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百姓一面为自己的安慰担心,特别是一些青年丁壮,那都是一家子的顶梁柱,要是被判了罪,一家人都没有活路了。当然大部分人在担心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会想那些带着自己去抢地主的好汉,这些好汉都有一身的本事,平素在乡里也颇有名声,很爱帮扶孤弱,深受乡亲的尊敬,这次为了大家能够活着走到济南,这些好汉们带着大家拼死找到了活路,大家心中更是敬佩,而官府所说的“首恶”却正是这些百姓心目中的好汉。中华的老百姓还是很懂得感恩的,即使是自己也有危险,依然会为那些好汉们考虑。

正当大家时刻惶恐不安时,却又听到有一些好汉表示将去自首,免得殃及其余人等,很多人都急了,说什么也不让这些好汉去官府自首。当然大家的居心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真心的希望这些好汉能够平安无事,否则便会良心不安,而还有一些人则是认为这些好汉万一禁不住官府的折磨,到时候把自己给供了出来,自己也得遭殃,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意图去自首的好汉最后都没能成行,反倒是让其余百姓对这些好汉更为钦佩了,也越发的觉得亏欠这些好汉的。

又过了不久,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某个好汉因为未能去自首,又怕迟早有一天官府会把所有人给抓起来,便联系了在海上的道上朋友,让他们帮忙弄到了一些海船,想带着愿意逃避官府的人一起出海,而且,这位好汉为了这些愿意随自己出海的人有好的出路,还特意让道上的朋友在大海之东找到一处土地肥沃,无外界打扰的大岛,去了过后不会为生计而担心。

天知道这位所谓的好汉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交往关系做到这么多的事情,而他的那些朋友也忒厉害了,什么都能办到还。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这些百姓还真信了,为啥?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好汉不会骗自己这些平头百姓的,人家那是大英雄,犯不着那样。

这些好汉是不会骗平头百姓,但是有人会骗,这个人就是何成梁。在何成梁让来恩把整个济州岛基本上腾空的时候,何成梁就在打算往上面移民的事情了,而之前故意让人挑动百姓去抢地主老财也是何成梁一手策划的,至于那些所谓的好汉,也是何成梁让人撺掇的,而那个为给百姓找活路,联系道上的朋友在海东找到了一处桃花源的人更是何成梁直接安排的,现在到了检验效果的时候了。

确说这位神通广大的好汉叫卫宁,在告知自己曾经带领着去抢新泰赵老财家的人后,果真开始四处运作起来,不就,大家都知道这卫英雄已经得到了准信儿,他道上的朋友已经把他的要求全部做到了,就等着他带着人去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出乎意外了,不久之后,一些其他地方的好汉秘密的到了卫宁所在的工程队的工棚,召开了一次“英雄大会”,主要的议题就是推举卫宁为大家的首领,当然前提就是卫宁要帮他们把曾经跟随自己的百姓一起弄到那个海东的世外桃源去。

几经商议,又是一番恳求,最后卫宁答应去问一下那道上的朋友,那个大岛能够容纳多少人住下,过几天再给大家答复。

有过了几日,这些人又聚到了一起,其实他们一直都在卫宁所在工程队的附近,一听卫宁有了答复,大家很快便到了卫宁的工棚,听他的答复,一番勉強之后,卫宁总算答应了大家的要求,可以让其余更多的百姓一同前往。

这些好汉们回到自己所在的工程队之后,便开始组织愿意和自己一同前往海外的人。尽管故土难离,但是关乎到性命,大部分参与过抢掠的百姓都愿意前往,而且在这些百姓想来,那个世外桃源绝对是个不错的地方,不然不会让这些好汉们那么上心。

只是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却颇为麻烦,那就是这么些人,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呢?

