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王千军不甘心,他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一生,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在青史上留名者能有几人?!权力的诱惑是那么的迷人,日后的历史又是那么的悲惨。既然老天爷让王千军来到了这个世界,那王千军就一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

立下决心的王千军笑了,可就在他笑的一瞬间,他差点摔倒了。绷紧的神经突然放松,刚才的一幕幕终于在全身起了反应,王千军的脚软了,害怕了,所以差一点摔倒。如果不是李虎涵在瞬间拉住王千军,王千军真的会在路人的好奇心下摔倒,到时候可就丢脸丢大了。

“少爷,没事吧?!”李虎涵有些担心王千军,但也在偷笑。因为王千军明显是害怕了,一直到现在才有反应。

“没事,可如果有人继续偷笑的话,那人就会有事。这么冷的大天,被扒成**的小羊羔,扔到床上任某人欺负,你说这样好吗?!”

王千军在调戏李虎涵,无论李虎涵从小被人如何教育,她还是一个小丫头,一个黄花闺女。所以李虎涵害羞了,脸红了,可却不敢发作,只能娇嗔道:“少爷,人家不理你了!”

很简单也很是经常见到的一句话,但却还是那么让人心动。王千军站在原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抓住李虎涵的手说道:“好啦,回家吧!”

回家,出来逛了一个下午,的确是该回家了,回家好好过个年。永乐三年的大年三十,王家在欢乐的气氛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永乐四年!王家终于是在南京城好好地过了一个年,永乐元年,王丛云因为一个女人失去了属于他的荣华富贵,那一年的春节,王家的过了一个简单,无人打扰的新年,全家只为了王千军做了一套新衣服,大门紧闭的王家没有任何一个客人串门,一家人就这么迎接永乐二年的到来。而永乐二年的年底,王千军甚至没有回家过年,一直留在道衍的身边学习,他的父母也没有去道衍说居住的寺庙探望。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想来串门,想来恭贺新年。只是王丛云事先跟所有的好兄弟打了招呼,请所有的好兄弟不要来,让王丛云坚持着他那最后的尊严,他无法在家中招待所有的朋友。出于对王丛云的尊敬,没有人来打扰王丛云,至于那些不认识的,只是想来嘲笑王家的人,也因为王家紧闭的大门而被迫离开。

而现在,王家终于是苦尽甘来,王丛云可以打开大门迎接他的好兄弟们了。他的好兄弟也相信,再次被永乐帝提拔的王丛云前途无限,一定可以拿回他失去的一切,因为永乐帝就是一个这样的好皇帝,永远不会忘记跟随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忠心属下!

大年初一,不需要王丛云去拜会谁,所有的好兄弟都来了,王家一下变得很拥挤,不得不在小院子上摆上酒桌,王家的两位女主人,还有两个孩子都下了厨房,忙碌着为前来拜年的客人准备好酒菜。

一大盆炸肉丸子终于是做好了,热腾腾的炸肉丸子真的是很香,燕梓正忙着分盘,来的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家里摆了四大桌。可即便是这样,燕梓宁可自家人一起忙碌,也不愿意请外面的人来帮忙。大过年的,请厨子要多花好几倍的钱,甚至有钱也请不到人,厨子也要过年。

满头大汗的王千军站在一边休息,乖巧的李虎涵正帮着王千军擦汗,刘雪沁自己为自己擦汗,还不忘对王千军说道:“千军,不用你在这里帮忙了,你该去看看你父亲才对,认识一下那些叔父,这样才对你有帮助。厨房是我们女人待的地方。”

见二娘关心自己,王千军笑着摇了摇头,拿起一颗炸好的肉丸子放进母亲的嘴里。先让母亲吃一口,然后再拿抓起两颗,一颗给刘雪沁,刘雪沁吃完了再给李虎涵。

“二娘,没事的。这里缺人手,我来帮忙是应该的。而且我也不怎么会喝酒,真去了几杯就被灌趴下了。看来等我长大了,也该学一学了。”

看到王千军对她这么好,刘雪沁也不再说什么,重新绑上围裙,还有其他的菜要做。其实刘雪沁以前根本就不会做菜,她学的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自从刘家败落,刘雪沁进了王家,她就努力学习怎么做菜,家里两个女人互相换着下厨房,燕梓主要做的是北方菜系,刘雪沁做的则是南方菜系,最终都便宜王丛云与王千军了。

