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毡救匆恢卑选敖ゼ蕖鄙瓒ㄔ诙叹嗬肷稀4舜文辖髡绞瞧炔坏靡训模饕浅鲎匀绻挥惺驮虿荒芙姓秸庋恢挚悸恰H欢毡镜氖驮耸淠芰?包括其他物资)在昭和16年12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日本决定用掠夺来弥补不足。开战时,每当舰队在印度洋击沉1艘船舶时,军令部就严厉地训斥道:“不能击沉,一定要设法捕获。”
  从上述情况来看,可以说日本方面从战争一开始就忽视了“进攻极限”这个大问题,而仅仅抱着既然战争已经打响,只好竭尽全力干下去的信念。
  按理说,日军应该以确保油田地带和交通安全为最大限度的战场为前提,及时汇集兵力,停止进攻,早日制定“进攻极限”,重新考虑战斗区域。把敌人赶向远方看起来似乎是安全的,然而实际上随时都有拉大作战间隔的危险。
  腊包尔就已经处于“进攻极限”的边缘,由于岛屿、港湾和陆地有所不同,所以战斗区域稍有超越也难免的。实际上,战争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将所罗门战役控制在北端的腊包尔,而将瓜岛以北诸岛置于决战战场以外。然而,就当时情况来看,要求大本营能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和勇气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对于前线的司令官和将军们来说,这又是他们权限以外的事情,所以,所罗门消耗战战略失败的责任应该归罪于最高统帅部的无能。
  九)反攻战略之争——对日反攻战及其意见分歧
  如上所述,自昭和17年8月到19年2月之间,日美在瓜岛以及所罗门群岛历时整整1年半的战役概况,已经基本上清楚了。战役之后,西南太平洋海空暂时平静了(美军发现在马绍尔群岛的夸加林岛上建有日本飞机场则是在昭和18年12月的事情),看来,决战战场似乎移到了南方各岛,人们怀疑舰队主力的海上决战才刚刚敲响了锣鼓就匆匆地收场了。
  如同在日本人们难以摸清联合舰队的行动一样,美国方面也捉摸不透日本舰队的动向。除了仅能推测两国舰队总有一天会交战之外,其他一无所知。再说,自美国对日反击的第一步——攻占瓜岛以及图拉吉岛之后;海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种大舰队从正面进攻的作战方式已经无影无踪,而以登陆作战以及支援登陆作战为主的陆海空战斗成了主要的作战形式。
  事实上,在昭和17年'译者注:日版原文是昭和18年(1943年),有误。',美国的战争最高领导者就决定要逐渐踏上“占领东京的道路”,并在7月2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通过了“瞭望台”战役计划,该作战方案规定:(1)预计在8月1日夺取图拉吉岛以及附近各军事要点,战役由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负责指挥。(2)占领所罗门群岛的其他各岛以及萨摩亚群岛'译者注:疑原文有误。据分析,这里应指俾斯麦群岛。',战役由麦克阿瑟将军负责指挥。根据这一计划,出现了相同海域和同一攻击目标的战斗却分属于美海陆两军指挥这一奇怪的现象。例如,进攻图拉吉、瓜岛主要由美海军承担;进攻布干维尔、腊包尔主要由美陆军承担。这样,美国陆海军之间一面同日本进行着殊死决战,一面进行着激烈的权力争夺,因此,在瓜岛和所罗门群岛战斗中,日本若能攻其不备,不能说没有成功的把握。如前所述,美陆军少将安德森所说的“日本军队在第二次攻击时,如果能投入第三次攻击时所拥有的兵力——一个半师,美国一定会遭到失败”这一席话就将成为事实。日本方面,虽然陆海军首脑之间也存在着对立与不和,但是,在战斗中还是发挥了互相协作的精神。正如在马来亚作战中山下奉文和小泽治三郎协调一致一样,在瓜岛作战中,参战的将领们也能够相互协作。而美国军队即使在远征方面也没有达到相互之间的谅解。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日本军队对瓜岛的反击出乎意外地猛烈,使美国守岛部队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9月4日,美国在努美阿召开了海陆军首脑紧急会议,研讨对策。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空军参谋总长阿诺德、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远东陆军参谋长萨札兰多、登陆部队指挥官特纳等出席了会议。但是,麦克阿瑟将军却拒绝参加会议,不仅如此,当尼米兹提出需要1万名陆军向瓜岛增援时,麦克阿瑟却以新几内亚作战吃紧而拒绝了尼米兹的要求(当时,麦克阿瑟将军拥有兵力5。5万名)。不久,麦克阿瑟将军又向尼米兹提出请求增援其一个水兵师,包括2艘航空母舰的一支舰队、一个大队的大型轰炸机,以便沿所罗门群岛北上进击,对此要求,尼米兹也借口作战频繁而直截了当地加以拒绝。
