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爹说,所以这事爹还不知道呢。”

左少阳心想原来里面还有这事,想必桑小妹和她嫂子已经知道这件事,所以才拿自己开这种玩笑。想想那桑小妹的婀娜的身姿,倒也有些心动。只是,现在家里穷成这个样子,哪有心思去想这事,摇了摇脑袋,对茴香道:“没事了,姐,你去吧。”

茴香好生瞧了瞧左少阳,低声道:“我估计这事呀没戏,听说桑小妹的爹和娘都挺市侩的,特别是她娘,十足一个认钱不认人!多半是嫌咱家穷,但又碍着爹常去那喝茶买茶,不想失去这个顾客,就打哈哈不表态,所以这事别多想了,也别告诉爹。我跟你姐夫都在帮你物色呢。少不了给你找一房好媳妇的!”

说着话,茴香拍了拍左少阳的肩膀,这才转身出门,跟母亲说了一声,就说家里有点事还没处理完,要先回去,便走了。

左少阳对老爹左贵道:“爹,今天都大年二十九了,这年边的走村串寨的巡医,人家会不会觉得不吉利啊?昨天看他们瞧我们的样子,我觉得怪怪的,都不让我们靠近家门,让我们在门口坐着,生怕我们带什么病到他们家一样。”

“是吗?不会吧?”左贵不知道别人的感觉,但古代岁末有送瘟神的习惯,所以想想也有几分道理,顿时有些犹豫起来。

“再说了,昨日我们已经在老槐村看过病了,看过病的病人才吃了一天的药,只怕还没好这么快,翻年之后我们再去,他们病也好差不多了,再收钱,顺便继续巡医,那时候他们应该不存在不吉利的事情了吧?”

“嗯,要是这样,那就翻年再去好了。那今天我们干什么?”左贵知道,若等在药铺里,只怕还是没几个人上门来求医的。

左少阳道:“要不,我们去瓦市摆个摊行医吧?那里南来北往的人挺多的,保不定有人头痛脑热想看个病,不正好吗?”

第36章 雷丸

在城里摆摊看病,左贵有些犹豫,还是这脸面问题,不过,经过昨日巡医经历之后,已经让他对铃医有了感性认识,也不觉怎么丢人了,赚的钱也比坐在大堂里等的多。出去摆摊,说不定就能赚些钱过年。

想到这里,左贵点头道:“行吧,那……,我们就去瓦市摆个药摊好了。”

唐朝开商铺在街两边都可以,但是没有商铺的摆摊,则都只能集中在固定的商品市场里,在京城长安叫做东市和西市,在地方州县叫瓦市。

听爷俩说要去瓦市摆药摊,梁氏忙从对面杂货店借来一架推车,把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放在上面,左少阳把药箱也放上去,推着推车,跟着左贵穿大街走小巷来到了瓦市。

大清早的瓦市还没什么人,爷俩找了个地,把桌椅放好,把那招牌绑在桌子腿上竖起来,迎风招展。两人往椅子上一坐,等着病患上面求医。

瓦市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各种小摊也都开张了,城外乡村购年货的,逛集市的,也都来了。

刚才选地的时候,左少阳故意选了靠近柴火挑子的地方,看看能不能见到那皮肤黝黑的打柴姑娘。想起这姑娘,他就把怀里那小松鼠掏出来瞧瞧,从口袋摸出颗松子果仁喂它。

卖柴火的人差不多都是从乡下挑进城来的,早上出发,一般要中午才到,现在才是早晨,只有赶早的几个柴火挑子摆在那,想抢个清早生意,但价钱相对要贵一些,也就没什么人买。左少阳注意看了,里面并没有那皮肤黝黑的姑娘。想必家里的比较远,挑柴进城得花些时间。

等了好半天,也没病患来就医。左少阳左顾右盼很是无聊,瞧见不远处是批发药材的摊位,便对左贵道:“爹,我去药材那边瞧瞧啊。有事就叫我。”

“嗯。”左贵笼着衣袖缩着脖子,心情有些沮丧。也没问他去药摊干嘛。

合州府下辖六个县,州府治所就是石镜县。城里有整个合州府最大的药材批发市场,就设在城里的集贸市场瓦市里。这批发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不仅合州六县的药材商和药铺医馆都到这来批发购买药材,就连近左的州县,也多有来买的,所以生意还是比较兴隆的。

批发药材市场摆摊的到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几家大的批发商行,就在瓦市入口处。

左少阳不是进药材,所以没去门口的药材商行,而只到药材批发摊位走走瞧瞧。一排过去有好些家,药材种类还挺齐。他一个个仔细瞧过去,特别留心自家没有的药材,发现凡是自家没有的,都是比较贵重的药材。

