻组织人员将沉重的大门打开,迎接外面的鹰扬军大部队进城。

吱吱嘎嘎!

襄阳城的南门缓缓被打开,宣布襄阳城攻坚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更多的鹰扬军后续部队开始列队入城,按照计划向街道发展。哪个部队攻击哪条街道,在战斗之前都已经安排的非常明晰,他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是了。随后,襄阳城的北门也被打开,越来越多的鹰扬军开始入城,加入了按图索骥的行列,淮西军的抵抗就更加的微弱了,整个襄阳城的西南面,都已经是鹰扬军的天下。

“罡字营顺利入城!”

“勇字营顺利入城!”

“忠字营顺利入城!”

“糁潭都顺利入城!”

接连不断的捷报,传到了刘鼎的耳朵里,所有人的心情,都渐渐的轻松起来。当糁潭都也顺利入城以后,所有人都知道,襄阳城战役已经胜券在握,再无悬念。数千人的部队攻入了城内,淮西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逆天了。刘鼎将指挥权交给李天翔,然后慢悠悠的向真武山走来。

其实,张浚等人在真武山上面,已经目不转睛的目睹了整个鹰扬军入城的过程,不舍得放弃任何的细节。他们举着单筒望远镜,手已经累了,可是却不舍得放下来,生怕漏过了其中最精彩的一幕。他们原本以为鹰扬军起码需要十天的时间才能拿下襄阳城,没想到一击奏效,今天就打开了襄阳城的大门。他们的暗自敬佩的同时,却也心有余悸。

鹰扬军向城内快速发展,所有的街道上都出现了鹰扬军的旗帜,淮西军只能步步退缩,向着节度使衙门的方向聚集。投降的淮西军人数也很多,他们都放下武器,跪倒在街道的两边。鹰扬军忙于追击前面的敌人,暂时没有人集中他们。直到鹰扬军大部队进城以后,这些俘虏才被集中起来,排队出城。

到傍晚时分,进入城内的鹰扬军部队,已经超过了八千人,四个主力部队全部入城。这个兵力,表明马殷即使有回天之力,也无法改变战斗的结果了。从汉水逆流而上的鹰扬军水军,已经封锁了襄阳城的退路,他们只能躲藏在襄阳城的某个角落里困兽犹斗了,等待他们的,最终是灭亡的命运。

傍晚时分,刘鼎出现在真武山上面,脸色平静,神态轻松。

张浚恭维着说道:“刘大人创造如此丰功伟绩,实在是可喜可贺啊,若是皇帝陛下知道了,必定会欣喜若狂的!”

刘鼎微笑着说道:“过奖了,过奖了,好说,好说。”

崔瀣盯着城内,热切的说道:“我们赶紧入城吧!”

张浚也惦记着里面的资产,大声说道:“好。”

刘鼎微笑转过头来,向着花满楼和龙月秀说道:“两位,我们入城吧!”

正文第334章暗流(1)

襄州的城门,已经被全部打开,城外的淮西军列队入城。在汗水游弋的鹰扬军战船,也靠到城门附近的岸边,派遣部分水手上岸,拦截试图跳水逃生的淮西军。有部分淮西军不顾一切的跳入汉水,白白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同时,城里面的淮西军俘虏,也开始列队带出来。从这些俘虏的神态来看,他们并不显得紧张,也不显得沮丧,只是显得有些恐惧,不太敢和鹰扬军将士的眼睛对视。

几乎每个淮西军俘虏出城的时候,都要向那个巨大的缺口看过去,他们实在不明白,鹰扬军到底是用了什么东西,居然让这么一座如此雄伟的坚城,在瞬间就垮塌下来。襄阳城的城墙是如此的坚固,就算用最大型的投石机,连续轰击一个月,也无法将城墙砸碎,可是鹰扬军瞬间就坐到了。

