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之处就是耽误时间啊!”经过邓名一路上的不断训炼,叶天明也开始有些心得。

“是的,往复来回传话,没有十几、二十轮谈判根本拿不出一个章程。拖延得久了,开头说好的事情说不定又会变卦。我们打汉阳只用了一天,可不希望为这个谈判拖上一、两个月。”邓名摇头叹息道。

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明军需要争分夺秒地增强实力。一时间邓名真想再炫耀一下武力,催促武昌方面抓紧时间,但又怕适得其反。

直到武昌方面第三次来人的时候,邓名仍没想好进一步敲打武昌的好办法。

“老夫陆尘音。”为首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一进帐篷就向邓名行礼。听对方并没有使用太谦卑的自称,也没有向上次的使者那样忙不迭地大礼参拜,邓名估计对方多半是有功名在身。

邓名并没有立刻询问,而是示意对方坐下。这次武昌的使者比较令人满意,坐下后神态自若,没有手足失措或是冷汗直流。

陆尘音果然是个举人,而且还是明朝时考取的功名,自称是武昌马军提督的老丈人。听了心腹们的报告,得知邓名亲自出席谈判后,陆尘音思想斗争了一番,终于把牙一咬,壮着胆子亲自赶赴明军营地。今天他带来的人除了他名下商行的首席大掌柜外,还有几个也想参与此事的缙绅的得力掌柜。

在陆尘音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邓名却一直在留意他背后站着的一个小厮。此人看上去好像有点面熟——美术生对见过的人总有特别的记忆能力。回忆了几秒后,邓名恍然大悟,想起来这个家伙曾经到钟祥给自己送过信,把李世勋的兵力和行动路线尽数相告。

“这样的壮士,怎么好当个仆役?”认出这个人后,邓名笑着对陆尘音说道。

“提督责备的是。”本来陆尘音今天带这个人来就是想拉交情,若是对方认不出的话,那只能说明上次陆尘音提供的情报并没有大作用,那他就不会硬要攀附。现在邓名居然一眼就认出这个人,陆尘音觉得这说明上次自己的功劳很大,他满脸堆笑地说道:“明日老夫就让他出外做个管事的。”

邓名点点头,至此双方已经心照不宣。

谈判即将开始,陆尘音让无关的闲杂人等都出去,只剩下他和带来的几个掌柜。上次明军索要赎城费时,陆尘音就趁机利用人脉作了些金银买卖,挣了几万两银子到手。这次明军兵临城下,买卖食盐的事务又落到了陆缙绅手里,他盼望着能够再赚一笔。

不过陆尘音对食盐买卖的细节并不清楚,他今天来只是拉交情、镇场子,具体内容都交给掌柜们去敲定。

“提督大人有多少盐?”

“品质如何?”

“能不能让小人看看样品?”

“提督大人售价几何?”

邓名应付着掌柜们的询问,目光扫到气定神闲坐在对面的陆尘音时,他心里羡慕不已。身旁就是川盐五大商行的联合代表,但一点儿忙都帮不上,连盐价这种细节都要邓名这个军事统帅出面。

此次明军带了三百万斤食盐,装了二十多条船,这都是明军出兵前,五大盐行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出于扶持工商的目的,邓名宣布这次就不找他们要船只运输费和搬运费了,以后再说。因此对盐商们来说,这批食盐的武昌到岸价、都府离岸价和成本价并无区别。如果不算五大盐行之前订购的大量生产工具的话,食盐的成本大概是每十斤一元左右,三百万斤食盐的成本总计三十万元上下——等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后,这个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每斤两元,”邓名报的价是他事先与叶天明商议过的,已经考虑过湖广食盐与粮食、银子的兑换价格:“三百万斤盐折合六百万元的欠条。”

由于欠条补偿协议刚刚达成,所以周培公和湖广鹰派集团手里一张也没有,邓名同意三分之一的食盐先不要钱,当作储备以供将来有欠条的人来兑换,剩下的二百万斤食盐需要武昌方面用银子付账。

陆尘音带来的掌柜虽然不清楚欠条补偿制度的细节,但知道会有一条提供这种欠条的渠道,用来抵付部分盐款。因为不知道欠条是什么东西,所以掌柜们对欠条和盐价的兑换比一点儿也不关心,再说这部分交换和商行无关,他们关心的就是盐对银的兑换价。

