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干儿呢?!”杨林除了外面的袍子,卷起衣袖,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侍女端上一副碗筷,酒杯,甄上酒,杨林一饮而尽,打了一个激灵的问道。

“小子在吃奶呢?今个有什么美事,笑的这么开心,你家女儿怀龙种了!”刘仁轨吃着花生米,看着杨林脸上喜露眉梢的道。

“呵呵,这事我可管不了,再说彩儿年岁还小,不急。”这事杨林倒没有说假话,后宫的那些妃子,哪一个不是十九二十之后才怀的孩子,听自家女儿说,女儿家晚点生孩子,孩子成活率高,不容易夭折,不管这话真假,至少陛下的那些龙子龙女倒是真没有一个夭折的,皇室人丁兴旺,这可是一个好兆头:“不过今个我向陛下给你讨了一个差事,省的你老哥一天没事闲着无聊!”

“去你的,老头我如今可忙着呢?”刘仁轨的忙自然指的是自己儿子,学院那边体制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平日里他的事情倒是真不多:“说说,给我弄了个什么差事。”

杨林呵呵一笑道:“我还不了解你么,这次这个差事可不轻巧,整个兵部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选来,我就跟陛下举荐了你,陛下想了下就点头了,估计任命这两天就会下来。”

“你不会把我支派到那个什么海之角去吧,我这把老骨头可禁不住那折腾!”刘仁轨连忙摇晃着脑袋道。

“哼,老哥你这身体如今可跟牛犊子似的,你可别想骗我,你家那小娘子面色可红润的很,怕是老哥没少耕耘吧,要说你身子骨不好,还真没有人信!”

“哈哈,那道家的养生法却是有些效果,这几年练下来确实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活个二三十年应该不是大事,你有空也练练,公事再多也挤得出那么小半个时辰吧!”

“好了,暂且不说这个,这次过来就是跟您透个底,海之角那边虽然还算苦寒,但这两年该建成的都建的差不多了,差的就是点人气,不过那里靠着外海,如今往外海去的商船也多了起来,那里早晚都要繁荣起来,老哥这回过去,主要就是坐镇海之角,地方上建设让手下人去做行,另外就是这海之角位置重要,扼守着渤海咽喉,而对面两百来海里外就是山东,如今南府已经在山东地界扎了根,怕是马上就会有一轮扩张,按照参谋部那边的计划,为了配合南府的行动,从海之角这边发兵,从东南镇守府抽调五个军出来,渡海直接拿下一个港口,然后快速穿插,与南府那边遥相呼应,快速拿下山东东北部。”

刘仁轨这几年虽然在海军学院养老,但可没有一点闲着,大夏对外发动的每一场战斗,尤其是海军的发展都会汇聚成册子,然后送到两个皇家学院,编成教材,以供学员学习,这海之角的位置有多重要他自然晓得,而参谋部的大计划他也是知晓的,大夏如今四面扩张,能抽调到山东的兵力也就四十万到五十万,从辽东抽调五个军,六万多东南镇守府的精锐,也是既定的战略,不过登陆的地点以及后勤补给却远不如威海地界。

威海湾经过大夏数年经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输送能力,加上提前储备的物资,可以作为支撑,但是从海之角这边攻打山东东北角,虽然有情报支持,但登陆之后,运送物资却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六万多兵马的给养,完全都要靠着运输船来运送,调派可不轻松啊!

不过刘仁轨苦笑一声,道:“你倒是真给我弄了个苦差事,不过我走了,海军学院这边怎么办!”

“陛下的意思是帽子你还带着,让你的副手帮你处理日常事务,反正也没有多少事情,陛下那边也会照看,另外陛下有意在海之角在建立一所海军学院,所以这次你可以带一些学生过去,今年开始,会有一批学院生毕业了吧,三大海军府在海之角那边派有部分战船,我打算直接编入到海之角地方舰队,你这些学生也好有一个安排。”杨林道。

刘仁轨听了杨林的安排,也不由地瞪大了眼睛,道:“三大海军府派驻在海之角的舰队规模可不小,怕是有几百条大小战船,你要是将这些船扣下,三大海军府还不找你说理来!”

