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冲啊!千户官挥动着弯刀,他不理解前面地人为什么停下脚步。 文天祥的大旗就在前面,捉住这位忽必烈大汗青目的敌人,荣华富贵便指日可待,一路浴血厮杀才到了这里,十停路走了九停,是谁在这节骨眼上拉稀?

冲、冲啊!后队的士兵们向前拥挤。 官升三极、赏银万两,将他们刺激得眼睛血红,当兵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时候还不卖命,什么时候卖命?天大一场富贵都不敢拿命换,军中哪来的这样傻瓜?

前面元军纷纷溃散,后队兵将们终于知道了答案。 身穿红袍、头戴银盔的战将,和三十多骑全副武装的骑士挡住了去路,那位将军手上大刀舞成一团光球,只要被光球卷入。 蒙古兵的生命就瞬间消逝。 身体被搅成一块块地残肢碎片,大蓬大蓬的血雨纷飞。 他一人一马所到之处。 元兵退避不迭,如虹的气势为之一滞。

大刀邹凤!新附军认出了这位名将,战战兢兢的不敢上前。

南蛮子有什么好怕?我们是从极北之地不里牙剔一路打到极南闽广海滨的蒙古勇士,我们是长生天宠爱的骄子!骄横地千户官挥舞手中弯刀,策马向邹凤冲去,马头交错的一刹那,半空中匹练也似的刀光幻化成了一片光幕,将他连人带马罩在其中。

千户官觉得自己突然飞了起来,天旋地转,底下那匹重金买来的千里马上,还端坐着一具无头的尸体……

敌人的鲜血飞溅,把邹凤鲜红的战袍染得更加光焰夺目,在朝阳的照射下,读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芒,大刀将军就如天神般神威凛凛。

以武勇著称的千户大人,尚且不是一合之敌,蒙古勇士们胆战心惊,他们想退后放箭,宋军却主动贴了上来,不给他们弯弓搭箭地机会,双方纠缠在一起,作殊死之肉搏。

“快,快放箭!”张弘范心急如焚,眼看着文天祥大旗越来越远,他终于下了壮士断腕地决心。

身边的蒙古万户彻里门惊叫道:“将军,咱们地人还在一块,怯薛军的兄弟们和他们缠着啊!”怯薛亲卫乃是蒙古勇士中的精华,不少人甚至是宗王贵胄,现在,他们和宋军缠着肉搏,若是放箭抛射,难免误伤啊!

“来不及了!放箭!”张弘范冷冷的发出命令,亲兵将令旗摇动,后队密密麻麻的步军将雕翎箭搭上巨大的步弓,斜斜向天上射出。

无数道白花花的轨迹覆盖了天空,成千上万枝羽箭以四十五度角斜斜飞出,当动能克服空气摩擦之后剩余的部分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羽箭就从抛物线轨迹的最高点向斜下方坠落,重力势能重新转化成动能,直到一头扎进肉搏混战的两军骑兵队伍里。

这是无差别覆盖的箭雨,仅仅方圆十余丈内落下了千千万万箭枝,没有人能逃得过这样密集的打击,宋军固然难以幸免,和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怯薛亲卫们也逃不了一个,敌我上百人竟然就此同归于尽。

邹凤胯下的马儿身上插满了箭枝,长嘶一声,两条前腿一软,慢慢的坐倒,而它的主人喉咙、肩膀、前胸、四肢中箭,但还端坐在马上。 双目喷出熊熊烈火,似要把可恨的鞑子烧成灰烬。

饶是身经百战,元军也被这敌我不分地杀戮惊得目瞪口呆,良久,才有蒙古兵小心翼翼的走上前,这才发现端坐马上、圆睁双眼的大刀将军,早已气绝身亡。

“捉文天祥。 捉文天祥!”蒙古兵又呐喊着追上,越过这道山梁。 却奇怪的发现,正西和正南各有一面文字大旗。

分兵追赶!不管你有多少个替身,都逃不出我的掌心!张弘范有些气恼,文天祥家人都落入我掌中,还逃什么呢?忽必烈大汗早就说了,捉住你,非但不打不杀。 还要照旧封作丞相哩!

到时候我南征立下汗马功劳,官位反而在你之下,该生气该抱不平的是我,你逃个什么呢?

