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沉思了一会,永乐帝点了点头,他同意了杨荣的判断,被人从床上叫起来,心情当然不好,心情不好也影响自己的判断力。这也是为什么要有文臣留在身边做参谋的原因。

将手中的军报放在桌上,永乐帝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内侍马云赶紧着端来了温茶,永乐帝喝上一大口后,突然说道:“北方边境不平,实乃我大明心腹之患!蒙元残部年年劫掠边境,你们有何办法?!”

永乐帝突然问起了北方边境的事,从永乐帝即位以来,北方边境就没太平过。蒙古残部虽然接受了永乐帝的册封,但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边境的骚扰。而此时的明军主力全都集中在南京城,明显是鞭长莫及。

但永乐帝的这个问题,胆量过人的杨荣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回答永乐帝。因为一切的错误都是因为永乐帝而起的,这话还真说不出口。

“你们!”永乐帝问的是你们,见杨荣不回答,王千军可就头疼了

正文第二十四章真话难说(下)

身子疼,头也疼。王千军这个时候很期待永乐帝把他给忘了,千万不要让他说话,他当个木头人就够了。可杨荣只是低头不说话,永乐帝并没有为难他,永乐帝要为难的是王千军,轮到王千军倒霉了。

“千军,你来说。成年不久之人,也许能说一点有意思的话。”永乐帝现在轻松了许多,也就想听一听别的声音,下面的大臣会说什么,永乐帝大概都知道了。

杨荣也在期待,想看看道衍的关门弟子能说出什么话来。王千军现在全身更加的不舒服了,那感觉不光是身上那些淤青,那感觉就像全身被虫子咬一样,满头大汗。

紧张吗?这是王千军问自己的话。回答也简单,当然紧张。上次是为了救人才跟永乐帝说了很多废话,可这次是政见,但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皇上,真话吗?!”王千军咬一咬牙,反正上次差点被掐死,那这次挨顿板子也要说,说真话!

王千军的反问引来了永乐帝更大的兴趣,他笑着说道:“你不习惯说假话吗?!”

王千军也是豁出去了,继续说道:“天下大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众人把谎言当成了习惯,既欺上,也自欺!”

王千军的话,得到了永乐帝与杨荣的认同。可这个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却很容易被大部分人刻意忘掉。因为,说真话,真的没什么好下场。

“那朕就先免你的罪,说吧!说真话,朕在听着。”永乐帝是在听,他闭上了眼睛,马云在身后为永乐帝捶打双肩。

看了看杨荣,这人面无表情的看着王千军,似乎有置身度外的意思。也不知道他是猜到了王千军要说什么,还是对王千军要说的话很有兴趣。

到了这一步,王千军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请皇上恕罪,多谢皇上开恩。靖难之后,北方精锐诸卫皆南迁,大部集中于京城,对北方边境鞭长莫及。原本谷王就藩宣府,宁王就藩大宁,辽王就藩辽东。三王一线,成北方第一道防线,向东挟制朵颜三卫,辽东女真。向北阻止鞑靼东进,北平府之兵居中策应。可如今,三王改封南方,第一道防线已失,只剩古北口至山海关的长城防线,所依靠的也只有边地卫所之兵力,实在是过于薄弱。而从靖难开始到如今,北方鞑靼已经得到了将近十年的休养时间!十年时间,年轻的蒙古人已经可以骑马射箭,当秋高马肥时劫掠边境了!”

王千军说的这些话都是真话,洪武皇帝朱元璋辛苦建立的北方防线完全毁于永乐帝之手。失去了谷王、宁王、辽王还有燕王四位边王,再加上北方诸卫南迁至南京,剩余的北方边军除了死守没有一点办法。

王千军不说话了,永乐帝虽然闭着眼睛,但脸上的表情明显不高兴。永乐帝一直标榜自己遵从祖制,结果洪武皇帝辛苦建立的北方防线就这样毁在他的手上,还被王千军当面说了出来,他怎么可能高兴。永乐帝身后的马云此时正在给王千军打眼色,杨荣却是诺有所思地在想其他的事情。

马云的眼色王千军看得很清楚,他明白马云的意思。不需要再说什么,王千军跪在了地上,他刚才的那些话跟至直接打了永乐帝一巴掌没什么两样,这个时候不跪,等下跪可就危险了。

许久之后,永乐帝再次睁开眼睛,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让三王再回边地?!”