把药材摊子都看了一遍之后,他发现有些常用药所有的摊子都没有,比如“赤芍”、“没药”、“青皮”等等,细细回忆,这些药材应该是宋朝以后才作为药材使用的,所以药材市场上没有见到踪影。

他将这些唐朝没有出现的常用药都用心记了下来,因为这些药很多方剂都会用到,得想办法找到这些药材才行,否则唐朝以后的一些使用后世出现的新药的经方就没办法用。那损失就大了。

他把这些药材都记下来之后,这才回到了老爹左贵的摊位,还是一个顾客都没有来。

又等了大半个多时辰,都快中午了,终于来了第一个顾客。

这顾客是斜对面一个卖菜的妇人的孩子,跟着母亲挑了菜进城来卖,本来坐在斜对面的挺乖的也没啥事,过不多久,就说肚子痛,上了一回茅厕回来,还是肚子痛,额头冷汗直冒,那卖菜的农妇急了,忙托了旁边的照看摊子,拉着孩子过来找左贵他们瞧病。

左贵让孩子坐下,问道:“你先前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吗?”

那农妇帮着说道:“没吃什么啊,早起到现在还没吃饭呢,想着卖了菜,再买些过年的东西回去再吃午饭的。”

左贵瞧这孩子面黄肌瘦的,小肚子鼓鼓的,应该是蛔虫症,又问道:“孩子是不是了吃药打虫?”

“是呀!昨天下午找村里郎中瞧的,说有虫子。开了药丸,昨晚上给他吃了打虫的药。”

“哦,吃了什么打虫药了?”

“我也不认识,是我们村的郎中给开的药,是药丸,喏,我这还剩有几丸呢。”农妇说着,从怀里取出两枚筷子头大小的药丸递给左贵,“就是这个。”

左贵拿过来瞧了瞧,又在嘴边舔了舔,然后吐了一口唾沫,道:“这是雷丸,是杀虫药。你给孩子吃了多少?”

“郎中说每天三次,每次吃三粒。”

“你给孩子吃了几粒?”

“嗯,五粒。孩子老是肚子痛,郎中说肚子里有虫了,得打虫,我怕打不下来,所以多给孩子吃了两粒。”

“雷丸是有毒的,孩子是不能多吃的!”

农妇吓了一大跳:“啊?有毒啊?郎中可没这么说!”

“是有毒,《神农本草经》写得明明白白的,这药有毒,不能多服的。”

雷丸是一种广谱驱虫药,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都能杀,在《神农本草经》里注明雷丸是有毒的。但是,现代医学发现,雷丸其实没有毒,或者说在正常服用的剂量下是没有毒的,而正常剂量生雷丸粉成人单次服用量要达到六十克,幼儿则需要单次服用三十克才能达到杀虫效果。而且要每天三次连服。这种剂量从来没有发现中毒的病例报道。如果是人参,这个剂量早就产生不良反应了。雷丸却没有,所以雷丸的安全剂量远远超过很多中药,是很安全的一种杀虫药。

但是由于《神农本草经》说了雷丸有毒,所以古往今来很多医者对雷丸使用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多用,生怕用多了病患中毒。中药里很多驱虫药都不是杀死肠道寄生虫的,而是让虫体麻痹,使它不能附着在人体小肠上面,这样随着肠的蠕动将虫体排除体外,但是雷丸不同,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杀虫药,不仅能杀死虫体,还能将虫体分解成碎片!

雷丸跟其他中药驱虫药一样,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药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杀虫效果,如果药量达不到,病患肚子里那些中了毒却没死的蛔虫、绦虫,便会痛苦地在病患肚子里挣扎乱滚,如果缠绕抱成团,就会形成蛔虫性肠梗阻。如果乱窜进入胆道,会引起胆蛔症,甚至有可能把小肠个钻穿了,所以这是很危险的。

由于服药量不够,药物刺激虫体,使其在肠内躁动,孩子这才腹痛。在虫体躁动的时候是不能杀虫的,否则体内的虫垂死挣扎,很容易出现意外。这时候必须先安虫。然后再驱杀虫。

那妇人听左贵说雷丸有毒,气得嘴都歪了:“哎呀,这天杀的贼郎中,给我儿子用毒药!这杀千刀的……!”

