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平关与大夏兵马纠缠三日,折损兵马四万,后撤平城,平关被大夏占据,平关陷落,意味着大夏攻入吴国境内将再无阻挠,之后就是一马平川,适合大骑兵军群的作战,大夏入主中原的通道已经敞开。

冷锋口,大夏西北边陲线,过去这里可以算是大夏控制区,但却不是统治区,这里就是一处进军吴国的通道口,只有驻兵,少有人烟,大夏圣元二年,大夏攻掠山东,这边的局势也相对平静,但吴国内部却是矛盾丛生,借此机会,大夏从中挑拨,拉拢洪承畴,希望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吴国北部三州。

而此时的洪承畴因为中央的不断的勒紧后勤供给,让他的日子越发的难过,洪承畴控制的三州之地,多山少地,根本就养不活三十万兵马,而洪承畴也不可能对着吴三桂缴械投降,毕竟他如今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整体,所以洪承畴只得开始接受大夏的私下帮助,以缓解自己的压力。

冷锋口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变的热闹了起来,尤其是随着西面的望月郡纳入大夏统治,冷锋口已经不在是边陲之地,而是属于大夏西部统治区的中部,是连通大夏西部黄金之路的重要关卡,冷锋口自此兴起。

驻扎在冷锋口的兵马,一直都是大夏左羽林卫的赵云,大夏的兵马如今分散各地,少有能抽调出来的兵马,而冷锋口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所以只能让赵云一直驻扎在此地,而随着商道开辟,赵云这支禁军除了要防卫冷锋口,还要沿途保护商旅在,打击沿途的马贼,而沿途所过的商队,都会拿出部分作为护送费用,赵云的禁军倒也过的日子丰足。

冷锋口南部五十里,一处叫做风口镇的地方,这个风口镇在当初大夏攻取冷锋口,掠兵南下的时候,被焚毁,不过在两年前又重建,如今已经是周边十分大的集市市场了,镇子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过这个镇子却有一个最古怪的地方,就是这镇内驻扎着两支不同的兵马,洪承畴的边军和大夏的禁军,不过在此处做买卖的商人们却是见怪不怪了,而双方的士卒也是十分的友好,巡逻的时候见面还相互打上几个招呼。

“呦,关三爷,快,里面坐,伙计,上好茶!”脸上略显肉呼呼的掌柜亲热的走出柜台,迎着一个高大的汉子走了过来,被称作关三爷的男子正是大刀关胜,关羽的不知道多少代的子孙,关羽使用长柄的青龙偃月刀,而关胜使的却是中长的大夏龙雀,关胜在这风口镇可是无人不知的人物,而能让眼前这个大夏商人如此亲热,还是从半年前说起。

风口镇兴起是在一年前,大夏与洪承畴的总督府达成了若干秘密协议,而后就有风口镇这处双方的贸易市集的出现,这片区域因为大夏时不时的南下掠夺,早就了无人烟,而这里兴起后,四周区域也被斥候封锁,而双方贸易也十分的隐秘,但是一些买卖上的事情却是离不开商人,所以双方都在镇上有商人负责买卖,军队只负责封锁周边,并沿途护送。

关胜之前在冷锋口守军中任一个游击,手头上也有千把人,后来赵云叩关,冷锋口陷落,关胜带着麾下兵马得以逃离,后来由击杀了不少追兵,关胜因此也有了关二爷在世的称赞,洪承畴在听闻关胜之名之后,就将关胜放在了风口镇,做了一个卫所军指挥,管着五千人马。

关胜那关二爷的名头可是杀夏军士卒杀出来的,消息自然也在风口镇街面上传开了,大夏士卒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纷纷上门讨教,关胜不厌其烦,接连将夏军几个卫指挥使给掀翻在地,却不想,大夏军却因此纠缠上了。

卫指挥打不过,那就上报,来了一个营指挥使,之后又被是完败,营指挥使打不过,寻思着其他几个平级的跟他水平差不太多,于是也上报了军指挥使,而听闻了消息了,那军指挥使二话不说,骑兵奔向风口镇,又打了一场,但最后还是败了,这一下子可算是轰动了,大夏军的颜面都被丢尽了,而这事情自然也不可能遮掩的住,不知怎的就传到了赵云的耳中。

大夏军注重荣誉,这可是比性命都重要的东西,被吴国边军一个小小的卫所军指挥给打败了,颜面何在,身为禁军指挥使的赵云虽然不屑出手,但此刻也不得不站出来,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争的。