永乐帝此话一出,王千军赶紧摇头,让三王再回边地,这种馊主意要是认可了,他的仕途也就完了。一个燕王靠边军夺取了天下,再来三个边王,送给他们足够的兵马钱粮,永乐帝可没这么傻!

“不可!万万不可。即便是皇上有此心,相信已经改封的三位王爷也不愿意,三人早已乐不思蜀!”王千军用力着摇着头,乐不思蜀这个词勉强让永乐帝笑了出来。南方富庶,又不用担心鞑靼的进攻,诸蛮的叛乱,有福不享,干嘛要去找罪受?!

永乐帝继续问下去:“那你可有什么妙计?!”

算是过了这关,接下去是王千军表现的机会了。跪在地上的感觉可不好受,膝盖疼,腰也疼,全身都在疼,可还不是王千军站起来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会,继续说道:“升辽东奴儿干卫为都指挥使司,设奴儿干都司。抚慰辽东诸位卫,赈济边地贫寒者,巩固辽东民心。令其女真、高丽、鞑靼各头目自治,允许其筑城居住,各授予军职,以免四处流窜。同时加强辽东诸明卫的力量,屯垦辽东。辽东乃肥沃之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一年收获足够数年之用。数年之内丰收便不用再由海运补给,还可从山海关外运粮入顺天府,补充边军所需!如此一来,辽东可定!至于北方鞑靼,臣实在是无策!”

王千军说到这就不说了,辽东对现在的大明来说只是小事,一直到明末才成问题,王千军不急,他还有很多的时间与机会。永乐帝一定会迁都北京的,但现在也不是说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心里怎么想都让别人知道了,这种感觉肯定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平身吧,看得不够多,想得也不够多。但朕也明白,这也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事。千军,朕希望,日后只有朕问你的时候,你才跟朕说真话。平日你多看看,多听听就够了。朕累了,今天就这样吧。”

永乐帝是真的累了,他要回宫休息了。对于辽东,永乐帝一直很关注,但在王千军的提醒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辽东的关注还不够多。特别是辽东土地的肥沃!迁都北京,这件事永乐帝一直在想,也正在做准备,但头疼的问题是,漕运不通,海运又损失巨大。要迁都,那肯定是几十万的人一起过去,到时候粮食可就成最大的问题了。

现在,王千军给了永乐帝一个不错的建议,那辽东之地的确肥沃,也的确是地少人多。只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进行屯垦,日后除了供应辽东之外,还可以供应北京,减少漕运与海运的压力。

永乐帝走了,王千军与杨荣一起送到门口。当永乐帝离开的时候,杨荣多看了王千军几眼,却什么都没说。王千军全身不舒服,他也很累,两人也就是点了点头就结束了。不管杨荣猜到了什么,他这个人都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事可以阻止,什么事不能阻止。

一夜就这么过去了,王千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职夜班就是麻烦,想睡都不能睡。躺在了床上,王千军感觉自己全身的骨头更疼了,想睡也睡不下去。

还好,王千军身边还有李虎涵这个可人儿,知道现在该为王千军做什么。先将火盆抬进屋,再温柔地脱去了王千军的上衣,拿起了药酒倒在手上,李虎涵开始为王千军抹药。用了药酒,身上的瘀伤就去得快,这药酒是从军中拿来的,金疮药和药酒当然是军中的最好。

李虎涵开始抹药,小手一放在王千军的背上,王千军的反应当然是齿牙咧嘴,疼得难受。可王千军还要咬着牙没说轻点,要让药效发挥得快,抹的时候就要用力,这样才能让药酒快速地渗入皮肤。

“涵儿,你想练武吗?!”疼痛中,王千军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李虎涵也是功勋之后,她是李景隆的女儿,同时也是岐阳王李文忠的孙女。

用尽力气为王千军抹药,李虎涵的额头开始冒汗了,她摇着头回答道:“原本想的,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即便我能够骑马杀敌,但也帮不了少爷你什么。涵儿还是多看书,多听些事情,这样对少爷才有用。对了少爷,涵儿最近想跟二夫人学珠算,二夫人的珠算挺有用的,能帮老爷和大夫人计算家中的支出。可惜,家里现在没什么产业。”

