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密麻麻的海船铺满了整个海面,无声无息地向着角屿驶来,在那些巍峨的巨舰周围,还有不计其数的快船护卫,清军的先锋舰只已经距离晁樾他们不远了。

眼前的情景让晁樾楞住了,清军来的比统帅郑泰预计的还要早,郑泰本以为清军要等到黎明后才能抵达角屿海域,而给晁樾他们的任务也是:见到清军舰队后就发出信号,然后坐船快速立刻,返回南山与大部队汇合。

“一五、一十……”晁樾迅速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他紧张地数起泉州水师的规模来,同时让手下火速去准备柴火。

连续数了两遍,晁樾把敌人船只数目牢记在心,就命令点燃烽火,然后全体登船撤退。

“千总,这柴火点不着啊。”一个手下惶急地叫起来,原来整理好的柴火被晨雾打湿,需要时间烘干才能充分燃烧。

而敌人已经近在眼前,没有更多的时间耽搁了。

“你们先走。”晁樾当机立断地喝道,必须要把敌舰的数目送回南山。

角屿的这小队明军只有一条快船,大部分手下都奉命跳上了船,驾驶着它全速离开,只留下了晁樾和另外五个死心塌地的同伴。

当清军前锋的巡逻舰靠近角屿的时候,晁樾和他的部下也做好了点燃烽火的准备——相比离去的快船,烽火能够立刻让南山后的明军警惕,开始进行战备——清军比预想的到的还要早,郑泰需要马上让全军从休息状态转入临战状态,若是清军不管他们继续向厦门开去,那明军就可以原地不动;而如果清军有全力攻打金门的意图,明军就需要及时撤退向外海,牵着清军的鼻子把他们引向南方。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晁樾举着火把,环顾着周围的同伴问道。

“点火吧,千总!”五个留下帮忙的士兵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手中还拿着毯子,以便控制烟雾向南山那边发出更详细的汇报。

“好兄弟!”晁樾更不犹豫,把火把扔进了篝火里。

……

“贼人的探子距离我们这么近吗?”

清军的前锋已经越过了角屿,就是达素的旗舰距离那烽火升起的地方也不算远,看到这突然从身侧冲天而起的烽火后,施琅漫不经心地下达了命令:“派两艘船过去,把岛上的贼人都抓来,记住,要抓活的!”

清军的舰队继续向前行驶,暂时无事可做的施琅、黄梧二人就依在船舷边,看着角屿那边的动静,很快就有两艘清军船只停靠在了角屿旁边,放下了大批的小船,二人可以看到大批绿营士兵乘着小船抵达岸边,然后跳上岸,朝着烽火所在的地方奔去。

在清军士兵跑上岛屿的时候,上面的烽火还在断断续续地升起,显然明军哨探还在努力地汇报着敌情。

“手脚真够慢的。”施琅和黄梧都对郑成功的烽火旗号非常熟悉,角屿上明军的信号对他们来说毫无秘密可言,他们二人眼睁睁地看着明军通过烽火把泉州舰队的航速、阵型都一一汇报给了后方。

旗舰越过角屿后不久,一条清军的快船从侧后赶来,在达素的旗舰旁停靠稳定后,清军从上面押过来四个五花大绑的明军士兵。一身血污的晁樾也在其中,他刚才奋力地保护着那堆篝火,尽可能地延长它向后方发出信号的时间。

听说抓到了个明军的探子,达素走上甲板,坐在正中亲自审问,施琅和黄梧站在征南大将军的两侧。

“你……本将好像认识你。”施琅指了一下为首的晁樾,因为闽军中的读书人不多,所以施琅对此人有点印象,但却不是很清晰,连他的名字也不记得了。

“施贼!”晁樾大骂了一声,愤怒的吼声和口中的血沫一起喷了出来。

“施狗贼!”其他三个被俘的明军,也使出全身的力气,和晁樾一起痛骂了起来。

无论清军询问他们什么,这是个人都不做回答,只是一个劲地痛骂施琅和黄梧。

黄梧被骂的恼羞成怒,一挥手就要卫兵把这四个明军俘虏拖下去处死,但施琅却阻止了他的动作。

“留着有什么用,他们什么也不肯说!”黄梧生气的说道。

“本将记得你好像是个读书人把?”施琅对晁樾露出了一个笑容。

“这是读书人?他会是读书人吗?”黄梧惊讶地问道,指着魁梧有力、满脸杀气的晁樾发出了一声吃惊的叫声。

“没错,他是读书人,我想起来了。”施琅又问晁樾道:“你叫什么?”