“你以后是该好好学会喝酒了,但也不要学会酗酒。你父亲是武将,他的好兄弟也都是武将,酒是英雄胆,好兄弟就该一起上阵杀敌,一起醉卧沙场。可喝酒也会坏事,具体该怎么做你要自己把握好。妹妹,别劝他,他既然想帮忙,就让他帮好了。”

燕梓并不反对王千军在厨房,她也觉得王千军太过于锋芒毕露了,这个时候还是低调点比较好。王丛云的那些好兄弟,自然有王丛云招待着,日后要用到关系的话,也是王丛云来出面。

“知道了母亲。那些叔叔伯伯,我日后会亲自上门拜访的,但不是现在。涵儿你帮下母亲,这么多盘菜她一次拿不过去。”在王千军的要求下,李虎涵跟燕梓一起捧着菜出去,这些当武将的,肚子一个比一个大,吃的也一个比一个多,将军肚就是这么出来的,马上作战,看的就是臂力跟腰力,看谁的力气大,谁的刀快!

李虎涵出去还有另外的意思。小丫头很激灵,过去了不会马上离开,会帮着一一倒酒,询问客人需要什么。趁在身边伺候的机会,多听多看。最后回来告诉王千军,酒桌上的客人在讨论什么,对朝廷大事有什么看法。

过了一会,李虎涵终于是回来了,小丫头累坏了,一副很没力气的样子,王千军赶紧拉着李虎涵坐到了椅子上,送上一杯水。看到王千军对身边贴身的小丫鬟这么关心,刘雪沁实在忍不住微微一笑,父子两个都一样,对身边的女人都这么好。可惜,她跟李虎涵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她们心爱男人的正妻,只能永远做妾。

李虎涵带回了客人们谈话的重要内容,武将们在一起,很多都在谈论酒和女人,但让武将们更关心的还是战争!王丛云的好兄弟们此时就在讨论,朝廷似乎又要动兵了,虽然没有具体的命令,但兵部的众多军令都表明朝廷在为南方的战事做准备,但具体要打谁没人知道。武将们也不关心要到底要打谁,只要有仗打就有机会升官发财,要打谁也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除了这件事外,还有一件事跟王丛云也有点关系,喝多了的武将们对纪纲这个人很有意见,甚至一边喝酒一边对纪纲破口大骂!众人都认为,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不应该由纪纲来做,他们看不起纪纲这个人,也不喜欢由纪纲来监视他们。可是,皇命难为,一群人只能在酒桌上对一起表达对纪纲的不满。

作者语:仰望签约新书榜上的众神,有点红眼的我,这周每天双更,求推荐票

正文第十一章党同伐异(下)

一帮子靖难功臣对纪纲的不满,王千军可以理解。朝堂之上,一向喜欢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权力就那么多,想要的权力的人挤慢朝堂,只有踩着别人的身子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唐、宋、明党争不断,汉人是出了名的喜欢内斗。

自从永乐皇帝登基以来,朝堂之上就笼统地分为两派,靖难功臣一派与建文旧臣一派,靖难功臣以武将功勋为主,建文旧臣以文官为主,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明显是靖难功臣一派压倒建文旧臣一派,武将压倒文官!

但是,因为治国需要文官,永乐帝也逐渐提拔了很多建文旧臣一派的文官在自己身边,有点疏远武将的意思。但靖难功臣们都相信,对于那些建文旧臣,永乐帝最信任的还是他们这些跟随永乐帝出生入死的靖难功臣。建文旧臣也十分清楚永乐帝对他们的不信任,所以这些文官又将目标转到了仁厚的太子这边,将压倒武将的希望都押在了太子身上。也因为这样,靖难功臣们越来越不喜欢太子,继续向他们的战友汉王靠拢。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政治上押错宝的结果可是会把所有的政治前途都输光了,历史上的汉王失败了,也连累一帮子靖难功臣得不到新君的信任。而且王千军的态度也很明确,太子倒台,汉王继位,这对大明的未来没有一点好处,因为永乐帝死后留下的是一个疲惫的大明,一个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的大明。

这些都是后话,王千军继续分析着目前的朝局。其实靖难功臣内部也不团结,光是为了支持太子还是支持汉王这个问题就让靖难功臣的内部出现了分化,其中以兵部尚书金忠为首的一派也是支持太子的,而金忠的身后是永乐帝最信任的两大谋士,道衍与袁珙!