赵云与关胜在风口镇校场来了一场比斗,关胜想拒绝,却不想拒绝,眼前的人可是赵云啊!枪神赵云,一手枪法出神入化,能跟这样的人较量一番,关胜心中说不兴奋那是假话,但是兴奋归兴奋,关胜却又犯难了,因为赵云是大夏的军指挥使,禁军的统帅,万一,如果万一给打败了呢?那不是让大夏丢脸丢到家了,这个影响关胜还是要顾及的,万一因此影响了双方的关系,那他可就罪过了。

所以关胜是想败来着,且不说他能不能赢得了,但这一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赢的,不过这一比试,赵云就看出了关胜所想,道:“如果你不拿出全力,是挡不住我一枪的!”赵云很狂,却有狂的资本,而身为武人,谁没有三分血气,赵云那话一下就让关胜火了,挡不住一枪,本来还有心败下场去的念头一下就消失的干净,当场就拔出了大夏龙雀,与赵云打成了一团。

关胜不愧是关羽的后裔,刀法着实了得,不过比起赵云这个枪神来却还是差了几分,最后没有太大悬念的败了,但是关胜的表现却也足以让很多人震撼了,大刀关胜果然是牛人级别的猛人,也就是赵云这个级别的武将能将其打败,换了一个人,那还不通杀,而且关胜也融合出了必杀一招,朱雀斩,不过比起赵云的百鸟朝凤却还是差了一筹,最后败了,但是这败了并没有让关胜的名声有损,反而让其声望大增,之前挑战关胜的人也都服了,败在这样的家伙手里不算丢人。

关胜这一次的出手,让他立刻官升了两级,成了总督府上的一个总兵官,不过赵云也私下里拉拢关胜,甚至许诺出一个营指挥的位置,倒不是赵云小气,而是大夏军中升迁严格,赵云保证一个营指挥已经是很出格了,这还是因为关胜确实有这个本事。

“关老三,这边,怎么得闲过来喝茶!”说话的却是大夏驻扎在这边的营指挥使周全,当初败在关胜刀下的那个营指挥使,不过军中没有那么仇怨,战场上是战场上,那是各为其主,厮杀是正常的,所以也没有人记仇,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大夏兵马和这些吴国边军倒也相处融洽,称兄道弟的不少。

关胜呵呵一笑,道:“本来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过来听听书!”这茶楼内的说书先生说的都是一些外面的事情,大多都是从大夏出海的商人那里听来的奇闻轶事,以及周边的事情,听听让自己长了不少见识,而这些说书的自然是变相的在宣扬大夏的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不少的百姓,这也算是大夏侵略的宣传攻势,毕竟这个世界可没有电脑,电视,广播之类的宣传方式。

“呵呵,坐,正好有事跟你说!”周全说着让小二在来一个茶杯,亲自给关胜倒好,这才道:“之前我们军统帅说的话你是不是在考虑考虑!”

关胜端起茶杯,听到周全说言却是一愣,扭过头,道:“什么意思?”

周全呵呵一笑,道:“我也不瞒你,我大夏已经夺取了平关,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吧,吴国内部如今遍地都是黄巾军,京城那边还没有斗出一个结果来,怕就算是有了结果也扭转不了吴国的局势了吧,吴国已经没了,你家总督最近也不清闲,境内黄巾也跟水里的瓢,按下一茬,浮起一茬,在这么下去,怕也是要焦头烂额,你说这个时候我大夏南下入关,你们挡不挡得住!”

关胜看着周全,道:“这算不算是军事机密,你都说了,你就不怕我告诉总督大人!”

周全却是轻哼了一声,道:“就是让你告,就怕你不说,告诉你,我皇陛下已经签署了军令,这一次可不是闹着玩了,东南镇守府已经占领平关,而这边,也来了两支禁军,西北镇守府也抽调了五万铁骑,两路大军少说也有五十万,如今三边如今遍地黄巾,粮草支撑不到明年,拿什么抗衡我大夏铁骑入关南下,你家总督如果真要打,我大夏也不怕多打几仗,正好给老子多弄点功劳,也好挪挪窝,不过我估摸着这战怕是打不起来,你家总督十有八九会投诚,到时候你们这些士卒的分配可就要归兵部管了,到时候你可不知道会被分到哪一镇守府去,是自家兄弟才跟你说这么多!”

