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成功出使倭国,靠郑和的努力,倭国主动出兵协助大明清剿大明沿海的倭寇,并与大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在道衍眼中,西洋之国,皆是小国,他只要求郑和能够像汉博望侯张骞那样,尊重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还有他们的信仰。

最后道衍让郑和跟王千军在另外一个禅房谈上几句,他不用在场,了空则帮王千军在附近守着。对于自己这个小师弟的某些言论,了空听了也是心惊肉跳,如果让外面的卫道士听到了,王千军只有一个下场,被拉出去烧死。有的时候,了空也有拿起大拳头揍王千军的冲动,因为王千军连佛家学说都不放在心上,有些言论连佛主听了都会生气。可是,最终的争辩后,了空不得不承认,他辩不过王千军,因为王千军说的的确是人性,也是治国之术的霸道、王道!

李虎涵泡好了两杯茶,放在了王千军与郑和面前,然后转身就要离去。可王千军却拉住了李虎涵的手,让她在旁边站着。李虎涵很聪明,一个十分聪明早熟的女孩子,也是日后要跟随王千军一辈子的女人。还好李虎涵不是一个穿越者,王千军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穿越者就足够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王千军的很多内心想法无法直接跟李虎涵说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李虎涵时不时地跟在身边,逐渐习惯王千军的某些疯言疯语,成为王千军日后既贴身又贴心的助手。

“郑叔叔,你要统帅的船队大吗?有多少人?”反正王千军还小,嘴甜一点很正常。而且郑和与王丛云年岁都差不多,面对这位中国封建王朝唯一的大航海家,这点尊敬王千军觉得并不够!

“很大,共大小船只百余艘。千军你这么大肯定没见过那么大的船吧。船队由宝船、战船、坐船、粮船、水船五种船只组成。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每艘船可容纳千人。除宝船外,还有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用于载货。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用于运粮。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用于居住。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用于作战。跟随我出使西洋的人员,包括军校、旗军、勇士、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阴阳官、医士、铁锚、木埝、搭木等匠,水手、民稍,共两万七千八百余人。船上备有充足的粮食、淡水、盐、酱、茶、油、烛、柴等等。千军啊,可惜你还小,等你长大了,我一定带你上船看看,看看我大明无敌的船队,欣赏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说到自己所要率领的舰队,郑和无比兴奋,那是属于大明的船队,也是属于他的船队。郑和骄傲大明有这样的一支无敌的船队,这是大元帝国做不到的,也是中华史上没有的。他为自己可以统帅这么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而自豪!

“大海啊!我很向往,不过对很多人来说,特别是朝廷里的官员,还有地方上的那些读书人来说,大海是一个可怕的地方,神秘的地方,有去无回的地方。对他们来说,组建这样的一支船队完全是在浪费人力、物力,浪费朝廷的财力。无论能从大海得到什么,都是凶险的,只有脚踏实地的耕田种地才是最安稳的。只是,这些人现在还不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因为皇上是一个有魄力的皇上,他们现在只能在暗自高兴,皇上没有派他们去,而是派了郑叔叔你这位内侍前往。呵呵。”

王千军说完,笑得有些诡异,也笑得有些阴险。但王千军说的都是实话,郑和心里十分清楚朝中文官们的想法,可惜这些文官既害怕当今的皇上,又都忙着拥立太子来巩固前途,所以没空来阻止郑和。

“千军,你不愧是道衍大师的关门弟子,对朝局的见解很有一套。可是,你也不需要太在意那些人的想法,因为在我们这些靖难功臣的眼中,那些人都是失败者,一群只会向胜利者摇尾乞怜的失败者。千军,你知道吗?我很向往大海,更向往大海尽头的那些国家。我是回人,我的父亲从小就告诉我很多航海的故事,还有海那边国家的故事,我的父亲,我的祖父,他们都到过传说中的圣城,所以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追寻着祖先的脚步,亲自前往圣城,跟我的祖先一样在圣城向神朝拜。大海对我来说,并不是凶险的,而是广阔无垠的新世界,大海是磅礴的,也是宽广的,我感谢圣上给了我这个机会,去完成我的梦想。至于其他人怎么想,我不在乎,只要圣上一句话,我就愿意扬帆起航,去海的尽头。我知道,在海的那一边,有很多的国家,很多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的国家,那是大宋的贸易船队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是蒙古铁骑没有征服过的地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圣城,也希望自己可以到达那些地方!”

