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以为这头病虎老了。但老虎始终是老虎,怒了就会吃人!”

“是吗?那孤就尽量先不去惹他。可如果大局已定后他还是这个态度,那就别怪孤无情了!水叶先生,解缙这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才能的谋士,总是喜欢装神秘,一点都没有武将的豪爽。汉王不喜欢这样,可却不得不尊敬身边这位第一谋士。要夺得皇位,光靠一群武将出生的靖难功勋可办不到。

水叶先生打开了他随身的铁扇,自信地扇动着,说道:“打蛇打七寸,解缙此人正是汉王您的头号敌人。而他的种种作为已经引起了很多靖难功勋的不满,皇上也是一样。如果不是为了修书,珍惜解缙那满腹经纶,皇上早就动手了。如今这事虽是一件小事,却有大文章可以用。汉王只需将解缙二管家欺压功勋子弟这事广泛散播就会得到极大的好处。至于欺压的是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尽量模糊,只需要让全南京城的人知道,解缙家的二管家,气焰滔天到可以拦路欺压功勋子弟即可!”

“妙啊!”水叶先生说完,汉王当下拍手赞扬。

“京中功勋早已对解缙的种种作为十分不满。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竟然与靖难功勋们平起平坐,功勋们与孤可都是一枪一刀满身伤痕拼下来的富贵!他只靠一张嘴皮子便成为文臣之手,还力压武将,这口气很多人咽不下。如今,一个二管家就可以欺压功勋子弟,那日后还能了得。城中功勋势必将矛头全部指向姓解的!只是,先生,光这样还不能置解缙于死地!”

汉王恨解缙这个太子党第一功臣入骨,太子他暂时动不了,可解缙此人必须除去。

“没错,这只是前菜,主菜要等到安南之战后续更多的战报送来。安南之战,大明必胜!”水叶先生又卖关子了。

“先生,你就一次说清楚好了!”汉王有些忍不住了,这样说话很累。

“呵呵,南安之战,明军必胜。只是南安之地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征服的,大战一起各种消息都会送到京城,而解缙这个人也不是一个轻易服输之人。大战之前他就反对朝廷出兵安南,大战一起只要不利的消息一多,他必会再次上表他反对出征安南的意见。汉王千岁可命人将大量前线不利的消息透露给解缙,然后再秘告皇上,解缙想要串联大臣说服皇上撤兵安南。如此一来,已遭靖难功勋厌恶的解缙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而皇上也不会再忍耐解缙留在京城,必将他派往地方!”

听完水叶先生之计,汉王点头微笑。等解缙倒了,没有这个太子党第一功臣在,接下去就轮到太子了。只是,汉王依旧有些不满,他说道:“只是逐出京城,便宜他了!”

“这点汉王可以放心。一个从权力巅峰跌下来的人,是不会甘心的。他越不甘心,只会让皇上越厌恶,到时他就是汉王打猎的猎物,一头自己跳进陷阱的蠢猎物!”

这下,汉王终于是放声大笑!汉王觉得,他离储君之位似乎又近了一步。

正文第十四章磨刀霍霍(上)

解缙为什么要找王千军麻烦,王千军多少猜得出来。人在无名时,即便再有才也会谦卑恭顺。可一旦有权优势了,就会高高在上,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解缙小小的一句话,官职只不过是锦衣卫百户的王丛云绝对要听,如果不听,那就好好教训王千军这个不听话的孩子。

而教训的理由就是不该教太子太多的兵法,要教也该教儒家的兵法。永乐帝是一个马上打天下的皇帝,儒家文官们认为一个武治皇帝就够了。太子是一个仁厚之人,那皇太孙也应该是一个仁厚的君王,这才符合文官们的期待。如果皇太孙学的兵法太多,就有可能像当今皇上一样穷兵黩武,有的理学文官甚至认为,皇者最好还是不知兵比较好!

