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系江山-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维钧说道:“我只能保证政府方面不会出面批评,但是有些民间的声音,我们也没有办法。因此我们建议还是要通过一个传教管理办法,自由传教不代表传教士可以为非作歹,同样也接受监督。”

三位公使自知理亏,也只能起身离开,顾维钧把谈判的情况汇报给了王永江,王永江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这次修建水坝,我们不只要拥有一个亚洲最大规模的水电站,还要学会设计建造水电站的技术,要从洋人手上掏出真本事来,为以后自行修建水电站打基础,电力充足起来,东三省的经济就要腾飞了啊。”

就在此时袁金铠又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见到王永江之后,笑着说道:“岷源老兄,这位就是武同举先生,也是水利专家,让洋人帮咱们修水电站,咱们没有懂行的人不成,因此我把他请了过来。”

王永江一听,也兴奋的打量一下武同举,年纪在四五十岁,身材矮壮,一脸的憨厚。王永江和袁金铠把情况向他介绍了一下,说到了要在松花江建设水电站。

武同举顿时露出了一丝愧疚,急忙说道:“王省长,袁参议,我是搞水利的不假,但是我主要研究修筑堤坝,防洪灌溉上面,修水电站虽然懂一点,但是没有实践,基本上就是个门外汉,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啊?”

“武先生,那你还知道国内有这类的专家么?”

武同举艰难的摇了摇头:“王省长,国内顶尖的理工人才,都在奉天了,实在是找不出这类的专家,惭愧啊!”

“那武先生,不需要让你参与,光是监工能做到么,毕竟列强心思太多,没有信得过的人看着,我怕他们会在施工的时候耍诈!”

“隔行如隔山,水电站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技术水平提升,还要更换主机。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要留出余地,可是我们并不懂行,如果列强不给咱们留,或者说制造麻烦,等以后更新的时候,他们再狠敲咱们一笔,那就糟糕了。另外诸如工期,造价,设备等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不然就要吃亏受骗,武某知道水电站的重要性,但是我真是没有这个本事啊!”

王永江一听,顿时就傻眼了,好不容易让列强松口了,可是要是自己没有专业人才,好事变成了坏事,那不就弄巧成拙了。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秘书跑了过来:“王省长,大帅发来了一份电报,让您亲自过目呢!”

第五百七十九章俄国人反扑

袁金铠看着王永江,只见他一面看着电报,一面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岷源,是不是拙言提出了什么好主意啊?”

“没错!”王永江哈哈大笑:“拙言果然思虑周全,他让咱们去德国找一批专家做顾问,让德国人帮忙审核方案,制定计划。咱们这边再派出一个监督组就行了,我看这个任务武先生能承担了吧?”

武同举点了点头,不过他又疑惑的问道:“王省长,既然可以请德国专家,直接让他们提供技术,参与施工,不就可以了么,再让我看着,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袁金铠在一旁笑着摇摇头:“武先生,你把事情看得简单了,德国是战败国,西方列强都限制德国,按照规划,咱们的丰满水电站可是亚洲第一的规模,如果德国人参与,英法都会出面,直接搅黄的。”

王永江也说道:“不错,我们还要雪藏那些德国专家,不让他们和英法美派出来的人见面,不然他们一旦串通起来,或者德国承受不住压力,就会联手欺骗我们。所以必须把德国人藏起来,这样出于仇恨,德国人会愿意帮我们,戳破西方国家潜在的骗局。”

听到了王永江的解释,武同举也忍不住眼圈泛红:“王省长,这些年我就听说兰帅一直提倡实干,反对空谈,而且东三省工业发展最有成效。直到今天,武某才算是真正明白了你们的不易,发展点什么,都要和列强斗智斗勇,费尽心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王永江也谈了一口气,奉军能走到今天,的确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最初的工业基础不过是连偷再抢,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设备和技工都是七拼八凑,才能有了眼前的成果。

“哎,只要把水电站建起来,电力供应充足,咱们发展速度还能快不少,到那时候也就算是修成正果了。取经都要九九八十一难,想要建设一个强国,哪有那么容易啊!”