王丛云的官做得越大,燕梓就越忙,家里的事渐渐顾不上了。还好刘雪沁在,现在家中的一些事都由刘雪沁操持。这位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如今已成了王家的账房,很多时间都在清点王家日益增多的支出与收入。王丛云现在这位置,没人送礼才是怪事。

“产业的事不急。家里才刚刚兴盛,一切都要慢慢来。如果你想学珠算的话,这也不是坏事。我这人也不喜欢管账,看到那么多数字我就头疼。以后我自己那一部分钱就归你管了。”

王千军说完便翻过身来,后背已经抹得差不多了,该换位置了。李虎涵听到了王千军的鼓励也很高兴,一把坐在王千军的身上,开始为他的前胸抹药。这前胸上的淤青可比后背多很多,不过王千军现在在意的不再是疼痛,而是眼前正在长大的小丫头,现在这姿势的确很容易让人胡思乱想。

只是过了一小会,王千军实在是忍不住,伸手拍了拍李虎涵的小屁股说道:“呵呵,有些事还需要再忍耐一下,虽然忍耐的滋味不好受。总之,咱们的涵儿越来越迷人了!哈哈。”

正文第二十五章汉王召见(上)

一个月的时间,王千军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但也不是太糟糕,有付出就有回报,最起码他现在可以勉强挡住悟道与了空两人的联手攻击。当然了,两人都有放水,佛家与道家的功夫也不怎么融洽,但不管怎么说,王千军进步了。

解禁的日子是舒服,但众人也没有特意再次进行聚会,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也在等待后续事件的发展。王千军最近也有他要忙的,那就是带着快两岁的星云出来,到城外三千营的跑马场驯马。

星云快两岁了,虽然还不是骑上去纵马狂奔的时候,但也到了该加强训练的时候了。再好的马,经常不跑也会成劣马,好马不是用来关的。一阵小跑后,全身流汗的星云自动跑回了王千军的身边,讨他喜欢的苹果吃。王千军一边用苹果喂星云,一边用笼套碰触星云的马头,让星云对笼套有熟悉感。

笼套,是马具的一种。就是套在马头上,连接缰绳的那部分。马天生是自由的,自由的奔跑,但人类抓住了它们,限制了它们的自由,给他们套上笼套,绑上马鞍,用缰绳控制,马当然不会习惯。为了让训练出优秀的战马就必须先让它们习惯马具,如果光靠强横的管制,那训出来的绝对不是好马

王承业、陈傅国、王文杰此时也在三千营的跑马场,刚刚练习完骑射回来。看到王千军喂养的星云,陈傅国赞叹道:“千军,你的马儿真是很听话啊!是一匹好马!”

“是啊,多好的马。要是我也有一匹就好了。千军,这匹马是多少钱买的?跟哪家买的?我也去碰碰运气。”王文杰看看自己骑的战马,再看看王千军的星云,一下就从马上下来了。

“成年冠礼的礼物,别人送的。为了这匹马,我欠了别人一个大人情。你们可别看它这个时候听话,那是因为它跑类了,肚子也饿了。前段时间在家里把他给关久了,发起疯来差点把涵儿给踹了。坏马!”王千军说完拍了一下星云。作为回应,星云长嘶一声,又开始奔跑了。

“要是有人也送我一匹这样的好马该多好。对了千军,我最近买了一个小丫鬟,虽然没有你家的涵儿漂亮,但也是乖得很。有机会让你们见见,呵呵。”

王文杰那羡慕的眼光还真让人无奈,王千军不得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花,永远羡慕别人得到的东西,你只会更加的迷失,好好把握现在所能追求到的吧!承业大哥,你怎么了?有心事?!伯母与嫂子的身子还好吧?!”

王承业的心情都写在脸上了,明显是心事。王承业跟王文杰不同,王文杰内心想什么都会说出来,他不怕别人笑话,他只想说出来让心里好受些。可王承业却不同,他习惯把心事藏在心底,维护着他最后的那点尊严与自强。

见王千军关心自己,王承业先是一愣,过了一会才说道:“都还好,还好。对了千军,你收到消息了吗?!汉王的铁衣卫动手了,一份五十四人的名单,包括了京中各卫,宫中内侍,东宫官员,还有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