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李国英立刻掷出令箭,命令留守的快船火速去追已经开拔的水师,让他们马上返回:“兵贵神速,本总督本来还安排了一些船只巡江,现在也调回来,一并用来运输赵将军的亲兵营。”

在李国英下令的同时,逃上巡江船的张勇总算让水手相信了他的身份:“快快载我回去,我要向总督大人报告。”

……

前方赫然出现了一队列阵的清军。

“此军是何人领军?”邓名询问刚抓到的俘虏。

“是胡文科胡游击……”俘虏辨认了一下对面的军旗,向邓名回答道。

“新晋之辈。”邓名左右纷纷说道,俘虏交代得很清楚,对面的敌将刚刚升为游击,这是他第一次**领军野战,而且胡文科的部下也大都是新兵,远远不能与刚才邓名遇到的那些清将相比,更不用说更早之前遇到的张勇、王进宝相比。

“但在中路清军中,唯一能列阵以待的敌将,不可掉以轻心。”邓名轻声说道,其他清军将领自以为必胜地疯狂追击,士兵体力透支,队形也混乱不堪,遇到明军后一触即溃。

“前进!”邓名说完后,轻轻一挥手中马剑,带着部队向清军逼去。

虽然从赵天霸那里要到了五百步兵,但现在跟在邓名身边的又只剩下二百骑兵,由于明军一直高速推进,步兵和骑兵出现脱节。

现在中路清军几乎被邓名的侧击一分而二,近万清军被夹在邓名和周开荒部队之间,他们建制混乱,战辅混杂,根本无法攻击在他们退路扼险而守的小股明军,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而胡文科据守的山间小道,是中路这些清兵的最后希望,对此邓名志在必得,击溃这个清军游击身边的几百人后,邓名还可以乘势插入南路的王明德身后,把追击李星汉的数千清军也分割包围起来。

……

“邓名,是邓名来了。”

上百溃兵呼喊着向胡文科的旗帜处跑来,听到这些人的喊声后,胡文科和他的手下脸上都惨白得不见一丝血色。

“对方都是骑兵,逃跑必死无疑。”胡文科强自镇定,命令步兵结阵准备抵抗:“不许溃兵靠近我阵,否则杀无赦!”

早先下令停止追击,整顿军队后,胡文科还把自己得到的口供给同僚送去,但所有的同僚都比他资历深,胡文科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嘲笑。

同僚们的嘲笑让胡文科也犹豫起来,正在他迟疑的时候,战局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邓名从北方直插而下,沿途没人是他一合之敌,一个参将、三个游击被俘,还有上万的部队拥挤成一团无法动弹。只有胡文科因为预先收拢了一会儿部队,现在身边有三百多士兵,体力也勉强堪战。

“大人,大人。”尽管执行了胡文科的命令,他的亲卫却没有一点信心:“邓名从北方杀过来,张总兵、王副将、还有标营他们应该都完蛋了吧?”

胡文科心里估计也多半如此,对面指挥官的威名带来沉重的压力,让胡游击已经快喘不出气来。但是,胡文科虽然没有野战指挥的经验,却很清楚在骑兵面前逃跑只有死的更快:“我们坚持片刻,片刻就好。”胡文科向西南方向指去:“前面官兵要想逃生,就会从这条道来,等他们一来我们就跑,有他们挡着,我们才有机会逃走啊!”——

笔者按:昨日那节中,赵天霸应该认为邓名是少唐王,已经修改。

第57节疲兵

对面的清军并没有展开队形形成一条较长的战线,而是猬集成一团,形成一个接近圆形的阵势。跟着同伴来到近前后,张易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排清兵眼中的恐惧,他们虽然用武器朝着明军骑兵的方向,但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后挤去,只是因为被身后的同伴挡住才无法继续倒退。

这样的情形张易乾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对方已经胆战心惊,之所以还没有立刻溃散就是因为明军逼迫得太紧,如果明军后退一段,然后悠闲地下马休息片刻,估计这些清军就会自己逃走。只是张易乾也知道邓提督时间有限,不能耐心地等清军自行撤退。迅速击溃这种濒临瓦解的敌人也不是不能做到,张易乾就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不过他和其他三堵墙骑士都没有提出来。

