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其他的要求了。”邓名笑道,他观察着对方脸上的表情,满是惊异和喜色,渐渐地开始有怀疑和担忧冒出来——周培公比较麻烦,但是他那两个队友很容易看清。等那两人的疑虑之色越来越重,基本占满了整张脸孔后,邓名解释道:“说实话,这次张巡抚竟然会对我如此推心置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感动不已。扪心自问,若是我与张巡抚异地而处,恐怕是做不到这样义气的,而义气就要用义气来回报!既然张巡抚把我当朋友看,那我为朋友出点小力又算得了什么?朋友是患难与共,一生一世一起走嘛。”

听邓名说完后,张长庚的一个心腹感动得眼圈都红了,猛地站起身来,向邓名跪倒在地:“小人久闻提督义薄云天,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提督说的对,家主就是提督的好朋友,也一直拿提督当好朋友看。”

另外一个人也有差不多的表现,向邓名保证道:“家主以后一定和提督以诚相待,提督这番情义记下了,若是将来有用得着小人家主的地方,家主也一定会好好报答提督。”

和这两个人客气了一番,邓名就起身送客,他一直把周培公他们送到营门口,最后还和周培公亲热地惜别。

“提督果然义薄云天。”周培公面露苦笑,向邓名抱拳说道,他琢磨了一会儿,发现邓名此举已经动摇了他的“谈判专家”和“对邓名问题专家”地位。虽然谁都不信什么邓名会和张长庚肝胆相照的鬼话,但这两个张家的家仆回去报告后,却可能影响张长庚对邓名的策略,而且以后也可能更多地派出家中心腹来参与谈判,毕竟他们是张家人,比周培公这个外人还要可靠一些。周培公认为,邓名没有狮子大开口并非好兆,多半是在放长线调大鱼,如果没有这两个家仆在边上,周培公还可以给张长庚仔细分析,说服他认可自己的观点;如果邓名今天狮子大开口了,周培公做到这点就更容易,同时还能让张长庚意识到让没有谈判经验的心腹参与其中的危害。但现在做到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两个家仆对邓名的好感肯定会影响到张长庚,后者也不会完全信任周培公的分析。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两个张家的仆人距离较远,邓名在周培公耳边轻声说道,然后哈哈一笑,转身大步返回营中去了。

而听到这话后,周培公如遭雷击,在原地怔怔地站着动弹不得,从心底里涌上来一股汹涌的感情,让他几乎要忍不住仰天长啸: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提督!

第16节示威

在黄州等地的攻城掠地毫无难度可言,地方上的守军既无战斗力也无士气,而且还有周培公这个内应协助,明军不但很清楚守军的实力,也不用担忧会有清军的增援前来骚扰。这些战斗工作邓名都交给浙军负责,李来亨的军队则充当预备队,在战场外观战——毕竟邓名也要防备张长庚一手,虽说邓名并不认为现在武昌还有勇气偷袭明军。

对几个小城的攻击邓名依旧采用爆破战术,从江南收集到的火药对付南京未必够用,但对付湖北的县城却非常富裕。邓名之前反复强调的战斗笔记再次起到重大作用,虽然浙军并没有爆破经验,但是在邓名和他的卫士的战斗笔记的帮助下,很快就掌握了爆破的技术。

和刘体纯在郧阳一样,邓名也让浙军在破城后利用城墙进行练习,李来亨也派手下前来旁观,很快明军的穴攻和爆破技术都有了长足的提高,他还告诉兴致勃勃的明军军官们:“等回到夔东后,可以再去向刘将军请教,现在刘将军肯定是夔东爆破第一人。”

满怀不安的百姓看到:明军来攻城、攻下了城,没有发生任何强行征丁、征粮的行为,只是在衙门周围悬榜,号召有志气的人参军。明军还传檄四郊,宣称任何愿意跟他们回川的平民,每个男丁都可以获得二十亩的免费土地,女子十亩,只要耕作十年并每十亩缴纳一石的粮食就可以成为这些耕地的主人。尽管大部分人对这种好事将信将疑,而且很多人也觉得四川太远了,但还是由一些贫农,愿意跟着明军走去碰碰运气。