“哼,命令有不是我下的,陛下下的旨意,他们就算不满意又如何,再说了,这三大海军府各个都是富得流油,不敲诈一点,兵部这边可没有钱给你置备战船。”

“哈哈,这回那三小子怕是要心疼的要死,听说三大海军府新造的三条五桅大船都在那边,这下可全便宜我了。”刘仁轨心怀大畅,大夏为了扼守海之角这个咽喉之地,从每一个海军府抽调两支海营,每一个海营编制百艘战船,足有上万人,如果真的全给划入海之角,那就等于又新立一个海军府,怕是陛下也注意到这三大海军府发展太过庞大,所以有意削弱。

“能做的,我可都给老哥你做了,剩下的就全看你的了,这次进兵山东,事关陛下日后争霸中原之大业,海之角的位置我就不多说了,而除了这个外,还有一个事情需要你注意一下,不知道老哥还记得两年前从山东运回大夏的一队宝船被海盗抢掠之事!”

刘仁轨点了点头,这个事情当时可闹的很大,自从大夏占据整个渤海,大夏商船在渤海上纵横,整个渤海就跟大夏的后花园一般,那些刺头海盗大部分都被驯服了,根本就没人敢太岁头上动土,但那支海盗就虎口拔牙,生生的抢走了一只装载着二十万两黄金,二十万白银的四桅大船,这才有了后来灭掉盘踞在海之角上的渤海人,并建立海之角要塞。

“怎么,查出那股海盗的踪迹了!”

“恩,冬天的时候,有一艘船沿着辽东海岸东进探索海域,最后到了一群朝鲜人的势力,不经意听到的消息,后来经过一番查访,总算是找出这支海盗的踪迹,他们就是盘踞在距离朝鲜半岛上的兰花屿上的金菊商会,这支商会这两年时间才兴起,靠着大笔的金银打通了各路朝鲜王的门路,造船往来南方隋,宋,明等国与朝鲜之间,如今已经是我大夏海商的竞争敌人,如今我大夏海商刚刚涉足这一块的贸易,所以两者还没有冲突的,但早晚这金菊商会都会是一个麻烦,这个商会怎么处理,还要你去拿捏!”

“我晓得了!”大夏海商如今是大夏一个特殊的利益阶层,海贸巨大的利益支撑着大夏税收的半壁江山,也是大夏国力蒸蒸日上的一个基点,海军府的存在本身就是要保护海商的利益,而那些大夏海商的竞争者,自然就是大夏海军府的敌人,垄断才有巨大的利润,何况大夏海军府本身就是从海贸中获利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刘仁轨当然知道该怎么保护这个利益。

“那就好,只是你这一去,干儿这边怕就要暂时分开了,海路颠簸,怎么也要在长大两三岁才能过去跟你团聚了!咱们老哥两怕也要有一段日子见不到了!”

“好了,弄的这么多愁善感,又不是真就不回来了,年底的时候如果没有大事发生,总是要回来一趟的,看来回头我就得收拾收拾行李。”

烽火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大夏皇家海军学院执掌刘仁轨奉旨到海之角要塞就任,官拜三品镇守使,执掌的位置不动,由于海之角地区人烟稀少,所住的原住民也多为渤海等蛮族,这些人尽数被贬为奴,所以整个海之角少有百姓,实行军管,镇守使负责地方军政大事,虽然并没有明确确定大夏第四个海军府成立,但有镇守使,并将三大海军府驻扎在海之角的战船拨付海之角,这第四海军府却是有了事实,只差了一个名字。

天之城码头,夏羽亲自带着枢密院众人前往码头为刘仁轨送行,刘仁轨乘坐四桅战船沿江而下,进入渤海,经过一周多的行船,终于在四月初到达了海之角要塞,这座大夏最南方的明珠,尽管它还没有绽放出最耀眼的颜色,但是随着外海贸易的不断扩张,这里早晚会散发出耀眼的光亮来。

而也就是刘仁轨赴任的四月初,威海地区三郡之地却显得岌岌可危起来,由一支步兵军驻扎的翠北县城陷落,城内守军折损近半,狼狈溃败,幸好有大夏铁骑接应,否则大夏从建军以来第一次整编制被歼灭的灾难将会发生,而这一战后,也让大夏固若金汤的防御,以及信心满满的信心变的不那么牢固。

第五百二十九章鲁门“匠兵”

翠山郡翠北县城,作为翠北县最大的一座城池,翠北城不过只是一个中型城市,面积占地不过只有三里,整个城池内只有一条十字形主街,街长不过一千五百余米,昔日的城墙高不过两丈余,城楼破败,四周的城防设施也大多破旧不堪,到处都是刀兵过后的痕迹。