  鉴于美陆海两军首脑的矛盾日益严重,瓜岛的战况对美不利,10月24日,罗斯福总统以合众国陆海空总司令的名义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了紧急命令:“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增援瓜岛。”遵照美国总统的指令,陆海两军才勉强达成协议。然而,此时此刻的日本军队却失去了天赐良机。如果日本陆军对美陆海两军的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并能以强大的兵力进行反击的话,日军便有可能夺回瓜岛和图拉吉岛。一旦成功之后,美国陆海军之间的对立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无疑,对日本来说,战局将会变得光明起来。
  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冤家对头,后来,在“进攻东京的路线”上,两人又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但是,在必须加强对日作战的兵力这一点上,两人的意见却是一致的。然而,与其说是他们两人的一致意见,倒不如说是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企图让盟国充分认识太平洋战争的艰难性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
  当时,盟军方面确立了以欧洲战场为重点的方针,把太平洋战场列为第二战线,在兵力部署的比例上,欧洲战场占85%,太平洋战场仅占15%。美国对此极为不满,要求在太平洋方面至少要占30%,以便加强对日本的压力。美国认为,在德国败退之际,日本的军事力量也在显著地衰退,意欲一举把日本置于举手投降的地步。
  在1943年1月14日至25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美英法首脑以及各军种参谋长的聚会)上,美国就提出了上述主张。会议期间,美罗斯福总统提出“以船舶消耗战迫使日本屈服是一个非常经济的作战方法,因此,首先应该发挥潜艇的作用,同时,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这一提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很理想的方案)。马歇尔和金海军上将两位军事首脑也极力主张“在太平洋上要确保决定性的兵力”。总之,看不出有进行大舰队作战的迹象。
  十)双管齐下直捣东京——舰队决战终将在日本近海爆发
  日美舰队经过一系列海上决战,特别是日军从瓜岛撤离之后,美海军完全掌握了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并截断了日本军队的海上运输线,一时士气大振,信心倍增。昭和18年5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罗斯福…丘吉尔会谈'译者注:即1943年5月12日到25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三军参谋长随同参加)以及8月19日召开的魁北克会议上,盟军决定对日作战以登陆战为中心,并决定将“进攻东京的路线”分为两路。
  第一反攻路线(A):马绍尔群岛→特鲁克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日本'译者注:即中太平洋反攻路线。'。
  第二反攻路线(B):新几内亚→棉兰老→吕宋→台湾→冲绳→日本'译者注:亦即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
  围绕这两条反攻路线,尼米兹(第一反攻路线总指挥)和麦克阿瑟(第二反攻路线总指挥)之间又发生了激烈争执。但是,关于以航空母舰舰队为核心,展开逐岛作战的思想并没有产生任何疑义。在同年11月22日召开的“开罗会议”上,在确定了上述两条进攻路线的同时,也制定了1944年对日作战的设想,其大体内容如下:
  攻占日本重要据点,强迫日本无条件投降,应视为盟军作战的重点。
  若一旦掌握战机,便全歼日本舰队,以潜艇和飞机封锁日本本土。
  途经菲律宾的大反攻'译者注:指上述(B)反攻路线。'应和内南洋进攻'译者注:指上述(A)反攻路线。'战同时并举。
