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叫一步先、步步先。

早点返回重庆,万一邓提督赶来增援也与胡文科无关,不过为了保险,胡文科还是把邓名给的优惠券都带上了。不但带了自己的那些,胡文科还从留守重庆的高明瞻那里要他那十张——都是邓名给高巡抚这个中介佣金时顺手给的,反正高巡抚留守看家用不着这个。

高明瞻倒是没有拒绝胡文科的要求,不过指着优惠券上的日期对胡文科道:“都已经过期啦。”

“没事,”胡文科满不在乎地说道:“邓提督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么?”

听胡文科这么一说,高明瞻就给了他八张,自己还揣起来了两张过期优惠券:“胡将军说的不错,邓提督为人慷慨,本官得留两张预备着,要是有个万一,本官两张当一张用,赎自个还不行吗?”

出发后胡文科向王明德他们打听了下,结果发现重庆系的人个个都把过期优惠券带在身上,连跟着出发的满洲太君都向王明德他们讨要了几张当做护身符。只有张勇不但没带,反倒还把邓名给的优惠券都扯了。

“好汉!”听说这个消息后,王明德当着胡文科竖起了大拇指,在背后连声称赞张勇英雄了得,接着又有些惋惜地说道:“还不如给我呢,听说也有十几张呢。”

怀着对袁宗第的庄稼、牛羊和鸡鸭的憧憬,胡文科继续向着东方行军,军队行走在川东的丘陵地区中,斥候不停地辨别着方向,侦察着可供军队通行的道路。

这时一个斥候匆匆跑回,向胡文科报告道:“大人,从着往南,一里地不到两里外,大概隔着三个山头后,有一些人马看上去像是贼兵。”

“几个人?”胡文科漫不经心地问道,出现在自己军队周围的明军只可能是敌人的斥候,此地距离万县还有几十里,撞上明军的斥候的几率非常之低,遇上超过三骑的斥候小分队的概率几更低了。

“好像有好几百……”清军的斥候紧张地答道。

“你们看错了。”胡文科想也不想地说道:“你们看见的是张提督的人马。”

胡文科估计自己距离长江的距离大概在七、八里的样子,如果沿着岸边走的张勇遇到了峭壁挡道,绕一圈的话,就可能遇到自己的斥候。再说这路边不是丘陵就是树林,斥候看不清对方的旗帜和军服很正常。

“一开始小的们也认为是张提督的兵马……”斥候报告说,一开始他们也没有搭理那些士兵,继续寻找着好走的道路,但擦肩而过的时候,看到对方好像打着红旗。这个斥候跑回来报告的时候,他的同伴还在继续观察那些形迹可疑的军人。

“你们肯定是看错了。”胡文科说完后又琢磨了一下,摇摇头:“算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说完后胡文科就带着几个卫士骑着马,让那个斥候带他去看一看——虽然胡文科有几匹马,但他肯定舍不得在这个时候浪费马力,现在他距离万县还有好几十里路,还位于比较安全的距离上。

但胡文科没有找到那个斥候,刚才来报信的斥候向北跑来报告,为了追上胡文科时又向东追出去了一段,绕过了两周丘陵向南走了两里路出去,胡文科既没有见到另一个侦察兵也没有发现那些可疑的贼兵。

“就说了你们看错了。”胡文科叹了口气,不再继续前进而是掉头去追赶自己的大部队,他并没有苛责那个斥候,在这种紧张的行军途中,斥候出现一些错觉是非常正常的,根据胡文科的经验,绝大多数情报都是混乱和错误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靠将领凭借经验和常理来进行判断。

沿着归途走了一段路后,胡文科从一片小树林后绕过去,不久前经过的一座小山头赫然出现在眼前,但来时这里还没有人,此时却有一对骑兵正悠闲地策马上山,为首的一员大将金盔银甲,正向身旁的卫士指点着江山。

大将背后的红旗一下子让胡文科看傻了,他怔怔地盯着那两丈多高的旗杆看了好久,才算反应过来。

“袁宗第!”胡文科大叫一声,对方红旗上的书写着一个大大的“袁”字,让胡文科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

“竟然被鞑子绕到背后来了!”刚才发生遭遇的时候,袁宗第也吓了一跳,昨天他并没有强行军而是保存体力,在船只的配合下行进了三十余里就扎营休息。搬运盔甲的辅兵和战兵一直衔接得很好,没有发生脱节或是其他什么意外。

