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有!在座的你们不就是高级技术人才吗?几大研究所不就是足够的技术后备力量吗?技术储备我们也不缺。首先,我们已经有了成熟而完备的69坦克制造技术,也许我们比不上苏联,但除了苏联,没有哪一个国家的69式坦克技术比我们强。在t72方面,我们也有了很多研究,也只比苏联稍逊一些而已。

其次,我们的炮制造技术很强,以前我们在炮材料方面是短板,可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的炮材料难关已经攻克。还有一个大家也许没有想到的技术储备,那就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这个世界上,目前能够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上强于我国的,只有美国。

以前苏联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确实比我们强,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已经超过了苏联,在计算机制造方面,我们已经遥遥领先于苏联和其他国家,基本上与美国并驾齐驱。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各位一下,在新式坦克的研发过程中,你们应该且必须大量的、全方位地使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687章最高首长拍板

郭拙诚很大声而肯定地说道:“即使我们在运用这个新技术的时候用得很笨拙,用的很麻烦,用的时候导致功能堆砌或重叠,但依然要用。

在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上级组织肯定会帮助我们,但请我们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一切以欧美国家马首是瞻。但也不要过于固执,不要把明明不好的东西、比西方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下来。特别提醒一点,各位的脑海里要时刻绷紧一根弦,不要为了显示我们的成就而在有意无意间泄漏我们的科技秘密。我们在某些技术上取得了进步,比如在材料方面,我们有不少技术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西方国家。不能轻易让外国人学走。”

……

说话的时候,郭拙诚自己都觉得啰嗦,觉得自己不干脆,但他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地说这些,主要是想提振科学家自信心的同时防止他们走弯路,走错路。强行逼着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减少他们摸索的时间和精力,以快速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复杂而重大的新产品在出台之前,科研人员都要进行无数次的试验。要排除无数错误的才能一步步朝前走。

郭拙诚的用意就是尽量减少试探的次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试验。这些试验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可以为科研人员积累更多的经验,但现在有了郭拙诚这个重生的作弊者,自然就没有必要了。

就如炒股一样。如果你知道了k线图,知道了每天的最高点、最低点,你就完全没有必要在涨的时候担心它突然下跌,以至于将股票卖出去,吃不到更多的收益。也不会在它下跌中继的时候进行所谓的抄底,结果抄在地板上,等待你的还有地下室甚至地下室下面的地狱价,而是应该好整以暇地在最高点附近抛出。在最低点附近买入,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坦克项目的争论就这样在郭拙诚的强行命令下结束,专家们怀着激动而狐疑的心情离开。

激动是因为按照郭拙诚的意思是中国在进行第三代坦克研发的同时进行第四代坦克的研发,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流坦克的拥有者,虽然不敢说就此全面超过美国和苏联,但至少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足以笑傲世界军市场。

狐疑的是中国有这个能力吗?国家特别是中央委会同意他们提出的方案吗?虽然郭拙诚一再保证他提出的方案是合理的,但多少有点过去大进的样子,那个时候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震天响,结果不但没有赶超反而倒退。

而郭拙诚现在提出的方案可不是什么超英赶美了,而是直接超越美国和苏联,比过去的口号还牛皮,还要响亮。

真的能行吗?几乎所有专家都在心里这么问。

他们又隐隐觉得能行,这几年的发展实在让他们惊讶,不说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因为这些与他们这些人没有过多的关联,因为他们对坦克的研制更多地集中在机械方面,集中在火炮方面,但是,h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火炮材料,坦克发动机等方面的进行却是明显的,是跨越似的。加上以此为交换条件从欧美国家换来的夜视仪技术、红外技术、火炮雷达技术,中国的武器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在前进。

如果真有这么多资金投入,如果真的能从西方国家换来中国没有的技术,开发出新式坦克还真有可能。

评判组的专家散了,焦急等待消息的801所、802所的专家却傻了!

他们是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砸傻了:“什么?两个方案都同意?三机部将把两个方案同时向中央委提交?真有这种好事?”

按照事先的规定,方案被三机部提交给中央委,那就意味着提交方案的研究所获胜,就可以获得一千万元的奖励。现在两个方案同时提交,那就是说他们获得了并列第一,都有一千万元的奖励!

除出分给下属研究机构,如坦克发动机研究所、坦克火炮系统研究所、坦克悬挂系统研究所等等,他们至少还能剩下五百万的奖励,这下真发财了,呵呵。

当然,在这种情况,两个研究所不敢截留太多的奖金给自己,甚至连五百万都不敢留下,因为两个方案同时提交,很可能两个方案同时被批准。因为郭拙诚主任的意思就是希望两个方案被上级同时批准,那就意味着两个研究所同时开展研究,也就是说两个研究所同时要下属研究所协助,如果不给下属研究所一点甜头,人家就会跑到另一方去,那是就麻烦了。

一周之后,整理好的方案由郭拙诚亲自送到了中央委办公厅,送到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工委的案头。

显然因为郭拙诚的作用,报告提交不到半个月,中央委下来一分通知,要求郭拙诚到会进行说明。其重点不是说明为什么研发某个型号的坦克,而且向中央的大佬说明为什么中国同时进行两个型号坦克的研发,必须说明为什么不一个个来,为什么不好中选优。

郭拙诚如期出席了会议,并将按照精心准备的材料做了细致的说明,说服了不是狐疑的大佬。

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级同意了三机部提出的方案,特别是几个与会的高级将领力挺郭拙诚。加上研发的资金由三机部自己解决,从三机部得了不少外汇的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工委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最高首长最后拍板:两种方案同时进行!

