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了解原因,就可能错误地批评,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适度地批评,过于严厉地批评,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一定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逻辑。对待孩子最正确的态度是,不管孩子现在的学习在班里是什么水平,都要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进步可以有多种比较,可以横向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落后于某些同学,或者超过某些同学。

也可以竖向比较,孩子过去是一个成绩,今天超过了这个成绩,相对于他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对这个进步要充分肯定。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小时候上学时,或者以你现在的年龄去参加一个成人学习,你是什么感觉?

正确地理解孩子在学校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在评比成绩这个巨大事实,了解孩子每天的自尊心、荣誉感、学习中的全部表现都要得到明显的标志和衡量,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家长就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12。5父母双方的角色都要正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希望两位家长的角色都正确。

我们在前面讲过,有几种家教方式是错误的: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还有就是溺爱式、达标式、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

有位家长说,她先生是前四种,她本人是后几种。

十二种错误的家教模式,一个家庭里父母各担一半,这个是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催促式,一天到晚管束着孩子;那边是唠叨式、训斥式、打骂式。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也可能因为某一个家长的角色不对,把另一个家长基本正确的家教效果破坏了。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虽然可以有差异,但是基本角色应该正确。父亲对子女通常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溺爱;溺爱可以不得当,严厉也可以不得当。一看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没排到前几名,就训斥,就唠叨。找不到正确的角色。

我认识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很爱孩子,但是,逢人就讲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多么不好,学习能力多么差劲,当着孩子的面就大谈他们的忧虑,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

这种做法不对。

那么,怎样对这个孩子实施欣赏、夸奖和鼓励?

我问孩子,你平时喜欢上什么课呀?

第37节:家长角色的特别重要

家长们要明白我问话的意思。因为这个孩子各门功课都比较差,所以我问他喜欢哪门功课。

孩子说喜欢体育。我说好!

就怕孩子什么都不喜欢。

我问他都喜欢哪些项目呀?他说,篮球、足球都喜欢。

我问,你爸爸妈妈经常看你踢球吗?他说,没有。

我说,我以后有时间愿意看看你踢球。

我又问,爸爸妈妈说你每天早早就去了学校,晚晚的才回来,都在学校干什么呢?

他说,我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爱玩呀。

我就对孩子说,看来你学习跟不上,并不是你能力差,主要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一点,下的功夫少一点。咱俩是不是商量商量,比如说你现在下一个决心,学会控制自己,把时间集中一点搞学习,争取有一点进步,可以不可以?

他说,可以!回答得很果断。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离开我以后,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如果家长也能够像我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慢慢是会有进步的。

我首先欣赏了他喜欢足球和篮球,他哪怕游戏机玩得好我都要欣赏他一下,聪明才能玩得好嘛,也是一种能力嘛。爱好体育也是一种能力,也要欣赏。为什么老让孩子见人就低个头呢?

家长很发愁,而且把忧虑摆在孩子面前,这张脸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他们当着朋友的面数落孩子,当着老师的面还在数落孩子,这就不好。

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就要这样与他对话,而且是当着朋友的面讲,我的孩子体育特别棒。先说第一句话。

家长角色的正确特别重要。

任何孩子都能找到夸奖的地方,首先从他的爱好入手。

首先问孩子喜欢什么,找到牵引孩子积极性的方法。

12。6松弛法

孩子分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学习刻苦努力同时成绩优良。

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逼他在班里争第一名第二名,不要只在名次下功夫,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要尽可能实施松弛教育。

家长们不要老问,这次考试是第几名啊?千万不要让孩子对自己是第几名一直压力特别大,每次给家长报告的就是考了第几名。

要让孩子放松。

这样的孩子怎样启发、欣赏和夸奖他呢?

要鼓励孩子把知识学活、效率提高,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掌握课本内容,同时培养课外爱好,使自己的思路更展开,追求创造性思维。

有些家长只知道关心孩子在班里考了第几名,被这个虚荣心所束缚。上小学是这样,到了初中还这样,一定要求孩子进入前几名,特别重视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数的领先上,担心孩子在学习名次上的领先不能保持,担心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孩子失去优势。

其实孩子在班里是第三名、第四名不差什么。这次考了第一名还是第二名也不差什么。

不要让孩子死用功,要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多学习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别人用四个小时复习功课,他用一半时间就记住了。多出来的时间看课外书。增加知识面,多想象,多思维,打开思路。

结果,两年、三年、五年过去了,孩子在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提高上真正领先了。

孩子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差别越明显。

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尤其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同时保持成绩优良。

这才是聪明的家长。是真正使孩子长期学习成绩好,并且在成人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12。7指出途径法

第二种类型,学习也刻苦,成绩一般,并不是最好。

成绩不理想有几种情况,中等是一种,较差是一种,中上还是一种。对于这样的孩子,你肯定不能再督促他在刻苦上下功夫,更不能用多做题解决问题。

已经刻苦了,成绩和最好的学生还有差异,家长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一,可能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就差一点,幼儿时期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成绩,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还会影响到孩子初中的成绩。

