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火器,总比没有强。”

至于同样属于绿营的总督标营,鳌拜倒是没有坚决禁止使用鸟铳,在邓名的前世,在三藩之乱前后,清廷对绿营的火器禁令也逐步放开。不过在这个世界里,在索尼、鳌拜眼中这些封疆大吏要不可靠得多,绿营这种汉人武装对清廷的威胁依旧很大,所以北京的顾虑也更多。

“问题的关键不在北京,而在成都。”认真阅读了浙江事变的各种报告后,周培公一针见血低指出:“能不能让庄允城他们接受招安,关键在于官兵能不能保证武器装备不落后乱党太多,要让庄允城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接受招安他们就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样才能迫使他们放弃围攻县城,肯坐下来和官府谈判。而要想让官兵能够和乱党对抗,无外两条路,一条就是让保国公停止出售步枪给乱党。”

现在北京或许还认为乱党使用的是鸟铳,可杭州已经察觉到他们拥有的是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名字都搞清楚了,叫“燧发步枪”,一个看家护院的庄丁经过二到三个月的训练,就能把朝廷的猛将毙于马下。

周培公的话让赵国祚和松奎连连点头,真不愧是邓名问题专家,才进城一个时辰,对策就和杭州研究了一个月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不过随机浙江总督和杭州将军就开始摇头了,要是事情这么好办就简单了,邓名派来的那个领事态度很强硬,说什么也不同意停止对庄允城集团的军火销售。

“这条路恐怕走不通,那另一条呢?”赵国祚问道,听到周培公的话后,他意识到对方除了这个不太可能成功的方案甲外,还有一个备用的方案乙——周布政使的智力之高简直是傲视天下。

“那就是我们也向保国公购买步枪,用来装备绿营,现在朝廷已经同意我们生产虎蹲炮,只要官兵也大量装备步枪和虎蹲炮,庄允城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他就得坐下来和我们讨论招安的条件。”周培公胸有成竹地说道,见赵国祚和松奎都面露难色,周培公就把话挑明:“如果不能招安庄允城,或者说不能用一个合理的条款招安庄允城一伙儿,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就得被朝廷治罪,被流放宁古塔。然后朝廷就要换人来浙江,可新来的人就能解决问题吗?就能做得比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更好吗?明显还是不行!最后他们的解决办法肯定也是向保国公购买步枪,然后招安庄允城,迟早朝廷也会同意。对朝廷来说,这并没有丝毫不同,反倒拖延了问题解决的时间,而且还导致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蒙冤。”

赵国祚和松奎当然不会认为其他人在这个难题面前会比自己有更好的表现,周培公说得很有道理,要是后来的人最后也是用这种办法来解决麻烦的,那他们被流放宁古塔确实太冤枉了——与其自己倒霉让后来人卖国,那还不如自己来卖,趁早卖还能替国家多保存一些元气嘛。

这个理由可以很好地解除松奎作为满州太君、赵国祚作为汉八旗干儿子的心理负担,不过朝廷还是绕不过去的,要是不顾鳌拜的禁令大肆用火器武装绿营,他们就算成功招安了庄允城集团,估计也要面对朝廷的怒火。

见二人已然心动但迟迟下不了决心,周培公就让无关的幕僚都出去,甚至连卫兵都赶到了门外,然后压低了嗓音对二人说道:“总督大人、将军大人!如果浙江和朝廷发生了一点误会,你们觉得保国公是不是可能保持中立呢?就类似于保国公在我们和庄允城冲突中的这种中立?”

……

北京,

鳌拜最近的心情非常不好,胶东的事情朝廷捏着鼻子认了,现在浙江又闹起来了,幕后的黑手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毫无节操的邓名,他悍然破坏了争夺天下的潜规则,为了不让大清得到天下,他居然不顾后果地武装地主豪强。而赵国祚和松奎似乎已经要坚持不下去了,想用火器来武装绿营,他们还有基本的思维能力吗?如果绿营变得这么强悍,那满洲大兵的威慑力还如何维持?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除了胶东、湖州这些妖孽外,居然辽东都出了状况,前些日子辽东来报,说是有些西洋人袭击了宁远——谁知道哪些鬼夷脑子里到底在琢磨些什么啊?清兵入关以来,辽东的满人几乎举族搬迁到关内的花花世界中,辽东苦寒之地都被放弃了,大明曾经的重镇宁远现在不过是连接北京和盛京的一个驿站,只有几十个包衣奴而已,那鬼地方到底有什么可洗劫的?

