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系江山-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景惠平时糊里糊涂,不过这个时候问题确实相当有分量,正是大家伙关心的,如果段祺瑞借着参战之名,把各地的军队都调到欧洲,前去充当炮灰,打着参战之名,行削藩之实,大家伙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总理已经和列强协商过了,中国参战并不需要派出军队。只要派遣一部分劳工就行,不费一枪一弹。就能得到战胜国的地位,这是非常合算的事情。”

“徐秘书长,既然不用派军队,我看就不必大张旗鼓的参战了。”张廷兰在一旁笑着说道:“德国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即便是战败了,他们的科学技术依旧是欧洲领先的,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力,我们不必得罪德国人。因此我建议不妨各省共同组建一个劳务出口公司。列强需要多少劳工,咱们就提供多少,这样才能两全其美,您看这个想法如何?”

张廷兰的话一出口,老张听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笑着说道:“拙言的建议很稳妥啊,得罪德国实在是不智之举。我看还是不要宣战的好!”

老张何等精明,张廷兰的话说完之后,徐树铮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老张迅速就捕捉到了,心里头瞬间就明朗了,老段还是准备借着参战的机会扩充军备。其实道理很明显,没有好处,老段会急着参战么。

奉军如今乃是一方诸侯,当然不愿意老段做大,因此张作霖故意顺着张廷兰的话说。就是要把徐树铮逼到墙角上。

徐树铮听到了这话,果然神色有些变化。沉吟了半晌,才说道:“雨帅,参战不参战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宣战之后,我们就是正大光明的战胜国,能够收回失去的主权,能够废除各种条约,解除种种限制,好处太多了,如果不参战,这些好处就没有了。”

“还是徐秘书长高见,如果能收回国家的主权,参战也是好事情。”张廷兰继续说道:“那不知道和列强谈得怎么样了,是否签订了协议,他们准备用哪些特权来换取我们参战呢,是关税,还是租界,是铁路,还是驻军?如果真能把南满铁路收回来,我想所有奉军将士一定愿意听从总理的号令,哪怕真的上战场,埋骨他乡,也是万死不辞!”

张廷兰一番话说的是大义凛然,类似的话上次张作霖也提起过,收回主权这种事情必须落实到条约上面,不然空口说白话,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这一点又一次击中了徐树铮的命门,收回主权之说只是北洋一厢情愿,英法等国根本没有同意,小徐的心中也是一阵阵的翻腾,奉军上下果然不好对付,他这套说辞对付别的军阀无往而不利。

大家伙一听说不用自己派兵,还能收回主权,就毫不犹豫的点头了,北方的各省督军还组建了督军团,替老段摇旗呐喊。可是到了奉天这里,漏洞就被牢牢的抓住了,老张根本不上当。

小徐显得有些被动,一旁的杨宇霆突然笑道:“大帅,又铮刚刚到奉天,咱们还是先接风洗尘,大事情明天接着谈吧!”

杨宇霆和徐树铮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算得起是同窗,两个人一个得到了总理的重用,一个得到了东北王的信任,也算是一段佳话,杨宇霆主动帮着徐树铮化解了尴尬,老张也索性不谈公事,而是大摆筵席,款待徐树铮。

酒席结束之后,杨宇霆主动找到了张廷兰,一见面就冷冷地说道:“拙言,我觉得怎么看参战都对国家的好处众多,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对又铮有敌意呢?”

“邻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问题你还没看透啊!”

杨宇霆一脸的疑惑的说道:“拙言,德国战败已成定局,这点你也说过,咱们痛打落水狗,捡一个便宜,就算关税不能收回来,至少德国在中国的特权都会被废除,这也等于是解开了一道枷锁,我怎么看,都是合算的买卖。”

“邻葛,你光说了解开的那一道枷锁,却没有算另一道可能添加上的锁链。”

张廷兰此话一出口,杨宇霆顿时把眉头皱了起来,说道:“拙言,此话怎讲?”

