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应该能把药材种好的。便对苗佩兰扮了个笑脸:“相信我!你可以拿出一亩地来种药材,先试试看,我教你怎么种。”

苗佩兰歉意一笑,摇摇头。

“为什么不?”左少阳道。

苗佩兰低着头道:“贾老爷不让的。佃租的田只能种水稻,别的不准。免得损害肥力。”

左少阳似懂非懂哦了一声,本想说我去给贾老爷说,可转念一想,自己跟人家的交情还没那么好,这关系人家田地的问题,只怕没那么好说话。便又打住了,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很想开荒种药材,种药材不需要那么好的肥力,不用耕地也行,象什么山坡、荒滩都行。而且开荒种地头几年还可以减免税赋,挺不错的。只是我不会种地。唉!”

左少阳提议种植药材,最主要的是种植那些唐初没有作为药材使用的常用药。那是没地方买去的。而他知道,如果直接说和苗佩兰合伙种药材,她对种植药材不熟,肯定不会愿意,但要说自己想种又不会种,说得可怜巴巴的,她说不定还会提出帮忙,从李大娘没钱付药费她把所有卖柴的钱都给了人家,就看得出她是个热心肠的姑娘。果然,苗佩兰微笑道:“开荒我可以帮你。”

“真的?”左少阳惊喜道,“不过你这么忙,只怕没时间啊。”

“没关系,只要不是农忙的时候,还是能抽出时间来的。”

左少阳摇头道:“这不好,耽误你的时间,农闲的时候,你一天能打四五挑柴火,算下来能赚四五十文呢。耽误一天就耽误好多了。”

苗佩兰苦笑道:“要是有你说的那么赚钱就好了。——卖柴火的人很多,柴火不好卖的,有时候几天都卖不掉一挑柴,赚不到几文钱的。”

第62章 雪地采药

左少阳道:“那你还打这么多柴做什么?我看屋后都堆满柴火了。”

苗佩兰莞尔一笑,道:“谁愿意大冬天的打柴啊,家里要柴火烧呀,柴火要放干了才好烧,生柴不好烧,烟子太大了,要放干了再烧。再说了,大冬天的啥事都做不了,多打些柴堆着又不会坏,农忙起来可没时间打柴的。现在不打柴,那时候哪有时间啊?”

左少阳这才明白,苗佩兰打柴主要是留着以后家用,卖不掉那么多的。所以打柴赚的钱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

左少阳道:“那也不好,始终是耽误你的农活的。——对了,你们村李大娘的儿子,就是那个李大哥,他们在水渠工地上挣的工钱,一天能挣多少工钱?”

“这不好说,得看个人干了多少活。”

“李大哥赚多少?”

“嗯,听说一天能赚三文钱。还包两顿饭。”

左少阳咋舌道:“才三文钱?太少了吧?”

“李大哥赚的还算多的了。有的一天也就一文钱,不过,能有两顿饭吃,省了一个人的口粮,这已经很不错了。”

“那倒也是。要不这样吧,你帮我开荒种药材,我给你工钱。就按照李大哥的标准给,一天三文,管两顿饭。”

“我不要钱。帮你开荒就行了。”

“那不行,用了你的劳力,当然要给钱。要不然就算了,我自己慢慢挖就是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左少阳故意可怜巴巴的样子道。

苗佩兰扑哧一笑,回头道:“那就每天两文,包两餐,不行就拉倒。”

左少阳笑了,叹道:“听说过给人打工抬高价的,还没听说过自己给自己压价的。好吧,既然你坚持,就先这样吧。不过,若我的药材种植有前途赚了钱了,水涨船高,那是我给你涨工钱,你可不许推。”

苗佩兰微微一笑,点点头。

苗佩兰经常打柴的地方距离老槐村没多远,说着话就到了,一个向阳的大斜坡。坡势比较缓适合打柴,却不太适合左少阳冬天里采药,因为地面都覆盖了齐小腿肚的积雪,要扫开积雪才能找到药材,这还是一上午的太阳溶化了一部分积雪之后了。

左少阳可不想寻宝一般扫开积雪去找,只能找高株的药材,很快便看见了好几株金荞麦,这是一种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的药,秋冬地上茎叶枯萎时采集最好,割去茎叶,刨出根药用。

左少阳正满处寻觅,突然,他眼睛一亮,看见了一株草药,根茎如同箭杆,顶端长着一些穗花,远看就像一支红色的雕翎箭倒插入雪地一般!这是天麻!《神农本草经》里称为“赤箭”。

左少阳忙把积雪刨开,小心地将下面的根茎挖了出来。将地上的茎和须根除去,用雪水洗干净。只见这颗天麻入手沉甸甸的,饱满结实,尖头处类似鹦鹉嘴,是上品天麻。

左少阳听见不远处砍柴砰砰的声音,叫道:“佩兰姑娘!佩兰姑娘你过来一下!”