“提督。”看到清军的样子后,邓名左右的吴越望和李延鹏都几乎同时向他建议道:“我们稍微休息一下,让几个骑手在他们阵周围转上几圈。”

在卫士们看来,这些清军士兵虽然没有逃走而是留下来原地坚守,但支撑他们多半不是勇敢而是恐惧,主力退远一些,让少量骑兵围着他们绕圈恐吓,多半就能让清军不停地集体旋转。等他们在这种煎熬中耗尽了最后的斗志后,就会有人开始逃跑,一发而不可收。

但这也不是迅速解决麻烦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步兵向他们发起进攻,只不过现在邓名身后并没有步兵部队跟上。

“何必多此一举。”穿越以来,邓名几乎每个月都要上战场,激烈的时候更是无日不战,他很清楚怎样才能快速地解决麻烦。

“前军下马。”邓名毫不犹豫地大声喊出了命令,然后率先从坐骑背上跳下,把缰绳递给了一个靠后位置的三堵墙新兵。

听到邓名的命令后,所有的卫士和三堵墙的老兵都跟着下马,并迅速排成一个长列。

“进攻!”摆好阵势后,邓名就下令发起攻击。

面对这种情况时,骑兵下马步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与步兵面对面地近身肉搏,毫无疑问会让邓名遇到更大的风险,所以无论是卫士还是三堵墙的老兵都没有提出这个建议。

虽然进攻的明军只有一百人,而对面的清军拥有三百人之多,但横列的明军却对清军的圆阵形成了三面包夹的态势。清兵互相推搡着不但发挥不出人数上的优势,反倒每个前排的士兵都要面对多个明军的攻击,在几个士兵被砍翻后,胡文科的余部就动摇到了无法维持阵型的地步,开始从没有明军的那一面逃走。

十几个清军被砍倒,上百个跪地求饶,剩下的一哄而散,邓名又喊了一声:“上马追击。”

后排的骑兵涌上前来,把他们的牵着的坐骑还给下马步战的同伴,然后率先向前追击而去。

邓名翻身上马后,就发现自己已经不用参与到追击中了,清军纷纷逃离道路,向高处和林中拼命逃去。

“这个清将还不错。”邓名喘着粗气说道,在清军全面溃败的情况下,邓名之前遇到的好几个清将身边只剩下少量甚至个位数的亲卫了,而这位胡文科竟然还能收拢大约他麾下几成的兵力尝试抵抗。

“提督没事吧?”吴越望策马来到邓名身边,关切地问道,刚才他看见邓名被敌人的武器击中。

“安然无恙。”邓名微笑着回答,下马发起步战的时候,他就感到双腿有些沉重,一直不间断的作战让他也感到相当疲惫。不过邓名还是和其他人一起冲向前去,因为动作有些迟缓,他还被敌兵的长枪两次扫中,幸好痛过格挡卸去了大部分的力量,再加上身上的甲胄,邓名并没有负伤,不过对方的攻击也让邓名感到被击中的胸腹处隐隐作痛。

“继续前进。”邓名喘息片刻,再次带领部队向南而去。

……

赵良栋赶到岸边开始整队,不过他没有等到奉命返回的水师主力,却等来了狼狈不堪的张勇。见到赵良栋后,张勇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样的激动,扑上去大喊道:“中计了,中计了!”

“张将军这是怎么了?”见到一身小兵装扮的张勇后,赵良栋心里一沉,生出了不详的预感。

还没有等张勇说完他的凄惨经历,一个标营的卫士就骑马冲到了江边,拿着李国英的令箭对赵良栋叫道:“总督大人命令赵将军火速返回大营。”

赵良栋前脚从李国英那里离开,几个从在北线遇到邓名的标营卫士就逃回了大营,这一路上他们走的也很辛苦,到处都是溃散的士兵和人流,甚至还有败兵想抢他们的马。千辛万苦地逃回了大营后,这几个卫士还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让李国英接受事实,等李国英确认战局已经极度恶劣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召回赵良栋。

发现赵良栋已经离开他的军营后,李国英的卫士一路寻找到江边,总算把川陕总督的命令交到了他的手里。赵良栋没有急着带兵返回,而是先认真询问了这个标营卫士一番,又让张勇把北线的具体情况仔细叙述了一遍。