孩子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与他以前的基础相关,与家长早期的教育相关。

第二,可能和他所处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指导相关。

可能孩子适应这个老师,不适应那个老师。也与孩子的心理素质相关,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到紧张,有压力,有负担。

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一定要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具体原因,不是让孩子刻苦再刻苦,而主要让他在学习方法上改变,变得更灵活,更生动。

如果原因属于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力方面的问题,要在这方面及时做出调试。这类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常常特别敏感。

他在学习上已经很刻苦,很向上。

成绩不理想是由于基础稍差,方法不适当。

家长的理解特别重要。

要具体地解决问题,使孩子进步,然后赞扬这个进步,赞扬他取得进步的那个方法和途径。

千万不要说,我的孩子挺用功,就是傻一点,笨一点,所以学习成绩差。千万不要用这样的话来说孩子。

要逐步帮助孩子找到前进的具体方法。

第38节:良性循环法

一味地、特别着急地要求孩子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往往适得其反,叫“欲速则不达”。

大人们都知道,你一定着急地做某一件事,结果反而可能做不好。开车特别着急,抢着赶到一个地方,出事的往往是这种司机。

所以,对学习刻苦的孩子一般不是施加压力的问题,主要是让他找到提高成绩的途径和方法,让他灵动起来,活泼起来,增加兴趣和自信心。

12。8激将法

第三种类型,学习不是很努力,但成绩优良。

这种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不是太用功,但成绩比较好。有时候马虎一点,有时候粗心一点,有时候做作业不认真一点,考试的时候不复习一点,学习上不太下功夫。

这类孩子其实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

家长只要方法得当,他是很容易进步的。

如何让他更用功,对学习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家长要琢磨的。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有主见,用家长的话讲,叫自以为是。这时候绝对不可以用家长的自以为是来改造孩子的自以为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对这类孩子欣赏、鼓励固然很重要,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下激将法。

对于一个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般甚至差一点的孩子,你可不能激将:你看人家谁谁学习多棒。这就挫伤他了。

可是对又调皮又自以为是、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你激将一下,你夸一夸别的孩子,他也许会受点刺激,还用点劲儿,把他的学习潜力调动起来。

激将法是鼓励、榜样的方法。

不管是古今中外学习努力而有成就的榜样,还是周围的榜样,总要寻到一个榜样,自然而然地对他形成激励。

什么时候开始用功,第一步特别重要。

要让孩子进入用功的良性循环。如果通过一个适当的方法使孩子用功了,努力了,他的变化就会比较显著。

为什么要用激将法?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讲过,对那种任性的、淘气的、调皮的孩子,要利用他好强的心理。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好强,就利用他的好强来引导他。

如果他比过去努力了,成绩也有所提高,就要非常到位地实施家长的欣赏和夸奖。

12。9良性循环法

第四种类型,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或者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

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成绩一般或比较差,家长们可能就比较头疼了。

学习努力不努力,对学习喜欢不喜欢,成绩好不好,三者的相关性特别明显。

这三者常常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不努力就成绩更不好;因为成绩更不好就更没兴趣学习;更没兴趣就更不努力学习。

解决恶性循环要从三个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入手。

不大可能从成绩入手,努力也没努力,兴趣也没提高,成绩自己就上去了,上来以后就有兴趣了。这一般不可能。

否定这个环节。

要从兴趣和努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有些情况下适合从兴趣出发,但让一个成绩不太好又不那么努力的孩子突然增加学习兴趣,很难。

这里,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态度应该有差别。

大一点的孩子要比较主要地从努力环节入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小一点的孩子要更多地考虑兴趣,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不喜欢算术,所以不用功,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怎么让他喜欢呢?用游戏法则调试他。

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就要告诉他,打破恶性循环首先要靠努力。你不努力就学不好,学不好就更没兴趣,成绩就更差。

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不爱学,不爱学的结果是成绩更不理想。所以先要努力。努力了就会有进步,进步了就会产生兴趣。

这是从努力开始。

学习的努力和孩子向上积极性相关,和自信心相关,也和注意力与毅力相关。

总之,要用种种方法调动孩子,在不长的时间内努力一阵,使学习成绩得到一点点相对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表现出来了,老师的评判有了,家长的欣赏和夸奖也随之而上,孩子就可能形成兴趣的上升。

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

一定要对孩子讲清楚,恶性循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努力。

12。10因势利导法

第五种类型,学习成绩下降。

不管孩子的学习现在是好的、不好的、差的,只要他比原来退步了,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

你的孩子哪怕学习是中等水平,可是他比原来进步了,那你大可以放心。孩子的状态是良性的,在上升。

你的孩子哪怕现在处在良的水平,但他原来是优,这就是退步。

退步有几种表现。

一种退步是在大的、阶段性的跨度中出现的,比如由小学到初中,由初中到高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和原来的情况不一样了。

首先要看到,这是孩子所处的竞争环境变化了,竞赛对手变化了。很多普通中学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以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他的横向比较退步了,不一定他相对于自己过去的竖向比较退步了。

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里是尖子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在班里变成中等甚至是中下。这种横向比较造成的退步,往往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