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8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东栋正色道:“学生明白了。”

柳乘风吁了口气,道:“近几日,可有瓦刺细作的消息?”

李东栋摇头道:“暂时还没有消息。”

柳乘风哂然一笑:“继续打探吧,不要着急,总会有消息的,我觉得这个王乘风知道一点什么。无论如何从他口里撬出点东西来。”

………………………………………………………………………………………………………………………………

一处孤零零的院落1;。

院外白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溪水在这里汇合流出,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溪水上可通对岸。白石板路的尽头,却是一处孤零零的房子,这房子与这院落显得格格不入,院落里头是一扇纸窗的推门,外头的屋檐、回廊之下,却是跪着一个人。

这个人絮絮叨叨的向里屋说着话,他的话生涩难懂,可要有心人,便能察觉这是蒙古的言语,若是听得懂蒙人语言的,不但知道此人说的话十分凝重。

“主上,这一次行动,都是枢密院所为,是伯鲁亲自下的命令,他暗暗调动了兵马,奇袭了平远堡,这个人比草原上最凶残的恶狼更加狡诈,甚至不惜冒着与赛刊王翻脸的危险,赛刊王已经前去汗帐,请求大汗惩治伯鲁,同时也命我来到关内,请主上立即撤离这里,大王说:汉人一会有所察觉,若是再在这里耽搁之下,主上定会落入汉人手里,请主上速速撤离,万不可犹豫。”

在这扇门儿的里头,却是传出一个老者的声音,慢悠悠的道:“父王去汗帐了?”

“是。”

同是蒙古语,外头这人的声音带着漠西的口音,可是里屋的人,口音却带着几分辽东蒙古的口音。

里头的人发出了冷笑:“父王去汗帐不会有任何结果,伯鲁深受大汗信任,他时刻陪在汗帐之外,而父王的部族却在漠南,相隔数百里,你说,大汗会相信这个伯鲁,还是相信父王?”

外头的人不敢吱声了,重重的低垂下头,一声不吭。

里头的人叹了口气,道:“父王此去,只怕凶多吉少,伯鲁素来视父王为眼中钉、肉中刺,现在父王又去汗帐状告他,以他的性子,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父王,哎……”

“那么……主上的意思是……”

“父王的事,我已经鞭长莫及,只是但愿父王得萨满庇佑,能平安吉祥1;。可是我在这里,绝不能走。”

“主上……赛刊王说……”

“你不必再劝了,这里的事,你不懂,若是我现在撤离,那伯鲁正好可以说我贪生怕死,借此机会,更可以给父王定下罪名。我只能留在这里,除非……”

外头的人不吭声。

里头的人却是继续道:“锦衣卫那边,似乎已经察觉出了什么,所以前几日,他们放出风声,说是京师里出了瓦刺的细作。以我看来,锦衣卫那边确实得到了什么消息,可是又没有头绪,只能打草惊蛇,借此想让我们自己陷入慌乱之中,锦衣卫指挥使佥事柳乘风是只狐狸,不容小觑。迟早,我们的行迹会败露,这两年,锦衣卫已经越来越厉害了,不可小视。”

“既然如此,那么主上为何还滞留不去?”

“我还有的选吗?”里屋的人轻叹口气,继续道:“入关是我自己的主意,当年在汗帐之下,我曾向汗王保证,只要汗王不……”语气渐渐低垂,随即,这个人话锋一转:“不说了。方才我说过,在这里滞留下去,锦衣卫迟早会察觉出什么。多待一日,就多一份危险。就算我们要撤离,也需要给族人们一个交代,所以,你回去告诉父王,请给我十天时间,十天之内,我会在这京师里闹出一点事来,制造出汉人之间的矛盾。”

外头的汉子已经明白主上的意思了,想走,并没有这般容易,现在回去,如何向族人们交代,既然如此,就必须做出一点事来,再从容撤离。

汉子犹豫了片刻:“可是赛刊王……”

“巴图,你不必再说了,现在就出关去吧,直接去汗帐,告诉我的父王,草原上的雄鹰连暴风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一群野兔,倒是父王在汗帐,面对的却是最凶戾的恶狼,让他万万小心1;。”

“是。”

汉子倒也干脆,行了个按胸礼,随即旋身而去。

这汉子一走,里屋陷入沉默,可是过了良久,屋子里的铃铛突然铛铛响了起来,紧接着,又有数人出现这回廊一下,一齐单膝拜倒在地,叉手道:“主上。”

推门推开,从里头闪出一个人影,这个人,身材高瘦,颧骨颇高,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儒衫,面色带着几分青红,他负着手,慢悠悠的在这回廊下看着跪倒的武士们一眼,捏了捏唇边的短须,道:“主上有令,一切都按着原来的计划行事,杀死鞑靼人的国使,如果有机会,刺死内阁大学士刘健!”

