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钉在东翼最前沿阵地上的攻坚英雄连没有动,西翼断刃师的官兵则慢慢离开阵地,排成了利于发挥火力的大小方阵,开始向南面的敌人卷击。

伯颜施行正面突破战术,大部分精锐兵力摆在东面,南面的敌人震惊于汉军庞大的船队,军心动摇之下突遭打击,顿时节节退后,向东方的主力靠拢。

“也许我们还有一战之力,也许我们还能从南方绕道逃脱!”直到此时此刻,伯颜丞相还没有完全放弃,东面来路已飘扬着第一军的旗帜,北面长江上汉军炮舰黑洞洞的炮口正在指向自己,西面汉军新月形阵势的西端正在慢慢向南延伸,显然,他们想三面夹击击败自己。

格日勒图的万人队去了荆湖,这里只剩下七个万人队,而汉军有一个军另三个师,总兵力近八万,已然超过了元军,但令胜利的天平更加倾斜的,是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元军炮兵一部分在炮战中被歼,一部分因为炸膛飞上了天,已失去作战能力;汉军陆军的炮兵基本保持着战斗力,军舰上的大炮更是可怕,一艘最小的护卫舰就装炮三斤炮二十门,超过两个步兵营的装备数量,驱逐舰装六斤炮三十门,火力强度超过一个步兵团!

元军靠在岸边的内河船只,在汉军炮舰威慑下要么逃窜要么放倒了桅杆缓缓退走,汉军炮舰正慢慢靠到岸边,现在已打开了舷侧炮窗,露出密密麻麻、令人不寒而栗的炮口!

要吃掉我伯颜的大军,没那么容易!伯颜丞相虽败不乱,显示出了一位卓越统帅的本色,“阿剌罕,率军阻击东面之敌,宝音,你带一个万人队顶住西面,阿彻菰苏、张珪,随本相从南面突围!”

深入敌境、后路断绝,张珪分明看见汉军军舰炮口威慑之下,从京杭大运河一路伴随大军南下的辎重船只,纷纷打起来白旗,并乖乖的让开江边水道,以利汉军炮舰抵近射击岸上的元军。

失去了船队,拿什么渡过浪涛奔涌的浩荡长江?要知道生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武士们,可没有一个会游泳的啊!便是从南面逃出,也绝无机会回到大元治下的土地了!

但伯颜的命令,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他让巴邻部的格日勒图领兵去了荆湖,让亲信嫡裔的蒙古将军阿剌罕和宝音留下来抵挡汉军,却让汉人张珪和碧眼回回阿彻菰苏跟随自己向南撤退,如此胸襟气度又使人心折。

“伯颜丞相不愧为大元朝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可为什么连他,以及御赐金刀九拔都的父亲、勇猛无敌的唆都、狡如狐猛如虎的李恒,都不是汉军的对手?”张珪对报父亲兵败鼓鸣山之仇,已经没有了多少信心。

陈吊眼率第一军的战士们终于赶到了战场,自福州乘船入海,沿两浙路海岸一路北上,进长江入海口,又趁着天文大潮平安过了采石矶,辗转数千里,为的就是今天这一刻:站到伯颜丞相的身后!

现在他可以自豪的宣布,伯颜退回镇江,渡江自瓜洲入运河北上的退路,已被自己麾下的第一军严严实实的堵住,伯颜再没有机会回去了!

“弟兄们赶紧的,捉住北元丞相,可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大功,谁要放走了伯颜,立功就得等将来北伐大都捉忽必烈了!”陈吊眼哈哈大笑着,指挥全军三个师呈品字型展开,从二十里长的宽大正面,向伯颜大军发起全面进攻。

正当此时,江心的炮舰也靠到了岸边,海军司令侯德禄亲自指挥,一轮轮炮火带着正义的惩罚,铺天盖地砸到元兵头顶,将他们撕裂、碾碎,彻底消灭!

大汉为围歼伯颜丞相,出动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力,排出了最“奢华”的指挥官阵列,陆军司令陆猛、副司令陈吊眼、海军司令侯德禄,他们年纪轻轻却早已令南洋诸国、高丽、日本闻风丧胆,如今为了消灭伯颜,这位所谓长生天庇佑的大元丞相,竟然一齐出现在赣北铜陵,长江之畔。

“向南,向南才有出路!”一个军另三个师,再加上二十余条炮船,至少一千门火炮发动的打击,是任何血肉之躯都无法承受的,元兵被炸上天空,就像一群破烂不堪被一个无形的巨人撕扯、抛洒,变成血雨肉泥。

排着整齐队列的步兵,放出一阵阵炒豆子般的排枪,将举着弯刀冲锋的蒙古武士一一撂倒,即使有漏网之鱼冲到了汉军阵列之前,刺刀和钢甲也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伯颜丞相治军严格,麾下又是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师,如此恶劣的战况还没有崩溃,已是一个奇迹,阿剌罕和宝音在两翼不惜一切代价猛打猛冲,试图给伯颜丞相留下逃命的机会。

他们知道,如今大元朝的最后希望,就是这位长生天庇佑的伯颜丞相,只有拼死保住他,大元朝才能回光反照!