出了立储之争外,靖难功臣也分北平一派与后进一派。所谓的北平一派就是最早跟随燕王靖难的一群人,这些人都是跟随燕王就藩的将士,大部分人也都是北平府人。靖难之役三年,整个北平府为燕王提供了十几万的壮丁,燕王的两次大败,整座北平城家家户户竖起招魂幡,披麻戴孝的孤儿寡妇比比皆是,凄惨的哀嚎和啼哭此起彼伏,昼夜不息。

可是,北平府的百姓们,将士们并没有怨恨燕王,他们恨的是南兵,恨的是朝廷内的奸臣,恨的是建文帝。儿子死了,父亲上战场;父亲死了,幼子上战场;哥哥死了,弟弟上战场;如果家里的男人死光了,剩下的女人也会上战场,为战死的男人复仇。

靠着北平府百姓与将士的全力支持,燕王终于击败了建文帝,成为了永乐帝。永乐元年北平府正是改名为顺天府,北平城改为北京城。这个无上的荣耀让靖难功臣们中的北平一派无比自豪,也就更加看不起后进一派,所谓的后进一派也就是后面才加入燕王的军队的一帮人。这些人中,有在靖难之役中主动投军的,也是望风而降的,也有被燕王亲自说服的,更有被燕军打败被俘,然后才投降燕王的。总之,这些后面加入的人,在北平一派的人眼中,都是一群贪生怕死的投机之徒,只有这些最初跟随永乐帝南征北讨的靖难功臣才能称为真正的功臣,而北平一派的领袖,也是靖难功臣的领袖就是靖难第一功臣,太子太师淇国公丘福。

纪纲正是后进一派的人。纪纲,临邑人。建文二年,燕王率领大军与建文帝五十万大军激战于德州以北,建文帝的护**战败南逃,燕王攻破德州城。五月,燕王率领二十万铁骑路经临邑,在临邑东北二十多里处演练骑兵,宿安人纪纲与同乡穆肃结伴投军,纪纲冒死扣住燕王坐骑,请求自愿跟随燕王效命。燕王喜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将他收为帐下亲兵。

这样的资历怎么看,北平一派都认为纪纲这个人是个投机之徒,可偏偏就是这样的投机者,如今成了永乐帝身边的红人,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并掌诏狱。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就是监视朝廷大臣与天下百姓的特务机构,被一个外来者监视,如同一把利刃悬在头顶,谁会开心,谁会甘愿受人威胁,王丛云的好兄弟们当然会不满。

所有人都认为永乐帝受纪纲这个小人给蒙蔽了,可实际上,王千军觉得这就是永乐帝要的效果。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霸中,为了监视他的那些好兄弟们,故意重用陈平这个外来人。忠心耿耿跟随刘邦的将领们,越是重伤陈平,刘邦越是信任和提拔陈平,为的就是让他手下的将领知道,陈平这个人跟他们不是一条心,有陈平监视着所有的将领,想要谋反的人也就要小心一点了。

这是先例,也是帝王的用人之道。如果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北平一派的靖难功臣,那永乐帝就真成瞎子跟聋子了。当然,也不能让锦衣卫一家独大,所以才有魏岳这样的内侍宦官出现,日后才有东厂的建立。只是,有一点永乐帝还是失算了,他小看了纪纲的野心,也小看了锦衣卫与东厂对后世的影响。

大人们喝得差不多了,醉了的都由身边的亲兵仆人抬回去,王家这么小,实在没有地方让喝醉的客人休息。王丛云醉得很厉害,被燕梓跟刘雪沁一起抬着勉强进了屋子,一进屋倒在床上都吐,兄弟们恭喜他高升的酒他不能不喝,虽然来的每个人,官职都比他高。

吐着,吐着,把吃下去的,喝下去的都吐了出来,人反而轻松了许多。应酬就是这么麻烦,但这也是武将的豪迈,好兄弟们的真性情。燕梓轻拍着王丛云的后背,让他舒服一些。见王丛云不吐了,刘雪沁先把吐出来的东西拿出去倒掉,李虎涵捧着茶一直站在边上等待着。

王千军没有走,他也在等,等父亲舒服点,酒劲过去了再说。当刘雪沁回来的时候,王丛云又吐了一次,这次吐完了,喝上几口热茶明显感觉舒服多了,刘雪沁跟李虎涵两个人又出去了,一个倒东西,一个添热茶。

见王丛云舒服多了,王千军终于是开口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