这些武士愕然了一下,原来的计划……并没有包括刘健,武士们抬眼看了这老者一眼,其中一个忍不住道:“主上原来的计划,不是刺死锦衣卫指挥使佥事柳乘风吗?说此人必是我瓦刺后患,杀死了他,我们的族人才能安宁。”

“是刘健!”老者目光如刀,大喝一声:“杀死了他,你们就可以来复命,主上说,柳乘风还有用。”

……………………………………………………………………………………………………………………………………………………

昨天出了场小车祸,无语,被辆小货车给擦了,前面又出了一场车祸,路都堵住了,交警在两个小时以后才到,把车子开出来,才发现只是普通的擦伤,说是协商处理,私了,交警却把我和那小货车的驾照和行驶证扣了,真是悲催,新手开车,终于记住了一个教训,小车祸不要叫交警。

—://。。

第五百八十二章:乌云压顶

更新时间:20134717:21:17本章字数:4511

到了二月下旬的时候,阴雨绵绵,无休无止,天空从未见过晴朗,也好在京师的道路经过了一番修草才不至于泥泞,街上的行人多是穿着厚重的蓑衣,冒着细雨各忙生业。

或许对寻常路人来说,今个儿只是个很寻常的日子,黄历里只是写着宜出行、适嫁娶,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太对劲。

不过在朝廷,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宣府那边已经送来了消息,说是鞑靶人的国使已经经由大同一路南下,也就是在这几日便可直抵京师。

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增强边关的防务,京师的禁卫与百里之外的边军既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一致的防御体系,同时也能以最短时间与漠北各族斡旋。

文皇帝这么做,既有自己的私心,迁都北京或许有自己的小算盘:可是不得不说,确实弥补了宋朝的弊端。

其实大明与大宋两朝奉行的都是强干弱枝的策略,只是宋朝的百万禁军号称天下最精锐的武装都聚集在汴梁,对边关鞭长莫及。而大明朝的主干却与山海关、大同等边防重镇融为了一体,因此后世之人谈及北宋灭亡,便忍不住对这种国策口诛笔伐,可是到了明朝,同样的国策,却并没有受到多少抨击。

历朝历代最大的心腹大患依旧是北方,纵然是北方的异族如何虚弱,这个无休止的威胁依然没有改变。

鞑靶国使的到来倒是引起了朝廷的不少争议,有人认为鞑鞑与瓦刺都是虎狼,总结了屡次与鞑靶人打交道的经验,得出朝廷根本就没有与鞑鞋人示好的必要。

也有人口诛笔伐认为对鞑靶国使需要冷淡处理,先示之威严再以礼相待。他们的打算也是有道理的。鞑靶人一向骄横,若是先不杀杀他们的傲气,这大明朝的脸面何存?

当然,也有一些大臣一直陷入沉默这并不是代表他们没有态度,只是他们的态度不能向人言说而已。

而宫里在沉默之后,似乎终于说话了,敕命刘健款待鞑靶国使,不得有误。这消息从内阁中流出,顿时满朝哗然,刘健是谁?虽说现在没有主持朝局,可是这个内阁大学士的职位却还在从威望上来说,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首辅,文臣之中最尊贵的存在。

让刘健去款待鞑鞋国他”…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皇上对这一次鞑鞋国使尤为重视由此推侧下去,宫里这一次是真正的震怒了对于平远堡的攻陷已经做好了极快报复的手段,甚至为了尽快进行报复,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与鞑靶人绕弯子,宫里急需与鞑靶人修好,至少希望稳住鞑鞋人,从而对瓦刺这一次的无礼迎头痛击。

要打仗了宫里的态度十分坚决……

从皇上的态度来看,大家或多或少猜测到了这个讯号。

有不少大臣心里头满不是滋味,当今皇上最让人值得夸奖的地方便是从不好大喜功,从不热衷征伐战事,在许多大臣们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品德,可是现在,皇上似乎换了一个人。