一个笑话,巨大的笑话。这群文官眼中就只有中原这块小小的土地,将不发动战争视为仁者的表现。可是,你不去打别人,别人就会来打你,小国寡民,谁不希望到富裕的国家去掠夺,去占领。不去打狼,总要有打狼的工具吧。可这些书生,连工具都不希望皇太孙有。

不过,这事后续的发展的确出乎王千军意料。打狗还要看主人,但狗主人,特别是有身份的主人,不会轻易为了自己的狗出面。他会先忍着,并让对自己不利的传言慢慢消失,然后再想别的办法暗算让自己丢脸的人。

可是,这一次的冲突并不只有冲突的双方,有其他势力插手了。解缙二管家拦路欺压一名靖难功勋子弟之事被快速传开,整个南京城街知巷闻。但具体是哪家功勋子弟,各种传言十分的模糊,但因为流言的有声有色,再加上平日里靖难功勋对解缙的不满,南京城内所有留守的靖难功勋与功勋子弟全部都将矛头指向了解缙。作为靖难功勋的首脑,淇国公丘福更是亲自进宫面圣。

一个奴才,欺压一个功勋之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南征安南就有很多靖难功勋随军。功勋们在外打仗,流血流汗为国效力,家里留下的子弟却被一个文官的奴才欺负,听到这种消息,靖难功勋们谁不愤怒,谁不心寒。此事很快在南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

面对此事,作为受害人的王千军不得不跟道衍好好商量一下,这事一个不好可就要引火烧身了,道衍也不希望王千军真的成为南京城的风云人物。稚虎在失去猛虎的保护后,必将成为其他野兽攻击的目标。

“老师,徒弟是不是做错了?!”王千军故意这么一问。

道衍慢慢地转动着手中的佛珠,淡淡地说道:“如果你连这么一点志气都没有,你也不配做我的徒弟。看来我得帮你找一个好师父了,了空的佛家功夫佛性太大,不适合你,需要另外找名师指导你的武艺。”

一个会向奴才卑躬屈膝的人,的确不配做道衍的徒弟。有了师父的支持,王千军笑了,至于教他功夫的名师,王千军不在乎,让道衍去找。佛家的功夫的确不适合王千军,王千军可是十分盼望有一天能够像父亲一样,骑上战马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一切就交由老师来办。只是老师,我不明白,到底是使的计,借我的事激怒了南京城内所有的靖难功勋,这可是一步好棋!”幕后黑手不简单,就是不知道将来是友是敌!

“天下之大,谋士奇才数不胜数,你的志向很高,但也不要小看脚下。很多谋士奇才默默无名,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鱼,谋士为水,主公为鱼!而现在这位,看来是找到了他的鱼,正在施展鱼龙之术!”

道衍已经给了王千军足够的提醒,只需要看清楚整个事件的受益人是谁,就知道幕后黑手是谁!解缙倒台,最高兴的就是汉王,解缙即便再狂妄,他也是一面保护太子的高墙。解缙倒了,汉王才能够直接威胁到太子。

“太子身边,包围了太多的文官名士,有这些人在身边,阴狠毒辣的谋士近不了太子的身,其他的都是庸才。真奇才,只会更狠,更毒辣!而这样的谋士奇才,正是汉王与赵王所需要的。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赵王明显是坐山观虎斗,想取渔翁之利。汉王身边有了如此谋士,老师就不担心吗?!”

政治,永远都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形势互相调和,就如同阴阳太极一般。孤阴不生;孤阳不涨。正是因为太子身边聚集了太多自认是仁人君子的文官,这才导致太子在后来一再被动与不断失势。

“这与贫僧无关,能做的,贫僧都做了。日后,就要看你自己的了。你这头稚虎要真正成为大明虎臣,还要经过众多的磨练与苦难,这是你所选择的路,无可避难。但在你成年之前,贫僧再帮你一次。解缙此人,恃才傲物,狂妄自大,与方孝孺相比天差地别,既然是他先惹的你,那就别怪贫僧不客气了!”

道衍要出手了,手中的佛珠不再转动,死死地捏在了手里。解缙是要倒台,但具体因为什么倒史书上并没说清楚。不过这些已经不需要王千军操心了。永乐帝最疼爱的儿子汉王,最亲信的谋士道衍,最依仗的功勋丘福,这三人联手要对付解缙,解缙完蛋了。

而此时的解缙,并没有因为靖难功勋对他的敌意而心慌,朝廷文官与武将之间的不满已经摆在了明面,靖难功臣们想搬倒他这个文官第一人也是理所应当的。在解缙看来,他只要攀住太子这棵大树就可以了,一切的攻击都可以变成汉王一党对太子一党的阴谋。更何况,此事风波一起,解缙不仅没有受到永乐帝的一点责备,甚至还得到了永乐帝的表彰,表彰他修书的辛苦,表彰他修书的成绩,这让解缙无比感动,也就翩翩然的认为,永乐帝离不开他了。

