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还成熟,完全可以将他作为同龄人对待。

所以她的信中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倾吐少女情愫的意思。

只不过郭拙诚现在没有跟她们暧昧的想法,每周一次回信都是很公式化,有时因为打球或其他事情耽误了干脆就不回信。

但三个女孩的信件依然按时飞来,没有哪一周中断过,这让郭拙诚有点无语。

果然,在他办公桌那个专门放新收信件的抽屉地堆了一堆信,今天至少十封。他先朝廖新文这个义务邮差笑了一下:“谢谢你。”

廖新文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没事。”

接着,郭拙诚将这些信件全部翻了一遍,看见了梁凉、舒巧、袁莉三人的信:“这次还真有点巧啊,三个人一起来。”

在这叠信件最后有一封厚厚的牛皮信封,他一看就认出是父亲的笔记。他心里一动:“难道是父亲写的文章发表了?”

第一七一章父亲的新动作

第一七一章父亲的新动作,到网址

第一七二章省委书记的热情

第一七二章省委书记的热情

这时柳援朝又冷嘲热讽地说道:“我说你小子真是人小色胆大。我看字就知道这三个经常来信的姑娘肯定是漂亮姑娘。”

郭拙诚笑了,说道:“你不是嫉妒吧?难道我们的柳大哥追女朋友没追到?”

出乎郭拙诚的预料,柳援朝竟然没有反驳一句,而是低下头装着揉小腿。郭拙诚心道:“不会这小子真的在谈恋爱吧?”

他没有去猜想柳援朝的心思,而是撕开父亲的那封来信信封。

果然里面是一张报纸《川昌日报》,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的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目光落在作者处,里面赫然有两个人命,排前面的是阳铭同志,排第二位的是父亲的名字。

郭拙诚没有急于看文章,心里先感叹了一句:“看来还真是父亲和阳铭同志的距离是越来越近啊。”

摇了摇头,他开始浏览起文章来。文章大部分是按照自己当时跟父亲谈的,从父亲的实际工作出发,朴实无华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但文章又超出了自己定的范围,不但有水甸县的例子,也有其他县甚至其他地区的例子。

在文章例举了一个村庄扩大农民自留地的时候,里面还写了组织这场真理问题大讨论的幕后大佬在去年年底说过的一句话“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什么人定的和批的,都要改正过来。”

这句话和这篇文章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强烈地冲击了目前一号首长的指示,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在动摇一号首长的政治根基。

如果不是阳铭同志参与了这篇文章,就是打死郭知言也不会这么写,作为重生的郭拙诚也不会写。利益要争取,但想如此出风头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不过,这些已经做了,又有阳铭同志在前面,郭拙诚也不能说什么,再说这是符合时代的潮流,真让父亲反过来小心翼翼,不听阳铭同志的安排,反而会引出麻烦。

郭拙诚将报纸重新塞进信封,心道:“顺其自然吧,我做儿子的总不能太干涉父亲的行动。”

在此之前,郭拙诚还真想鼓动父亲在下半年就开始试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让父亲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二十名农民一起分享农村改革先锋者的荣光,但想到父亲在阳铭同志的带领下,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他决定不再大开金手指。

信封里还有一张写了两百多个字的信纸,父亲在里面先稍微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接着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事。

他说他当时写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很中性化。文章的标题是《在实践中完善、成长》,内容写的主要是郭知言在农村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可是这篇文章寄送到《川昌日报》编辑部后,被编辑部的人送到了阳铭同志的案头。

让郭知言料想不到的是,阳铭同志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还亲自打电话到县委找他。在征得郭知言的“同意”后,就出现了这篇几乎刺破苍穹的共同署名文章。郭知言在信里明显表示了一丝无奈,只是没有明说面对热情的省委书记郭知言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

信里说的第三件事他在夏天将到京城开会,他和田小燕商定利用这个机会一起去京城拜见长辈。郭知言夫妻的意思是:郭拙诚可以自己决定放暑假后是留校还是直接乘火车去京城与他们会面。