宋朝,元朝,都有着强大的远洋贸易基础,张士诚、陈友谅也依靠着大海上的贸易获得巨额的军费,大明朝如今的海上贸易也正在起步。可此时谁会想到,多少年后,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大明全面禁止海上贸易,朝廷甚至将所有的宝船凿沉,以此来开源节流。而在三百年后,某个自称强大的皇朝,更会做出闭关锁国的蠢事!

正文第六章大明郑和(下)

“郑叔叔,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梦想,到达你心中的圣城。而西洋以外的国家,也会见证到大明的强大。我知道,在那海的一方,还有无数的国家,还有很多很奇特的民族,那是一片比我中华大地还要广阔的天地,也是蒙古铁骑没有征服的地方。对了郑叔叔,我翻看过一些书籍,长时间在海上航行的人似乎都会犯一种病,症状是牙龈出血,严重的是皮肤淤血和渗血,最后痛苦地死去,但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不治而愈了。你听说过这种病吗?”

王千军所提的是欧洲大航海时代最常见的坏血病,但王千军不知道这种病在明朝的名称,他只能把病状说出来。王千军相信,郑和一定听说过这种病。

“听说过,这种病很常见。也是长年航海水手最头疼的问题。千军你说得没错,大海是可怕与凶险的,因为在浩瀚广阔的大海上,我们唯一的栖身之所就只有船只那么小小的一块地方。我们不仅要面对大风、巨浪、淡水与食物的问题,还要面临可怕的疾病!不管是在大海上,还是在落脚的码头上,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疾病,更可怕的是很多种疾病都是会传染的,茫茫大海,没有见过的病症,没有足够的草药,染病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运气好的会被安置在小岛上,运气不好的就是只能埋葬于茫茫大海之中。千军,你看过的医书里,有说怎么治疗那种出血症吗?”

茫茫大海,飓风、疾病、土著都是致命的存在,这也是很多人害怕大海的理由。因为大海是神秘莫测的,你永远不知道航行之中会发生什么。即便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郑和也希望可以根治一个最普遍也是最可怕的疾病。

“吃柑橘吧!似乎患这种病的人,都是因为在海上长时间没有吃水果跟蔬菜的原因,也因为生病,下了船就只能吃些简单清淡的食物,其中就包括青菜跟水果。书上记载着这种病吃柑橘最有效果,而且柑橘也容易在船上储藏。实在不行,豆芽也可以,就是豆芽的效果差了点。船上有黄豆的话就可以发豆芽,多吃豆芽对水手的身体也有好处。郑叔叔你不妨派人到沿海码头试试看,没有柑橘的话也可以用其他比较酸甜的水果。”

坏血病的根治方法其实很简单,简单的柑橘就够了。可是,王千军这么说就不知道郑和信不信,而且他所看的医书也根本就不存在。

郑和盯了王千军很久,他有点不相信王千军的说法,这种困扰水手多年的病症竟然是如此的容易解决,还是出自一个小孩之后,郑和当然会怀疑。可是王千军并没有欺骗他的道理,也说得在理。跑船的人其实并不缺食物,茫茫大海有很多的可食用鱼类,船上也一般会备有鱼竿跟渔网,可蔬菜和水果就有点困难了,因为蔬菜和水果都不好保存。而坏血症也的确是只需要到达陆地,吃上几天清淡的食物就可以恢复。但是,王千军并没有跟郑和说清楚他看的是哪一本医书。

最终,郑和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小师弟,是你让数万水手可以活命,造福后世。我会马上派人去准备的。可光靠谢又不够,不知道小师弟有什么喜欢的吗?等我这次完成皇命回来,我可以帮你带点稀奇的玩物送你。”

