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柯云路1新星-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腐房,里里外外,连做带卖;远道贩山货,近道贩鲜蔬,八九七十二行,样样精通。用横岭峪一带人的话说:除了生孩子不会,没他不会的。顶多还有一样不会的:哭他不会。没人见他有过哭脸,啥时也是乐呵呵的。更绝的是他能编个“拉拉唱”——此名来源已久,无可稽考。什么事一到他嘴里随口就唱出来了。像上面提到的“驼秘书的好脾气”,“潘书记的电话票”,都是他唱出来的。他的“拉拉唱”在方圆几十里享有盛誉。
  “潘副书记,您这是不想在横岭峪干了,把招牌也拔了?”贾二胡右手拿着拨浪鼓搭在扁担上,故作惊讶地笑眯眯说道。
  他悠悠地颤着软扁担,两个又圆又大的扁箩筐一上一下很有节奏地悠着;湿漉漉的豆腐包布上前边撂着秤盘,后边斜躺着一副竹板和一把二胡。贾二胡不管卖什么,都不离他这三样宝:竹板,二胡,拨浪鼓。走到什么地方,放下担子先拉一阵二胡,随口编几段“拉拉唱”。等围上一堆人,他就和人说说笑笑,西家的短,东家的长,后村的圆,前村的方,打开挑子,三下两下不当回事就把东西卖光了。贾二胡这名字也是由他拉二胡来的,真名倒被人们忘了。
  潘苟世手里抓着路标,脸上透出铁青。叫他潘副书记,是他的最大忌讳。一个“副”字,能让他从头火到脚,横岭峪现在没有人敢这样叫他。贾二胡不但这么叫,而且分明是在挖苦他。
  “贾二胡,你有个正经人样没有?”他瞪着眼训斥道,同时把路标牌竖着往地下一蹾。
  贾二胡装作没听懂似地眨眨眼,转身悠起扁担,摇着拨浪鼓,没事人似地边唱边走:
  为啥得罪了潘书记?
  上不怨天,
  下不怨地,
  怨你叫他副——书记。
  为啥得罪了潘书记?
  上不怨天,
  下不怨地,
  怨没夸他儿虎气。
  “你站住。”潘苟世脸都气歪了,吼道。
  贾二胡悠着扁担不慌不忙地站住了。
  “你把豆腐挑到公社去。”潘苟世噔噔走上来,手指着公社大院方向命令道。
  “为啥呀?”
  “今儿不准你卖了。”
  贾二胡不当回事地笑笑,转身要走,又回头说道:“您别那么大火。我已经不归您管了,明白吗?我调到县里给农工商当顾问去啰。”
  潘苟世气昏了,“谁准你去的?”
  “县委李书记准的。这下你管不着我了吧?”
  潘苟世依稀记得前天驼秘书说过一档子类似的事。反了,真都反了。都越过他这公社书记和县委书记直接挂上钩了。可是,他脸上却马上变得客气了。贾二胡已经不是他的臣民了。“老贾啊,去县里工作,有啥困难没有?”他尴尬地浮出笑容,好像刚才根本就没发过火。
  贾二胡不认识他似的,皱着眉怪模怪样地上下看了他一眼:“李书记管一个县,来古陵两天就知道管我。你管屁大一片地方,三年了,你管过我这光棍孤老头一下吗?你是问过寒还是问过暖?”贾二胡转身又悠起豆腐挑,一下一下颤着,很美地摇着拨浪鼓,唱着走了:
  为啥老潘他不管,
  下不怨地,
  上不怨天,
  怨你不沾亲戚边。
  “老油子。”潘苟世气得往地上唾了一口,从牙缝里挤出声音轻轻骂道。
  贾二胡人老耳不聋,转过头来,高举起手,摇着拨浪鼓向他唱道:
  老油子,有造化,
  请到县里做专家。
  贾二胡咳了一下嗓子:“潘书记,今天我是临走在横岭峪转一圈,专门唱一唱您的好。”贾二胡道完这句白,扁担悠悠地走了,拨浪鼓卜郎卜郎有板有眼地响着:
  官不大,架不小,
  有他没他活得了。
  有两三个孩子已经闻声跑来,蹦着跳着跟上了贾二胡。他们也拍着手唱开了:
  官不大,架不小,
  有他没他活得了。
  潘苟世站在那儿简直气疯了。
  一抬眼,远远看见宋安生和横岭峪的小学教师肖婷婷沿着菜园篱笆和玉米相间的小道从科研所那儿并肩走来。宋安生一边走一边认真地说着什么,肖婷婷一边用手一下一下轻轻拨拉着篱笆,一边不时地扭过脸看着宋安生。看他们那美劲,臭劲。一大早又勾勾搭搭干什么去了?潘苟世在心中骂道。
  两个人在公路对面站住了,似乎在等什么人。
  路东边远远过来一辆自行车,两个人都跷起脚眺望着:“是她,是她。”
  自行车在土路上颠得铃轻轻响着,很快就近了,随着一阵笑声,跳下一个戴白帽穿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背着个皮书包,那股劲潘苟世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陈村中学的林虹。潘苟世已经听说她和李向南关系不平常。李向南今天来,她也来了,串通好的?