见晁樾不回答,施琅进一步劝说道:“当今圣天子在位,求贤若渴,郑逆有眼无珠,让你一个读书人上阵拼杀,你又何苦为他卖命。天子治理天下,终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读书人辅佐啊。”

“我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沉默了片刻后,晁樾终于承认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身份。

“那也是读书人啊。”施琅一看劝降有戏,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有一次问道:“先生姓甚名谁?为何不投效朝廷?”

见晁樾又一次陷入沉默,黄梧也在边上帮腔:“先生为何连名字都不肯吐露,可不要痴迷不悟,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啊。先生爱是读书人,将来前程远大,说不定还能辅佐圣君,在青史上留下美名啊。”

“我顶天立地,怎么叫死的不明不白。”晁樾刚才没有说话,不是因为犹豫而是在琢磨如何发出最后的吼声,黄梧的话让他一下在理清了思路:“我追随延平郡王,保护天子,讨伐虏丑,乃堂堂大丈夫所为,怎么不明不白了?怎么可能会不明不白?即使名字不为人所知,日后青史之上,讲到延平郡王、张尚书率领将士中兴大明、驱逐鞑虏,我岂不在那‘将士’二字之中?便是名士大臣,也会对我等心存敬仰,便是三岁孩童,也会以我等为榜样。如此死又何惧?”

“哈哈,美名,我早已经有了。”晁樾说得兴起,哈哈大笑数声:“你们二贼也不会死的不明不白,施琅、黄梧,你们认贼作父、帅兽食人。将来书上也不会少了你们的名字,不过和我不同,你们注定要留一个千载骂名,将来人们提起施琅、黄梧这两个名字时,只怕人人都要吐上一口唾沫,骂一声男盗女娼!”

施琅脸上色变,喝令把晁樾他们拖下去,凌迟处死。

“慢!”一直没有出声的达素,突然发话了:“给这位不吐露姓名的壮士一杯酒,嗯,还有那三位壮士,也都是一样。”

“大帅!”施琅以为达素要放过这是个明军,着急地叫起来。

“本将奉旨讨贼,不降即诛!”达素冷冷地说道:“不过我们满洲人最重勇士,这样的好汉,给一个痛快吧,临行前这杯酒也是我敬给他们的。”

“大帅果然英雄豪迈。”听达素这么说,施琅和黄梧宽心下来,又一起奉承道:“这几个贼人能够遇到大帅,也是他们的幸运了。”

“不错,那郑成功果然不会用人,这样的壮士用作哨探,驱役如奴仆。”达素呵呵笑着,对施琅和黄梧说评价道:“你们二人他倒是一个委托为副将,一个任命为海澄镇守。就凭他这眼光,如何能与官兵争锋?”

见黄梧脸色有点难看,达素装出点不好意思的模样:“哎呀,本将说得好像有点不中听啊,莫怪、莫怪,我们满洲人说话就是直,不懂你们汉人那种弯弯绕的东西。”

“大帅说的没错,郑逆就是不懂得尊重英雄豪杰,跳梁小丑,何足道哉?”施琅连忙回答道:“大帅坦率豪迈,对末将们推心置腹,末将们感动不已,哪里会觉得不中听呢?”

黄梧也挤出笑容,连连点头:“大帅高瞻远瞩,与郑逆一比高下立见,更是真知灼见,一语中的,末将真是敬佩得五体投地啊。”

奉承的时候,几个清兵取来酒杯,端到晁樾他们的嘴边,晁樾也不推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步走向船舷边,头也不回地喝道:“施贼、黄贼,你们这给鞑子当狗的滋味,还真是不错啊。”

两人去船边监刑的时候,达素望着他们的背影冷笑了一声,对身边的满洲卫士说道:“也幸好这种狗够多,不然这万里江山,还真是不容易打下啊。不过我是看够了这两个家伙了,郑成功旦夕覆灭,下面我也该回江南了,换几条狗打交道了。”

“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下辈子老子还是要跟着大王,杀鞑子!”