“小徐虽然说不派军队参战,但是我敢说老段一定借机扩充军备,他可能不敢收各省的权力,但是再去练一支部队,是必然的。”

杨宇霆低着头想了想,也点点头,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段祺瑞这么急着参战,多半有这个考虑。

“拙言,你是担心北洋因此做大,会威胁到奉军的利益,因此才反对出兵的么?”杨宇霆说道:“我虽然是奉军的人,但是心里头还想着这个国家好,现在天赐良机,不能丢了啊!”

杨宇霆的话其实已经有点出格了,明显是在指责张廷兰为了奉军的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也隐隐有指责张作霖的意味,如果不是和张廷兰相交很深,相信张廷兰的人品,杨宇霆绝对不会说这话。

“邻葛,你误会了,我还不至于这么小家子气,尤其是在国家利益面前,更不会犯糊涂,但是有一点邻葛你需要往深了想想,老段要扩充军备,这些军备会凭空而来么?他又凭什么换来?”

张廷兰连续的反问,让杨宇霆感到了浑身一震,瞬间思路就打开了,也明白了张廷兰的顾虑。既然扩军,就需要武器军饷,而且还要引进外国的教官,需要花费的资金就相当惊人了,那如何弄到资金呢?

北洋政府肯定拿不出来,就只能向列强借款,再想想晚清以来的借款,杨宇霆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肯定需要拿更多的经济军事利益去交换。

徐树铮在游说奉军的时候,只说了能收回主权,但是却没有说会因此失去多少主权,两者权衡,究竟值不值得。

“邻葛,最初是美国鼓动北洋参战,很显然美国人也看到了这步棋,只要鼓动北洋参战,他们就能利用贷款和军备两条锁链锁住北洋。结果日本人也看到了这步棋,他们转而支持北洋,此时美国人自食其言,反对中国参战,这背后有多少小算盘,邻葛你还没想明白么?”

杨宇霆到了现在才如梦方醒,自己只看到一步,而张廷兰已经看到了三五步之外了,参战的问题的确没有那么简单。日本人在背后怂恿,小鬼子一直把目光放在东三省,老段会不会出卖东三省的利益,来换取日本的支持!

现在看起来不是奉军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家主权于不顾,而是老段为了他的利益,可能会出卖东三省。

史实也的确如此,段祺瑞训练参战军的资金就是出卖了东北的铁路和矿山换来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原借款,为日本人进一步染指东三省铺平了道路,可谓是遗祸无穷。

张廷兰凭着对历史的一点了解,再加上现在的了解的事实,把道理和杨宇霆讲了之后,杨宇霆也是如梦方醒,才看明白其中隐含的危机。

他原本还顾念和徐树铮的同窗情谊,想要帮着徐树铮说话,但是现在一看,这完全是一个火坑,杨宇霆站起身,对着张廷兰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拙言,要不是你点醒,我险些犯错!”杨宇霆道:“按照拙言的意思,我们要反对参战了?”

张廷兰又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凭着奉军现在的实力,我们应该追求自成一系,不必跟在北洋的后头,充当跟屁虫。奉军不出来反对,就是对老段最大的支持,值得他付出足够的代价,不然我们大军直接南下,支持黎元洪,那样黎菩萨有了大总统的名分,还有了军力支持,可就不怕老段了!”

张廷兰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邻葛你把消息透漏给你的老同学,老段必须承认边防军,同时答应奉军扩充两个师,奉军就保持中立,他们愿意怎么争,就怎么争,不然咱们也有本事让老段垮台。”

第三百四十一章詹天佑

张廷兰的话可不是吹牛,自从和俄国人较量之后,奉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国内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北京和奉天更是近在咫尺,如果奉军突然发难,老段还真没有办法收场,只不过张廷兰也清楚,破坏容易,烂摊子却没有办法收拾,这个倒霉的工作还是留给段祺瑞撑着吧。

“拙言,答应了扩军的要求,老段一样会向日本出卖东北,咱们该怎么防范啊?”

“怎么也防不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咱们已经被惦记上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刀磨得锋利起来,贼敢来,咱们就剁了他!”

