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一看这纸面的做工眼睛就直了,嘴却说:“小哥,这东西开个什么价啊?”

何成梁其实也不太清楚,便故弄玄虚,伸出一只手,比了个五,掌柜一见,忙说:“五百两,太多了,这可不行!”

何成梁知道这确实有些高了,不过他心里想的可是五十两啊,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这票子的价值了,不过既然知道这很值钱,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要知道之前何成梁的家庭条件一度不太好,从小就学会了生活的他很会讨价还价,一番你整我夺,最后妥协下来的价格是220两银子,何成梁看到这些银子,笑的合不拢嘴了,他知道这些银子要抵一个知县几年的工资了。

但是财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所以没有耽误,他匆匆的回了客栈,抱着一包裹的银子心里确实害怕啊。自己那几箱东西,一定要保管好,不然自己的小命就危险了,嗯,那个装着自行车零件的箱子也一样,何成梁这样想着。

在等待朝廷安排的这几天,赵东旭倒很清闲,乘着这段时间,赵东旭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在一个胡同了买下了一个小院子,把自己的的东西全搬了进去,有请了几个体型好的汉子护院,再找了几个老妈子打杂做饭。

哎咱在大明朝总算正式安置下来了,明朝可是自己既喜欢又惋惜的朝代,自己既然来了,就得做点啥,不然三十来年后自己五十来岁,跑也跑不动了,还得留那难看的猪尾巴,想想何成梁就觉得恶心,于是便安心规划起自己的未来了。

正文第二章庶吉士

没过几天,何成梁便接到了吏部公文,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的庶吉士,这惊得何成梁半响说不出话来:自己的“弟弟”也太猛了吧,居然能做庶吉士。不过现在说自己来做了,他心里却有些慌乱。

庶吉士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明代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虽然这难度有点大,但是熟知历史的何成梁知道,庶吉士是入阁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没有做过庶吉士,那么即使以后你再牛B,也别想进内阁,所以这是何成梁非常丰厚的**资本。不过何成梁也宽慰自己:好歹咱也熟知那么多历史古籍什么的,怎么的也比几年后天启朝的张好古强吧,他小子都能连升三级,那我。。。。。。想着想着何成梁就开始YY起来了。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进了翰林院他才知道,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他做什么实际的事情,说白了他们只是见习的,以后那是要大用的,现在这会儿,朝廷的各级官员严重缺乏,所以要不了多久,他们这些庶吉士应该就会授予实职了。

看着其他的庶吉士们都在四处联系,希望不久后能取得一个好的职位,但是何成梁的“弟弟”本就是算得上孤儿,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而如今在京城何成梁也没有任何关系可言。虽然已经有一些人主动来联系他了,但是这些是些什么人,他并不清楚,可不敢贸然答应,万一在以后的所谓党争中自己因为现在的选择而站错了队伍,那可就了不得了。

咦?怎么把他给忘记了,朱常洛啊,虽然现在他是太子,但是梃击案还没有发生,他的地位还不稳固,这会去正是雪中送炭啊。计划一定,何成梁便回家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了两颗玻璃珠子,用一个精致的盒子装起来。明朝虽然已有玻璃的生产了,但是他相信像自己这样的珠子绝对还是宝贝级的东西。

到了东宫,何成梁叫门子去禀报庶吉士何成梁求见,不一会而,门子便出来把何成梁带了进去。

见到了朱常洛,何成梁作了一个揖,这是他最爽的事了,在明朝中后期,见到上级甚至皇帝,官员都可以不用下跪,像他这种庶吉士更是如此,全然不像犬清那会,满世界的磕头虫。

“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要事啊?”太子看起来起色不太好,说话没有什么精神。

“禀殿下,下官此来是向殿下献宝来了!”何成梁不卑不亢的说道。

“哦,是何宝物啊?”太子并没有特别的反应,也是,虽然太子这会还不太受待见,但是身处皇家,什么宝没有见过啊。

“殿下请看——”何成梁拿出盒子打开,两颗小小的珠子顿时吸引了朱常洛的眼神。

“这,嗯,确实巧夺天工啊!”太子不由赞叹道。

“此物为臣祖传之秘艺制成,不知能否入殿下法眼!”何成梁胡诌到。

“说吧,有什么事?”太子一边把玩着珠子,一边看似随意的说道。

端的是老辣啊,何成梁这样想到,自己还是太嫩了,这求人办事的味道也太明显了,算了,东西都送了就实话实说吧。“殿下,不久以后,翰林院的庶吉士就要放官了,我希望到河南的某一贫瘠只县任职,望太子殿下能够成全。”

“什么?”朱常洛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这是何意?”