沉吟片刻后,赵良栋让亲兵营暂时原地不动,自己则和张勇一起见李国英。

张勇、赵良栋二人返回李国英营帐后,发现王进宝已经站在川陕总督的身边。张勇和王进宝见面都是一愣,他们二人都以为对方凶多吉少,刚才两人分别告诉赵良栋和李国英另一人十有**失陷敌阵了。张勇和王进宝二人见面后,并没有互相指责,而是激动地把四只大手静静地握在了一起,如果川陕总督在上,这对难兄难弟绝对能相拥而泣。

“这邓名小儿……竟然能在诈败二十里,两个时辰就重整军队……”从王进宝口中得到确认后,赵良栋喃喃自语道,刚才张勇和他第一次说这事时,赵良栋依旧有些将信将疑。此时赵良栋心里的震惊一点不逊于张勇、王进宝二人,他自问若是执行同样的计划,或许手下的亲兵营能做到。但赵良栋的亲兵营都是跟随他多年的旧部,他能叫出其中每一个军官的名字,而邓名的军队跟他相处不过半年,一千人诈败的难度和几万大军更无法相提并论:“这根本不可能啊。”

“赵将军不要想那么多了。”李国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是众人中最快,见到王进宝后他已经知道不管自己多么不愿意相信,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邓贼已经发动伏击,现在我们要想想怎么收拾危局。”

“张将军和王将军已经被击败很久了,但邓名并没有出现,”李国英无法想象四百标营甲骑怎么会被邓名一瞬间就击溃,不过既然王进宝和张勇都这么说,那么他就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推测邓名的行动:“本官认为邓名必定是向南去了,企图切断官兵返回大营的退路。”

“要尽快通知大军退回。”王进宝激动地说道:“邓名勇不可挡,必须让大军尽快返回营地,然后坚守大营。”

“不可!”赵良栋还没有失去理智,他急忙阻止道:“必须让大军徐徐退回,若是谣传四起,官兵不战自乱,只会更糟糕。”

“赵将军说的不错。”李国英在招赵良栋返回时,已经传令兵四出,让他们向每一个遇到的清军军官传令。但李国英并没有告诉他们真相,而是说任堂情急突围,让各军官火速带兵回营协同围剿。

而李国英眼下考虑的是,除了尽力拯救行将溃败的大军外,下一步又该如何行动。

“坚守大营!”王进宝激动地说道:“只要确保大营不失,就可以收拢溃兵。”

张勇虽然觉得危险,但和王进宝一样,也希望能为手下争取逃生时间,因此出言赞同道:“若不坚守大营,则是置尚在营外的大军于死地。”

此时李国英也是迟疑不决,既然这是邓名的计谋,那明军水师返回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李国英还有些奇怪为何迟迟不见明军水师出现在江面上。虽然不知道中路和南路此时打成了什么样子,但是李国英觉得损失惨重是一定的,邓名肯定可以通过此战获得对清军的优势。到时候明军水师和陆军都有优势,清军短期内还不用指望得到援军,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或许是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了。”李国英心里反复冒出这个念头,但却迟迟难以下定决心,毕竟这些兵将都是李国英的部下,如果损失惨重那李国英势力也会大减,更难以在四川坚持下去。

“我们应该反击。”赵良栋突然提出另外一个建议。

“反击?”张勇惊诧地说道:“向哪里反击?”

“向最先返回这里的贼人反击。”赵良栋答道:“不管邓名是怎么做到诈败二十里的,他的部下今天仍然来回奔波了四十里之遥,而且追击我军的溃兵的时候,就算他之前的建制不乱,现在也该乱了。而且我认为他之前也应该有少许混乱,现在乱得应该更厉害一些……”

“你认为?”王进宝激动地说道:“赵将军你还以为邓名做不到诈败,你还说你一千披甲能打他五千!”

“我还没说完!”赵良栋提高了音调,压过了王进宝的抗议:“贼人绝对不是铁打的,早上匆匆撤退,然后全速追击我军败兵。他们看似强大,其实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他们,就算不能反败为胜也能战个平手,让我们能够收拢溃兵从容退回重庆。”

无论张勇还是王进宝都不同意,因为这就意味着清军要做最后的孤注一掷,如果再次败阵那连守住大营都会成问题。

“根本不要守,若是不胜就得赶快跑。”赵良栋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叫道:“若是邓名大军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