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行图片记实-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走在牯岭街道上,就可见对面山中绿树丛中掩映着的一幢幢红色屋顶的别墅群及居民楼群,仅此就为庐山一漂亮景致。由于庐山相对海拨高,比素有火炉之称的南昌武汉气温低得多,成为人们避署盛地,由于风景秀丽,名胜繁多,更是不少会议的向往地,每当夏季,遍是上山避暑的人,而庐山经济的主要收入就是旅游业。这里有不少国家级、省级单位的疗养所、休养院,庐山的宾馆很多,还有不少居民在夏季将多余的房腾出来租给上山避署的人。我们被安排在铁道部庐山西湖宾馆,它就势而建,面对美丽的如琴湖,这是铁路职工的疗养院,是山上唯一的两个星级宾馆之一。庐山山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充融,散布着五十多个景点,二百多个景物景观,它们以瀑泉、山石、气象、植物、地质、江湖、人文、尤其是别墅建筑为类型错落在牯岭等几大风景区。这里奇山怪石,湖光岛影,堤岛穿插,古树参天、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庐山山上旅游分南北两条线,我们时间有限,请了一个正规导游带领游尝观玩。导游费十分便宜, 50 元一天,他们陪着上坡下山攀登也够辛苦的。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游历了山水相辉的如琴湖、花经、白居易草堂、锦绣谷、仙人洞、御碑亭等等景观。若要问游后的印象是什么,我以两个字概括之即美和险。 
除了自然景观外,文化则是庐山的代表杰作,千百年来, 以儒、佛、道三家杰出人物为代表的文化群体,使庐山几度成为辐射地域文化的中心,或历史特定的象征,从十九世纪起也接纳和兼容了西方文化。自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英、美、法、德、俄等 18 个国籍的人士,在庐山建造别墅,庐山牯岭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这里具有 18 个国家建筑风格各异的近 1000 栋单独别墅,既运用了西方乡村生活与都市文化结合起来的浪漫,又在园林布置上采取中国文化的传统手法,使西式的造型各异的石砌别墅群和谐地分布在自然风光与中国文化相融的氛围之中,别墅区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摩岩石刻融为一体,使庐山成为我国最具开放品格和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腹地的独特代表。如果说我游庐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是这形形色色风格迥异的一幢幢别墅。第二天我们单独观光了这众多别墅中的富有特别意义的几幢。首先是“美庐”别墅,它是庐山洋洋大观的别墅中的佼佼者,始建于 1903 年, 1933 年夏英国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夫人,从此宋美龄成为该别墅的主人。蒋介石夫妇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由于宋美龄名字中有一个“美”字,故命名此别墅为美庐,进入庐中有不少主人当年使用过的文物、家俱照原样陈列,并伴之不少蒋介石夫妇生活的照片,这里曾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行辕、记录出当时的历史轨道,主人生活的温馨,令人深想翩迁。另外还有不少重大历史意义的别墅曾与近现代中外名人广结姻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曾居住过的 124 、 442 、 259 、 176 号别墅现已改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里的每幢别墅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毛泽东主席在庐山的故居在芦林湖畔,为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称“芦林别墅”又称“芦林一号”,建于 1961 年,现改为庐山博物馆,珍藏不少珍贵的文物、文化、地质矿藏展品,毛泽东卧室则原物原样保存着。凡到庐山来的人不可不看“庐山会议”旧址,解放前为庐山大会堂,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 1959 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 1959 年的八届八中全会, 1961 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 1970 年的九届二中全会。沿门前石阶步入“庐山会议”旧址大门,迎面可见绛红色帷幕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庐山会议旧址”六个大字,影剧大厅是当年“庐山会议”的会场,大会主席台依然保持着当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时的原貌。休息厅则辟为展厅,一部纪录片——《庐山烟云》将三次会议剪辑汇编,在大厅循环放映,给我们参观者以历史感及身临其境之感。 
庐山还有一些重要景点如白鹿洞书院、太乙村,将军村因时间原因我们就没有去了。未来庐山以前在思想中对庐山只是一种风景名胜自然美的模糊感性认识,此次短暂的旅游后,对庐山的认识深入到理性认识,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特别是中国现代政治风云紧密相连。是中国近现代
      
史的缩影,它与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思想,人物、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它是唯一的国共两党领袖都钟爱和曾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20 世纪 30 年代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蒋介石曾在庐山居住 16 年,召开过政治军事经济处外交重要会议 11 次。 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全面抗日的“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的重要讲话,宣布全国进行全面抗战,正式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作用和地位,庐山成为中国发动抗日战争的策源地,从而开辟了世界反法西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从 1959 年起毛泽东主席三赴庐山,先后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三次重要会议。 1959 年 7 — 8 月间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即著名的庐山会议,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等党内军内高层领导人
      
进行了错误批判,将一次本来纠正左的路线错误转为党内反右倾机会主义,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和深远影响,党的民主作风受到破坏,最终的恶劣结果是 1966 年的文化革命的开展,矛头直指党内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走资派,使一大批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受冲击、伤害。演化成了一个国家主席、党内付主席不明不白死去的历史奇冤。面对着展览厅中彭德怀的给毛泽东的为民胡与鼓的请命“万言书”原件、彭德怀的照片,不禁想起毛主席诗词“谁敢横刀跃马,唯我彭大将军”,心中感慨万分,我只能说:“我不恋庐山,不想看到在庐山发生过的悲壮历史!”也许没有这次庐山会议的最后结果,中国的历史会走得更好些,连续三年的苦日子, 66 年的文化大革命也许就不会发生,有因就有果,历史是不容许任何人开玩笑的,谁要是不对历史负责,历史也不会对他负责的,历史是公允的!我肃立在彭德怀元帅的肖像前,对这位浴血保卫延安、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首位司令员缅怀,历史在庐山沉淀、凝聚,面对着彭德怀、黄克城、张闻天、周小舟的图片我禁不住沉思,悲切,历代建朝开国后对良将功臣的不公总逃脱不了重演的悲剧,而刘少奇等功勋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举手通过的“处理决定”,几年后也自蹈复辙,甚至更悲凄…… 
庐山从深远悠久的远古走来,鬼斧神工,巍巍峨峨,跨越千秋万代,历经荣辱兴衰,向五千年的
      