砍柴声停了,又听见踩断树枝的声音,苗佩兰身上挂满了树枝上碰落的雪花,跟个圣诞老人一般提着柴刀过来,微笑着瞧着他。

左少阳将手里的天麻一亮:“知道这是什么吗?”

苗佩兰接过瞧了瞧,摇摇头。

“这叫天麻,也叫赤箭。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前两天我在城里瓦市药材批发市场瞧过,他们那的上品天麻一斤要卖二十文呢!一般的天麻也能卖十多文。在我们药铺,天麻零售价要高于药材市场的批发价。你想,你要是一天能挖个几斤天麻,那不比你砍柴强啊?你说了很多时候砍的柴是卖不掉的,只能自己用,但天麻不一样,它是熄风止痉的常用药材,需求量很大的。只要你挖到了,就能卖掉!”

“是吗?”

苗佩兰半信半疑瞧着他,那神情分明在说,有这么好的事情,别人怎么不做呢?左少阳笑道:“天麻不像一般的野草,产量没这么多的,也许你找上一天,也才能找到一两颗。运气差的,或许连一颗都找不到,而且,天麻只能在冬春季节采挖,而且最好是冬季采挖,这叫‘冬麻’,质量优良,而春季的‘春麻’质量就差多了。所以,你不能一年到头都有这种好运气的。不过别的季节可以采挖的草药更多。”

左少阳扬手一指银装素裹的山岗:“你看这漫山遍野的,有几个人在大雪天正月初一初二还上山打柴的?这些人没你能吃苦,而且,挖药材卖也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不懂的,也没处学去,就好比你,这天麻你就算看见了,也不知道是天麻,也不会挖出来去卖。这得有人教。别人没人教,我可以教你。采挖一些冬季采挖的药材。应该能比你砍柴赚钱。”

苗佩兰点点头:“我相信你。那你教我吧。反正家里砍的柴火也差不多够了。”

“好!”左少阳把刚才除掉的茎拿给她看,教她怎么识别天麻,然后带着她开始满山遍野找。

他们运气还真好,走不多远,便又看见了一棵天麻。

左少阳没有提醒她,故意东张西望没看见。苗佩兰抓着那颗天麻杆茎上下瞧了瞧,回头喜道:“左郎中,你瞧,这棵是不是天麻啊?”

左少阳嘿嘿一笑,道:“你挖出来瞧瞧看。”

“好的!”苗佩兰很快把那株天麻挖了出来,除掉泥土,跟先前挖的那颗天麻一对比,顿时喜上眉梢,道:“应该是的吧,很像哟!”

左少阳笑道:“嗯,没错,你挖到了第一棵草药了,而且还是比较值钱的天麻!”

苗佩兰高兴地捧着那天麻左看右看,欢喜得鼻翼边的几颗雀斑都在笑,十分的可爱,左少阳瞧得心动,心想这打柴姑娘虽然皮肤黑了点,但长得挺俊俏的。都说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话用在苗佩兰身上,半点都不假。

苗佩兰挖到了天麻,兴趣更浓了,跟着左少阳睁大了眼四处瞧着,不久,他们又找到了一棵玄参。玄参虽然也叫“参”,但比人参的价格差远了,一斤也就一文钱。

接下来,两人还发现了枫香树的果实路路通,以及隔山消和马钱子等等,这些都是宋朝、明朝以后才作为药材使用的,唐初还不知道是药,所以没人采摘。路路通是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药,对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效果很不错。隔山消是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的,还能用于产妇乳汁不下的催乳。至于马钱子,则是伤科疗伤止痛,治疗跌打损伤的上佳药材,能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左少阳采了这些药,对苗佩兰说:“这几种药都可以入药,但很多郎中不知道,所以药材市场也不收,不过你可以摘了卖给我,我要作为药材用的。这种比较容易找,不过也只有冬天才有。我算你三斤一文钱。”

苗佩兰笑道:“你一个人作为药用那能用多少啊?东西也不贵,我打柴的时候顺便采了带给你就是了。”