其实朱佑柱并没有变,变的无非是时局而已,从前的时候,府库紧张,一旦起了战事,朝廷的钱粮很难支用,可是现在却是不同了,此时的国库丰盈到了极点,而这时候,朱佑桂显然开始周密谋戈,起来。

柳乘风清早就被叫进了宫去,不过他到了正心殿的时候,朱佑桂还没有到,好在太监们都是认得他的,也不敢得罪,特意给他搬了个锦墩请他闲坐等待。

柳乘风就这样好奇地坐在这锦墩上,不由细细地打量起这里来,自从正心殿被修缮之后,柳乘风虽然也来过几次,可是注意力一直都没有停留在这里,如今他一边对比着这正心殿跟以往的不同,一边慢悠悠地在想些心事。

鞑靶国使即将到来,而柳乘风这边也已经得到了不少的消息。

王乘风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不管怎么说,柳乘风总算从他的口里撬出了点儿东西。

王乘风交代,瓦刺的细作应当主要盘踞在京师,而朝中也确实有人在与他们勾结,勾结之人就在兵部,至于是谁,王乘风却是说不上来除此之外,瓦刺的细作在瓦刺内部身份不低,此人母亲因为是汉人,所以对汉人的习俗尤为熟悉,可谓了若指掌。

再多的,王乘风就不知道了,就这些还是鞑靶细努力打听来的消息。

柳乘风对王乘风那边取来的口供不禁觉得有些失望,可是话说回来,他也并不指望当真能从王乘风那里取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无论是鞑靶还是觉喇人,表现上似乎都是大明朝的敌人,可是双方其实也是明争暗斗,若是鞑靶人当真知道一些确凿的消息,只怕早已对这些瓦刺细作动手,又何必要等到柳乘风有什么举动?

除此之外,鞑鞑国使入京或许也是一个契机,柳乘风感觉到,瓦刺人绝对不会坐视大明联合鞑鞋人对他们进行报复,这些细作若是没有撤离,那极有可能会对鞑鞋国使动手。

所以朱佑桂虽然只是下旨意让刘健负责款待,可是厂卫这边也派出了人手,做好了万全的防卫。

今个儿朱佑桂突然召见,也是有点儿突然,柳乘风坐了小半个时辰,见朱佑桂还没有到,不禁有些不耐烦了,本想叫个太监去问问,谁知这时候外头却有个太监匆匆来了,瞥了柳乘风一眼,随即扯着嗓子道:“廉国公,陛下来了,迎驾吧。”

柳乘风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来了也就来了,皇上在自己面前一向随性,今个儿这么隆重做什么?他眼中带着疑惑,却还是长身而起,一副恭敬的样子,果然片刻之后,朱佑柱负手进来,柳乘风端正行礼,道:“微臣恭迎陛下。”

朱佑程今个儿出奇的没有穿着便服,而是一副繁复的礼服,朝柳乘风看了一眼,蜻蜒点水似地点点头,他的脸上透着一股疲倦,笑吟吟地道:“起来说话吧。”

柳乘风起身,朱佑档赐坐之后,他又重新坐下,而朱佑档便开口了:“锦衣卫递来的奏报,朕已经看过了,那个鞑靶人叫王乘风?鞑靶国使那边确实已经先行派了人前来问及此人,想让朝廷这边放人,朕是这么想的,卫所那边还是以大局为重吧,眼下鞑靶人既然愿与我大明修好,朝廷这边自然也不能怠慢了,这个王乘风放了也就放了吧。”

柳乘风早就预料到朱佑柱会说这么一番话,不过朱佑柜用的是商量的口气,倒是让他心里好受了一些。

柳乘风很爽快地道:“陛下的话,微臣遵照着去做就是,只去”…”

“只是什么?”朱佑程显得很是漫不经心,可是他越是如此,柳乘风却越是知道朱佑桂很在意这个只是。

柳乘风咳嗽一声,道:“微臣此前并没有想过鞑靶那边会叫咱们交人,所以审问此人的时候,下手重了那么一点点,所以……”朱佑桂挑挑眉,听到只是重了那么一点点,倒也不以为意,含笑道:“吃点苦头嘛,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