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第7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夏陆军兵力主要有两大部分,一线战兵,二线守备营,而一线战兵所指的主要是目前大夏拥有的十一支禁军,以及八大镇守府,禁军的编制略有扩充,而八大镇守府的编制不变,但是因为对外作战,实际上,西部三府的编制都是超额编制,按大夏一府兵马编制为十五个军,战兵十八万余,但如今西北,西南,西府三府的兵力多则二十五六万,少则也有二十三四万,远远超过固定兵额。

而随着大夏外封制的确立,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确定了大夏八十一府疆域,尽管这八十一府的范围仍然还有不少的地方并没有拿到手,但随着大夏调兵遣将,在中原布置大批兵马,还有大唐这个盟友,这些地方并不难获取。

一旦中原区域占领完成,大夏的国策就会因此改变,又对外扩张转为内部消化,而对于手握重兵的地方镇守府,夏羽也不可能继续让其拥兵自重,尽管夏羽对他们很是信任,但是在他这一辈,或许这些将领不会有二心,但为了大夏的长治久安,分离兵权还是必要的。

一直以来,大夏在不断提升地方镇守府力量的同时,也会同时扩大禁军的规模,如今大夏禁军已经有十一支,兵力达到五十五万,可以说禁军的兵力达到了三个地方镇守府的兵力,地方镇守府就算是想要叛变,也需要考虑一下禁军的震慑力,而大夏八方镇守府,辖区地北天南,难成合力,但是一旦大夏对外政策改变,八大镇守府就要驻扎八方,而大夏幅员辽阔,八大镇守府驻扎的地方就显得太大了,这对于大夏统治自然不会是好事。

拆分兵权,是夏羽无论如何都要做的,如今各大镇守府已经颇有根基,兵强马壮,但好在夏羽从一开始就留有一手,后勤,财权全都握在夏羽的手中,拆分兵权固然会引起一些不满,但应该还能在掌控之中。

老杨林自然对夏羽拆分兵权一事上持支持的态度,因为地方镇守府实力越大,兵部对其的控制也就越弱,而且为了大夏长治久安,这么做也很有必要。

按照老杨林的计划,大夏八大镇守府都将进行兵力拆分,由八大镇守府增加为十六个,只留给每一个镇守府十个军的编制,并将大夏八十一府的疆域划分为二十三区,按照镇守的区域不同,设立外八镇,内八镇,禁军体系。

夏羽看了一遍整个章程,微微点了点头,道:“划区镇守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这兵马却必须是流动的,内外八镇,包括禁军都要不断的更替,以保证军队的忠诚和战斗力!这份奏章暂且留在我这,想要实施,还得等等,中原那边最近有什么战报么!”

夏羽将奏章放在一旁,拆分兵权虽然夏羽很有信心做好,但是在这之前,得要先平定了大战八十一府,然后招各大镇守使回都,才好做出决定,而现在大夏西南还有战事,这个时候拆分兵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回陛下,我军主力兵马已经囤聚在怀柔府(左良玉的地盘),顺天府两地,对南面的几大黄巾势力,以及南面的吴国三督之一的卢象升已经摆出了攻势,而在南面,杨家军在去年占据濠州之后,潘美军在城下受挫退守清州之后,如今杨家军已经占有濠州,通州,北海,河州,石州大部,加上我军之前占据的黄河南面的河南州,环渤海圈的地块已经差不多都被我大夏纳入囊中,有我大夏源源不断的物资资助,杨家军如今已有十万之众,往北威胁卢象升腹地,往西虎视清,奉等州。”

“卢象升还不愿降么?”夏羽声音里有了一丝不耐的问道,自从大夏圣元六年,大夏就已经开始跟卢象升有过接触,但是三年时间过去了,而卢象升依旧没有透露出零星半点的态度,以往大夏是鞭长莫及,暂时还打不到那里去,如今大夏的两把刀子已经悬在头顶,顶在后背之上,卢象升还是这般的不识抬举,夏羽自然不会在有耐心。

杨林显然听到了夏羽口中的温怒,连忙道:“外使部那边传来的消息,好似有了些进展!”