“呵呵,那可多谢了。”

不找不知道,这千仞山竟然是个药材大宝库,一上午时间,左少阳带着苗佩兰找到了很多药材,其中桑寄生、川楝子、绿丝郁金、姜黄、牛膝、前胡等是冬季采摘的,到了中午时分,采了满满一背篓,估计能卖个十来文钱的。

两人兴匆匆往回走,这时天又阴沉下来了,偶有雪花飘落。

第63章 人参的胡须

左少阳教苗佩兰怎么对这些药材进行粗加工,怎样保管储藏,经过初步处理的药材原料更值钱一些,也容易收藏保存,还能保证药效。

回到苗佩兰家,苗母见他回来,急声道:“小郎中,贾老爷家管家到处找你呢,说你爹说了吃过午饭就准备回去了。”

左少阳忙背起药箱要告辞,苗佩兰兴冲冲道:“我跟你一起下山进城,我想看看这些药材到底能卖多少钱。”

“好啊!”

“那我在村口等你们。”

“也不用忙,我们还要吃饭,吃了饭才走,你先吃饭再去,还可以抽空把药材按照我教你的办法学着加工一下。”

苗佩兰忙答应了,左少阳这才背着药箱跑回了贾财主家。

左贵见他回来,脸色一沉:“你跑哪里去了?”

“我,我随便转了转。爹,我们走吗?”

“走什么走,先给贾少爷和李大娘他们复诊,开了药才能走啊。你把药箱背跑了,我咋开药!”

“哦。”

贾财主忙吩咐管家去叫老婆把孩子抱来。不一会,贾财主的老婆抱着小孩过来了,在椅子上坐下。

左贵先解开孩子的衣服检查了麻疹出疹的情况,发现疹点隐隐,斑色已经减轻不少,呼吸已经基本正常,神智也清楚了,也不抽搐了,问话都能回答上来,探额头发现高热也明显消退,虽然还有一些烧,但比昨晚已经明显好多了。

左贵捋着胡须对左少阳道:“效不更方,再前方基础上再加蝉衣两钱吧。先开两剂,后天我们再来复诊,随证再做调整。”

左少阳知道,老爹左贵在前方里增加蝉衣这味药,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散风热解痉,以宣肺透疹。忙答应了,又建议老爹加一味药连翘。因为连翘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常用药,可以帮助透热达表,清里热解毒。左贵很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贾财主一家很是高兴,上次从惠民堂回来,尽管孩子也有好转,但他现在也知道了,惠民堂只是对症下药,没有找到病根,所以孩子当晚就旧病复发,要不是贵芝堂左郎中父子在,只怕凶多吉少,现在才搞明白孩子原来是发麻疹,听说很多孩子就是发麻疹治疗不好或者不及时,就像自己儿子一样,高热不退,结果就惊风死了。回想起来不禁一阵的后怕。复对左郎中父子更是感激。本来要留左贵父子再住几天的,听左贵说女婿一家晚上要来拜年,家中又只有老妻一人,也就不好强留了,急忙吩咐摆酒宴款待两父子。

摆酒宴这功夫,左贵带着左少阳来到李大娘家复诊。李大娘比上午又好了些许,半身不遂的右边甚至能动动手指头了。左贵很是高兴,让左少阳继续用方抓药。左少阳根据病情好转情况,把苏合香丸取消了,同时把涤痰汤里的枳实去掉,换成冬白术三钱和参须两钱,目的是健脾扶正。

参须是山参加工时断下的细根。尽管如此,这参须价格还是很贵的,贵芝堂没有种类贵重药材。而参须又是扶正健脾扶正不可或缺的药。左少阳想了想,低声对老爹左贵道:“爹,我看李大娘的身体很虚,是不是跟贾老爷说一说,要一点参须来给她补补,病好得快一点。”

左贵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他不是不知道李大娘这种病最好加一点人参补补,但这家人如此穷困,哪里有钱买这么贵重的药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大娘他们跑遍了整个城里药铺,都不肯给他医治,若开口向贾财主要人参,只怕很为难,但要一点参须,或许还是能办得到的。这对李大娘的病很有好处。当下缓缓点头。

左少阳忙找方抓了药,李大娘家一家人眼见李大娘病情明显好转,都十分的高兴,对左贵父子更是感激不尽。东拼西凑把药费凑够了,左贵却只让左少阳收了个药材的本钱。

回到贾财主家,酒宴已经摆下。

乘着酒喝到高兴处,左贵委婉地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