“一斤盐提督要多少银子?”陆尘音的掌柜问道。在检查过这批川盐的质量后,他心中给出的收购价是两分银,也就是每百斤二两银子。

听到这个问题后,邓名随口就想回答两分银。淮盐运抵武昌时,也基本是这个价格,邓名手中的川盐虽然在质量上要好于淮盐,但毕竟来路不正,对方肯定要考虑风险,邓名觉得价格和淮盐持平应该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一斤两分银的食盐在进入零售市场后,价格会进一步攀高,在交通方便的城市大约会达到一钱左右。不过这些利润邓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部分是属于湖广官吏、缙绅、商行、恶霸等地头蛇的。作为食盐的生产者,四川盐行大概可以拿到整块蛋糕的五分之一,对他们而言也是十倍以上的利润,足以满意了。

不过邓名并没有立刻作答,在整场谈判中叶天明一句话都没说过,想到这里邓名就转身指着叶天明说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到底定价多少要听这位叶老板的。”

说话的同时邓名还抬起一只脚,若是叶天明过于谦虚,他就要狠狠地踹过去提醒他一下。不过叶天明的表现比邓名想象的要好不少,他虽然闪过一丝紧张和惊讶之色,但并没有急急忙忙地说什么“全凭提督做主”之类的话。

所有掌柜的视线都集中到叶天明身上后,邓名就简要介绍了一下叶天明的身分。听说他是川盐盐商的总代表后,那些掌柜望着叶天明的目光里顿时充满了羡慕。就是陆尘音都忍不住多看了叶天明两眼。虽然有功名在身,但陆尘音也知道盐商的豪富程度是他难以企及的。

“要不是邓提督说,我怎么也看不出他居然是个盐商。”陆尘音在心里琢磨着:“刚才我还以为他是个穷当兵的呢。”

接下来叶天明的表现更让邓名欣喜,他居然对掌柜们说他需要思考一下,因为他初来乍到对武昌这里的盐业还不太了解。

“虽然还略显稚嫩,不过有点讨价还价的意思了,”邓名在边上看着叶天明,很高兴自己之前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我果然不应该事事插手,早该给他自己去发挥的机会。”

既然盐价无法立刻定下来,那么这次的谈判也就告一段落。邓名对于今天的进度很满意,大的框架基本都已经定下来了,只剩下敲定最终价格一项了。至于这个最终价格,他和叶天明也早已商议妥当。

“不知叶老板有没有空?”在谈判结束后,陆尘音的掌柜突然向叶天明提出邀请:“若是叶老板想了解武昌、汉阳的盐价,鄙人可以陪叶老板在城里转转。”

这份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叶天明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地转头去看邓名。

刚才武昌的掌柜们就认为叶天明是邓名的传声筒,同时也是一个缓冲。由邓名自己提出一个价格是不合适的,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要是这个价格不合理,武昌这边就难以拒绝;若是真的拒绝了,邓名就变得难以下台,谈判很容易陷入僵局。看到叶天明的反应后,武昌众人更确信自己的判断,认为这些盐大部分还是邓名的,叶天明多半只是一个傀儡。

谈判的时候就需要叶天明这种身分的人,邓名撇清与这个人的关系也是为了让武昌方面能够放心大胆地讨价还价。既然对方是一个商人,那邀请对方进城商谈也就没有什么不妥了。叶天明连邓名的军官都不是,只不过是地位卑贱的商人罢了,武昌就算把此人抓起来也没有丝毫功劳。

“叶老板自己拿主意吧。”邓名想了想,觉得武昌方面不敢在这个时候诱捕自己的人,做出激怒明军的事情。

紧张地思考了一会儿,叶天明毅然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再征求邓名的意见,而是转身望着那个提出邀请的掌柜,点点头应承了下来:“在下也有此意。”

叶天明知道邓名对武昌的市场很关心,此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在武昌、汉阳两城看看,多带回一些有用的商业情报。

就这样,叶天明跟着陆尘音一行返回了武昌。

……

陆尘音作为有功名的缙绅,当然不会屈尊去陪同一个商人,这份工作理所当然地落在那几个掌柜的身上。叶天明在他们的陪同下逛了一下午的武昌,他询问了不少货物的价格,又让同伴帮他记在纸上,很快叶天明怀里就揣满了各种资料。