  “第一次见你穿裙子。”肖婷婷的声音像她纤瘦的身材一样,总是细细的。
  “今天我不上课。”林虹说。
  “上午我有课。”肖婷婷说。
  “我知道。上午我先去写生,下午咱俩一起画。”
  “那太好了。中午我给你做饭吃。”肖婷婷高兴地说。
  “小宋,”林虹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和一沓稿纸,“你翻译的这份资料我看完了,那几段,我给译了,添在上头了。”
  潘苟世大概知道,肖婷婷在跟林虹学画画,宋安生在外文方面也请教林虹。看着他们三人有说有笑的,不把他看在眼里,而且是站在他横岭峪的辖地上,他就恼怒得不行。他决定过去骂一顿宋安生。既是为了今天县委书记要来,事先敲打他一下,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心头的火。要不,他憋得简直要炸了。
  他刚拿起路标迈步从树下出来,三个人都看见了他。
  宋安生有些紧张,想躲一下似的,但马上镇静住自己,客气地招呼道:“潘书记。”
  宋安生身材单薄,脸有些瘦长,鼻头微微翘着,露出点孩子气。聪明的眼睛里总露出一丝谦卑。他出身不太好,多少年的民办教师,后来才转正。如果说贾二胡是旧“万事能”的话,他就是新“万事能”。修钟修表修电视,写字画图搞设计,针灸、裁缝、果树嫁接、水稻杂交,样样是把手。至于缝纫机、电动机、脱粒机、柴油机,凡是带机的,除了公鸡母鸡不会杀,他上手就都会修理。潘苟世来了,把他提成了公社副主任。这主要不是因为他“万事能”,第一层原因,是宋安生用针灸治好了大虎的羊角风,恩要报,是潘苟世一贯的思想;第二层原因,是宋安生守本分,老实规矩。服从领导听指挥,是潘苟世用人的首要标准。
  但是两年来,这个宋安生越来越不规矩了。什么事都有他的谱,什么事都要认真地争一争。现在潘苟世站在他面前,想发火却没发出来。也许是宋安生客气地打招呼堵住了他的嘴;也许是漂亮姑娘对他照例有压力。特别是林虹,她和婷婷边说话边一瞥一瞥看过来的目光,使他感到不自在。但他有刚才的恼怒支撑着:“小宋,我正要找你谈谈。”
  “什么事,潘书记?”
  “听说,你最近和公社机关支部的每个支委都谈过话,要求入党,是吧?”
  宋安生脸红了,很局促地站在那儿。
  “他们都和我汇报了。”潘苟世又打量了宋安生一眼说道,“你的关键,是要端正动机。你应该知道你的情况和一般人不一样。你要想想这么多年为什么没被吸收。”
  宋安生咬着嘴唇没说话。这句话极大地刺伤了他。他过去多少年的生活可以用“可怜巴巴”四个字来形容。除了小心谨慎地谋求生存,一点点把民办转成正式,他也一直在政治上争取着进步。但是,一切努力都等于零。
  肖婷婷知道宋安生的经历,听到潘苟世的话,她紧张地注视着宋安生。她怕宋安生软弱。林虹的目光也跟着转了过去。她也早知这位“潘二酸”的大名,现在觉得很好玩地瞧着他。
  潘苟世依然翻着眼打量着宋安生,以领导的口吻继续说道:“你也不用让你舅舅来给我油家具,绕着弯说好话,那些手段都没用。我潘苟世再窝囊废吧,也不至于那么瞎眼。”
  宋安生气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不知道舅舅帮潘苟世油漆家具的事。
  潘苟世又翻眼看了看他:“你不是还征求每个支委的意见吗?我也说说我的。要说本事,没人能和你比,能写会算,你比谁也强。真要论能力,让你当书记,让我当你的小跑,给你提鞋,你都不要。是吧?”他皮笑肉不笑地说着,话里露出一丝令人恶心的得意。他第一次发现,这样讲话比吼嚷更解气,“潘苟世在你眼里可能一钱不值,可他现在在公社书记这个位置上,你就不能把他怎么样,你就得听他的。是这个道理吧? 我对你的意见就是: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你在横岭峪,首先应该知道谁是你的领导,不要以为地球没你就不转了。”潘苟世假惺惺地笑了。
  宋安生气得浑身微微战栗着,可他一句话说不上来。
  肖婷婷看着宋安生被这样侮辱,站在那儿哑人似的。她又恨潘苟世,又气宋安生。潘苟世以为自己这番话收拾住了宋安生。因为出了气,他的态度自然了,他溜溜达达走过来两步,对肖婷婷说:“婷婷啊,好好工作,不要胡思乱想,到时候我提拔你到供销社当售货员。”
  提拔一个老师当售货员?林虹也惊呆了。
  肖婷婷气得浑身哆嗦。肖婷婷的受辱,使宋安生从刚才的窘态中挣脱出来,他把婷婷挡在身后,“你说没我地球还转,是吧?”