每次邓名从一座城市离开后,周培公就领着军队前去收复,这次跟着周培公从武昌赶来的还有两千多清兵,带领他们的都是张长庚一系的绿营军官。给他们报功的奏章周培公早在收复城市前就已经写好,收复一地后,这些军官就拿着张长庚的委任状走马上任。除了这些武官外,还有一些缙绅子弟跟着一起前来,他们作为周培公的幕僚帮着赞画军务,这些人同样会从收复工作中捞到一份军功,轻而易举地成为新的地方官吏。

根据与邓名的约定,周培公三令五申不许骚扰百姓,这点同样得到了军官、幕僚们的坚决拥护,除了本土乡情外,他们也需要良好的军纪来与地方缙绅结下善缘——他们都是来当官的,不是来当土匪的。

很罕见的一幅场景出现在了湖北各府的土地上:军纪严明的明军来了,又走了;然后是军纪严明的清军紧随而至,进城之后同样是秋毫无犯。

地方上的缙绅、百姓都对周培公与邓名的密议一无所知,只知道周培公是个既勇敢又亲民的好官,不但能做到毫无畏惧地跟在明军身后,还从来不曾借机祸害地方。

顿时周培公在湖北声名鹊起,他带来的文武官僚集团也得到了地方上的交口赞誉,当然,在称赞周培公的同时,大家也不会忘记歌颂一下张长庚的识人之明——很多人还是真心实意的。

不久,邓名经过精心准备,一举攻破黄州府府城,把胡全才的旧党差不多一网打尽,在府城中休息数日后,带着大批缴获的船只和物资离开,向武昌进发。而胆色过人的周培公很快带着五百精兵赶到,明军前脚刚走他就进入城中安抚人心。周培公上午进入府城衙门,中午就张榜安民,本人更马不停蹄地拜会城中的名流。为了让逃难的百姓尽快回城,周大人还敞开四门,跟着周大人一起赶来的幕僚也尽数入城,沉着地开始在衙门里办公。

此举当然大大地稳定了人心,不过缙绅和百姓们在钦佩、惊讶之余,也为周大人捏了一把汗。幸好明军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得知明军的后卫部队头也不回地远去后,缙绅们纷纷议论,虽然周大人玩的是空城计,但想必明军那边也忌惮周大人的智勇啊。

虽然周培公对父老非常谦恭有礼,但对那些临阵脱逃的官吏则称得上是铁面无私:很多胡党余孽看到清军光复府城后,纷纷赶回来向周配公哭诉。还没等他们诉说完死里逃生的惊险,周培公就脸一沉把他们尽数拿下,革职查办毫不含糊,无论这些犯官是倾尽家产行贿,还是搬出亲朋靠山都无济于事。

于是乎,周培公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了,不过短短几天,黄州府上下都称赞周大人虽然年轻,但胆大如虎、爱民如子、更铁面无私,简直就是古今完人。良好的名声,令人有安全感的智勇,更是张长庚的嫡系,很多缙绅都觉得将来这黄州府的知府一职肯定逃不出周完人的手心。在这种心理下,大家纷纷登门拜访周完人,送礼问安,还由黄州府的缙绅领袖牵头,集体给武昌的张巡抚上书,要巡抚大人向朝廷保举周大人为黄州知府——其实就是规模、价值小一些的拥立之功。

除了处理公务以外,周培公还多次巡查城防,亲自检查每一处城墙的豁口。由于这是邓名预定攻打的最后一座城市,邓名把沿途缴获的所有火药都用在了黄州府的城墙上,采用四处同时爆破战术。周培公站在豁口的城墙边上,抚摸着残墙若有所思。

和其他收复的城市一样,目击者都报告明军转眼就挖塌了城墙,这和周培公在钟祥的印象相吻合。

“钟祥那次,我被俘前曾多次询问过明军到底在干什么,能不能一天就挖塌城墙,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绝不可能。但城墙就是一天就塌了,回去后我还受到不少人的挖苦讽刺,说我夸大其辞。事后我又问过很多有经验的将佐,他们也都说穴攻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绝对办不到的,搞得倒像是我在胡言乱语一般。”这次尾随邓名而来,周培公看到沿途的城市没有一座能够稍微抵抗一下,便是黄州府的府城也在两天内便宣告陷落。固然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但显然城墙在明军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

“来人。”周培公下令动员民夫,把豁口下面的土地刨开,然后亲自下去查看了一番。之前由于急着收复城市,周培公没有功夫进行这样的细致检查,但这次他把四处豁口全部察看了一遍,任何一处都没有实施正常穴攻后应有的遗迹。