宁远的怪事并没有在北京引起什么大风波,一个驿站被抢也就抢了吧,事后很久才得到消息的清廷派人去疏通驿道的时候,哪些鬼夷已经撤退了,损失看起来也不大——也不可能很大,里面只有一些驿马。反正和盛京的通讯也不是很重要,现在又及时恢复了,北京也就不再把此事放在心上。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浙江的乱局,只要和浙江无关的事,辅政大臣们都不会花费心思去关注,也就是太皇太后处于对满洲的关心多问了两句,从三位辅政大臣口中得到此事无关紧要的保证后也就放下心来——去过宁远一趟的鬼夷看到那地方那么穷后,大概也不会再去第二趟了吧。

鳌拜和索尼、苏克萨哈商议了一番,认为若是必要的话,也可以稍微放缓一些对绿影的武器限制,等到镇压了庄允城这个豪强后,再收回他们的火器也不一定不成。

……

湖州,庄家大院。

二月后就消失不见的安乐思再次出现,庄允城把他介绍给来自浙江各地的缙绅领袖,和安乐思一起出现的还有两个高鼻梁的英国人,他们是被巴达维亚议会通缉的海盗,有条性能优越的快船。英国船主和他的大副被荷兰人追得在南洋无处藏身,就来到舟山想修理一下船只,补充下物资。结果在崇明收集荷兰瓷器商人情报时被安乐思招募,以两千两白银的代价雇佣去辽东跑了一趟。

这趟辽东之行对安乐思来说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标志着他从一个军火走私贩子,成长为跨**火大亨。

“这是十八磅红夷大炮,”安乐思给到场的缙绅介绍他最新推出的商品,两个英国绅士在安乐思发言的时候,向观众分发该商品的性能评估报告,安老板保证这十门大炮每卖出去一门,他们都还有分红拿:“江湖传言,能一炮糜烂数十里。五千两一门,欲购从速。”

第43节靖难(上)

宁远的红夷大炮本来是舰炮,从船上拆下来以后当做要塞炮用。这些炮的质量一般,而且年头很长,甚至还不如孔有德仿制的红衣大炮。安乐思知道,十门重量惊人的红夷大炮邓名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不过卖给这些财主当做镇宅之宝还是不错的,在运来的时候安乐思就把这些大炮仔细打扮了一番,化妆得漂漂亮亮地展示给缙绅领袖们看。

一通讨价还价后,十门红夷大炮被安乐思卖了四万多两银子。

给两个英国佬吃红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兴奋不已,不住嘴地叨叨:“这种旧炮居然能卖这么多银子?安老板,以后我们合作吧,我们去找荷兰人拿炮,你负责卖出去好了。”

“也可以,不过我只要那种庞大的舰炮,小型、轻便的炮我可不要。”安乐思听邓名说过,所有的舰炮都不适合拆下来给陆军当做野战炮使用,而且邓名希望能够自己生产野战炮,这样军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向军火商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将来就算安乐思能生产出更轻便、射速更高的轻型火炮,估计这些老财也不会看得上眼,就算他们看得上,帝国议会大概也不会同意把先进的火炮卖给他们,至少身为帝国议员的安乐思没有这个打算。

留守湖州的掌柜告诉安乐思,他在四川的商行正全速生产燧发枪。上次送来的消息说,到四月时,成都的燧发枪月产量估计能达到一百二十支左右。看到浙江这边连两个月后的步枪都被预定一空后,安乐思的合伙人估计还会继续向银行贷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现在贷款对安乐思的军火商行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好几个在东南卖债券的银行家都注意到了步枪的热销,于佑明、冯子铭等人都写信给安乐思的掌柜,主动提出投资他们的军火商行。

“我今年又发财运啊,果真是好人有好报。”安乐思感到前途一片光明,这次能发财,和他积极响应邓名的号召是分不开的,要不是他自掏腰包研究邓名需要的武器,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他身上:“等回都府后,我们马上就开始研究轻型火炮。”