“太子殿下不必惊讶,也许有朝一日殿下会明白我的心思的。”这是何成梁的第一步计划,成为庶吉士让他有了足够的**资本,那么接下来他需要更多的政绩,才能够达到更高的位置,做更多的事情。没办法,人家一穿越就是呼风唤雨,他却做不到,没有任何关系根基的他只能实打实的干了,找一个贫瘠的县更能体现他的能力,机会也就更大一些。选择河南则是因为何成梁知道,从明末成为四战之地开始,我们的中原便真正的开始没落了,前世在郑大上学的时候,他就感慨,曾经华夏最引以为傲的地方竟然成了发展的后进之地,让人好生惋惜。

“另外,臣有一句话想对太子说,殿下在我哦心中永远是太子殿下,也是未来的天子,为了未来,殿下要好好珍重自己!”何成梁有些动情的说。

朱常洛有些诧异,以前那些臣子也经常劝导自己,可是感觉却远远比不上这个何成梁的话让人暖心,但是朱常洛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道:“孤知道了。”

不知是礼物起了作用还是何成梁最后那句话起了作用,在几个月后,何成梁接到任命:知清丰县。

清丰县本身并不贫苦,但是由于去年黄河泛滥,其部分地区受灾,加之大量灾民涌入,更造成治安崩坏,前任知县无所作为,已被开革,这便任命了何成梁。

很多人都议论纷纷,说,看那何成梁就是因为没有**的关系,这才放到了那困苦之县,仕途堪忧哦。朱常洛也很意外,虽然和任吏部官员的几个东林党说了一下这事儿,但是那些人也太老实了吧,说要穷县就真弄到这么个地方去啊,这帮子人那,除了忠心,还有什么啊,朱常洛如是想。

何成梁却不这样想,这个地方在合适不过了,虽然受过灾难,但是其地理位置好啊,物产也丰富,而等自己把水泥给搞出来了,黄河大堤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正文第三章赴任

赴任

吏部公文一下来,何成梁便带着数十人以及自己的那几箱东西上路赴任了。原来在何成梁这几个月又变卖了一些自己所带的一些小玩意,得到了几千两银子,然后让自己的家丁买了一些十二岁以下的男童,对他们进行培训,没办法,没有根基的何成梁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班子。

赴任的路上,几个家丁护院很是兴奋,在京城的时候,三品大员遍地都是,何况自己老爷这样的七品芝麻官了,但是外放实职就不一样了,在地方上知县就是一县的土皇帝,他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不过何成梁很快就打消了他们的念头:“尔等在本官到任后,不得仗势欺人,不得与外人相勾,不得收受门包等不义之财,从现在起本官每月会给你们五两的银子,若还是违犯规矩,休怪老爷我不认人!”

众家丁不由愕然,老爷三个不得,将他们的小九九完全抹杀掉了,但是随即他们又高兴了起来,之前每月三两银子,还好吃好喝管够,已是难得,现在又涨到五两,也烦不着冒险。

按理到清丰县,出了直隶就应转向东南,但是一来何成梁必须到开封向巡抚和布政使报到,二来他还要变卖更多的东西卖一些粮食运到清丰,赈济灾民。倒不是想邀买人心,只是熟知历史的他知道那些乡绅的德行,朝廷的赈济断然不够,但是要他们做点什么,却比剜他们的肉还难。

见过省城的几位大佬,又是一番勉励,便顺利签了公文,此时何成梁才算正式成为了大明的一个七品知县。

如今的开封还是繁荣,只是再难重现清明上河图的荣光了,李闯乱起,鞑子入侵后,这里更是一片凄惶,何成梁不由暗叹,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作为省城,自是富裕,何成梁的东西自然不愁当不到好价钱,只是自己的东西可是当一件就少一件了,好在自己脑子了有无数的东西,不愁以后赚不到钱,眼下的问题才是顶顶重要的。

不过最让何成梁意外的是一个矿泉水瓶子竟然当到了两万多两银子。

在一家很气派的当铺里,何成梁拿出瓶子,掌柜见如此奇特之宝物,不敢做主,叫来了东家。看着手上的物事,啧啧称奇,不由问道:“阁下打算多少银两出让此物?”

