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拙诚一副严肃的样子,说道:“苏副县长,我可以告诉你,我说让大家的工资增加二十倍可是在大会说的,相当于在全公署的干部和领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我当时可是说了,如果到时候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私人掏钱赔偿。我问你,你敢不敢立这个军令状?如果五年内澄海县的经济增加不了十倍,你立马辞职走人?”

“笑话!这么多干部,这么多工资。你赔得起吗?你以为你是资本家,是亿万富翁啊。”显然在郭拙诚的追击下,苏跃畴已经真的豁出去了。他大声说道,“如果你郭主任能拿自己所有家产赔给公家,我苏跃畴就敢辞职走人。”

郭拙诚冷笑道:“哼哼,看来你苏跃畴还是没有我这么有胆量,一个小小的辞职承诺都不敢做,还要将我与你捆绑在一起。苏副县长,我鄙视你!”

这下不但苏跃畴愣住了,其他官员包括叶樟也呆若木鸡:我鄙视你,这是什么话?

郭拙诚接着说道:“其实,就算你真的能带领澄海县的经济在五年内增加十倍,我也不会欣赏你,还离我要求相差很远。你们澄海县的干部工资将平均增加二十倍,如果澄海县的经济只增加十倍,这是不行的。我问你,你们干部的收入增加速度凭什么要远远高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难道你们就真的高贵些?……,我告诉你,澄海县的经济至少得增加二十倍甚至三十倍,你们才有资格拿二十倍的工资,你们才能拿得心安理得。”

会议室的干部们再次石化:我的乖乖,五年增加十倍还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这比大跃进时放卫星还卫星!

郭拙诚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脸色发白的苏跃畴,说道:“苏副县长,请问你对澄海县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建议,或者是某些灵感之类的、幻想什么的都行,说错了没关系,给大家提示一下,开阔一下思路也好。”

那架势就如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题似的,郭拙诚就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苏跃畴就是下面窘迫的学生。

苏跃畴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如果郭拙诚年龄大,他这么说苏跃畴还可以接受,偏偏他是一个小年轻,当自己的儿子都还小了,可他那老气横秋的说话样子真是让人气愤!

苏跃畴也不示弱地盯着郭拙诚,说道:“郭主任,我现在一时想不到能让财政增加二十多倍的办法,但我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你说的我们澄海县的经济在五年内增长二十倍甚至三十倍的可能性。我想这个数字足以吓死一大批人。”

他干脆直接用上了“吓死人”来形容郭拙诚的说法。

见他们两个像斗鸡一般,几个县领导眼里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显然他们对郭拙诚这个年轻得过分的一把手也有怨念,只是不敢发作而已。现在有苏跃畴这个人在前面当炮灰自然很高兴,最好是斗得两败俱伤,他们虽然获不了多少利,但也可以看看热闹不是?

郭拙诚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依然波澜不惊地对苏跃畴说道:“看来你对我的计划仔细研究过啊。好,我很高兴,那你就说说你怀疑的理由,我洗耳恭听。”

说是洗耳恭听,但郭拙诚的样子很找抽,就如一个家长面对自己调皮而反抗的孩子一样,一副你说可以,但我做家长的就是不听,以前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苏跃畴恨不得冲上去吐他一口唾沫。当然,这种没素质的事他是不会做的,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

不过,他还是气愤地哼了一声,说道:“郭主任,我们的财政要增加,必须从农业、工业、贸易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吧?只能采取措施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收入,对不对?”

他说话的口气完全是责问的口气了。没办法,实在是被郭拙诚的态度所气的,虽然他心里隐隐猜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可能采取的是激将法,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郭拙诚依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配合似地回答道:“差不多。”

苏跃畴很不忿地说道:“什么叫差不多?只能这样!好,那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个个驳斥你。首先我要告诉郭主任的是我们在农业领域提高收入是很困难,几乎不可能。要提高农业收入无外乎两个方法:第一,提高农业产量,包括提高单产数量和增加农用面积。第二,提高粮食价格。对于第一个方法,我们的土地是有限的,能够开垦的地方基本都开垦完了,不可能再增加种植面积。而农业单产的提高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在单季亩产水稻约四百五十斤,即使农药、化肥再充足,采取最好的良种,也不过增加到五百多斤。

每亩每季增加五十到一百斤看起来增加了不少,但成本都随之增加,其最终效果到底是增加了收入还是减少了收入都难说,更别说提高什么二十倍了!提高二十倍是一个什么概念?那就必须亩产达到九千斤!可能吗?我们这里大跃进时期放的卫星也不过夸亩产一万斤而已,你这么做就是放卫星!”

感谢皓矾、steenkel、上班幻想族的打赏,感谢tiger1103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957章临阵点将

苏跃畴继续忿忿不平地说道:“我们澄海县是农业县,连农业都无法提高二十倍,其他的更难。……,我还是说一说我县的工业吧。我们澄海县与全琼海岛一样,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们没有大的企业、没有高技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说,我们的产品还因为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而滞销,生产出来也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你真以为人有多大,地有多大产?你手一挥就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到处都竖起了工厂?不可能!”

说完,他拿起自己面前的茶缸狠狠地喝了一口水,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郭拙诚。

郭拙诚微笑着说道:“你刚才说的三个方面好像还有贸易没有说吧?也说说。”

苏跃畴气得差点暴起,说道:“贸易?我们澄海县的贸易更差啊,有什么好谈的?整个琼海岛有什么贸易,不就是出口一些水果,一些水产品吗?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每年的贸易额能增加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就不错了。即使按每年真的增加百分之十,五年最多增加一倍而已,二十倍怎么可能?……,郭主任,你以为贸易随便就能增加的吗?我们想增加,人家未必想增加。再说了,我们的水果、海产品的产量也就是这些,生产的数量都不可能增加二十倍,利润更不说了,完全是做梦!”