前面三个同伴先后喊出最后一句话后,依次被砍下脑袋,尸体跌入海中。

轮到晁樾站在船边了,背后的刽子手已经蓄势待发。

太阳已经升上半空,向着金门岛洒下万道金光。

晁樾望着眼前的壮丽河山,在颈后风声响起时,为自己选择了一句符合读书人身份的遗言: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

第40节登陆

南山位于金门岛的最西北角,得到前哨的警报后,驻扎在这里的郑泰部就进入了警戒状态,除了少量留守水营的士兵外,其余的将士都登上战舰,做好了战斗准备。可见到清军的舰队后,郑泰并没有向他们的先锋发起攻击,而是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

见到侧翼的这支明军舰队后,清军先锋也有些迟疑,接到报告后黄梧不再停留在达素的旗舰上出谋划策,而是乘快船赶往自己的坐舰准备指挥作战。既然明军没有对清军施加任何干扰,很快清军就探明南山附近的明军舰队共计有一百余条战舰,这么一大支舰船位于清军的侧面,当然给施琅和黄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清军舰队不再继续西行,而是随着旗号开始缓缓转向,向南山方向压了过来,郑泰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想留在水营福建坚守的模样,立刻带着全部舰队向南撤离,始终与清军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

追赶着明军向南一段距离后,施琅便向达素提议停止追击:“贼人显然是想诱引我们驶向深海,大帅不可中了他们的奸计。”

达素微微点头,战前施琅和黄梧已经给他讲解过厦门的水文,知道若是在午时之前与郑成功交战会让清军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而郑泰的做派明显是拖延时间。达素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南山,向施琅询问道:“用不用派几条船攻击这座贼人的营垒?”

“末将以为无此必要,南山上有几门大炮,要想避开这几门大炮登陆的话,需要绕一些路,而且若是见形势不妙,南山上的这些贼人肯定会逃回金门县城,我们拿下南山也是无用。”最关键的问题正如施琅所说,拿下南山没有什么大用处,如果不派出大量兵力就无法攻击金门县城,而如果派出大量兵力不但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势必要让舰队在此停留,分散兵力而且耽误时间:“郑逆也不会在金门留下太多兵力,兴师动众毫无必要。”

琢磨了一下施琅的话,达素同意了他的判断,郑成功的主力肯定集结在厦门岛上,只要攻占厦门,周围岛屿上的明军肯定会失去抵抗的斗志,金门完全可以不战而下;至于郑泰的舰队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必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只要全力攻击厦门,郑泰自然会回师增援,因为郑成功的主力若是战败,郑泰除了投降看上去也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想通金门和郑泰的舰队都是在拖延时间后,达素更不犹豫,传令舰队重新向西,无视金门岛和这支明军的分舰队——幸好清军出发得很早,被他们耽误的时间并不多。

清军停止追击,重新向厦门驶去后,郑泰也没有跟上,而是继续率领水师返回金门岛,事先郑成功已经交代过,他若是能够牵着泉州水师去外海自然最好;若是达素没有中计,那郑泰就继续养精蓄锐,等待午后的决战。

返回南山水营后,郑泰见清军水师头也不回地远去,就下令半数士兵登岸休息——尽管郑军水兵就是在船上呆很久也不会疲劳,但这是对体力没有必要的浪费,距离郑成功预订的决战时间还有三个时辰左右,郑泰让士兵们安心休息,继续为大战积攒体力。

清军的舰队没有收到任何阻碍,就靠近了厦门东岸,见到大海上空荡荡的,没有一条郑军的战舰,中军的施琅和前军的黄梧都有些惊疑不定。

“怪了,郑逆的水师哪里去了?”施琅忍不住又回头望向金门,心里升起一个疑问,自言自语道:“难道郑逆把水师藏在金门了吗?”

如果郑成功的水师从金门杀出来,那么就会出现在泉州水师的背后,从清军手中夺走水文的优势。施琅不能不对此进行防备,在他的建议下,达素命令泉州舰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停留在厦门东岸,一部分由黄梧带领着南下,形成犄角之势,这样若是郑成功突然向泉州水师背后扑过来的话,清军仍可以两面夹击他。

不过调整好阵型后,清军仍没有见到任何明军水师的影子,这让施琅心中的疑惑变得更重,甚至生出一个极端古怪的念头来:“难道郑成功是要放弃厦门逃走么?那他会去哪里?”

虽然心中十分疑惑,但清军也不能无所事事,随着达素一声令下,北方的清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