何成梁并不说话,只伸出三个手指,这招自从第一次当东西开始就屡试不爽,因为自己也不清楚行情,反而让买主们把价格猜的很高,何成梁大呼爽极。这次也不例外,老板说道:“三万委实有些高了,不知。。。。。。”

何成梁半响没说话,说实话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三个指头表示多少,但是三万两确实太骇人了。老板却以为何成梁有些不豫,便说:“客官,一切都好商量的,我们慢慢谈如何,来人,上茶!”

最后两人以两万五千两的价格谈了下来,后来何成梁才想明白,这东西起码要等个几百年才能生产出来,现在确实旷世珍宝,远无法用价格来衡量,想到自己还有两个塑料瓶子,何成梁心里就一阵高兴,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东西贬值,这会谁能生产啊,估计等现在当的这个流传出去后,自己再把剩下的拿出来当,可能价格还会翻几番。

接下来的时间里,何成梁便让人四处买粮,六十来个男童更是卖力的帮忙,他们从心里感激何成梁,因为他们本都是孤儿或者家中难以为继,才被卖掉。本以为会就此是家奴的命运,谁知现在的老爷不仅给他们好吃好喝,还买好衣裳,连生活都有人照顾,更是叫他们识字习武,可以说现在何成梁叫他们往开封河里跳,他们也会毫不犹豫。

这些何成梁自然是发现了,他很高兴有这样的效果,这些人以后他可是要引以为臂膀的,他们的忠心尤为重要。

东拼西凑,总算搞到了两万多石粮食,找来一些镖师押运,浩浩荡荡前往清丰。

一路上,何成梁等人皆是沿着黄河行进,由于清丰所受的水灾只是小范围的,故而在沿途并未见到多少灾民,但是何成梁却知道,小冰河时期已经到来了,不久这些地方都会遭受严重的灾害,老百姓流离失所还是轻的,一个不好,便是饿殍满地。

由于何成梁一头短发,不想被人诟病的他便戴着一顶帽子,眼下正是七月左右,天气还是很热,加之坐在马车里闷得不行,弄得他满头大汗,不停的往外探出头,想吹吹风。

这会正烦躁不行,又探出头来。眼前是一个较小的山谷,官道从中穿过,两边的景色吸引了他,正当他看得起劲时,却发现两边山坡上人影幢幢,不由大喊:“有人!”

镖师们立马紧张起来,向两边的山坡上望去,这一看不要紧,却发现山上乱石间,大树后藏有不下数百人。不少人脸色都吓得苍白起来:怕是遇到劫道的了吧。何成梁收的那些孩子们却异常兴奋,白吃了干爹(这些孩子都这么叫何成梁)这么久的饭,今天算是有报答的机会了。

山上的人也看见官道上的人发现了他们了,呼啦一下子,全钻姥姥出来,这一看,嗬,只怕有近千人。

何成梁却看出了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强盗,不少人拿着的都是些农具,很多人手还在不停的抖。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走了下来,何成梁急忙跳下车,不理会旁边众人的阻扰,向那人走去。不等对方开口,便问道:“在下有礼了,不知朋友是哪条道上的?”

正文第四章山贼?

这汉子刚待开口,旁边另一个五大三粗,眼似铜铃的男子便跳了出来,大声吼道:“你管俺们是那条道上的,休得如此啰嗦,大哥”,他侧身对那中年男子说道:“他们就这么几个人,怕他不成,一刀剁了,抢了东西就得!”

这中年男子眼睛一瞪,那铜铃男便讪讪的退到了一边,只见这中年男子拱拱手,道:“朋友,远来是客,不留下点礼物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