至于王千军家里对整件事的看法,那只有一个,表扬!燕梓跟王丛云都认为他们生了一个好儿子,一个有骨气的儿子。骨气这东西是流在血里,渗到骨子里的。一个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权,但不能没骨气。一个没骨气的人,一辈子都是奴才,即便他爬的位子再高,手中的钱再多,他都是奴才,一辈子的奴才。

作为奖励,王丛云开了口,他对王千军的承诺是:“儿子,如果下次有奴才再敢惹你,你就砍下他的脑袋。然后爹带你去向皇上请罪,有什么事爹帮你扛着!”

王丛云也是个士可杀不可辱的主,他有这样的承诺,就代表着燕梓的全力支持。母亲永远都是支持自己儿子的,更何况儿子做的是正确的事。不过在得到父母的表扬之后,王千军一个人回到屋中,抱起李虎涵所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涵儿,你说,这事传得这么快,传得这么邪乎,是不是那些人也参与了?!老师不可能想不到那些人吧?!”抱着李虎涵,王千军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可就只能忍着。

在王千军的怀里,享受着王千军的喜欢与保护,李虎涵点了点头,说道:“因为那些人都与大师无关,大师现在所要对付的就只有解缙一个人。其他的,都是少爷你长大之后的事。我觉得,大师在日后将是你最后的屏障,当少爷你摔倒时,大师会拉你一把,让你走得更远。”

消息传得这么快,锦衣卫那边绝对有人插手,纪纲这位靖难功臣当然也希望解缙倒台。以目前的形势看,纪纲也是站在汉王那一边。魏岳那边也有可能参与了,这种事宫中没人是不可能的。宦官与文官之间,那是天敌!

“玉不琢不成器!精兵强将在于久经战阵,要成才,必须多经历坎坷。摔倒了再爬起来,我这个老师,对我还真是严厉,可却句句在理。后面,就看汉王与老师怎么走了。咱们看戏就行,呵呵。”

与此同时,在皇后的寝宫内,永乐帝正在仔细观看一份魏岳送上来的密报,上面完整记录着两个孩子的游戏对话。徐皇后没有打扰永乐帝,在一旁亲自为劳累了一天的永乐帝按摩着肩膀,直到永乐帝将手上的密报看完。

“孩子,真是两个孩子,呵呵。战场之事又岂是如此的简单,纸上谈兵人人都会,哈哈。”放下了手中的密报,一旁伺候的宫女小心地将信纸烧掉。

“当年的皇上,不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吗?!难道皇上最这个孩子都不满意,那又何必如此在意呢?!”也只有徐皇后能跟永乐帝开这样的玩笑。老夫老妻的两个人,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互相扶持着走过了沟沟坎坎。

抚摸着最心爱女人的小手,永乐帝只是淡淡地说道:“如果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这就够了。但他们一个是朕的长孙,一个是大明日后的虎臣,这还远远不够!”

正文第十四章磨刀霍霍(中)

安南战事不断有新的消息传来,各种军报成了南京城讨论最多的话题的,有好的,也有坏的。即便前线军情屡战屡胜,打得安南叛军溃不成军,却依旧会有大量不好的消息传来。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战争就会有人战死,胜利也是用无数人的牺牲堆积而成的。

前线将士的死伤,不断出现的疾病,大量物资的消耗,还有后方民夫的疲惫,这些都不是好消息。三十万大军,不扰民,不征粮,所需要的物资绝大部分都要从西南各省运送。崎岖的山路与安南叛军散兵游勇的袭击,西南各省的压力极大,不断有地方官员上报,请求减轻地方上的负担。

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不断地被有心人送到了解缙的手上,本来就是反战派的解缙不甘心失败,慢慢地串联与组织反对这场战争的文官,准备联名上奏!大部分文官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可以强迫永乐帝停止这场无所谓的战争。

这场战争真的是无所谓的吗?!王千军可不这么认为,无论是现在的安南,还是未来的云南都是东南亚的一头老虎,一头随时准备扑过来咬中国一口的老虎。在陈天平没有出现之前,安南虽然一直向大明纳贡称臣,可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