  “怎么了?”潘苟世莫名其妙地看着宋安生。宋安生的脸上一扫往日的克制与谦卑,充满蔑视。
  “你不是不相信地球是圆的吗,它转什么?”
  潘苟世一时张口结舌。他从来就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虽然他上学时学过,也见书上写过,那是和他脚底板下实实在在的经验相悖的。他就是不相信。平时,他经常爱用这个观点和别人抬杠,算是他以土卖土和说笑逗乐的日常话题。“我不相信地球是圆的,怎么了?”他恼羞成怒地瞪起眼。
  “不相信地球是圆的,就是不相信科学世界观,就是迷信,就根本不能当个共产党员。 “宋安生冷静地说。林虹在一旁用讥诮的眼光看着潘苟世,这时一本正经地加了一句:“这是马克思说的。”
  潘苟世被唬住了。这回,轮着他一句话说不出来了。
  “走。”林虹一拉肖婷婷,招呼上宋安生,三个人转身就走了。
  潘苟世气得浑身像一台停着没关引擎的手扶拖拉机一样,突突突地抖动着。他要有个什么动作发泄一下,于是猛抡起手中的路标,砸在了树上,咔嚓一声,木牌子断成两截,“横岭峪公社”几个字从中开裂。他更有气了。远远又传来林虹咯咯咯的笑声。婊子养的,小寡妇。他一抬眼,看见“省农科院横岭峪研究所”的路标赫然立在路边,占着他横岭峪的地。他两步上去,躬下腰连摇带转,一下拔了,哗拉一声扔到旁边的玉米地里。
  两个过火的行动使他清醒了。这是干什么呢?疯了?应该把农研所的牌子再插上。
  这时潘来发匆匆来了。“大哥,”潘来发这是以叔伯兄弟的身份请示家事了,“大伯的过世三周年怎么着?村里来电话了,你是不是先回去安排一下?”
  “眼下顾不上,先让他们看着办吧。”这位大孝子挥手说道,脸色黑乌铁青,“抓紧时间,先准备正经事。”


第二十七章
  天有不测风云。载着县常委的大轿车刚到横岭峪,天就有些变阴。离潘苟世早晨拔路标的丁字路口还差一二百米远,轿车就被一群闹嚷嚷的农民拦住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足有七八十人。他们有的朝车上高喊着:我们要见县委书记,我们要找李书记。有个高个子长着两道浓黑剑眉的小伙子,高举起一只大手在车前的窗子上拚命晃着。有的擂着车门。有的还相互揪着衣服,脸红脖子粗地骂着。更多的人分成两伙,在闹汹汹地吵嚷着。
  李向南和县常委们都下了车,他蹙着眉扫视了一下闹嚷嚷的人群:“我就是县委书记,我叫李向南。”
  “我们要找李书记评理。”人群稍静了一下又激动起来,两伙人争着告状,嚷成一片。
  原来是上横岭村两户农民因浇地抢水,互相断渠,打了起来。最后牵动了两大姓:姓马的和姓孟的,几十户人都卷入了纠纷,动手又动铁锹,伤了人。两边都争诉着吵打过程和各自的理,都把自己的伤号拥到前面叫县委书记看。姓马的伤号用门板抬着,头上绑着纱布,透着血迹,是个娃娃脸的壮小伙子。姓孟的伤号一瘸一拐地被人搀扶着,头上脚上都缠着纱布,一只胳膊还用纱布吊在脖子上,是个黑虎矮壮有点军人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