郭拙诚趁熄灯之前连忙写了一封回信,先说文章既然已经发表就不要再考虑了♀种事未必就一定是坏事,只要今后注意就行v的最后说暑假因为学校有事情,很可能不回家,即使回家也可能晚一段时间。

刚刚写完家信,寝室灯就灭了。虽然他们是住的老师宿舍,老师住的房间都不熄灯,但学徐导考虑到郭拙诚、廖新文的年纪太小,不顾他们的强烈抗议还是专门安装了一个开关,让宿舍管理员单独控制他们的电源n期一到星期五与其他学生宿舍一样,只有星期六、星期日晚上比其他学生延迟两个小时。

让郭拙诚始料不及的是,父亲和阳铭同志共同撰写的《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引起了世人瞩目,在有心人士的推动下,这篇文章在很多报刊上转载,大有取代历史上那篇发表于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篇鸿篇巨著。

直到5月11日下午郭拙诚看到了《光明日报》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七千多字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他才放下心来:“幸亏没有抢了这位大佬的功劳。否则的话这历史还不知道会改成什么样子?”

如历史上所出现的反应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很多人内心呐喊——我们国家终于有消了

但同样的,这篇文章狠狠地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经,有大人物明确指出:“这篇文章犯了方向性错误,理论上是错误的,政治上的问题更大,很坏很坏。”

当时的一号首长指示道:“对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不要介入,不要表态。”

知道历史走向的郭拙诚没有过多的的,他的心思全部集中到了炮兵指挥仪的设计上。

虽然郭拙诚和粟广笙两人一起设计可以称得上强强结合,但他们为了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原理框图、理论计算、数学建模等等还是奋斗了整整一个月。期间粟广笙还调动了同事帮忙,调动了不少学校的资源,这才拿出了设计图纸,之后又经过了近十天的理论论证、逻辑推理,改正不少缺陷后总算定稿了。

也幸亏粟广笙曾经设计过炮兵指挥仪,他可以说是这么方面的专家,因此用不着到炮兵部队实地调研,有关函数运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的选取都是了如指掌。

也幸亏粟广笙对这个时代的硬件资源很熟悉,不但知道存储器、晶振、数莫换器、数字通道等等元器件的型号和性能,甚至还知道这些元器件能在哪里购买,价格如何。

郭拙诚强项则是如何合理地配置它们,如果有利于与软件开发,至于如何编制软件,更是胸有成竹。

在这里,郭拙诚主动抢过了设备外壳的设计任务。拥有前世记忆的他不但知道包装对提高产品品味的重要性,更是因为他记得前世类似产品哪些外观最漂亮,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高级货,就自认为它值钱。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人四处采购元器件、到沪盒印制高级电路板、找精密机械厂制造外壳等等。因为粟广笙手里一共只有五颗80芯片,他们也就只试制了两台炮兵指挥仪,以保证损坏了芯片之后有备件可以更换。

除了最后的软件编制,现在的工作都不需要郭拙诚的插手。旷课近二个月的他重新回到了课堂听课,课余时间就认真学习80的资料、编制程序。

虽然他能够将80的158条汇编指令倒背如流,但他还是装镊样地学习着、复习着。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虽然爱迪生的这句话被我们国人阉割了后半句,但郭拙诚决心在别人认为他是天才之前付出足够多的汗水,即使装镊样也要装,让别人更能了解他。

通过粟广笙的运作,郭拙诚现在无须每一节课都到教室跟着同学一起上课,他可以在教室、实验室任意选择。

两个月后的一天上午,两台被命名为“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设备终于组装完成。看到桌面上这两台设备流畅的线条、淡雅的银灰色外壳、黝黑发亮的键盘,不说没有见过类似产品的粟广笙等人惊喜不已,就是郭拙诚也不由一种激动。

看到它,郭拙诚都忍不住用手抚摸几下,笑着对粟广笙道:“粟教授,想不到做出来比在图纸上画的漂亮多了。”

粟教授满意点着头:“还是你设计的好。……,看到它,我对我们的试验结果充满了信心。你现在负责把程序灌进去调试好,争取明天就开始试验。有信心没有?”