武同举重重的点点头:“王省长,我给你立下一个军令状,武某愿意带着懂水利的朋友和同学,就借助这次机会。丰满水电站修成之后,我们一定把技术学到手,掌握自行修建水电站的一切诀窍!”

“好!”王永江也是心中涌起豪情,大笑道:“中国人就要涨志气,列强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强国的脊梁。就是靠无数的科技人才撑起来的!”

经过商讨,武同举被任命为丰满水电站筹备总办,武同举也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各地搜罗懂得水利的人才,另外除了从德国聘请专家之外,他们又在流亡的那些白俄之中,找到了一批人才。

有了这两套人马,盯着美英等国,他们就别想玩什么花样了,而且武同举还精心选拔了一批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办成工人,或是充当辅助人员,或是充当翻译,总之从不同角度下手。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全都总结起来。

除此之外,还特别安排了德国的专家负责讲课,把修建水电站的关键告诉他们,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让他们了解,以便尽快掌握技术关键。

从政府到每一个工人,都被组织了起来,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专门从西方人手中偷师。在最初的时候,武同举他们只能傻愣愣的白天听着美英的忽悠,晚上再去找德国讨教,等到了一年之后,他们已经能和美国技术人员一同辩论了。

整个丰满水电站,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到了最后半年,武同举他们俨然也是专家的程度了,至于德国人早在一年多之前,已经回国了,他们把能教的全都教了出来。

按照计划,整个工期需要五年时间,结果奉军把时间缩短了一年多,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还掌握了种种相关的技术,包括水电站用的特殊水泥,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等。丰满水电站还没有完工,奉军就已经又规划了五个水电站,相继开工了,这些水电站为东三省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动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还没有谈妥水电站的时候,张廷兰就已经乘着火车北上了,前线还在等着他。

“沈华,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了,您怎么突然问这个啊?”沈华顿时有些担忧的问道:“您是不是觉得我办事不够勤快,要把我赶走啊!”

“瞎想什么呢,我是觉得你年纪也不小了。”

“您总不能嫌我不够年轻啊?”

看着沈华惊恐不安的受气包模样,张廷兰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是想着给你找个媳妇,然后生个娃,这有了孩子,感觉顿时就不一样了。怎么说呢,就好像人生路上,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看东西的心态完全变了。”

沈华撇了撇嘴,他终于明白张廷兰为什么突然问这话了,就在张廷兰刚刚把安德鲁他们抓走,到了家里,正好赶上了周芯瑶分娩。

不只是张廷兰,就连身体十分虚弱的张作相都被惊动了,帅府上下都在等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经过了五六个小时的痛苦挣扎,周芯瑶终于生出了一个孩子,不过有些遗憾,只是一个丫头,让盼着抱孙子的张作相稍微有点失落。

张廷兰到没有什么感觉,相反对于这个长女他是欢喜到了极点,人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捧着皱巴巴的孩子,就仿佛捧着世上最珍贵的宝贝一样,这种喜悦比起什么都来的让人沉醉。

什么家国大事,什么国计民生,暂时都忘掉了,这个小娃娃就是整个世界。如果条件允许,张廷兰甚至就想一直这么陪着她们母女。只是很可惜,就在张廷兰离开这段时间,远东的战局再度紧张。俄国人又调来了大量的援兵,准备和奉军决一死战。

张廷兰不得不提前返回,离开了还很虚弱的周芯瑶和刚刚出世的女儿。此时坐在火车上,一闭上眼睛,张廷兰仿佛就能听到女儿的哭声。简直比起最美妙的音乐还要动人。

“沈华,我现在心情不错,你想要什么样的媳妇,都能帮忙,正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

沈华脸上也露出一丝害羞,不过随即就被狂喜取代了,他急忙说道:“大帅,我还真看中了一个姑娘,只是她的家里头看不上我!再加上工作太忙,也抽不出时间。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人家了,也不知道她心思变没变。”

“按理说你小子人模狗样的,也说得过去,而且还挺机灵的,什么人眼光这么高,连你都没看上啊?”