率领五个万人队的残余兵力,伯颜开始向南方攻击前进,试图冲出一条血路。

可正南方居然出现了一面旗帜:大汉两浙诏讨使葛明辉!

第436章 天翻地覆

 “大汉两浙诏讨使?”

华丽转身啊,简直是华丽丽滴摇身一变!楚风看着望远镜中绣着金线、在阳光下分外鲜明的旗帜,大笑着问文天祥:“请问江浙总督统属之下,有这位葛明辉葛大人吗?是琉球匠户出身,还是漳州科举考上来的?”

文天祥无奈的捋捋胡子,失笑道:“葛明辉这墙头草,看风色的眼神倒是不错,大元两浙诏讨使改称大汉两浙诏讨使,只动了一个字,只须把原来旗帜上那个‘元’字挖下来,补上个汉字,倒省了许多事!”

殊不知飞马过来通禀的绍兴师爷陆松龄满头大汗的跑了半天,赶到土丘之下就听到文天祥这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背后出了一身冷汗。

东翁葛大人留在镇江的眼线见汉军大队遮天蔽海而来,大队入长江口,遂飞马赶往军中报信,眼见胜负已分,赶紧连夜改换旗号前来助战,搏个封妻荫子的功劳。日头赶得急了,连夜把旗帜上的元字挖下来,换上的汉字,可不走近了细看是瞧不出来的,这文天祥难道是诸葛亮一流人物,能行六丁六甲、知前后之事?若非如此,他焉能隔着这么远,知道旗号是以旧换新的货色?

不敢怠慢,他滚鞍下马叩头道:“臣待罪伪元两浙诏讨使府参军陆松龄,觐见大汉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风哈哈一笑,负手自顾着。眺望远处战况,对这反复小人不屑一顾。陈淑桢自来对汉奸叛徒没什么好脸色,看着陆松龄冷冷的道:“你家葛大人倒是看得好风色!这大汉两浙诏讨使的旗号,是朝廷下的公文,还是皇帝传的秘旨?”

伯颜南征,葛明辉、吴耀文随着范。文虎范大都督,从大宋守土官将,摇身一变成了大元开国功臣,荣华富贵唾手而得;等到大汉北进中原、决战长江,伯颜陷入绝境,葛明辉又重施故技,自封为大汉两浙诏讨使,来打伯颜这条落水狗了。

陆松龄闻言一惊,跪在地上偷。眼瞧这位美人,但见她身形婀娜健美,粉面微露严霜,两湾秋波如剪,长眉斜飞入鬓,全副甲胄腰挎宝剑,端的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好一位巾帼英雄!

想必这位就是提十万义军,为故宋经略闽广安抚。制置大使,大汉鼎革之后的闽广总督陈淑桢吧?她可是阵斩唆都父子、擒李恒败张弘范的一代名将,如今开府闽广,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又是皇后之尊,陆松龄如何敢放肆?只得又磕了一个响头,摆出副披肝沥胆的忠臣模样,指天划地的道:“东翁与罪臣当年不幸陷于北元伪朝,尤关云长土山之困也,本欲一死以报效君上,无奈天地翻覆神州陆沉,欲留有用之身以待明主。今皇帝崛起海东立国闽广,内施仁政、外拓封疆,诚承天受命之主,故东翁与罪臣无时无刻不渴盼皇帝提兵北上,欲起兵归汉,犹婴儿之望父母也。身在北元心在汉,此心苍天可鉴,日月可表……”

妈呀,漫说陈淑桢听得胃泛酸,楚风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似笑非笑的道:“如此说来,你家葛大人倒是个顶好的大忠臣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陆松龄眼中泪花闪动,差点儿痛哭失声:“东翁与罪臣心事,惟皇上可知。幸赖皇上提兵北上驱除鞑虏,才给罪臣弃元归汉的机会,皇帝对葛大人和罪臣,实再生之父母!陆某粉身难报,惟有来世结草衔环,再投皇帝麾下效劳……”

罢了罢了,葛明。辉巴巴的赶来助战,好歹是将功赎罪,咱总要给个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倒不好太过刻薄。楚风转念一想也就释然,“起来吧,所谓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你们两浙军本乡本土,倒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没怎么祸害老百姓,瞧这点上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过去种种已随风而逝,倒要看看你那位东翁,是如何替大汉作战的,立功有赏、犯错要罚,莫谓我大汉朝廷言之不预也!”