郭拙诚爽快地答应道:“有信心,你就放心吧”

几个实验室的同事更是跃跃欲试。

所谓的试验并不是在炮兵训练场试验,而是就在大学实验室试验,也就是将以前试制炮兵指挥仪遗留下来的那些数据输入,看这套系统计算出来的数据与人工计算出来的数据有多大的误差,用以判断系统的准确度,视情况进行调整。可以说,只是一种试验模拟。

第二天的“试验”如期举行。

粟广笙显然也很激动,输数据的时候,他亲自操刀上阵≡边的几个年轻人都嘀咕着表示不满,说他年纪大、手脚笨、眼睛看不太清,会大大影响输入速度,很可能会影响大家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一个个都愿意自己成为操作手。

第一七二章省委书记的热情

第一七二章省委书记的热情,到网址

第一七三章不爽的炮兵团长

第一七三章不爽的炮兵团长

不想粟广笙教授却振振有辞地说道:“正因为我的手脚慢,输入速度慢,这才能够清楚地看出这套系统到底好不好。你怎么能指望军队的士兵一个个运指如飞?你怎么指望在战斗的时候士兵还能快速地输入数据?只有在我这种速度输入数据的情况下,这套系统还能超过人工运算速度,这才真正说明我们开发的这套仪器经得起考验。”

不得不说这个老头的话很有道理,几个跃跃欲试的科技人员只好心痒痒地看着他如捉蚂蚁式地在键盘上笨拙地敲击。有的人看他半天找不到小数点符号而将手指悬在空中颤抖,恨不得捉住他的手指摁下去,他们心里早已经“恨意”滔天:“你这存心在急我们吧?”

可惜,兴奋的粟教授对这些一律无视,一边敲键盘一边说道:“明天你们来玩,今天先满足我老头子。”

即使如此,这套系统还是比人工运算的快得多,数据也准确。经过了一百多组数据的输入对比,这套系统的两台设备性能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都达到了设计性能指标。

在实验室的模拟试验中,“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粟广笙教授亲自宣布第一期目标完全实现后,所有参与研制的人员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又是唱又是跳,反倒是郭拙诚这个孩子没有那么激动。因为他前世看见过比这个高级得多的军事高科技设备,不像身边的这些同事第一次见识如此高科技。

与前世那些高科技军事设备比,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功能单一的单板机,连显示屏都没有。在郭拙诚的眼里,它只能算是小孩的玩具,很难激起他兴奋的心情。

亲自上阵的粟广笙高兴地如孩子似的,连连对郭拙诚说道:“小郭,这项科研成果你居功至伟。特别是那个后退键,真是设计巧妙,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立即更正,只要按几下就行,你真是太聪明了”

郭拙诚心里不由一阵汗颜:前世哪部电脑的键盘上没有“bak”键?我只是将它移植过来而已。

闻讯而来的校长赵启东也被这套系统完美的外形和内在的“卓越功能”所惊呆了,连连说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做出如此大的成果出来。好学校将代你们向上级部门申请科技成果鉴定,为你们请功”

郭拙诚可不在乎是不是请求上级部门鉴定,他最消的就是将这套系统运用到部队实际中去。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安排柳援朝与驻军联系,请求部队提供试验场所,进行对比试验。

柳援朝出马很管用,没有多久部队就答应可以提供试验条件,命令驻扎在省城郊区的、夏海涛师长所管辖的炮兵团尽力配合。

得到部队答复,学校不断地催促对方尽早安排,但部队却如慢郎中一般不急,学校的联系人每次询问,他们都要过一段时间才回复,而且答复总是不尽人意。

这让一心盼望试验的科研人员很不爽。感觉部队的人真是不通情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