这时候缺口处的黑烟已经完全的散尽,他们只能看到一片的废墟,那些防守这段城墙的同伴,现在都被埋在了废墟的下面。在废墟上,可以看到很多脱落的鞋子,应该是鹰扬军争先恐后的闯进去的时候踩掉的,断裂的武器散落得到处都是,可见当时的混乱。在废墟的角落中,还有一面撕碎的淮西军军旗,在风中不停的颤栗,仿佛随时都会扑倒。

街道上还有零星的淮西军,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用恐惧的目光看着过往的鹰扬军将士。他们要么是被震晕过去了,醒来以后就躺在街道上装死,看清楚形势以后,再选择投降的机会,也有部分的淮西军士兵,因为受伤了,还得不到处理,只能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为了防止被鹰扬军误会。他们都将武器抛得远远的。

天色已经黑暗下来,襄阳城里面却没有什么火光,能见度很低。由于大战,城内的居民都识相地躲藏在了屋里,当然不敢有丝毫的亮光透露出来。入城的鹰扬军,因为忙于战斗,为了防止自己成为敌人弓箭手袭击的目标,也没有太多的火光。直到后续部队将城门附近的位置仔细的清理过,确信没有淮西军的埋伏以后。沿途的火把才逐渐地点燃起来。

在远离城门的位置,还有零星的厮杀声,鹰扬军正在逐条街道的清理残存的淮西军。襄阳城的规模还是很大的,街道很多,常住人口超过二十五万。在鹰扬军地控制区域内,这是继金陵府和润州以后最大的城市,也是山南东道最大的城市。就军事地位而言。它要比这两个城市加起来还重得多,可以直接威胁到西面的兴元府,西南面的成都,北面的长安,东面的蔡州。为此,刘鼎决定将节度使衙门安设在襄阳城。

淮西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最终式微。他们大部分都向着东北方向的节度使衙门逃跑了,那里是他们最后地据点。奇怪的是,淮西军的俘虏越来越少。倒是地上被抛弃的军服和武器越来越多,甚至有多条街道因此被堵塞。负责搜索的鹰扬军部队,审问了好几个俘虏,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淮西军基本都是襄州当地的民众,要么住在城里。要么住在城外,都是被淮西军强迫来当兵地。他们平时被长官监视着着,不敢逃亡。现在长官基本都战死或者逃跑了。他们马上选择了躲藏的道路。他们脱下军服,扔掉武器。潜伏在周围的民居里面,重新恢复了原来老百姓地身份。

有些鹰扬军部队想要将这些人都抓出来。以绝后患,刘鼎摇摇头说道:“让他们去吧,不必追究!”

他同时向李怡禾说道:“告诉郭禹,尽快出安民告示,主动放下武器地,既往不咎。”

李怡禾答应着去了。

郭禹原来是归州刺史,现在是山南东道节度副使。他爱惜民力,重视农耕,发展生产,沟通经济,在山南东道小有名气。归州虽然偏僻,每年上缴的粮食,却占了整个山南东道地三成甚至是四成,当地的老百姓因此得到温饱。即使在如此混乱地时期,归州也没有出现民众挨饿的现象,算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这次刘鼎占据了山南东道,下令提拔他为节度副使,负责整个山南东道的经济生产。郭禹接到命令以后,马上赶到了襄州,履行自己的新使命。他此刻正在后方组织人员,准备接收襄州,恢复生产,忙得不可开交。其实有关的安民告示他早就准备好了,内容和刘鼎要求的相差无几,接令后当即派人到城内四处张贴。

鹰扬军本身的安民告示很快出炉,张贴到城内的大街小巷,主要内容和节度使衙门的相差无几,都是阐明只要淮西军主动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即使是马殷当初带来的骨干部队,又或者是作恶多端的荆州淮西军,只要主动放下武器,都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责。如果冥顽不化,则坚决予以歼灭。

两份告示出街以后,相当多存在顾虑的淮西军,都争先恐后的放下了武器,来到鹰扬军指定的集合地点。由于淮西军的俘虏实在太多,鹰扬军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监管他们,于是临时挑选了几个军官,让他们自己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