“这些城墙都是自下而上崩开的,而不是塌陷下去的。”周培公喃喃说道,这个现象也和钟祥、还有其他被邓名攻破的城池一致。

很快,黄州府城内就得到新消息,周大人带着一百兵马追赶明军而去,据说是因为担忧武昌。

……

明军大部分抵达武昌附近时,兵力已经膨胀到六万多人,其中三万是原本的夔东军和浙军,五千是从江南跟来的辅兵,剩下的两万多都是从黄州府招募到的男丁。女营人数也超过四万,除了李来亨为部下娶来的媳妇、浙军的家属,还有大批黄州壮丁携带的家眷。

根据与邓名的协议,武昌的兵马已经龟缩到了城中,不过邓名还是很小心地与李来亨商议行军方案,准备分批通过武昌、汉阳附近的江面,警戒行军以防清军突然袭击。计划已经制定妥当,正在敲定具体细节时,卫士又报告周培公又来了,邓名让把周举人请到旁边的帐篷,等完成军议后再去见他。

等会议结束后,天已经黑了,邓名走进帐篷后,看到帐内已经点起了蜡烛,周培公正就着灯光看书。

“周先生不在黄州府好好安抚人心,怎么又来找我了?”邓名有些奇怪地问道:“是不是张巡抚又有什么事情?”

“学生还没有刚刚赶来,还没有回过武昌,等见了提督这面后,就要回去向巡抚大人复命了。”周培公合起书,揣入怀中。

“周先生客气了,先生现在已经是官身了,不日就会是武昌知府了,不用太谦虚了。”听周培公又自称学生,邓名微笑道:“先生今日前来,又有何要事?”

周培公首先东拉西扯地说了一番黄州府的事,称赞邓名言而有信、明军军纪严明,还说他一会儿回武昌后,一定会向张长庚细说邓名的仗义,绝对不让小人离间双方的关系。

释放了大量的烟雾弹后,周培公就起身告辞,像以往一样,邓名送他出营。眼看快走到营门边,周培公用开玩笑的口气随随便便地说道:“现在黄州府各地,都知道提督精通五雷之法,施展法术后,城墙便化为粉末。”

邓名身后的卫士都笑而不语,邓名也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邓名反问道:“原来周先生今天专程前来,是为了此事啊。”

周培公已经隐约猜出了大概,实在忍不住所以来试探一番,刚才看到邓名的卫士面露笑容后,他心里更是确定了几分,但没想到邓名居然一口道破,顿时愣住了。

“周先生相信我是法术破城的么?”邓名笑吟吟地问道。

犹豫了很久,周培公终于微微摇头:“子不云乱力鬼神。”

邓名轻轻鼓掌,笑道:“仅凭着一条,周先生便比那胡全才要强太多了,至于我是如何破城的,周先生想必已经心里有数了吧?”

随着这句话出口,周培公突然感到周围的气氛一冷,邓名身旁的卫士脸上笑意全无,都冷冷地看着他。

顿时周培公就后悔今日之行,他原本也知道刺探邓名的军事非常危险,但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好奇。这个谜团自从钟祥被俘后,一直笼罩在周培公心头,让他怎么也放不下,所以就想以其他事为掩护,在临走的时候不露痕迹地试探一下。

“就是先挖一条地道到城下,然后填入火药,接着就轰的一声把城墙炸上天。”邓名的表情显得很轻松,一边说一边继续向营门口走去。

本来在原地呆住的周培公,见状又楞了两秒,才快步跟上,只见邓名依然想聊家常一样地继续说道:“这比以往的穴攻要快的多,效果也挺好;不过我若是守方嘛,也不必挖很大的池塘蓄水了,迅速地反挖地道灌水便是;或是只要发现有人挖地道,就派兵出去攻打。好破的很!”

这时邓名已经走到了营门口,就停下脚步冲着周培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恕不远送,周先生请吧。”

周培公看着那营门,虽然只有几步路,但却感觉好像远在天边一般,邓名说完话好久,周培公才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提督要让我走?”

“难道周先生今晚打算在我军中过夜吗?”邓名惊讶地问道。

周培公盯着邓名看了两眼,突然又是深深一躬,快步从营门里走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