张弘范实在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放弃荣华富贵,而以自己的生命一再挑衅大元朝地赫赫武功?是的,他不明白,一个投靠蒙元鞑虏。 拿汉人同胞地鲜血换取功名利禄的汉奸,是绝对不会理解文天祥的。

“捉住文丞相了!”西路的元兵欢呼起来。

“捉住文丞相了!”几乎同时,南路的元兵也欢呼起来。

西路那个,身穿大宋丞相服色,面孔白皙清俊,紧闭双目昏迷不醒。 听捉住他的百户官报告,此人被追上时吞了冰片自杀;南路那个,同样的丞相服色,神色间意态豪迈,一再强调自己才是真地文天祥。

张弘范脸色黑了下来,“到底谁是文天祥?”

被俘的宋军士兵咬紧了牙关,任凭敌人拿着钢刀在脖子上摇晃,没有人吭一声。

“他、他不是文天祥!”陈懿气喘吁吁的跟了上来,指着豪迈汉子道:“这是赣南大豪刘子俊,躺着的才是姓文的那厮!”

张弘范勃然大怒。 厉声喝骂着叫人升起油锅。 要活烹了刘子俊。

“哼,狗汉奸!今日烹我。 老子在阎王殿前,等着油炸你们这些无耻汉奸!”刘子俊双手被反绑,兀自朝着张弘范、陈懿大骂。 张弘范麾下的一员汉将被骂得七窍生烟,刷的一下抽出刀子抵在他胸前,不料刘子俊等的就是这一刻,身子猛地向前一挣,雪亮的钢刀,就从前心穿到了后背。

嘴角吐出大口大口浓稠的鲜血,刘子俊的声音越来越小:“狗汉奸、狗汉奸,老子在地府等你们……”

也许是南方的潮湿天气让冰片失了效,也许是冥冥中天意注定要他经历更多的苦难、要他在大都城蒙元鞑虏地地牢里写下那首谱写民族精神的正气歌,大群军医服侍,银针刺穴、按摩揉搓、解毒的绿豆汤灌下,文天祥竟又悠悠的醒转。

陈懿狂笑着叫嚣:“文天祥,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哈哈,爷爷……”

难道我还要活着受小人折辱吗?文天祥就想咬舌自尽,却见蒙古大帅老大一耳光抽到陈懿脸上,打得他天旋地转,戟指狂骂道:“文丞相乃是本帅的贵客,你焉敢无礼?!”

陈懿讪讪的捂着脸,不敢说话。 既然做了走狗,主子要打要骂,也只能由得他。

张弘范转向文天祥,满脸堆下笑来:“文丞相,下官大元蒙汉都元帅张弘范,奉旨请丞相往大都一行。 ”

“哼,丧师辱国之人不敢称丞相。 ”文天祥转过脸,不想看这位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刽子手。

“丞相不得过谦。 我大元皇帝群臣朝议,公论天下堪为丞相者,北人无如耶律楚才,南人无如文丞相,此次北行大都,并非是以残宋小朝廷之丞相,而是要受大元朝封作丞相哩!”张弘范一张脸笑得如同菊花,为将,文天祥不如自己,为相,可胜过自己百倍了,又笑容可掬的道:“将来您辅弼天子,大元丞相的威令达于四海,非但那故宋皇帝只做的个归命侯,权势远不及你,下官在外统兵,尚且要您在朝中多多照应呢!”

文天祥神色凛然:“刀在你手上,命在我身上,一死而已,决不投降!”

张弘范知道这位大忠臣无法以言辞说服,生怕他自尽,眼珠一转,又下说辞:“你家全太后、小官家在大都,新立地小官家在海上,这两处君王尚在,丞相似乎不必寻短见吧?难道丞相已经彻底绝望,相信天命在元?”

“不见南师久,漫道北群空!当我南朝无人么?”文天祥勃然大怒道:“我便留着残生,一到大都朝见天子、太后,二来看你们这群汉奸地结局!”

---------

即将进入高潮,求订阅,求票票

第190章 崖山!崖山!

 大宋祥兴二年(西元1279),二月初六,广东新会,崖山。

鼓角争鸣,炮声隆隆,对垒双方共投入兵力三十余万,动用战船两千六百多艘,这是人类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惨烈的一场海战,同希波战争之萨拉米海战并列为决定人类命运之海上大决战。

进攻的一方是从不儿罕山、斡难河畔兴起的蒙古帝国。 它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领导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踏遍亚欧大陆:

兵强马壮的大金王朝、控弦之士四十万的花拉子模、野蛮与文明交织的塞尔柱波斯、极北之地强悍的基辅罗斯……若干个咤叱风云的大帝国,蒙古大军剑锋所指,无不分崩离析。

木刺夷的伊斯兰圣战者、大金的铁浮屠拐子马、日尔曼的条顿骑士团、黑衣大食的马木留克奴隶骑兵……这些久负盛名的无敌军团,在蒙古怯薛军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他们随黄沙逝去的荣光,成为蒙古大军口中的笑谈。