陆松龄听得皇帝这番有打有拉的教诲,刚刚平复的心脏又是一阵乱跳,背后汗出如浆。

两浙军自范文虎以下,打仗从来是出工不出力,葛明辉自然不会例外,当然,麾下的老兵油子比上了菜油的琉璃蛋还滑,将领要他们浴血死战也难。

出兵之后,昨夜商议时葛明辉还是想照老样子办,是陆松龄劝他千万别在大汉皇帝驾前耍小聪明,否则新账老账一起算,到时候铁定倒霉!倒不如拼死作战,给大汉皇帝一个见面礼,既洗掉汉奸污名,又能得了圣眷,还能显示两浙军的价值。

葛明辉连连点头称是,决意死战以报效大汉,陆松龄离开前,全军上下已发了双份饷银,饱餐了酒肉,做好死战的准备。

“天幸,天幸!”陆松龄趁人不注意,飞快的擦了把额头冷汗,“看来大汉君臣都不是好糊弄的,将来还是老老实实做事罢。”

南面十里外,两浙军将士看着葛明辉葛大帅,都有些哑然失笑的感觉,好多年没见过葛大帅顶盔贯甲挎刀提枪的场面了,如今瞧他左边腰上挂着岳武穆的龙泉宝剑,右边腰上挎着尉迟恭的水磨钢鞭,双手端着张翼德的丈八蛇矛,胯下乘着吕奉先的赤兔千里马,一幅千里赴敌决胜疆场,直要阵前逞威手刃敌寇的模样,知道他底细的,没一个不笑。

好几年来,这位葛大帅出兵必带小妾,倚红偎翠好不潇洒,每日进兵二十里就要停下歇息,夜夜笙歌旦旦而伐,连带军中兵将们,不是饮酒嫖妓,就是掷色子赌钱,什么军纪、什么训练,那是一毫都不晓得的。

哪知最近几天,葛大人似乎转了性,不做风流大帅,要做汾阳郭子仪、南阳诸葛亮了,勒逼着全军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好似满天下就属两浙军最能打仗似的。

算了吧,什么“虎踞两浙、雄视天下”的范文虎范大都督,什么二十万大军,都是糊弄人的,两浙军的老兵油子们都知道,自己深得风林火山四大要诀,打仗便是脚底板抹油——溜之乎也,要那么些光面子活计做啥?反正不管和汉军哪路精兵对阵,咱们最终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直到昨天傍晚,还没人知道这次出兵是为了攻击伯颜丞相,那位被称为长生天庇佑的大元丞相,灭宋之战虎踞鲸吞席卷江南半壁的伯颜!当葛明辉把全军将校召集起来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多人走上来摸摸他的头——大帅一定是发烧了,发高烧。

但把双方形势、利害对比摆明之后,两浙军的将校们一致认为应该赌一赌。

他们都是江南各地世家大族的子弟,被提举常平大使卢世荣搜刮狠了,对大元朝那是恨得牙痒痒,如今汉军战胜伯颜就在顷刻,切不论将来北伐中原胜负如何,至少有个划江而治的局面了——东晋、南宋那是有先例的,搞不好大汉也会来这么几百年,谁能说得准呢?自己替蒙元扛枪,那就是大汉划定的汉奸,就算投降之后按政策既往不咎,可从手提重兵的大将变成田舍翁,又有几个人能甘心情愿?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倒不如狠狠博一博,汉军接二连三的胜利,似乎让伯颜留在他们心头的可怕印象,消减了许多……

于是很久不经战阵的葛明辉,率领八万大军赶到了这里,堵在了伯颜南逃的路途上。

亲兵们骑在马上跑来跑去,大声呼喝道:“弟兄们听真了,生擒伯颜者,葛大帅自挖腰包赏黄金万两,斩伯颜之头者,赏黄金五千两!”

哗啦啦,葛明辉站在土丘上,一脚踢翻了口大箱子,满箱子的黄金,耀得人眼睛都花了。

有老兵油子在底下窃窃私语:“哼,那要有命花才行,我瞧咱们这些人要打败蒙古精兵呐,就一个字,难!”

但也有人被黄金激起了凶性:“他祖母的,伯颜并不是哪吒,有三个脑袋六只手!他也只有一个脑袋,老子就不信咱们这么多人,还有八九万汉军,就打不过鞑子兵!”

话虽如此,真正站到了横冲直撞而来的五个蒙古万人队前面,看着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