郭拙诚点点头,说道:“就你的看法,你认为在工业方面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得到改善,才能把效益提高?对于贸易方面,你认为我们怎么做才好。我们先不说那个二十倍的目标,只就目前的情况进行改善,能改善多少就是多少。”

看到郭拙诚退让了一步,不再坚持他那所谓的增加二十倍,苏跃畴心里的火气也小了一些。感觉自己刚才也有点过分,心里不由一阵尴尬。

其他几个县领导也听出了郭拙诚的退让,心里却与苏跃畴不同,他们却产生了一丝鄙夷:到底是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大话说出去看你怎么收回。

苏跃畴略微思考了一下,认真说道:“虽然我不是主管工业的,但工业方面我认为主要还是缺少产销对路的产品。加上原材料不足、我们这里的交通又不发达,工业的发展很难。我们的产品在内地根本没有任何名气,不但运不出去,也难以销出去。除非我们能开发一个老百姓喜欢的产品。除非我们的交通改善,除非上级能给我们充足的原材料,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业想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可是,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原材料增加或者交通改善,都涉及到大批量的资金投入,困难很大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内能产生大效果的。

而且郭主任应该知道,我们澄海县和整个琼海岛一样是农业为主,我们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占整个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他的是渔业和贸易收入还不到三分之一。工业方面的收入以前还有不少,可现在国营企业基本上都是亏损,都要进行财政补贴。我们县还没有军工厂,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有大的盈利,现在能自保的企业就是不错的了。

在贸易方面,我们以出口水果为主。自建国以来我们就自己培育和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水果品种,我们澄海县出口的水果一般有几十种。但数量都不大,现在还不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要为种植粮食让路,它们的种植面积都太小。”

郭拙诚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学技术,同时发展交通,我们的工业就能进步?如果我们加大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是不是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苏跃畴自嘲的笑了。说道:“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谈何容易?就算资金吧,哪里筹集这么多?上级也困难,不可能下拨这么多资金。还有,工厂技术能力的提高也非常困难,现在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不是跑去深圳就是跑到滇南开发区去了。

上级一再强调要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除了橡胶、油棕、剑麻等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的面积不受限制可以增加外,香蕉、菠萝、杨桃、西瓜等等水果的面积必须压缩,以确保粮食总产量。这也没办法的事,老百姓要吃饭,政府手中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郭拙诚说道:“如果现在上级不强求你们的粮食作物面积,如果容许你们大面积种植优质水果,你们的经济收入能增加多少?”

苏跃畴立即说道:“这可不行,这是违反纪律的。你可不能因为增加收入而不顾……”

郭拙诚说道:“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上级领导有上级领导的考虑,以前我们国家粮食缺乏,粮食产量不足,最主要的是我国外汇收入太少、太宝贵,不但不能进口粮食反而要把宝贵的粮食出口以换取外汇。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国的外汇收入比较充足,国家完全可以进口一部分粮食以弥补国内的粮食缺口,而且现在全国农村都进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国家对我们琼海岛的粮食依赖大大减小,我们完全可以腾出更多的地方来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完全可以种植价值高的水果。一斤稍微高档的荔枝在香港就能卖一百多元,足够买一百多斤粮食了。我们为什么不卖出这些高档水果换回更多的粮食呢?”

这种道理很简单,只要郭拙诚一提醒所有的人都明白,只是以前大家不这么想,而且因为以前中国的水果销售不好,担心产量多了人家不要,加上全国都是“以粮为纲”,粮食被所有国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所以大家都一个劲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一个劲地压缩其他作物特别是水果的种植面积。

再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真要发生灾荒什么的,国际市场上的粮食未必能满足需求,到时候外国一定会乘机加价不说,还有可能被某些国家刁难买不到粮食。如果那样,中国的麻烦就大了。毕竟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基本就被西方国家敌视着,只在苏联露出獠牙四处扩张时,美国企图让中国当阻挡苏联的炮灰而与中国建交后,中国被敌视的情况才有所改善。

但“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粮食,必须保证粮食自给自足”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国人心灵的深处。

虽然郭拙诚说出了这个道理,大家也认同用高级水果换回更多的粮食是一个好办法,但他们心里还是心有余悸,还是不敢苟同。

苏跃畴问道:“万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卖粮食给我们怎么办?”

“那我们也不卖高档水果给他们!”郭拙诚断然说道。

所有人如看傻子似地看着郭拙诚:你还真是傻得可爱啊,是我们求人家购买我们的水果,不是人家求我们。你的水果爱卖不卖,人家可卡你的粮食脖子呢。

郭拙诚笑着说道:“要我说你们忧国忧民是好的,是值得表扬的,但你们也太忧了,忧的程度太深了,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自信。你们忘记了整个地球都是一个大家庭,需求都是相互的了。你们都知道地球上有热带、有温带也有寒带,生长在热带的人们需要吃寒带的粮食,同样生长在寒带的人们也需要吃热带的水果。你们看看地图,比较一下是热带地区的面积大还是其他地区的面积大。同时,你们还要注意在考虑水果生产的时候把干旱的非洲排除在外,他们那里因为缺少和土地贫瘠生产不了多少水果。”

郭拙诚继续自信地说道:“即使我们的水果真的卖不到国外去,我们也可以买给国内,卖给内地,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吃。很多地方的人还没吃过香蕉,没看见过菠萝呢。中国这么大,琼海岛这么小,就是全部拿来种植水果,也不够全国人们吃的。你们不要忘记了,国家在一天天改善,老百姓的收入在一天天提高,以前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