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迎陛下,万岁,万岁,万岁!”数万大夏骑兵纷纷下马,齐声大喝,那声音震彻天地,在那暮色的夕阳之下,随着风向着远处的传播。

马车内,段嫣却是有股说不出的心情,尽管从最开始她就已经知道夏羽是大夏皇帝,但是此刻她依旧有一股难以严明的复杂思绪,或许那个虽是皇帝却又不是皇帝的好色男人更让她喜欢吧,而成了大夏的皇帝的他还会口无遮拦的花言巧语,说着笑话的逗她笑,很是龌龊的吃她的豆腐,不知觉的段嫣心里居然有了一种情感,或许这种情感叫做爱。

比起段嫣的复杂心情,吕秀娥却满是惊讶,樱桃小嘴合不拢的望着窗外的那个高大身影,那本就悸动的心似乎彻底的沦陷了,好威风,好像比他爹爹都要威风好多倍,这个坏坏的男人居然是大夏国皇帝,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七阳镇内,罗成听着那阵阵的喝声,看来情报是真的,不过想要在万军之中杀了大夏皇帝,那基本上跟自杀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之前那滚滚的铁骑穿镇而过,应该足以让所有想要动手的刺客都心有余悸了吧。

就在夏羽到达北部重镇武阳城,并开始准备发动对柔然的春季攻势的时候,吴国南面的大宋也终于在支撑了三年之久之后,再也无法保持完整的分崩离析了。

大宋可以这几年可以说是危机重重,先是三王叛乱,随后演变成了八王之乱,大宋国内人心动荡,随后又是清,唐,宋三国侵宋,大宋本就艰难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不过在大夏的驰援下,总算是坚持了过来,烽火十三年,黄巾之乱爆发,侵入宋国的三国兵马陆续退回,宋国外敌暂解,但是黄巾之乱并不是某一个地方的,而是整个中原的大混乱。

或许说太平道掀起的黄巾之乱只是一个导火索,不管太平道筹备了多久,但黄巾军的核心不会超过百万之众,但是黄巾之乱之所以能快速的在中原泛滥,将战火燃烧到中原的每一个地方,其本质还是各个诸侯在其中推波助澜,宋国历经两年的内乱,本就已经是元气大伤,因为八王之乱的战争而导致了大批的民众流离失所,而这些似乎成了黄巾生长的最好土壤。

当初在章平王治下,大夏搜罗出一个有关黄巾的消息,如果真要追查的话,这场宋国的动荡,或许也有太平道的影子,本来南部的三反王已经在东西宋国禁军的打压下已经兴不起大浪,只要花费一些时间就足以平定整个黄河以南,但是黄巾之乱的爆发,却是让大宋好不容易缓解的局势再次雪上加霜。

烽火十五年,黄巾动乱的第二年,有着轩辕家血脉的轩辕武烈终于在北江口起兵,以孙膑为帅,麾下众将兵分三路,快速的扩张,很快就以燎原之势,攻占章平王,顺义王等治下之地,而大宋东南禁军统帅也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大宋自立为王,雄踞宋国东南五州,并得到大夏在私下里的暗中襄助,而大夏则夺取了黄河河口南边的河南州以及周边大片土地。

东南禁军的背叛让本来好转的大宋局势急转直下,赵家兄弟能控制的区域只剩下开封府周边地区,而大宋局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黄河以北的各路禁军统帅纷纷自立为主,盘踞地方,一时间大宋分崩离析,再次进入了诸侯混乱时代。

大宋东北盘踞着濠州,清州,营州,奉州,半个通州,半个桓州的宋军东北禁军统帅潘美也在烽火十五年底宣布独立,割据一方,自此,宋国北方除了靠近开封的几州外尽数自立,大宋皇国名存实亡。

濠州,潘美统帅府,在宣布了自立之后,潘美就将心腹大将尽数找来,潘美统帅大宋北方禁军二十余万,而这支兵马内的将领大多都是潘美提拔起来的,本来按照赵家兄弟的想法,就是在逐步割去地方藩王之后,就会对这些边军大将调离,再次来一个杯酒释兵权的把戏,以确保赵宋江山,然而打算很好,但是局势却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了如今的局面,赵宋一夜被打回解放前,尽管还保留着东山再起的实力,但想再次脱颖而出,却无疑难上加难。

统帅府内,灯火通明,下人们往来如梭,递送着酒食,然而本应该庆贺的日子里,整个大厅内却是有些阴沉,时间滴滴答答的流走,潘美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却是瞥着正厅门外,但是除了来来回回的下人之外,那个人影却始终不曾出现。

