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人甚至是更多的人在同时做着,事情的效率顿时便降了下来,诸葛亮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将这个事情询问了出来,他想不明白,能够想出六部这种官制的大哥,怎么会犯下这样明显的错误?

“两种官制不相契合,大哥何不将原有的官制废除掉,直接便将六部推广下来?”诸葛亮没有对诸葛瑾所说之话做出回应,却是脸色一肃,将自己心中的疑惑缓缓道了出来。

“废除?”诸葛瑾脸上,不由的露出了苦笑,他何曾不想如此,对于后世中的三省六部制他是心知肚明,即便是有着缺陷,却是无可厚非的主流官制,既然手中有着这样的利器,他怎么会不想将原有的推倒重建?只是当初被手下人强烈反对,如今两种官制并存,不过是相互妥协的产物罢了,他一直便想将两种官制杂糅在一处,只是一直不曾安定下来,战争不断,他哪里有时间来操作这样大的事情?

“一种制度的变革,是要人去熟悉的,若是我强要将六部推广,只怕是不用诸侯来攻,这偌大的领地,只怕是旦夕间便尽皆覆没了。”说道这儿,诸葛瑾脸上的苦意更甚了,也不知是不是这件事情太过让人头疼,只是一瞬间,他便觉得脑袋中好似被针扎了一下一样,有些头痛欲裂,双手不由的扬起,拇指用力的按到了太阳穴上搓揉了起来。

诸葛瑾的动作,诸葛亮一眼便看在眼里,心头上不由的酸涩起来,他在天下各处皆游历了一番,对于如今天下各处的状况心中明了,他心里很清楚的知道,身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无论是对于平民百姓,还是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打击,多少的无辜之人无声消亡,多少的世家大族被动乱覆没?而诸葛家,若是没有他大哥在撑着,这个家只怕是早已被冲击的支离破碎,他们能否生存的下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大哥若是放心,弟愿将此事接下,为大哥分忧。”心头上颤抖着,诸葛亮霍然起身,也不管一旁父亲脸上的惊诧,冲着诸葛瑾请令道:“三年,最多三年的时间,弟定然寻出破局之法,将我如今领地中的官制体系给筹建起来。”

诸葛瑾呆了一下,自打诸葛亮懂事以来,一直都是一个小大人的模样,沉稳、洒脱,像一个真正的隐士高人一样,浑身带满了出尘的意味,哪里有过这样的情绪喧露而出?

“弟,你……”诸葛瑾顿住了,旋即一股浓浓的欣喜自其胸腔中升腾而起,看着弟弟大笑了起来:“哈哈哈,二弟聪慧,有你肯帮我,自然是没有问题。”

何止是没有问题,简直是求之不得啊!诸葛瑾心中,顿时笑成了一团花儿了。

诸葛瑾笑罢,低头沉思了一番后接着说道:“如今中原之地仍有袁绍、刘备、吕布三家,幽、并之外,更有着广阔的草原,其上,游牧民族无数,是以,中原之地在短时间里,是安定不下来的,你正好可趁这段时间,将如今的官制完善好,定鼎中原之日,便是这官制推行之时。”

“大哥放心,弟定会用心做此事。”事情已定下,诸葛亮再一次恢复到了之前的那种淡然,神色很是郑重的对着诸葛瑾回道。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看着诸葛亮,诸葛瑾不由的笑了,左手成拳,用力的向下挥了挥。

“兄弟同心……”诸葛亮刚刚维持起的淡然,于一瞬间消弭而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激动。

“好,我们家人丁单薄,相当年更是只有我与你们大伯两人,即便是在身临绝境,我们也从来不会惧怕什么,靠的,便是兄弟同心,若不是你大伯扶持,也就没有我们家如今的境况,你们能如此,为父心中高兴,哈哈,心中高兴……”诸葛珪看着两个天资同样出众的儿子,心中顿时装满了幸福,此时的他,已经完全将两个儿子归功于上天对于他,对于诸葛家的眷顾,一时间激动的不知该要说些什么才好。

屋外,日头渐渐升的更高了,院子中的喧嚣之声也渐变的更大了些,三人安坐于屋中,不知不觉的竟然已经过去了好久,随着诸葛瑾兄弟二人的谈话渐渐落下,屋中再一次的陷入了安静之中,三人都在沉默着,缓缓的将刚刚的谈论消化着。