若是在开阔的平原上,骑兵斥候的情报网可以拉开十五里,保证大军不遭到突袭,但在满是茂密森林的丘陵地区,骑兵就是把马累死也无法张开这么大范围的警戒圈。在行军的时候,袁宗第保持了一个约两里的警戒圈——维持这个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斥候。

不过袁宗第比清军强的是,他对两军之间的大概距离判断得更准确,今天他早早就向岸边方向派出搜索队伍,并侦查到了张勇等人的大概位置。

袁宗第的骑兵更多也更靠近后勤基地,所以他很快就接到了报告,最前一批的八百战兵已经批起了铠甲,袁宗第有伏击一下沿着江边前进的这支清军的打算。

刚才胡文科的斥候看到的,就是向江边方向前进,跟着斥候前去伏击阵地的这批袁部战兵。当袁宗第的斥候注意力被吸引向南方的时候,胡文科的部队在袁部北方数里外与明军擦身而过,而胡文科更是凑巧从明军的前军与中军的空隙间穿了过去。

袁宗第带着卫队一边向预定战场进发,一边给部下和传令兵们部署着任务、交代着战术意图,结果就和拨马回来的胡文科撞了个满怀。

“李国英在重庆大约有五千披甲,他就算发疯了也要留下两千守家吧?能够抽调来忠县的顶多只有三千,忠县再留守一些,沿途放一些,能够过来的最多、最多能有两千披甲。”袁宗第之所以敢于不等后面的三千人,就是因为他断定自己带来的第一批军队就能和清军全军打个旗鼓相当:“江船上报告,沿着江岸行军的看上去就有两千甲士上下。”

发现对方好像是个战将后,袁宗第带着卫士紧追不舍,同时还急忙传令让身后的中军和后军都转向。由于有水师的不完整情报,袁宗第根本没有想到背后还会有清军冒出来,不过他认定这是一个带着卫士出来侦查的清将,身边最多也就是一个搜索分队,不超过一百个手下。

因为袁宗第把后援调去围剿逃跑的清将,所以他马上让人去通知前军,让头里的人保持隐蔽不要打草惊蛇——这边最多只有百多人,袁宗第一千两百甲兵带着几千辅兵搜剿,很快就能把这支清军分队消灭。就算南面的清军主力被惊动而赶过来,也肯定来不及了,到时候袁宗第还可以一个回旋和前军夹击匆匆赶来的清军。

……

“全军披甲!”逃回自己军中后,胡文科气急败坏地喊道,刚才他认出袁宗第后飞也似地逃走,总算是安全返回。

“袁宗第大概有一、两千甲兵,料敌从宽算他两千好了,怎么也得在万县留下一半吧?”胡文科对袁宗第居然敢出来伏击清军赶到很吃惊,更难以相信对方居然敢把伏击地点选在距离万县数十里的地方:“一千战兵,主力肯定去江边了,算他身边还有三百人好了。我有五百披甲,一千多无甲,对付他身边的人绰绰有余。”

“杀!”清军披甲完毕,胡文科恶狠狠的一声大喝,指挥部队向南扑去捉拿袁宗第。

第42节艰苦(上)

对于想伏击清军的袁宗第来说,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让敌人的探子跑掉,或是战斗持续太长时间,导致敌人有机会发出信号报警,导致他的伏击机会完全失败。不过即使如此,袁宗第也不会畏惧,因为他带来了几千士兵,就是和清军正面交锋也完全不怕,更不用说他还有一批援军正在赶来。

指挥士兵向前追去时,前方看到无数的飞鸟冲天而起,接着就是大片的呐喊声传来,对面的丛林里人影绰绰,好像有上百敌人正在冲过来。

八百甲兵在南边,剩下的部队正旋转横扫北面,袁宗第很清楚对面冲过来的不可能是自己人:“来的好!”袁宗第大喝一声,看起来敌人的侦察分队不四散逃跑反倒试图强行闯过明军战线,从最短的途径返回江边,这样袁宗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消灭背后的敌兵,同时还能把情报的泄露降至最低,就算敌人被这声音惊动,也对明军的实力依旧缺乏了解。

胡文科手下上千士兵发起攻击,虽然已经组成了紧密队形,但他们的阵型占地面积依旧相当大。三年前邓名在江边伏击谭弘时,地形也与今日类似,不过当时明军由于缺乏指挥和默契,所以阵势拉得非常散,结果江边人心惶惶的清军反倒夸大了明军的实力。