潘美在等谁,作为东北三州节度使,潘美在北部三州可以说是统领军政大权,一言九鼎,而东北禁军中大多数将领都是潘美的门生或者是好友,然而这里面却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濠州军镇指挥,自领一军的杨业,尽管杨业归属潘美统管,但是杨业与潘美却不是一个盘子里的人,潘美要自立,而杨业却是忠心耿耿的将领,效忠的是大宋,所以潘美想要自立,杨业是极力反对的,如果杨业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官,潘美才懒得搭理,但问题是杨业手中握着四万精锐的杨家军,而其中还有一万五千的骑兵,这支力量可是相当的重要,是潘美无论如何都要拿到手的。

时间点点滴滴的流过,宴席的开宴的时间越发的临近,这气氛却是变得越发压抑,随着夜色降临,下人们点燃了四周的灯笼,将府内照得通明,但仿佛依旧驱赶不了那黑森森的夜。

“濠州军指挥指,威武伯杨业到!”就在开宴的前一刻,杨业终于还是来了,整个宴会的气氛立刻从阴沉变得欢快了起来,潘美看到杨业大马金刀的走入,哈哈大笑的站起身,迎了上去:“哈哈,就等你一个了,快,上座!”

潘美坐回主位,目光扫了一眼大厅内的诸将,这才中气十足的道:“各位,今日本节度使将各位请到这里,是有一件大事宣布,诸位都应该知道眼下的局势,八王之乱还未曾扑灭,黄巾之乱又起,去岁,东南禁军张巨自立,随后,各地禁军纷纷自立,大宋山河支离破碎,这大宋已是名存实亡。”

“我等虽是宋将,备受君恩,然自从前年,我等与开封的联系就断断续续,而去岁因为各地混乱,更是与开封彻底没了联系,我东北二十余万禁军该何去何从,潘美不才,忝为二十万兵马统帅,……”

潘美话才说到一半,杨业已经抬起头,看向潘美,道:“节度使大人也欲寻那自立叛国之道,我等乃是宋将,大宋国的京畿还在,大宋国的皇帝还在,尽管大宋如今江山破碎,但我等忠臣更应团结一心,大宋国还没有灭亡,潘帅就要自立,不管你话说的有多好听,都与张巨之流有何差别。”

潘美被杨业这么一抢白,脸上顿时阴沉一片,目光望着杨业道:“杨将军是打算与我作对到底喽!”

杨业却是冷笑一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潘帅要自立,我杨家军自然不会搅和其中,只请潘帅让开一条道路,放我杨家军南下,我杨业自去投效陛下!”

潘美脸上阴晴变幻,良久这才缓了口气,道:“这样也好,你我好歹共事多年,如果兵戎相见反倒伤了和气,来人送客!”

杨业也是松了口气的对着潘美一躬身,大步流星的向着外面走去,厅内众将望着杨业离去的身影,道:“大帅,就这么放过他了!”

潘美却是坐回到座位上,目光射出一道精光,道:“都坐下,乱糟糟的成什么样子,杨业啊杨业,既然你不识好歹就别怪本帅不讲情意了!”

杨业独自出了潘美大帅府,然而才走出几步,一阵寒风就扑面吹来,在那呜咽风声中,夹杂着一阵兵戈碰撞之声,四周的街道上,一队队的士兵列阵杀出,而四周的院墙,房屋顶端,无数的弓弩手纷纷张弓拉箭,将杨家十数人团团围住。

远处的一座茶楼之上,蝶楼主事西门希顺着窗口望着那寒风吹雪的街道,喝着暖茶,道:“杨家老将,忠义无双,可惜过于愚忠,不能为我大夏所用,可惜了!”

“杨家没了杨业还有杨延昭,杨家军不会散,消息派人送过去了么!”

“放心吧,都安排好了,这老杨业也真是的,明知道是鸿门宴还偏偏上门来,要我说,直接带兵杀出去,潘美未必敢拦!”西门希放下茶杯,撇了撇嘴的道。

“这也许就是忠臣良将的坚持吧,杨业一死,杨家与潘美算是彻底的决裂了,而通州前往开封路途遥远,沿途有着不少的势力,杨家军最后只有投奔我大夏一条路可走。”

“射!”万千箭雨铺天盖地的朝着杨业一行射去,“护住将军!”十余个杨业的亲兵将杨业团团围住,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漫天的飞羽,杨业望着四周的伏兵,却是轻笑一声,潘帅啊潘帅,派了这么多人只为杀我杨业一人,我是不是该庆幸一下呢。

杨业心里自嘲一声,面色却是一冷,手中的大刀出鞘,人如猎豹一般冲了出去:“挡我者死!”