……

此时安乐思还不知道,杭州方面正反复提起他的大名。邓名委任的浙江领事张韬被叫到总督衙门后,一听官府想购买步枪就大摇其头:“这种事我可答应不了赵总督,别说我答应不了,就是保国公说了也不算。”

“保国公不是说中立吗?为什么卖庄允城步枪却不肯卖给我们,这能叫中立吗?”松奎一听就急了。

现在浙江的北部大乱,东部眼看也要崩溃,如果缙绅都联合起来,那他们的军队人数就会比一省的绿营还多。以前绿营还能靠盔甲和组织击败人数众多的乌合之众,可现在缙绅们有了步枪,绿营人数和他们相当都打不赢,更不用说还处于劣势了——这样下去,如何能说服庄允城停止清君侧,回到谈判桌上来?

“我方严守中立就是不出动军队进入浙江,不介入赵总督和庄老先生的内战。但武器并不是保国公卖的,也不是保国公生产的。据我所知,现在成都所有的步枪都是一位名叫安乐思的老板和他的几个同袍小股东生产的,就是保国公想要步枪,也需要向这位安老板购买,而且也要付钱。”张韬说了半天,才让赵国祚一伙儿搞清楚成都现行的武器采购机制:“帝国议会可以禁止商人把武器卖给某个人,但不能强迫商人把武器卖给某个买家。”

“我们在禁止之列吗?”周培公问道,听说步枪的威力后,他也有些心动,想为他的长江剿邓总队购买一批。

“不知道,我还没有收到指示。”以前四川从来没有向外出售过军火,所以议会从来没有考虑过引用这条法律,不过张韬估计现在帝国议会可能已经在讨论此事了。

“如果保国公不禁止安老板出售给我们步枪,那安老板会把步枪卖给我们吗?”周培公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这个你们得去问安老板了,我无法替他决定。”张韬友善地笑着。

被步枪的威力震撼到的不止浙江总督衙门这一伙儿,得知庄允城连战连捷后,张韬发现自己最初也严重低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不久前张韬给邓名去了一封信,强烈建议邓名尽快为川军换装这种新式武器,并严禁步枪流入清廷的衙门中,哪怕是对川军最友善的长江剿邓总理衙门也不行。

虽然张韬没有明说,但赵国祚等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对方毫无诚意。

没想到第二天张韬居然主动来拜访他们,一进门张领事就笑容可掬地说道:“昨天晚上我接到保国公的来信,保国公给了我明确指示,可以向你们出售步枪,大概要三百两一支。”

“三百两一支。”赵国祚的脸一下子沉下来了:“这都够买大炮了。”

三藩和汉八旗仿制的红衣大炮成本大约在二百两以内,更便宜的虎蹲炮可能只要几十两。

“产量有限啊,再说庄先生他们已经出到了二百两银子一支,预支了五个月内的全部步枪。”张韬笑眯眯地把手一摊:“如果赵总督现在不派使者去跑一趟,那几个月后就是三百两一支也未必买得到了。”

邓名给的指示是,如果杭州官府肯花惊人的价格来购买步枪的话,也完全可以卖给他们,因为杭州只要肯出高价不可能买不到,有一些缙绅甚至可能帮官府代购;若是卖一支步枪给杭州,能让它失去供养十到二十个士兵的能力的话,这笔买卖也不是不能做,毕竟赵国祚和全省的缙绅拼财力是肯定赢不了的。而且赵国祚可不能像缙绅一样买了枪只是拿来守城用,他要想恢复对府县的控制就需要主动出击,那他就需要花费更多银子去训练部队,而邓名是肯定不会给杭州官府派教官的。

“我们没钱。”松奎觉得需要把价格砍下去九成才算合理,就是花三十两买一支步枪也很贵了。现在浙江又要给北京送漕运,又要赔偿福建的钱款,还要练兵镇压庄允城,总督衙门随时可能破产。

“对,本官没钱。”赵国祚也开始砍价:“最多五十两一支,按说我们要是买得多还应该再便宜一些的。”

“步枪就是这个价格,再便宜也不可能低于二百两,若是只有二百两,安老板为什么一定要卖给你们呢?”张韬话题一转,说起了邓名交代的另外一件事:“既然你们买不起步枪,那就考虑一下鸟铳吧,这种枪的威力和步枪差不多,但是非常便宜,只要三十两一支。”

“三十两和三百两,这不可能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