华夏历史奉献着博大的胸怀。它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荣登世界级名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凝结,是全世界文明的一个侧面,它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展现于世人。它在艺术的天国中滋养,在文化的光灿中蓄势,从而孕育得刚健、丰华、博大、高雅。游庐山、观庐山、玩庐山,要想真正识得庐山真面目,必须带着辩证历史观去研究、去发现、去推敲。 
庐山美、庐山秀,但庐山的寒湿过重,初来咋到,确使人受不了! 

      

            

      
掩映在绿村丛中的别墅群

  美丽的庐山牯岭公园:
      

      

                          

      
庐山第四纪冰川遗址——冰桌


      
美丽的如琴湖风光


      
               白居易草堂                            纵览云飞

      
                大天池                               天池寺

           

                       
                                 庐山植物园 

      
                                庐山地质公园

      
               庐山览车索道                         遥看太乙村

              

      
               仙人洞                               太上老君殿 
2004 年 6 月 24 日     


观瞻历史名人曾国藩故居 
[ 作者:黄鉴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40    文章录入:admin ]
近二十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胡雪岩、曾国藩之热潮,出版了关于这二人的不少大部头著作,言:“从商必读胡学岩,为官当看曾国藩。”胡学岩为安徽省积溪县人,即现在胡锦涛总书记的祖居地,其县有三胡,胡总书记祖上与胡雪岩这一胡各为一宗胡。由于历史变迁胡雪岩故居不复存在,只有一个胡雪岩故居展览馆,我曾参观过,里面布置很好,全面的介绍了胡雪岩的家世及为人之道经商之术,观后受益颇多。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富有传奇色采的一生。他为一介书生而勉力从戎,率新兴的湘军与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天国军征战十几年,最后挽救了濒临衰亡的满清王朝,成为晚清“中兴”的一代名臣。他一生置身官场,他首倡洋务运动,开工厂、设译馆、派留学生,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在学问修养上独领风骚,师承程朱道学,又涉及于汉宋并举的“经世之学”,开创了后来造就无数精英的湖湘学派;在家庭教育方面,曾国藩继承了儒家的家政道德传统,创立了他独特的治家之道。曾氏子孙大多学有所成,成为报效国家的俊秀良才。用儒家的道德标准衡量的话,曾国藩真可谓为封建社会“立功、立德、立言”不朽事业的“完人”了。曾国藩死曾掀起几次研讨其的高潮,褒贬不一。古言:“盖棺论定”。现在看来,常常盖棺也不能论定,仁者见人,智者见智,更多是不同的政治立场更有不同的论说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通过对曾国藩一生学问和事功的观照,取其精华,获得很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这也是一位封建时代的道德典范对现代人的价值所在。据所知曾国藩是近代两个政治观点迥然不同的历史名人毛泽东与蒋介石都共同推崇备至的人物,蒋介石的案头常备放着“曾文正公集”,而在曾国藩的故居中有毛泽东及其它近代名人对曾国藩的极高评价,至今还未见毛泽东主席能这样极高的崇敬一位历史人物的(见照片)。 
曾国藩是湖南双峰人,旧居在荷叶塘(原为湘乡辖,故又说曾国藩为湘乡人)。今年 5 月在石竹山面授完,经广东返湘后,途中在长沙由同学们安排专车走高速公路,后驶入乡道,总行程两个多小时即到达曾国藩故居,其旧宅大院称为“厚德堂”。这是湖南的湘乡、双峰、衡阳、衡山几县交界之地,处于丛山峻领之中,山势绵延盘恒,曾国藩旧居有五处,现保存完整的即为此“厚德堂”,院子很大,坐北朝南,后为主房,左右厢房为楼房,右楼房为其藏书楼,有三层,曾藏书达三十万册,专人保管,即使家中之人未得允许也不得擅自入内翻阅,其视书如命。房院南面是一溜房,院内房均以长廊相通,即使下雨也畅通无阻。大院后面是紧挨着的不高的小山丘,可见曾家当时并无多大社会背景,全靠自力而为。现山丘上古木繁拥。院外在北角山岗上修有一房叫“思云馆”,麻条石阶,拾级而上,这是曾国藩父逝世后,辞官守孝之处,他当时已是
               
朝廷重臣,丧父丁忧,理应守孝三年,一年零三个月后为朝廷召用,足见卦建社会孝义为重,不孝顺父母者谈不上报效国家。整个院的大门并不大,门外十分开阔,门前现有一半圆形池塘,余则是大片农田,据当地人介绍原来这里全是一个大水塘,好几百亩,上有游艇。田庄外均是起伏叠障的山峦,形成一个环抱的大气势。我给随行同学讲解整个气势,确有一种霸气、豪气之感。曾国藩作为一代名臣,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湖南人来说,自其后中国近代史上各种人才辈出,甚至是叱咤历史风云,追根塑源不能不说曾国藩有一定的影响力,研究近代湖南历史,近代湖南枭雄,不能不先了解湖南的曾国藩,他有湖南人的豪气、霸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