至于武昌这里的盐价,比邓名和叶天明预计的要高。淮盐的成本和川盐差不多,现在都是灶户(用火煮盐)为主,一百斤盐的成本大约是一钱银。而盐商向清廷购买时,要为一百斤盐付一两银子到一两二钱。如果盐商在地方上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赚的钱就比较多,各大盐商也都积极在建立这种属于他们自己的销售网络,湖广这里也是一样。现在大盐商在湖广的销售渠道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们把卖不掉的食盐卖给湖广的地头蛇。那些没有自己销售渠道的盐商也是一样,他们给武昌地头蛇的价格早先是一斤盐两分银左右,但由于去年长江上的战事,现在已经涨到四分银了。

眼看天色渐晚,陆尘音的掌柜就提议去酒楼吃顿便饭,然后去听段曲子,明日一早再起来考察市场——通过对叶天明的观察,这些人都认为邓名的兴趣并不仅限于食盐。既然叶天明对武昌市场有这么大的兴趣,那他看够之前显然不会说出食盐的批发价。

“我们随便吃点粗茶淡饭吧,怠慢叶老板了。”在武昌最好的酒楼定下包厢后,大掌柜对叶天明笑道。

说完后大掌柜又转身看着伙计:“可有花雕?”

“有,有。”伙计忙不迭地答道,同时还不忘炫耀道:“去年海逆进犯长江,邓逆隔绝交通……”

去年的战事让长江上的交通断绝长达几个月之久,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的船只,都被邓名和张煌言一扫而空。代理两江总督的蒋国柱为了今年的漕运,又进行了一通大肆搜刮,造成长江下游货运的严重萎缩。在运粮的运力都严重不足时,黄酒这种奢侈品自然变得极为稀少,不过大掌柜来的这个酒楼还是有足够的存货的。

伙计的炫耀被大掌柜一声咳嗽打断了,他瞟着叶天明的表情,责备伙计道:“我们是来饮酒听曲的,是来听你说什么打仗的事的吗?”

“小人知错了。”伙计连忙欠身道歉。

“今天都有什么好菜?”

听到这声问话后,伙计像是顺口溜一样地报出一串菜名。叶天明稀里糊涂地什么也没听懂,偏偏大掌柜还客气地询问叶天明觉得哪道菜不错。

“大掌柜说了算。”叶天明不好意思说他什么也没听懂,就客气道。

“那怎么行?本来就是粗茶淡饭了,当然得由叶老板来点了。”大掌柜却不容叶天明推辞。

对这个酒楼来说,几个商行的掌柜都是常客,所以他们才一走到门前,伙计就殷勤地把他们引进门,不用吩咐就带他们到二楼雅座。

“李老板带来的那个外地人,怎么看着那么眼生呢?”走进厨房后,一个伙计忍不住对同伴小声嘀咕道。

“活似个军汉!”另一个伙计也深有同感。叶天明给他的印象是五大三粗、土头土脑:“可看李老板、王老板他们的样子,对他可是客气得不得了,想必是有大来头的。”

一坛花雕被伙计小心翼翼地从酒窖中抬了出来,轻轻拭去了红漆封上的灰尘,取出配套的暖酒小炉、精瓷小杯、话梅等物,伙计们把这些东西一起给雅座送去。

“活鱼呢?”

虽然菜单还没有报来,但大掌柜他们进门以后,厨房里就忙了起来,几条才打上来的鲜活江鱼已经装在篓子里送到案板边,大厨用挑剔的目光检查着它们:“李老板就好吃个鲜,要是差了一点,少不了一通责备。”

“既然是王老板的贵客,肯定会推荐咱们的香酥鸭的。”检查完活鱼后,大厨又冲另外一个伙计喝道:“还不去寻只好鸭子来?”

报菜单的小二迟迟没有回来,而服侍茶水的伙计偷偷来报告,说包括李老板在内,那些老板们没一个肯点菜,全都要让那个军汉也似的家伙决定今晚的菜品。

听说此事后,一贯沉稳的大厨也有点紧张,他下意识地摸摸自己那把心爱的菜刀柄,喃喃自语道:“今天不拿出看家本领是不行了啊。”

不知道等了多久,报菜的小二终于回来,早就蓄势待发的大厨一跃而起,急匆匆地问道:“那位外地的贵客点了什么?”

小二脸上的神情变换良久,踌躇着说道:“贵客点了一只鸡……”

“香酥鸡?纸包鸡?炸鸡?白切鸡?”大厨急不可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