左贵听他骂村里的郎中,心中不快,捋着胡须道:“你也不能这么说,是药三分毒,很多药都有毒的,只要用得恰当,毒药也能成为良药。只是不能过量。这雷丸是给孩子打虫的好药,那郎中并没有用错药。你孩子肚子痛,应该是你给孩子服药太多了。不能怪人家郎中的。”

听左贵帮着村里郎中说话,农妇不敢再乱骂,忙哀求左贵救救孩子。

第37章 纫秋兰兮以为佩

左贵道:“不要紧,我开些泻下的药,拉出来就没事了。记住以后药得按照郎中的交代吃,不能多吃的。”

“是是,多谢老郎中。”老妇满脸是笑连连答应道。

左贵对左少阳道:“给孩子拿几枚麻子仁丸。”

“哦!”左少阳答应了,心想老爹左贵用麻子仁丸是润下通便的,可以用了帮着排除被麻痹的虫体,但不可能实现驱虫的效果,必须配合驱虫药才行。

如果让农妇加大雷丸用量,固然能达到驱虫效果,但是老爹已经说了这雷丸有毒,农妇绝对不敢再用,必须换药才行。

用什么药呢?

苦楝皮?不行,这药很苦很臭,孩子特别不喜欢吃,更主要的是它有毒,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毒。最好不用。

使君子?这药不错,而且香甜可口,而且很安全,唯一的不足,就是药效缓慢,要连续嚼服三四天之后才有效。驱虫太慢了。不过,他在自家药铺和刚才在药摊都没找到这味驱虫常用药。想必唐朝还没有出现。因为使君子最初是在宋朝才作为要药物出现,在宋朝的《开宝本草》才第一次作为药物记载在医书上的。

他脑袋里把驱虫药过了一遍,觉得还是用雷丸比较稳妥,孩子昨夜已经服用过,但老妇不会答应,这得想个办法才行。

很快办法就想出来了,那就是先用槟榔安蛔,槟榔这种药也是驱虫药,能麻痹虫体,从而起到安蛔的作用,安蛔之后,孩子的肚子自然就不怎么痛了。然后再加大雷丸剂量让孩子服用,杀死虫体,同时,麻仁子丸能润下,可以帮助将杀死的虫体排出体外,避免被人体吸收产生不良影响。

这主意说起来麻烦,相通也就那么片刻,左少阳拿了一些槟榔,混在麻仁丸里给孩子服下。那农妇道:“你注意观察孩子,他肚子不痛了,还要过来服一次药,等你们卖完菜要走的时候,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再给药。孩子要上茅草的话,你要跟着,看看孩子是否把虫子拉出来了。如果拉出虫子了,就不要再吃药,否则对身体不好。”

农妇感激地连声称谢,付了诊金六文钱。

过了不多久,那孩子果然肚子不痛了,很是高兴,自己个跑过来告诉了左少阳,左少阳又拿出足量的雷丸,合着麻仁子丸一起给孩子服下。拿药服药都是左少阳在管,左贵从来不管,所以左少阳很顺利地将药丸给孩子服下了。

傍晚时分,农妇的菜快卖完的时候,那孩子说要上茅草,农妇忙按左少阳的吩咐,带着儿子去了茅厕,过了一会,喜滋滋出来对左贵说:“拉出来了,好多虫子呢。你的药真管用!”

左贵捋着胡须微笑着,对自己又一次药到病除而得意,却不知其实是左少阳调整了用药的结果。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回头说中午的事。老妇带着儿子看了病走了之后,又等了一会,左少阳终于远远看见那个皮肤黝黑的姑娘,挑着一大挑柴火到瓦市来了。

左少阳忙起身招呼:“姑娘,你来了!”

那姑娘瞧见是他,笑了笑,挑着柴火从他身边经过,又往前走了一小段,在一排卖柴火者的中间空地上停下来,喘了口气。回头又瞧了他一眼。嫣然一笑。

左少阳忙小跑过去,道:“我正想着你咋还不来卖柴火呢,说不定年边了不来了,可巧你就来了。”

姑娘大眼睛闪了闪,问:“你要买柴火?”

左少阳很想说是,可是他做不了主,明天他们的贵芝堂还能不能开下去都不知道,又正是缺钱的时候,买这么一大挑柴火回去,不把老爹老娘气死才怪了,歉意地摇摇头:“不,嘿嘿,我跟我爹来瓦市摆药摊诊病。可巧就在你们旁边。”左少阳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松鼠道:“你瞧,小松鼠张开眼睛了,我喂它吃松子果仁,它吃的可香了呢。”

姑娘瞧了瞧那小松鼠,微微一笑,没有不说话。

左少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