“亮儿既然已经决定要帮你大哥,有件事情为父便提前与你定下吧。”不知过了多久,诸葛珪有些空灵的声音响了起来,顿时将正沉思着的兄弟二人惊醒了过来。

“不知是何事?父亲有话便请直言,儿子听着了。”将心神慢慢的收敛了起来,俄而诸葛亮脸上却是露出了疑惑之色。诸葛家虽然也算是颇有渊源,只是家族传到诸葛珪这一辈儿,却是实实在在的衰落了下来,家族中的事情并没有多少,诸葛亮一时间不由的愣在了那里。

“你大哥单名一个瑾字,取字子瑜,如今年关将至,你也已有十四的年岁了,为父决定当先将你的字给定下,在外做事也好方便一些。”大儿子诸葛瑾当年取字之时便是很早,是以对于同样才能不凡的二子,他心中早已有所思量,只是他原本是打算等着到诸葛亮十五生辰时,提前将他的字给他取好的,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又要提前了。

“儿无状,一切皆按父亲之意便可。”原来是这个,诸葛亮听了,心中不由的松懈了下来,虽然说男子取字,一般都是在二十加冠之后才有,不过对于世家大族中之人而言,只要是才能出众者,提前将表字定下之人非是少数,也是由此,诸葛亮对此事到不是太过在意。

倒是诸葛瑾,在听完父亲之言后,心神不由的一动,却是留上了心。

“你既爱读书,而如今天下,儒学更乃是国学,儒以孔为首,便表字孔明吧。”诸葛珪脸上,看不出什么波动,顿了一下却是解释道:“明,可谓明晰、懂得之意,为父便是希望你能够有自己的看法、观点,能够透析事情。”

诸葛瑾听完,心中莫名松了一口气,孔明,诸葛孔明,这样一个千古流传之名,若是因为他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先不说他能不能接受,单单只是那适应,都不知道需要用掉他多少的时间,而历史,在这一刻,却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纠正能力。

“诸葛孔明?”诸葛亮低声喃喃了一下,心中倒也欢喜,至于诸葛珪随后的解释,被他直接给忽略掉了,也不知是从何时起,父亲已经开始变得啰嗦起来,以至于即便是脾气已经很好的他,有时候都会感到莫名的烦躁,相较起来,他却是不由的敬佩起大哥来,也只有大哥,才会不厌其烦的听着父亲、母亲二人唠叨,要是换成了三弟……

三弟?诸葛亮不知怎地,思绪忽然间就蹦到了三弟身上,心中不由的暗自笑了起来,想起三弟那调皮倔强的模样,诸葛亮心中不由的乐开了花,要是什么时候三弟能够做到大哥这个程度,那太阳才真的会打西边儿出来呢。

“谢过父亲。”收回心神,诸葛亮起身冲着父亲拜了一拜。

“既无疑义,此事便这么定了,待年初你大伯过来时,便于家中摆上一桌,再将此事正式定下。”既然已经下了决定,诸葛珪也不再拖泥带水的,很是干脆的将事情定了下来。

“恭喜孔明二弟。”诸葛珪说完后,诸葛瑾便笑呵呵的看着诸葛亮出声恭喜着,要知道,表字取定,便是说家族长辈已经承认了其身份,自此之后,他便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展露而出。

诸葛瑾夸赞完,还不带诸葛亮有所反应,便接着哈哈大笑了起来:“二弟已得表字,乃是一喜,岂不闻好事成双?大哥便再为二弟添上一件大喜之事……”

第二百六九章:国色之姿,孔明双喜

诸葛瑾一开口,顿时将父亲与弟弟二人给镇住了。

喜事?能双喜临门自然是好事,只是如今又哪里来的喜事?满头雾水的两人不由的将眼光盯在了诸葛瑾身上,与自己切身有关的诸葛亮更是心中微紧,一动也不动的盯着大哥。

“嘿嘿……”诸葛瑾见两人表情,不由的嘿嘿的笑了,神情中带着一丝促狭:“此事也是早已定下的,只是战事匆忙,年底的时候孩儿也将此事忘却了,想起后至今,瑾儿也是才刚刚得见二弟,还请父亲见谅。”诸葛瑾说着,先是对着诸葛珪拜了一拜,见父亲神情没有变化,诸葛瑾这才转而将眼光看向诸葛亮。