杨宇霆也很清楚,张廷兰说的一点错没有,关键时刻就靠着自己的实力,别的都没用。

“扩军容易,一年就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关内民众到东北谋生,挑选几万青壮一点问题没有,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军官队伍严重跟不上啊,讲武堂第一批的学生已经毕业了,现在第二批也招收了,不过也就是一百多人,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

张廷兰一听杨宇霆的抱怨,他也深有感触,东三省不只缺少军事人才,其他各方面的人才都严重缺乏,这已经成了张廷兰的一块心病。

“军官培养是有周期的,咱们也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光指着东三省的人才,肯定不够用,还要从关内招募人才,尤其是诸如保定军校,办学时间长,积累的学生数量也多。尽量多招募一些吧!”

光靠着自己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奉军的需要了,向关内招募一些人才,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这个主意我也想过,不过东三省毕竟处在关外,气候条件不好,而且那些军校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人家也都是香饽饽,毕业之后,直接能进入北洋军。有多少人愿意跑到关外受苦。”

这个问题张廷兰也清楚,毕竟东三省从清末才开始开发,在很多人眼中,这里还是苦寒之地,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才不会有那么多闯关东的呢。

“要想吸引人才,就要改变老百姓对奉天的印象。邻葛。你说咱们出钱拍个电影怎么样?”

杨宇霆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听到张廷兰的这个想法之后,也是大大出乎意料。

“拙言,电影都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咱们拍奉天。你准备拍什么啊?”

“什么都能拍啊,广阔的黑土地,刚刚建立的工厂,铁路。北市场,总之一要展示东北的富饶,二要展示建设成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只要到了东三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就不信吸引不了人才。”

在后世弄个城市宣传片,国家纪录片之类的东西十分常见,而且很多政府都愿意投入大价钱,宣传城市的形象。但是在这个时代,别说是中国,就是西方世界都没有这么干的,而且电影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东西,很少有政治人物意识到了电影的宣传作用。

不过张廷兰还是比较清楚的,电影能做到图文并茂,比起干巴巴的报纸,有太多的趣味了,而且老百姓没有见过,第一次看到,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廷兰越想越觉得可行,至少能在老百姓面前制造一个好印象,改变奉军的象形。

“就这么办了,现在我就安排人手,到上海滩,找几个拍电影的过来,给东北拍一个纪录片,保准一炮走红!”

杨宇霆对这种太过超前的方式还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张廷兰愿意折腾,他也不会拦着,如果真能吸引到一批人才,这也是难得的好事情。

他们两个又商量了一下如何应付老段和小徐,然后杨宇霆将情况报告给了张作霖,老张也很赞同这个想法。原本奉天势力不够,就要傍着大树,那时候就要尽早表态下注,下的越早,好处越多。

但是现在奉军地位不断膨胀,再急着给人家当急先锋,实在是太丢身份了,老张对于张廷兰的说法很赞赏,奉军不反对,就是对段祺瑞最大的支持了,很快奉军上下统一了看法,然后把这个态度也透露给了徐树铮。

小徐一看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回到北京,赶紧找到了段祺瑞,二人仔细商量了一下,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借着参战的机会,把军事力量扩充起来,只有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军队,才能压服天下的诸侯。

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之后,西南的诸侯就已经事实独立了,那才是老段的心病,因此对于奉军最好还是做一些妥协。

老段几经权衡,答应授权张作霖组建东北边防军,同时给了边防军一个师的编制,另外答应老张扩充一个守备师。

“咱们的大总理做的好声音,咱们要两个新的番号,他只答应咱们扩充两个师,一下子就给打了五折啊!”

“大帅,咱们扩军要一步一步来,咱们刚刚把护路军扩充起来,另外二十八师也刚刚重建,骤然多了两个师,咱们还力有不逮呢!”

张作霖也同意杨宇霆的看法,能扩充两个师,老张已经很满意了,特别是得到了组建边防军的权力,更是给奉军极大的自主权力。

这个边防军早就计划了,底子就是收复中东路的护路军,张廷兰是当之无愧的边防军总司令,孙安虎原本掌管中路大队,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