  为实现对日本本土的战略大轰炸,在塞班、关岛、提尼安各岛建立能够使用“超级空中堡垒”B…29式机的空军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海军司令金海军上将公开宣称,美海军力量日趋雄厚,确信昭和20年春季来临之前能够击溃日本舰队。一贯不善于说大话的金海军上将这一席话给三军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昭和18年12月28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发出指令,明确下达了迅速从两条路线对日进行大反攻的战略计划。麦克阿瑟将军对从两条路线反攻日本的作战方案一直心怀不满,认为反攻东京的捷径在自己一方,而尼米兹一方的进攻路线则是个死胡同。因此,麦克阿瑟将军于昭和19年1月中旬派参谋长萨札兰多少将去华盛顿申述意见。但是,尼米兹对此也不甘示弱,立即派参谋长薛尔曼少将去华盛顿进行力争(当时的兵力部署是:麦克阿瑟将军方面拥有美陆军四个师,澳大利亚陆军六个师;尼米兹海军上将方面拥有陆军两个师,海军陆战队六个师)。
  因此,在华盛顿,由威尔逊(海军)、恩毕克(陆军)、法阿查尔德(空军)三方代表进行协商,决定从反攻的第一路'译者注:指中太平洋反攻路线'中撤销特鲁克群岛,从第二路'译者注:指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中撤销棉兰老岛,并强调在尽量减少牺牲的前提下完成战役目标。为达此目的,对双方进行了调解,仍旧强调了塞班岛的重要性。然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激烈,因此,罗斯福总统于7月27日、28日2天把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两位指挥官召到夏威夷的某一王宫,经过三方会谈,两位将军终于言归于好,达成协议(根据此次会谈,尼米兹以航空母舰部队增援麦克阿瑟;麦克阿瑟部队北上大反攻时将越过台湾岛)。
  以上所谈的是从瓜岛作战到所罗门作战的1年半的时间里美军制定战略决策的扼要概括,在决策的背后,则隐藏着美陆海两军指挥官激烈的争执和固执已见的分歧。
  在日本方面,由于进行了所罗门航空消耗战,海空军损失飞机7000余架。正当举国上下竭尽全力生产飞机以补充海空军力量不足的时候,日本陆军却说:“也要分给我们一半。”于是,航空器材便被分成两份,实际上,陆军在所罗门一战中并没有损失飞机,因此,全部器材理所当然地应该分给海军。
  想当年,陆军部部长田中义一和忙于建造“八八舰队”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的步调是何等的一致啊!田中曾将陆军的扩充费拨出一部分给海军,这种“高姿态的理解和协作”在东条陆军大臣方面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日本海军对以东条为首的日本陆军首脑的反感几乎达到了沸点,同时,谴责海军大臣屿田懦弱无能的怨声传遍海军部内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是中央和谐而前线争吵,在日本,则是前钱和谐而中央争吵。
  在这期间,美海军按照尼米兹的进攻方案,开始了对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的反攻。与此同时,麦克阿瑟的部队也开始了对新几内亚的进攻。到底“哪一面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呢?日本军队大为迷惑,于是,不得不停止所罗门战役,放弃外围防御圈,退到内南洋…菲律宾内侧防御线。这种“不得已的后退”只是应付危局的权宜之计。如果战争开始时就计划把帝国的生存寄托在这条线上,那么,战局也许会相当理想。
  汉家天子使 发表时间: 2008…2…17 14:30:31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举报
  六章 马里亚纳海战
  一)寄希望于第一机动部队——两位司令长官阵亡之后
  日美海军海上舰队决战的日期比日本方面的预料整整晚了两年。这期间,由于疲于所罗门消耗战,日本把下一次的决战日期定在昭和20年春天,以期求得理想的所谓“作战间隔”,得以重整阵容(指空中战斗力)。然而,美国却不允许日本这样做,他们早在1年前就决定进攻塞班岛(昭和18年12月),就这样,双方的舰队决战在美国选择的时机和地点上拉开了战幕。
  在两年中,日本海军方面发生了几起不幸的事件,其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两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是世界海战史上罕见的悲惨事件。第一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为了激励在所罗门前线苦战的日本官兵的士气,决定乘飞机去布干维尔岛。昭和18年4月18日,山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