夏羽挥了挥手,道:“朕没耐心在等他们让步了,传令给自由港海军,让他们配合杨家军拿下海州,同时令苏定方从津州南下,拿下历州,并开始向西蚕食,卢象升如果还不降,那就不要降了,直接给我拿下南边四州。”

杨林听到夏羽心意已决,知道多说无益,点了点头。

时间匆匆而过,九州长崎,因为寒冬到来,大夏海军不得不暂时在九州度过新年,等待春天的到来,然后乘着东南风回国,而在这两个多月中,夏麒总算是将九州的大致情况了解的清楚。

九州岛上拥有大大小小对立的大名四十三家,比起一年前的四十七家少了四个,显然是被吞并了,对于岛上有多少大名夏麒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那些黄金白银分布,本以为长村家拥有一金六银矿算是很富裕了,但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比长崎家有钱的还有很多。

长村家的一金,六银矿其实只是占据了一个小型金矿脉和一座大型银矿脉上,而通过了解,整个九州拥有矿脉最多的却是九州田中大名,位于九州中北部,却是一个陆地大名,不靠沿海,这个田中家拥有一座大型金矿脉和一大两小三条银矿脉,已经开出的矿场有金矿四座,银矿十七座,可以长村家的这几个矿跟其根本没办法比。

而经过一番统计,尽管不是详细具体的数字,但目前已知的九州岛上,拥有金矿场五十四座,银矿场二百八十七座,几乎每一个大名都或多或少的拥有几个矿场,尽管目前金银产量低下,但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而九州各个大名之间,都很有钱,堆在家里绝对是金山银海,睡觉都能睡在金子上,但是这么多钱,却几乎没有多少能花的地方,所以在九州银子很不值钱。

而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倭人的人口很多,有点严重的人口过剩,所以九州大名之间打了这么多年,人口依旧众多,不过男女比例,却是男少女多,可以说倭国的男人都很幸福,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也能有两三个漂亮的老婆,而且整日里都不需要做什么,田间地里干活的几乎都是女子,可以说大夏的几万兵马在倭国这两个月里算是醉生梦死,有点乐不思蜀。

随着春季的来临,夏麒已经开始准备回国,这一次出来已经有四个多月,算上返程的时间,也就是半年多,不过夏麒这一次回归,可算是大丰收。

长村家订购铠甲,战马,兵器等物资说下的定金,就足足有两百万两白银,十万两黄金,而这只是所订购物资的十分之一,而为了两国友好,长村家甚至在领地内招募了五千倭女作为礼物送给了大夏皇太子,而算上那些大夏士兵买下的,光是倭族女子就足足有五万之众。

而夏麒也跟长村家商量好了,长村家可以用人来换各种物资,比如一批上好的战马可以换一百个略有姿色的倭女,一把精良的战刀可以换取两个,一件精铁铠甲,可以换取三十到五十个,相信长村家一旦对外扩张,大批的倭人会沦为大夏的货物商品,转运到大夏,而大夏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国内生产过剩的各种货物。

“殿下,我想这次回去之后,很快那些商团就会组织大量的商队前来,长村家的实力必然会大幅度增强,是不是在扶持几家以抗衡长村家。”

夏麒呵呵一笑,道:“这是当然,不过现在还不急,等长村家露出獠牙,引起整个九州其他大名的恐慌之后,我们在出手,我们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好处,不过在这之前,我大夏还需要一个落脚点,町木距离长崎太近了,我已经选好了一个地方,下次在来的时候夺占九州北面的这座岛屿,对马双岛,以此为基,既能打开九州的贸易,还能辐射到本州。”

大夏圣元九年,三月,大夏皇太子麒率远航舰队返航,而整个舰队几乎是满载而归,除了带有大批的金银之外,还有不少的倭女,而从这一日起,从九州长崎到大夏海都的这条航线,将成为一条黄金之线,支撑大夏未来三百年之兴盛。

第七百四十九章门阀

就在大夏皇太子扬帆回返,新自由港,却又是一番忙碌的景象,作为大夏第一座海军府,第一座减税海港,同样也是第一个对外贸易窗口的新自由港,随着大夏疆域的不断的扩张,整个大渤海圈的形成,新自由港的重要性已经远不如十年前。

尽管新自由港已经不在是对外贸易窗口,但是依旧是海上最为重要的一个停留港口,加上新自由港在随着地位日益下降的时候,却是大力的扶持造船工业,可以说这个决定让新自由港依旧保持着往日的繁华。