“贼人的阵势很散。”随便抬头看了一眼被惊起的飞鸟,再参考下呐喊声的范围,袁宗第得出了结论:“百来人以这么疏散的队形冲锋?这根本是虚张声势,也不会有什么冲击力,大概是想趁乱能冲过去几个是几个吧。”

“贼人完全不清楚我的兵力和部署,一个呼吸就打垮他们。”袁宗第还稳稳地掌握着一千二百战兵,还有数千辅兵帮忙填补战线,整条战线上都已经组成了密集队形;上百人想冲过去纯属痴人说梦,虽然还在望着前方,但袁宗第的心思已经开始转向南方了,他需要尽快回头去对付已经得到警报的江边清军。对于清军的大胆突进,袁宗第感到这近乎是对他的个人侮辱——袁宗第是堂堂的商洛十八骑之一,曾经负责大顺对湖广方面的侵攻,这些年运气不好,手下的实力不断萎缩,现在居然几个副将、游击带着几百、上千人就敢太岁头上动土了:“我就算运势不好,也是四川第二大诸侯,上次我去重庆的时候,你们的主人李国英都不敢出来和我打,今天你们这几个连名字都没有喽罗居然就敢在我的万县周围撒野!”

不怕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们痛打一顿,袁宗第难出胸中这口恶气。

……

“贼人队形散漫,松散混乱。”清军组成紧密的攻击队形,中央的胡文科亲自指挥着他心爱的亲兵部队,前方的视野被丘陵和树林挡住,但抬头就能看到飞起的惊鸟,侧耳就能听到传过来的人声:“对方根本不知道本将的兵力,可能是以为本将只有身边那几个人吧,竟然把几百士兵拉得这么散!好,就让你看看某家的实力!”

“袁宗第本来就是个草寇,这些年来要不是粮草不济,总督大人早就打上门去了。”自感胜券在握,胡文科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居然撞上了袁宗第,对方和主力分离,还出现误判进一步分散了他的护卫兵力:“以前是因为有邓提督罩着你,我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和你这个老不死的一般见识,今天你带着几百人就敢和我放对?你个流寇会打仗么?哼,商洛十八骑,听着还有点吓人呢,今天就是我胡文科扬名立万的时候了!”

两军的阵线猛然撞在了一起,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带着以十打一的信心进入了战场。绕过了两棵树,胡文科在卫兵的护卫下,跃到了战线上。

“袁贼,哪里跑!”透过林木的空隙,远远地好像看到有张红旗在晃,胡文科杀气腾腾地大吼,再三地用力挥舞宝剑,督促亲兵们杀上去,一举冲破明军“稀疏”的防线,把袁宗第拿下。

“活捉袁贼!”

“莫要放跑了袁贼!”

亲兵们大声呼喊着,奋力向着功劳方向冲杀过去,不过打了片刻后,胡文科感觉似乎有点不对,红旗方向上的明军越来越多,还不断有顶盔贯甲的敌兵从林间涌出来,完全顶住了清军的突击。而且胡文科看到明军依旧不停地从林间涌出来,他们背后的林中人影憧憧,看上去好像还有数百。

“两翼包抄,包抄!”胡文科一边督促亲兵奋战,一边紧张地下达了新命令,看起来袁宗第及时反应过来,集中兵力于正面顶住了自己的突击。战斗进行到现在,胡文科对袁宗第实力的评价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认为对方留在身边的护卫大概与自己相当,不过胡文科还有上千无甲兵助战,而袁宗第无论如何都会有的大量的兵力被南方的友军牵制住。

“生擒袁贼者,赏银一百两!”为了鼓舞士气,胡文科不惜拿出重赏。

“活捉袁贼!”

“活捉袁贼!”

受到重赏的刺激,清军的士气又为之一振,一时间到处都是生擒活捉袁宗第的呐喊声。

袁宗第也被这喊声气得鼻孔冒烟,现在他已经确定了对手的身份,胡文科的名字袁宗第也听说过,知道对方不过是李国英手下的一个新晋游击,当年袁宗第纵横天下的时候,这个胡文科还不知躲在什么地方要饭呐,现在居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想着能击败自己。

不过清军的人数之多大大出乎袁宗第的预料,现在两军在林间展开激战,虽然明军正渐渐取得上风,但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