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西班牙总督在拒绝了公爵的最后通牒后,就派出小型快船悄悄尾随中国人的使者坐舰。而庞大的西班牙舰队则跟在这艘快船后面,让中国的使者把全部的西班牙舰队带到公爵的面前。为了避免被狡猾的中国人发现,不但伪装成商船的西班牙侦查快船距离带路的中国使者坐舰很远,就连主力舰队距离他们的快船也是在极限距离上,现在只有在桅杆顶端的瞭望兵才能看到那艘快船的桅杆。现在西班牙舰队都只挂着半帆前行,只有当侦查快船发出旗号,说看到密密麻麻的中国舰队桅杆之林后,它们才会全速发起进攻。

看到马里奥将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空无一物的大海,莱昂纳多舰长再次劝说道:“将军,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两天内应该不会遇到中国舰队。”

“一定要生擒那个魔鬼。”马里奥狠狠地攥了一下拳头,他恨不得把公爵关在笼子里送去马德里展览,但他很清楚这个心愿是无法实现的。

西班牙王国已经很虚弱了,不可能从南美或本土抽调军队来亚洲,因此战争必须依靠马尼拉自己的力量,而公爵就是唯一能结束这场战争的人——英国已经对荷兰宣战,借口是荷兰的一幅油画侮辱了英国,因此必须要灭亡荷兰来为英国的尊严讨还公道——这帮流氓和公爵一样的厚颜无耻,这场战争已经把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都牵扯进去了。马尼拉在短期内肯定要集中力量保证本土的安全,威慑周围虎视眈眈的恶邻们;在中国议会的最后通牒中,他们称英国是中国的盟邦,今天荷兰能用油画侮辱中国的盟国,明天就能用油画侮辱中国,所以也必须对荷兰宣战来先发制人——几年前中国还对英国宣而不战,什么时候和英国流氓又结成盟邦了?不过他们确实应该是盟邦,这样两群厚颜无耻的流氓,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放心吧,将军,我们肯定能找到中国人。”

虽然中国使者可能发现那艘伪装成商船的侦查舰,但使者不可能为了一艘无法确定身份的船只就不去向公爵复命。对此全体西班牙军官都深信不疑。他们的信念就是,绝不能让中国的舰队行驶到马尼拉周围,一定要把强敌歼灭在海上,这是西班牙人战胜强敌的唯一机会。

……

与此同时,被西班牙人称为魔鬼的人正和他的将领们闲聊。

在向马尼拉派去最后通牒使者时,中国远征舰队就已经停泊在菲律宾的北部,不过在这里登陆是不可行的,因为从这里前往马尼拉的路程太远。陆路上崎岖的雨林小道会让远征军损失大量的官兵,丧失大部分战斗力。对邓名来说,最好的策略莫过于直接把五万名远征军送到马尼拉城下登陆。

“在南洋作战和在长江两岸又不同,这里制海权就是一切。”邓名再次向首次踏出国门远征的帝国将领们强调,控制长江的水面,能够给明军带来机动优势,但在菲律宾这个优势被放大了十倍以上:“如果海战失利,我们庞大的军队就算能安全登陆,也不过是一群为生存而挣扎的野人;而如果西班牙人失去了他们的舰队,那他们就被分散为互不同属的孤军,只能看着我们一个个拿下他们的据点。我们甚至不需要包围他们的堡垒,他们就会因为粮草断绝,不得不向我们投降。”

帝国海军的劣势是很明显的,这几年任凭邓名好话说尽,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不肯把大型战舰出售给他;除了这些装备上的不足,人员的训练也很成问题,帝国海军在中国近海根本没有敌手,但是就算装备相同,排开队列与西班牙人在大海上交战,舰队恐怕也不是对手。不过如果不是有这么大的实力差距,西班牙人恐怕也不会容忍中国垦殖团在菲律宾偏僻地区的开垦——如果马尼拉认为中国舰队能够威胁到他们,那么光靠贸易利润和提供粮食是麻痹不了他们的。

“而夺取制海权的唯一办法就是舰队决战,在海战中摧毁西班牙人的舰队,让我军成为这片海域的主人。”邓名这次带来了四百多条船只,其中两百二十条商船都经过了改造(其中既有购买的也有仿制的,对于商船的出售西班牙和荷兰倒也没有禁绝的意思),平均每条船安装十门大炮。还有大批航速更慢的船只,连装备都没有,只是单纯的运输船。