如果要追溯翠北城从建成到如今的岁月,就会发现,这么一座中型城池,前后历经十六位诸侯,中间重建了四次,重修扩建更是多达七八次,而经历的战事多达八十多起,三万人规模的战争就有三十余次,夏国初占这座城池的时候,城南的一块城墙还在修补之中。

猎猎风声吹鼓着旌旗,崭新的城楼之上,身着麒麟纹墨黑铠甲的大夏士兵手持兵器,阵列在城头之上,大夏在这个冬天并没有闲着,整个城内两万多百姓,几乎全靠着大夏运送来的粮草维持,而为了更好的发挥粮食的作用,两万多百姓被要求整修城墙,并在城外挖掘一条护城河,尽管在寒冬之中工程进展的并不快,但一个冬天总归是有所收获的,一条宽达三丈,深两丈的护城河环绕翠北县城,引入发源自翠山的河流注入,形成了翠北县城第一道防线。

城墙也经过了加固加高加厚,城高近三丈,使用了烧制出来水泥,大大的加强了整个城池的防御强度,随后在整个城内布置了大约百张床弩,三百车弩,投石车三十架,甚至还从战船之上拆卸了四门千斤的火炮,安装在四门,并驻扎大夏南府一个老牌的常备步兵军驻扎,可以说翠北城固若金汤,而在周围则有数个大夏骑兵军伺机而动,翠山之上更是隐藏着五万神赐军。

烽火十年三月十九日,十万白眉军抵达翠山郡,并在翠北城外扎下营盘,修筑了互为攻守的梅花阵型的硬盘,掘挖壕沟,建立哨塔,与翠北城对峙而望。

大夏守军将领,乃是夏国军指挥使王嗣业,王嗣业乃是烽火三年大夏攻略大凌河沐风郡时纳降之将,本是袁崇焕麾下一员骁将,善于守城,后被俘,烽火四年向阳大捷,因为野狐岭小道被断,十万投靠燕国的向阳军以及袁崇焕的麾下兵马在粮草不济,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向大夏投降,烽火五年,袁崇焕出任大夏中大营副总管,王嗣业担任一卫卫长,后屡有战功,烽火七年,袁崇焕被调任北府,守御北方,王嗣业却留在了以中大营为核心组成的南府,升任为军指挥使,掌管一军兵马。

王嗣业擅步战,跟着袁崇焕这么久,对守城也是颇有心得,此番更是临危受命,驻守翠北城,抵御白眉军的东进,王嗣业走马上任走,又对城防做了一番布置,城楼,王嗣业带领麾下众将来到城楼瞭望台,遥望数里之外的白眉军大营。

王嗣业这一看,就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是善守之将,所以对于扎营,守城等颇有研究,所以一看白眉军扎下的营盘就知道白眉军能够纵横山东数年,并非浪得虚名:“看来白眉军中有善兵法战阵之人,这营盘就算是袁督师亲临,也不过如此而已。”

“大人可说的我大夏第一守将袁崇焕袁镇守。”王嗣业平素很少言谈起袁崇焕,尽管王嗣业对袁崇焕十分尊敬,但作为降将,虽受重用,却更让他小心翼翼,大夏蝶楼比起明朝锦衣卫可不遑多让,如果因言谈而牵连,王嗣业哭都没地方哭去,要知道如今他也算是有家有业,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家中产业虽不比那些富豪,却也足够他们一家过上富裕奢华的日子,而将旧主念在嘴边,那纯属是自找不痛快。

王嗣业点了点头,道:“恩,就是袁镇守!”王嗣业并没有多说,只是轻轻的带了过去,目光仍然在对面的白眉军营处扫着,眉头不由地紧锁起来,看来这一战并不好对付啊!

尽管大夏各镇守府守御八方,驻地间隔数千里,但这并不代表消息传递的就慢,袁崇焕作为昔日中大营的人,自然也多了几分关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袁崇焕在北方如今已经是威名赫赫,尤其是去年秋末,鲜卑段部三万铁骑南下趁着大夏对新接收草原各部进行安置的时候度过大辽河,不过却正碰上了袁崇焕在辽河一线布置的土城防线,三万铁骑被硬生生的拖在土城连堡一线,进退不得,折损近万人,最后狼狈北窜,不敢南下。

“大人,白眉军扎的营盘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么!”问话的是一个渤海将领,大夏军中渤海人占据的比例也不算小,仅次于汉人与草原各部,不过渤海将领大多勇猛有余,却少有谋略,对兵法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