“当年肥城城下,前安集将军董承携功投降,其家中有女儿一人,名曰董琳,今年方十五,我虽不曾得见其人,却尝听人言起,生得是明眸皓齿,乃国色也,当年董承投降,所提的,便是结姻亲。我思及其与二弟年岁相若,又有倾城之姿,配与二弟也算正可,便允了此事,如今看来,却合该再添一喜,双喜临门岂不更好?哈哈哈……”简单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道了出来,诸葛瑾脸上的笑意渐渐扩大,说道最后,不由的张口大笑了起来。

诸葛亮听完,俊白的脸庞上顿时羞的红了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哥所言之事,竟然是一门亲事,羞恼之下,至于大哥口中形容的董琳的容貌,已经被他抛之脑后了。

对于儿女之情,他早已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了,古人成家可谓是相当之早,女子年及十三便已出嫁的更是不在少数,身为世家大族中人的诸葛亮又怎会什么也不懂。

“那董琳真能配的上亮儿?”诸葛亮尚未开口,诸葛珪便先出声,对于董琳生得如何,他不是很在意,毕竟,世家大族之人,哪一个会单娶一人的?妻子生得平常,只要妾室生得貌美即可,他所在意的,却是自古至今从未被摒弃过的——门当户对。

“呵呵……”诸葛瑾听了,顿时又笑了起来:“父亲安心,那董承本是灵帝生母董后之侄,算起来也算是正宗的‘外戚’,只是董后亡后,董氏一族便有些衰落了。”

其实,诸葛瑾心中想的,却是更多,若不是他在其中横插了一杠,人家何止只是董后之侄?要知道,这董琳,便是历史之上的那董贵人,而董承,则真正成为了皇亲国戚,显赫一时。

不过,有失有得,总归不是单单的支出,毕竟,董承诛曹事泄后,董氏一族尽皆被夷没,而如今,傍上诸葛家这株大树,只要是董家不做出什么谋逆大罪,保董氏一族富贵,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更何况,依着诸葛瑾的性子,即便是董承真如历史上那样,下决心要除掉他,只怕诸葛瑾也会留下董琳一命,毕竟,即便是在这个时代生存了这么多年,他诸葛瑾也不是曹操那样冷血之人,而且,能够娶到董琳这样坚贞的女人,诸葛瑾是打心眼儿里替诸葛亮高兴。

诸葛珪听了,心中顿时便放下了担心,世家大族之间,说是娶妻,倒不如说是相互攀比,这个时代的等级观念几乎上是深入人心,别的不说,即便是诸葛瑾娶下的三位正妻中,除了蔡琰、甄姜两女与诸葛家算是门当之外,即便是丁婉,若不是诸葛瑾一再要求,诸葛珪也不会答应下来。

“瑾儿,你派人去董承处询问下,他若是同意,过了年便让他们先完婚吧。”以着诸葛家如今的威势,一点也不比他董承的渊源低了,既然儿子已经提起了双喜,诸葛珪便想着将这喜先完结了,心头间念头转动,对着诸葛瑾出言说道。

“……”诸葛瑾有些无语了,要知道,当年他成婚之时,还是他百般推脱,再加上当年卞玉的年岁确实是大了,他已经十七,若是仍旧就这样拖着,对于卞玉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而且在那时,正逢讨董联盟散去,难得的安闲了下来,才将婚事提上了议程,如今到好,诸葛亮也才刚刚十四,诸葛珪便开始催促着成婚了。

“是,父亲。”诸葛珪已经开口了,诸葛瑾不敢不答,对着诸葛亮投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低着头开口应道,深怕一不小心,便将自己无奈翻起的白眼给诸葛珪看到。

可怜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诸葛亮,此时也只能一脸哀怨的看着两人,这个悲催的时代,为人子女者,哪里有一点的人权可言?事情,便就这么的定了下来。

“叩……叩叩……”诸葛瑾说完,诸葛珪脸上不由的展露笑容,正要在说话间,房门外面几声轻叩门声响了起来。

“老爷,婢子受夫人差遣,寻老爷去往用餐。”门外,一个侍女脆亮的声音传了进来。

“你且去,老夫这就过去。”诸葛珪对着门外的侍女大声回复道。

却原来,三人说着话,也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转眼间一上午竟然就这么的过去了,章氏与诸葛珪相伴多年,对自己的夫君自然了解非常,刚及饭点儿,便遣人寻了过来。

“走吧,别让你们母亲等得久了,如今她身子更不如从前了,你们两个有时间,就多陪陪她。”提起章氏,诸葛珪眼中不由的挂满了温柔,那是他对于章氏满腔的爱意所化,当年章氏入门两年不得出,大哥为此可没少胁迫他再行另娶,而他却是爱极了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