按说现在并不是发起对西班牙、荷兰战争的好时机,起码在崇明船厂能够生产对抗西班牙、荷兰巨舰的战舰前,中国看起来还无法动摇敌人的制海权。但邓名已经等不起了,目前英荷战争把欧洲主要强国的注意力都吸引在她们的本土,再说邓名已经和英国达成密约,如果想重新划分亚洲的势力范围并在其中切下一大块蛋糕的话,邓名不仅对敌人,也需要对盟友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再说,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快速崛起,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崇明、舟山的情报刺探也越来越多。邓名为了麻痹他们,还允许他们随意参观中国的造船厂,表示中国对朋友们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如果西班牙和荷兰人感觉中国拥有了能和他们较量的力量,多半就会改变对中国垦殖团的态度。

正因为没有人相信邓名敢于挑战欧洲人在亚洲的制海权,所以现在才是发动战争的好时机,也能帮助垦殖团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武装农民已经很多了,不能容忍海域和城市继续控制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邓名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所有中国的炮弹上都装上了最新的延迟引信。这种炼丹学引信采用了酸腐蚀原理,炮弹上的引信会在被触发后的三十秒到六十秒区间内引爆炮弹,这种引信技术将给中**队的炮弹以更大的杀伤力。只是受限于炮的口径,中国战舰依旧要靠近到非常短的距离上,才有可能把炮弹准确地打到西班牙人的船上;如果想指望给西班牙人的巨舰构成巨大的杀伤,就需要冲到百米内向着对方的火炮舷窗射击,不然以中国的小炮是无法击穿西班牙巨舰的船体装甲的。

“电报!”

一声报告从门外传来。

邓名接过看了起来。原始的无限电报效率奇差无比,通讯所需时间极长不说,对天气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电报的最后,使者报告发现有可疑的船只在尾随它,看到这里邓名冷笑了一声。如果没有无线电,那使者就必须要在完不成任务和保证主力安全之间挣扎,不过现在使者的坐舰完全没有这个压力了,它可以牵着西班牙人的主力舰队继续在海上绕圈,然后把它们带向明军的预设战场。

“西班牙人已经拒绝了帝国议会的最后通牒!”邓名对众人宣布道,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最后通牒中,帝国议会借口要对荷兰作战,要求马尼拉放开水域通行权;还抗议西班牙对华人司法不公,要求马尼拉给予中国领事裁判权;除了这两大项还有许多要求,马尼拉要是能同意才是怪事。

全体在场的将领都起立,肃然看着邓名。

“根据院会命令,皇明已经与西班牙王国处在战争状态。”一个士兵送上早就准备好的公文,邓名高举起来大声说道:“院会命令:西班牙攻击盟邦、屠戮我国侨民、敌视帝国政府,理应讨伐。”

“遵命!”将领们齐声回答道。

“从即刻起,自由攻击西班牙军队,西班牙王国以及他支持者的财产被视为敌产予以没收。”邓名接着以统帅的身份下达了进一步命令:“抗拒者格杀,降顺者免死。”

“得令,”将领们再次齐声答道:“丞相。”

第57节夜战(上)

康熙三年、永历十九年底,清廷发起了对川北的攻势。转年年初就遭到了空前的惨败,此后就彻底丧失了对南方的军事威慑权。

以杨在杨大学士为首的大明中央朝廷,随即以永历天子的名义要进一步给邓名加官进爵。邓名谢绝了晋升他为郡王的恩典,却暗示他希望在职务上能有更高的提升。

经过一番研究后,杨在以大明天子的名义重开大都督府,打算授予邓名征虏大将军的称号,这也是武将能够得到的最高官职。虽说征虏大将军这个职务是朱元璋停止授予武将的,重开大都督府似乎是对祖制的违背。不过,朱元璋也没有把亲王授给过外姓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永历给予南明三王亲王的爵位已经是开了先例。

在邓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武人的最高职位后不久,南方就再次出现了激烈的动荡。

由于在川北遭到惨败,清廷只好把福建和广东的治权交给了耿继茂和尚可喜,让他们二人成为了和吴三桂一样独立王国的藩王。不过清廷对广西的处理稍嫌迟缓,孙延龄无论是资历还是实力都无法同他的岳父孔有德相比,对广西的控制也十分有限,因此没能搭上这趟顺风车。