周全这话有七分真,但却有三分是假的,大夏确实是调兵遣将来着,而且规模不小,此番动用了三支禁军,西北镇守府出的却是轮备骑兵军,除此外,就是西府和西南镇守府的三十万兵马,主力是以东路为主,他们这北路却是一个偏师,而洪承畴的三州之地,虽然也有黄巾,但危害并没有那么大,否则也不会被洪承畴按下去,一直都没有大股的黄巾,虽然是焦头烂额,但还能应付,至于洪承畴会不会投降,这个却是没准,尽管大夏如今在做各种的努力,但似乎仍然没有到火候。

不过之前大夏的一些布置却因为黄巾之乱全都白费了,本来大夏是挑拨起洪承畴与吴三桂之间的对立,逼迫洪承畴做出抉择,但吴三桂挂了,洪承畴的压力自然也就消失了,不过他仍然要面临缺衣少粮的境地,不过洪承畴除了投靠大夏之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起兵以平乱之名大肆扩张,取代吴三桂成为新的诸侯,当然这一切都要看洪承畴怎么选择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大夏也有黄巾

关胜对于这些倒是不怎么知晓,对于周全所言虽然不全信,却也知道情况差不离,风口镇这边因为被大夏军劫掠了多次,村庄人口都挪到后方去了,加上为了保密,风口镇四周还有不少的大夏斥候,当然这些斥候仍然以打草谷的旗子过来,甚至一些货物交割,也会以战利品的方式掩人耳目,所以风口镇周边数十里内都少有人烟,关胜得到的消息也多是从后方来的辎重车队那里听来的,有些情况甚至还不如对面的夏军清楚,这不得不说很让人郁闷。

不过上头有什么决定那是上头的事情,但是让他直接跳槽,那是不可能的,好歹那洪总督对他还不错,做人要有忠义,背叛的事情他可是做不来的:“既然是自家的兄弟,你就不该害我,我关胜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忠信两字还是知道的,如果督师真的投了你大夏,到时候在说不迟,大不了在从小兵做起。”

周全看着关胜说的坚决,也不在劝,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不过转瞬就释然了,如果关胜这个时候同意了,或许他才会真的失望吧:“呵呵,喝茶,喝茶,今个这说书的说的是江南那边的事,倒是新鲜的很!”

王家集,位于大夏新置幽州府下的白港郡内,临着海边,是一个靠着打渔为业的镇子,背靠着悬崖,面朝着大海,倒也是一个平静的小镇,不过随着入了秋,小小的王家集却是流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大夏夺幽国之地,划分三府,分别是西南的幽州府,北面的朔州府和东面的廊州府,随后安插了大批官员,对幽地进行统治,不过幽地这三府却是历经常年战乱,公孙瓒为平幽地走廊花费了四年功夫,统治不过一年就被吴军赶往了北部大山,后来好不容易夺回了富饶的平原,却由是连年对外作战,公孙瓒对幽地的统治可以说是很是脆弱,除了那些规模大一些的城镇外,很多地方甚至都不曾有官员派驻,而公孙瓒降夏之后,这有幽地成了大夏的疆域,但是公孙瓒转交而来的却是一个烂的不能在烂的烂摊子。

户部的人花费了足足两年时间才算是将幽地三府的大致情况搞清楚,有多少村镇,城池,又有多少人口,这些都需要统计,而到了圣元三年,大夏才初步在幽地建立起统治,但这个统治仍然并不全面,不过随着东西主驰道的修缮完成,却是大大加快了大夏统治的步伐,但是驰道的影响范围却只局限在驰道附近区域,幽地仍然有很多地方统治薄弱。

比如这王家集,拥有户籍一千三百余户,人口六千余,应该算是一个中等的镇子了,但是这王家集内的人口却多是逃难的人聚集起来的,这些人对于所谓的官府很是排斥,而大夏在这个镇子内派驻的只有一个镇长,一个负责地方治安的治安巡逻队长,两人加上一些家眷,加起来不过三十来人,幸好新官上任,有上头发下来的两千银圆的费用,用于招募吏员和巡逻兵,但就算如此,这个小镇上,大夏的影响力也颇为有限。

占领一个地方只需要士兵杀过去就可以完成占领,但是统治却是一个麻烦而且长久的事情,不可能像士兵那样拿着刀枪,你敢不服就砍了你,尤其是王家集内聚集的人都是深受诸侯动乱之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