“大帅,她爹是前清的老学究。又是家里头的小女儿,简直就是珍珠长腿活宝贝!最看不起的就是我这样拿枪动炮的,粗鄙武夫,配不上人家的门第。”

张廷兰哈哈一笑:“沈华,这次打完仗,我就去亲自给你提亲。”

“大帅,您还是别去了,人家最讲究气节了,万一剥了您的面子,我不是百死莫赎么?”

“朽木不可雕也!”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只要那个姑娘愿意。你就下手,老东西敢不答应,就下手抢过来,把生米煮成熟饭,出了什么事我兜着!”

火车一路疾驰。过了哈尔滨,到了满洲里,这里已经是奉军最主要的物资转运基地。由于俄国境内的铁路都是宽轨,和东三省制式不同,现在又没有办法修改铁轨,只能在这里暂时转车,用宽轨送到前线。

就在张廷兰刚刚到了满洲里,正好有一批东西送了过来,这并不是普通的物资,而是十辆宽轨使用的机车。

以往奉军运输车辆都是从海参崴缴获的那一批,可是这些机车还要满足外东北方向的使用,因此能调过来的有限,奉军不得不采用大量的畜力运输,甚至要用驮马来拉车厢。

从开战之后,哈尔滨的机车厂就在昼夜赶工,制造宽轨使用的机车,这次首批送来了十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十辆机车迅速投入了使用,装上了满满的弹药物资,尤其是前线最缺少的重型炮弹,在所有人热切的目光之中,快速向前线驶去。

张廷兰离开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前线的战局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奉军已经准备一鼓作气,拿下赤塔,结果又有后方出了问题,不得不暂时押后。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之中,俄国人从欧洲方向调来了重兵,而且针对远东俄军的指挥人员也做了调整,布柳赫尔由于连遭败绩,已经被撤消了总司令的职务,由于他之前战功卓著,还留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新任远东俄国的总司令变成了布琼尼,这个大胡子在沙俄时代就从军了,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爆发了俄国内战,他在察里津保卫战的时候,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

他也平步青云,部下被扩变成骑兵第一军,他这一个军当中,政委是伏罗希洛夫,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团长朱可夫,全都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人物,受到了斯大林的特殊优待。

这次布琼尼率领他的骑兵第一军,另外还包括三个步兵师,两个独立旅,相当一部分的游击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给他们派遣了三十架作战飞机,以及一些坦克和装甲车。

光是从部队的构成上来讲,这已经是莫斯科能派出的最强大阵容,俄国人已经将胜利的筹码都押在了布琼尼的身上。此时的俄国还是内忧外患,不只是远东要和中国作战,在东欧方向,还要和波兰作战,另外在乌克兰,高加索,中亚等方向,全都有战火没有扫清。

四面狼烟之下,俄国人依旧不愿意放弃远东,俄国是双头鹰,如果失去了远东,就等于一个脑袋被砍掉了,那种疼痛不是任何一个俄国执政者能忍受的,不管是红的,还是白的,全都一样。

“同志们,我仔细研究了前线的战报,我认为中国人能够得逞,并不是他们有多强大,而是我们在战略和战术上存在严重的漏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味防守,被动挨打,这样才让中国人屡屡得手,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将中国人彻底赶出远东!”

布琼尼大声的讲到,一旁的布柳赫尔脸涨得通红,显然布琼尼的话是在针对他,指责他的无能。

布柳赫尔也猛地站了起来:“司令官同志,我们面对的中**队,并不是一个弱者,他们战术先进,意志顽强,是可以和欧洲强国比肩的部队。而且远东的地形对他们有利,如果贸然采取行动,我们只会再次尝到失败的苦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