杨业一人一刀杀入人群之中,犹如狼入羊群,惨叫声连连,然而随着身边的人渐渐零落,十数步外,密密麻麻的弓弩手却已经弓上弦,弩上矢,“射!”

成百上千的箭矢飞射而出,杨业虽然武艺不俗,身上的铠甲也不是寻常货色,但是面对这样的箭雨攥射,也是无法抵挡,随着数阵箭雨掠过,杨业身中数十箭,整个人已如一个筛子一般,鲜血顺着箭头啪嗒啪嗒的滴落,人已死,却依旧顶天立地的站着。

在帅府内得知消息的潘美长叹一声,吩咐人厚葬,心中又是一阵感慨,可惜此人不能为我所用。

烽火十四年冬,宋将杨业命丧濠州城,然,濠州内杨家家眷却尽数失踪,让前去抓捕的士兵扑了一个空,而在通州,杨家军驻地,得知潘美杀了自己父亲的杨延昭在万军之前发誓要杀了潘美为父报仇。

烽火十五年,大夏圣元六年二月,杨家军新的统帅杨延昭投夏,与杨家世交的张飞也加入了大夏,三万余杨家军保留编制,在接受大夏海上补给之后,从通州南下,攻打北地王费清的北海州。

杨家的事情以快船的方式传递到武阳,已经是四月初,春暖花开的时候,夏羽身上的伤势经过一个多月的将养已经大好,而在这一个多月内,大夏兵马也陆续调集到位。

武阳城城主府,一张大型的地图周围,围聚着一干将领,除了大夏的主要将领外,还有并州军的吕布,张辽,贾诩拿着一节柳枝讲解着各处兵力的配置。

“按照目前各处传来的消息,在苍狼城,已经聚集了除西北府外的东府三军,西府两军,还有石拔等部的族帐军十二万,这部分兵力将会投入到苍狼城战场,并抽调部分兵力从老哈河一线突入柔然汗国,在南面,也就是出云山脉一线,我军如今以及聚集了大约十五个军的骑兵,算上并州五万兵马,大约有二十三万人,分别从冷锋口,北关等关口北上,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杀向柔然汗国王庭所在。”

“如今柔然汗国主力兵马都聚集在苍狼城附近,尽管柔然已经再次发布了动员令,但是算上其他部落的兵力,应该不会超过三十五万,所以按照我们的计划,将由我军主力吸引住柔然这支主力,而温侯的五万兵马则迂回穿插到柔然腹地,攻打柔然王庭,一举摧毁柔然汗国!”

贾诩在地图上重点指了几个地方,这些也是最有可能爆发大战的区域,柔然汗国是一个权利相对集中的草原国度,只要灭掉了王庭,柔然主力大军也会不攻自破,而柔然一灭,周边依附柔然的部落自然也没有多少威胁,西北一旦平定,大夏西疆将会变得稳固,无论是与鲜卑大战还是南下中原都将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第七百一十五章圣山,海市蜃楼

大夏圣元六年四月中,从大辽河上游一线到出云山脉一线连绵三千余里的半月形的边境线上,大约六十余万大夏骑兵分兵四路开始了覆没柔然大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四月末的大草原,已经是绿意盎然,不到一个多月的功夫,那遍地的积雪枯草地就变成了一片绿色的大地毯,一眼望不到尽头,蔚蓝色的天空之上,犹如大海一般的深邃,挨了一个冬天的羊群,马群被牧人们赶出了围栏,纵横在这天地之间。

辽河上游,杨家杖子,一处挨着连绵山林的村落,杨家杖子的建村人是一个杨姓人,为躲避兵灾这块山林之中的谷地里建起了村庄,直到大夏圣元四年前,张家杖子一直都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不过大夏圣元四年,大夏堪舆司的地质人员勘探地形,绘制大夏疆域图的时候却找到了这里,杨家杖子因此画在了大夏的地方行政图上。

随后的两年时间,杨家杖子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改变多少,依旧过着平静而宁和的生活,但是大夏圣元六年四月初,杨家杖子所在的谷地却变得人声鼎沸,战马嘶鸣。

杨家杖子所在的地方位于大辽河上游段的一处,翻过一座山就能看到辽河水,而辽河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