该说的该交待的,郭拙诚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两个研究所的事情了,他没有再插手。因为涉及到具体的研发,郭拙诚可有自知之明,他远远不是那些专家对手。最多给那些专家们打下手,或者在旁边“胡言乱语”一番,将前世记忆中的有关坦克的资料说出来。不过,现在他基本掏干净了脑海里有关的记忆,再说也说不出多少

他现在只是协调各单位的人员调配,首先是将评判组的专家全部安排下去,让他们到两大研究所当研究人员,具体的安排由那两个研究所的领导负责。其次,就是根据两个研究所的提议,从外面的单位调集人员,特别是将京城那个研究所的精兵强将拆开,插入到两大研究所中,充实这两大研究所的力量。

还有就是要求上级组织相关技术交流,特别是外国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必要时购买欧美国家的技术或专利。

京城坦克研究所这次肠子都悔青了,第一次被刷出去的时候,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太难受,估计缓上一段时间后就能忍下来,开始为最后的获胜者打工。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然有两个获胜者,虽然他们多了一分选择的机会,可以在两大研究所之间进行选择,可是他们的心情就更难受了。为什么他们享受同时晋级的好处?为什么他们同时获得一千万的奖励?

第688章事业腾飞

最令他们沮丧的是:两个方案确定后,上级还直接下命令将他们研究所里面的精兵强将给挖走了,他们可是研究所的顶梁柱,没有了他们研究力量一下消弱很多,将来还怎么跟其他研究所抗衡,将来怎么还有翻身的机会?特别是听到第四代坦克也开始研制,也就意味着近十年他们都没有机会参与坦克研制的竞争了!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郭拙诚感觉约翰布鲁斯有点偷懒,涉及到纯美国之间的业务往来。如果合同数量巨大,合同涉及的时间很长,这个老家伙就把这些一股脑地推到郭拙诚这边,说好听点是征询郭拙诚的意见,说不好听就是不想浪费脑细胞。

他曾经对不想过多插手的郭拙诚大言不惭地说,谁叫他郭拙诚这么精明?有了郭拙诚的把关,他签合同的手都不用发抖了,心脏也不用怦怦直跳了。

郭拙诚现在悲哀地发现自己成了很多人的依靠。很多人遇到难题第一时间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第一时间征询他的意见。那些人即使自己想出了什么方法,也要先通知或向他汇报之后再实施,耽误了他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对于他们这样的行动,郭拙诚真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你们这也太真诚、太听指挥了吧?

反倒是业务量最大、效益最好的网络游戏集团公司一般很少麻烦郭拙诚。他们那里只在每一个季度派人送来一大堆资料、账务让他检查。郭拙诚也只是在账务过来了,才花两天两夜的时间。看得天昏地暗,看得昏头昏脑。

只是折磨几天,郭拙诚还是很感激的,毕竟那么大一家公司,账务太多了。不挤出时间看是不行的。

他之所以这么“轻松”,主要得意于网络游戏集团公司有他的外公田鸿蒙在那里掌管,很多事情他都可以大胆拍板。

田鸿蒙因为能够大胆拍板,很多事根本不需要麻烦郭拙诚。

他能这么做,也敢这么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觉得自己是郭拙诚的外公。自己这个当外公的,又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如果什么事都要去请示郭拙诚这个外孙,实在有损他的形象,实在有点不好意思,老脸有点挂不住。

其次就是田鸿蒙有点野心。他的野心就是要把外孙和儿子杰克合资的公司打造成一个世界最著名的公司,进入世界前一百强,要成为一艘商业上的超级航空母舰。

田鸿蒙认为什么事都去询问郭拙诚〔么都是由他指点,那航空母舰很难打造成功,他活了这么多年,翻遍了任何资料,还没有发现一个公司凭借一个幕后人指点几下就能成世界巨无霸的,除非郭拙诚是真正的神仙。一个公司要崛起,一切还是公司管理人员来努力,还得他们自己多思考,多动脑筋,郭拙诚只能作为危急时刻才使用的大杀器。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集团公司里有了一个叫山内博的日本人成了田鸿蒙的助手,成了总经理助理♀个山内博可不是普通人,他可是任天堂的掌柜。

经过努力,现在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终于成功地收购了日本任天堂公司,让这世没有机会腾飞的任天堂成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下面一个名不经常的小部门,为集团公司生产零配件,其研发部门被并入集团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

此人不是重生者,自然不知道自己前世的创意被郭拙诚所盗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知道自己的公司在别人的严格打压下无法起水后,他不得不将任天堂以合适的价格卖给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自己也在这个集团公司高层一次又一次邀请下来里面打工。

进了公司后,他全方位地了解了公司的运作情况,立马对这个公司的创意和运作慕顶礼膜拜,感觉到异常地亲切,异常地符合自己的想法。他内心震撼的同时,也有一丝庆幸,如果自己真按自己原来的想法来,肯定不是它的对手。

这个公司的一切简直就是把他心底一直思考的、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想法,都展现在他面前,甚至比他想象的做得还好,取得的效果也比自己想象的大。

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的高层还没有做他的思想工作,他自己就下了在这里一直干下去的决心,一直干到退休,因为公司的理念太符合自己内心的理念了。

郭拙诚知道山内博在公司干得浑身是劲后,偷笑了好几次:山内博同学,这一切本来都是你的啊,你能不感到亲切吗?你在这里工作能不感到得心应手吗?

直到山内博接受了职位开始工作后,郭拙诚才放心了:任天堂没有了山内博这对翅膀,或者任天堂的这对翅膀现在插到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的身上,腾飞的将只能是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而不再是前世的任天堂。

郭拙诚还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连任天堂这个名字都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过一段时间,连痕迹都不会留下一丝。将来估计就是日本人也会茫然:“任天堂?没听说过,有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