新自由港驻扎有大夏四大海军府之一的自由港海军府,而且还建有自由港海军学院,是仅次于皇家海军学院的学校,抡起教学力量比起皇家海军学院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加上大夏圣元五年发布的升级造船业的国策,让在之前就已经对造船工业进行提升的自由港一下子成了焦点,而自由港也成了无数大商前往的地方,为的只是那船坞内的大船。

大夏海贸的兴盛,让新自由港非但没有地理区位的下降而没落,相反,随着第二次大航海的兴旺而日益繁华,接到了兵部的赦令,以及皇帝陛下的圣旨之后,文达就开始筹备出兵,如今的海军府,除了海上作战能力之外,还拥有一定的登陆作战的力量,这也算是海军陆战队的雏形吧。

作为北方的不冻港,自由港在冬日反而更加的热闹,因为很多沿海港口都会在寒冬到来的时候被冰封,海军码头,在瑟瑟的寒风的吹拂下,码头上却是热火朝天,人声鼎沸,说起来,如今的大渤海因为有海都的存在,整个大渤海就是大夏的后花园,安全无比,而几大海军府也很少有战斗发生,大多都是日常巡逻任务,所以一听要出战,整个海军府都沸腾了起来。

整个筹备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才算是准备停当,随着春季的到来,文达率领麾下庞大的舰队离开了自由港,前往海州外海。

海州,曾经是吴国中央辖地,随着吴国的覆灭,海州被卢象升占领,不过这个占领却是名义上的占领,卢象升虽然麾下兵马众多,但除了镇守本有四州外,还趁着动乱的机会,占据了周边数州,但是这些地方并非一片太平,除了有黄巾之外,还有不少地主门阀趁机圈地自立一方,而卢象升虽然拥有海州,但却只占据海州数座大城。

海州北面为历州,南面就是濠州,历州北就是已经确定了行政编制的顺天府上津郡,也是海河入海口,燕都东部门户,可以说海州是被大夏夹在中间的一块沿海州县,想要夺取这里耗费不大,还能起到敲打卢象升的作用,又不会让卢象升为了这么一块名义上的州而与大夏翻脸,可以说这海州就是一块敲门砖,让卢象升赶紧做出决断,同时也表达大夏的强硬态度。

自从清王国覆灭,大夏与大唐对清国疆域瓜分完毕之后,大夏就已经开始陆续从清王国境内退兵,而大唐也是兵马南下洛阳府,两国如今正在蜜月期,加上双方确定了势力范围,所以都不愿意在清国这块地方太过耗费力量,因为中原之乱经过五年的时间已经进入了末期。

自从烽火十三年,黄巾之乱爆发,到烽火十五年,黄巾之乱达到巅峰,整个中原大地都陷入到无止境的造反叛乱之中,昔日的大宋皇国支离破碎,西汉皇国皇都几次被兵临城下,内部动乱不休,可以说在这五年时间内,中原的势力有没落,有崛起,可以说是风云变幻。

自从魏国称皇,两汉合流,大隋三分之后,大夏与大唐联盟分清,中原的局势已经是尘埃落定,而最后有资格争霸中原的,就是唐,夏,秦,汉,魏五国,而被瓜分的包括吴王国,清王国,大宋皇国,大隋皇国,以及游历在各大势力之间的侯国,伯国。

随着,吴国,清国两国的覆灭,如今摆放在五家面前的只有两块大蛋糕,大宋皇国,大隋皇国两块,大宋皇国已经在两年前支离破碎,赵家兄弟虽然还有很强劲的实力,但统治区域却只有开封府以及东面的两州之地还有就是三个结义兄弟的数州,合力在一起却还有一个普通王国的实力。

大宋皇国的位置在黄河中下游两岸,都是土地最为丰饶的平原,而大宋皇国也一直都是重要的产粮国,地方上人口稠密,如果不是接连动乱,让大宋皇国土崩瓦解,大宋皇国也没有那么轻易倒下,而这块大蛋糕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却是五家都能参与分割的。

大夏在东北,东南,大唐在西北,秦国在西,大汉在西南,魏国在南,可以说几家都是虎视眈眈,等待着下刀子,尤其两汉合流之后,汉武帝的力量非但没有因为黄巾动乱而减弱,反而大大的增强,而接连几次对黄巾的大胜,让黄巾从鼎盛到衰落,如今黄巾之乱虽然依旧还在,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