金哀宗完颜守绪、花拉子模的摩诃末、阿巴斯王朝最后的哈里发穆斯台尔绥姆、西夏末帝李睍……这些曾经高贵的统治者,抛下了奉养他们的臣民,在铁蹄下成了黄土中的一抔白骨。

侵略者的贪婪,永远不会满足。 伟大的成吉思汗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战胜敌人,杀死他们。 抢夺他们所有的东西,看他们最亲爱地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蹂躏他们的妻女。 ”

于是,灭宋之战开始了。

以纵横欧亚百战百胜之无敌雄师,凌素称文弱的宋人,无异于苍鹰搏兔、猛虎噬鹿。 但谁也没有想到,在所谓积弱的宋。 蒙古大军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

蒙古灭西夏,历时22年,灭金,23年,灭花拉子模,只有12年,基辅罗斯、木剌夷、巴格达。 更是一战而下。

然而,从窝阔台汗发兵攻宋算起,整整四十四年过去了,历经四代大汗,几乎整个大陆都并入了帝国的版图,惟有弱小地宋,还在坚持抵抗,甚至让蒙哥大汗死在了钓鱼城下。

临安的皇帝投降了。 宋人另立小皇帝;小皇帝病死了,宋人又立新帝。 成都失去了,他们在钓鱼城坚守;襄樊失去了,他们在鄂州坚守;所有地陆地都失去了,他们还在海上坚守。

蒙古大汗忽必烈从汗八里极目四顾,东至高丽。北抵雪域,南到占城,西到波兰平原,四海之内、六合之中,极天际地,整个大陆都握在他的手掌,无数个古老辉煌的民族,在蒙古铁蹄下瑟瑟发抖,匍匐在大汗脚下苟且偷生!

他的目光投向南方,只有在那里。 还有那么一群未曾屈服的人。

是的。 全世界都已经臣服,唯有大宋。 还不肯低下她高昂的头颅!

忽必烈地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指向了扬州。 那里,曾经有一个人,让这位苍天之下的主人,也为之动容。

李庭芝,这个名字刻在忽必烈心中很久了。 这位驻守扬州的宋朝大将,以孤军守孤城,浴血奋战誓不屈服,甚至在临安的皇帝、太后已经投降,并遣使携诏书前来劝降之际,毅然毁书逐使,誓不降元。

“先前曾诏卿纳款投降,很久没有听到答复,难道是不理解我的意思,还是想捍卫边疆呢?现在我与皇帝都已臣服,卿尚为谁守之?”

谢太后的疑问,同样也是忽必烈心中的疑问——在蒙古帝国漫长的征服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统治者已经屈服,军民却仍在必死地前景下作无谓的抗争。

一个没有四千年文化传承的异族征服者,绝对不会理解:这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明的民族,被侵略者逼到悬崖边上时,发出的最后怒吼!

所以他感到恐惧。

让这位天之骄子夜不能寐的,除了已经死去地李庭芝,还有三个活着的人: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

现在这三个人,都在崖山。

文天祥已经于五坡岭兵败被俘,被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关押在自己的座船上。 现在,张弘范把他请到船首将台上,一同观战。

没有比在敌人面前,将他最后的希望彻底摧毁,更叫人痛快的事情了!

海面上,火光冲天而起,元军大船列阵,趁崖门海面涨潮之机,借涌潮之力乘风破浪直冲宋军船寨。

宋军以绳索把大船全部连接成寨,把皇帝太后座船围在核心,虽然稳固,但却不能主动出击,只能被动挨打。

从人员上他们也处于劣势,元军十余万,宋军虽号称二十万,但多是文官、宫女、太监、随军家属和百姓,战兵只有不到三万,形势万分险恶。

而且宋军已经断水十日,士卒焦渴无比,有人冒险饮用海水,以致呕吐不止,就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抵挡了元军的十次冲击。

此时宋军精疲力竭,败相已露。 船寨外侧的不少船只,被元军回回炮发射的石弹砸破,铺天盖地的火箭、羽箭从元军船上射向宋军,更有不少元军从自己船上跳帮过去,直接砍倒宋船地桅杆……胜利地天平,虽然缓慢,但却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元军倾斜。

海面上飘满了坠水地尸体,鲜血将海水染得鲜红。

张弘范看了看面色灰败的文天祥,手握马鞭志得意满的指着前方战阵,“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 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文丞相。 某家地诗做得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