非常人,做非常事。郑和没有多加询问,他选择了信任王千军。最终的结果将通过他的这一次航行来验证,无论结果如何,王千军都是一片好心。如果真的有效果,那真是对无数水手的天大喜讯。所以郑和先承诺要给王千军答谢,当然一切要等到他出使西洋返回之后。

郑和要送东西,王千军当然接受!不过他首先想到的却不是西洋诸国的奇珍异宝,他先说道的是:“听说琼州府(海南岛)有一些野稻子,似乎长的很比江南种的水稻要好,可以的话,请郑叔叔帮我带些回来。前往西洋诸国的途中,郑叔叔如果看到一些中原没有的,可以食用或者有其他价值的植物也请带回来。对了,特别是一些可以当主食的,适合在所有土地种植的,最好是适种于干旱不肥沃土地的食物。还有就是……”

王千军似乎还想到一些其他的,可就是暂时想不起来。灵魂与精神是成年人的,可身体与脑袋却是小孩的,而且穿越的时候也是突如其来的,很多事情真的记不住。

听到王千军说的都是有价值的作物,郑和笑了。道衍的确是收了一个好弟子,他全都明白了。郑和笑着说道:“小师弟,民以食为天?!是不是这个意思,我都知道了,我会让人注意的。只是,你就不考虑一下别的,比如说传说中的南海珍珠,还有海中宝物珊瑚吗?”

“郑叔叔,还是叫我千军吧。小师弟这个称呼我受不起,我还是个孩子。郑叔叔知道我的意思最好,民以食为天,小老百姓吃饱了才可以做很多事。珍珠、珊瑚什么的当然好,可送多了也不好,可以的话就送我三件过得去的首饰吧。一件给母亲,一件给小娘,一件给虎涵,一人一件刚好。”

王千军说着,还特意摸了摸身边站着的李虎涵的小手,郑和都看在了眼里,也笑了,羞得李虎涵整张小脸都红了。

“哈哈,这么小就学会怜香惜玉了,很不错,很不错,哈哈。看来千军你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只是你似乎忘了,你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好兄弟王丛云也需要送点什么礼物给他吧。他可是你的父亲。”

混乱的称呼,但也没什么好讲究。郑和现在就知道,他很喜欢王千军这个好兄弟的儿子,也是佛家师父的关门弟子。等王千军长大了,他会想办法帮助王千军的。

“那个,就算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母亲与小娘打扮得漂亮了,最享受的还不是父亲,也就没必要再送父亲什么了。我王家失去的东西,我和我父亲会自己取回来。只是,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对郑叔叔你说?!”

王千军有大志,人小鬼大,可还有不敢说的。郑和很是好奇地回答道:“说吧,我可不觉得你有什么不敢说的。看来道衍师父让我来见你,颇有深意。”

郑和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王千军也就大着胆子说道:“郑和叔叔,以我大明的国力,大明的船队的强大,一定可以让沿途的西洋各国俯首称臣,依附我大明天朝。可是我觉得这样远远不够,船队到达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到达,两国之间的感情肯定会有所减少。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再沿途经过的国家设立使馆,所谓的使馆也就是大明派出某些有身份的官员,在所在之国宣扬我大明之强,大明之富庶,还有中原千百年的汉族文化。这样的话,既可以让西洋各国世世代代向我大明纳贡称臣,也可以时刻了解当地的情况。安南之事相信郑叔叔你也有所耳闻,安南之事最大的关键就是我朝没有时刻派驻安南的官员,才会被小人得逞骗去了册封。当然了,要直接派遣官员的确有点困难,可航行之中肯定会有一些随行人员身体不适,需要留在当地休养,只要把使馆建起来,就可以开创使馆之先河。日后再派遣正式的官员,这对我大明朝日后对西洋诸国的宗主国地位十分有用。还有就是……”

王千军又沉默了一会,郑和这个人他还吃不透,所以王千军想先看看郑和对前面这些话的反应。而郑和的表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思考,他正在认真思考。

王千军继续说下去:“还有就是,既然要设立我大明使馆,那就要有相应的房屋、土地与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