一无所获的孙延龄对此当然非常不满,他开始公开对手下抱怨,称清廷的主力先是打不过川军,然后又打不过川军扶持的夔东军和浙东军,现在居然连川西的农民都打不过了——川北最让清廷丢脸的就是,被清廷大吹大擂的名将赵良栋统率的河西精锐,居然被江油一代的川西农民自卫队打得几乎全军覆灭。虽然清廷企图解释川西的农民完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农民,但这完全是越抹越黑,孙延龄他们对川军的战斗力没有直观印象,认定了清廷的精锐已经腐朽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死抓着权力不放,说明现在这个朝廷已经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在这种情况下,孙延龄就开始和吴三桂勾勾搭搭,打算一起用“通邓”的罪名讨伐湖广总督张长庚。

相对消息闭塞的广西,武昌的张长庚则惊骇于川西的战斗力,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川北会战的报道。明军正规军和清廷主力进入战场之前,赵良栋面对的只是江油的民兵。而且赵名将还有奇袭的优势,一开始赵良栋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伎,在杰书大肆宣称要去重庆的时候,暗地里派遣精兵背负少量粮食,日夜兼程偷渡剑阁、突袭江油;明军也确实没有能在第一时刻作出反应,当清军先锋兵临江油地区的时候,明军正规军还没有得到消息。

江油地广人稀,但是每个农民都拥有大量土地,生产的粮食富裕,所以农民们纷纷自行养马出售给川西的骡马行。赵良栋入侵江油的时候,当地的的农民人人有马,每家都有好几支步枪。最让张长庚震惊的是,川西报纸上详细介绍过一个名叫匡太平的农民保卫家园的壮举。这个人拒绝向清军的征粮小分队提供粮食,带着老婆和两岁的孩子藏进他的谷仓里进行抵抗。清军的征粮小分队共有十个人,匡太平用步枪打死了五个,然后骑马追击逃跑的清军溃兵,又砍死了三个人。第二天清军动员了上百披甲,由一个千总带队,用长矛、大刀和弓弩围攻这个农民驻守的谷仓,又被步枪打死了好几个人。此时匡太平的连襟司马求道闻讯,带着周围的十几个农民骑马持枪赶到,将带队的千总当场击毙,还乘胜追击打死、打伤了几十个清兵。这对连襟也因此成为轰动全川的英雄人物,战后还接受了好几家报纸的采访。还有个从绵竹来增援的农民也沾了匡太平的光,同样成为了新闻人物,这个绵竹农民名叫安逸臣,是匡太平以前的好友,也是第一批在闻警后就骑马负枪星夜赶去江油支援的绵竹农民,很多报纸都热情地报道了这两个人的战友之情。

轻装前进的清军征不到粮食,立刻陷入了困境。赵良栋的手下被农民打得丢盔卸甲,迫使他亲自指挥对这些武装农民的进攻,还投入了他的亲兵营。可是面对一人多马而且人人持有先进武器的农民龙骑兵大队,赵良栋的重装步兵竟然不是对手,泥足深陷。十天后,明军的正规军尚未抵达,但绵竹数千持枪的农民大队已经骑着马、坐着马车陆续赶来增援了,连赵良栋的亲兵营都被他们打得失去了战斗力。

对于这些报道,其它地区大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就是北京也将信将疑,怀疑明军吹嘘的成分居多,更大的可能性是明军的正规军化妆成农民,伏击了人生地不熟的赵良栋。但张长庚却不怀疑,因此康熙四年初川北战役结束后,他就打定主意进一步向四川靠拢。而且此时张长庚已经分别从成都方面和北京方面得到消息,知道吴三桂正在打他领地的主意。得知孙延龄也参与到密谋中后,张长庚把大批原先放置在湖北的军队调动到湖南,防备吴三桂和孙延龄,还同时向北京和成都求救。

为了获得成都的支援,张长庚贱价把岳州卖给了李来亨,把钟祥卖给了郝摇旗,从成都拿到卖地的钱款后,他送一半给北京作为效忠费。本来成都和北京都不愿意吴三桂进入湖南,拿到好处后都表明立场,支持张长庚继续统治湖广——因为张长庚的卖地行为,成都方面觉得张长庚确实是湖广目前最合适的统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