(这些天心情不定的,喜欢人又不敢说,好烦躁啊等一段时间心情稳定了,保证更新多多,现在就一日一章了,大家见谅)

正文第五十一章移民

然而这个看似困难无比的难题却很快就被解决了。

突然间,有一些行踪诡秘的人联系了不少好汉,告诉他们,等到出海的时候,大胆的走就是了,绝对没有人会为难他们。不过要走必须得乘早,晚了却就不能保证安全了。

初始,这些好汉并不相信这些人的话,不过随后的事情却是让他们不得不相信了,因为他们的“盟主”卫宁都相信了,当然相信的原因是卫宁知道了这些人其实是巡按何大人派来的。

对于何成梁,大家还是很有好感的。何成梁杀贪官,杀劣绅这些事情本就让大家佩服之至,现在已经有一些民间的艺人把这段事情编成段子在传唱了。而何成梁一心一意的赈济饥民,更是让这些百姓感激涕零,而这些好汉也都何成梁竖起了大拇指。

而且这些人随后的解释听起来也是很合理的。官府发现自己这些人要逃跑,已经有所准备了,而这些人正是由何成梁派来通风报信的。其实这些话,稍微一推敲就知道不可靠,官府要来拿人,而且是这么多的人,总得要山东的最高官员许可吧?山东现在最高的官员是钱士完,但是稍微了解官场的人都知道这钱大人是个糯米老太太,绝对没有这般果断行事的时候。而除了他之外,就是何成梁了,现在何成梁让人来通风报信,便证明这做主拿人的人肯定是钱士完了,事实表明他是不会做这样的主的,所以整个事情都显得十分的怪异。不过不管是这些好汉,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没有感觉到怪异,他们只知道巡按御史何大人是个好官,不仅为大家出了恶气,还十分上心的救助大家,这样的好官可是很难找的啊!这次有那黑心的官儿想抓大家伙儿,这些百姓也不怪何成梁,因为他们知道这何大人也不是能够完全做主的,即便是在这山东,也不是全由他说了算的,而且这次为了帮助大家,何大人还冒险给大家传出了消息,提供帮助,这些知道消息的好汉们也是十分的感动。

一切的问题都处理好了,大家商定好了时间,准备开始大逃亡了。

二月二十,益出行。

卫宁亲自接了一批从高苑赶来的人,人数不多,大概就三百多人,领头的人叫万青山,这波儿人本来是在疏浚河道的,不过有人掩护加上疏浚河道修筑道路水利的人在整个高苑只怕是有上万,所以这些人的离开并没有引起注意。

安排好这批人,卫宁又陆陆续续接待了几批人,凑够了三千人之后,卫宁把这些人带到了大清河口,等待船只的到来。

与“道上”的朋友交接好后,这些人上了船,踏上了旅程,而卫宁则继续返回了滨州,等待其他人前来。

何成梁早已派人去盯着这些人了,听到人们对钱士完的议论,何成梁只能在心中默念道:对不起了,老钱,以后多帮帮你来补偿吧!

“老李头,你说咱去的这个地方有多远啊?”在其中的一艘船上,一个老汉向另外一个老汉问道。

“啊,这个。。。海东之地,据其夷方。。。。。。”这个老李头似乎读过几句书,就要开始掉书袋,旁边的那位立马打断道:“得了老李头,我老高听你念叨了好几十年了,能不能别这样啊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嘛!”

“这个,这个,”老李头憋了半天,才吃力的说道:“这个,我。。。不知道!”

“那你跟我这神神叨叨的”老高头把脸撇到一边,望起大海来。期间船队路过一些岛,不少人还以为到了,只是有那知情的人说了,这些都是挨着大明不远的小岛屿,没看这才出海几天嘛!

在海上漂泊了很长一段时间,当船长告诉大家快到地方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跳了起来,即使是那些晕船的人都不再晕船了,也跟着一起大声的呼喊起来。

下了船,大家把自己的东西也搬了下来,原本担心到了地方会暂时没有房子住,现在也不用担心了,因为被领着向岛内腹地走了二十来里路后,大家发现了村落,说是村落,却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房子也是崭新的,经过岛上的人的介绍,这些人才知道原来这些建筑都是自己的房子,早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建好了。

这些房子大概只能容纳两千人,不过稍微挤挤,也是能够住下的,大家都是庄户人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且这些房子虽然挤,却是干净整洁,尚未有人居住,大家都还是满意的。

大家都安顿好了以后,接到了岛上“原来”居民的通知,去修建道路,整顿一些房屋,为以后到来的人做准备,用劳动换取暂时的口粮以及种子。

对此,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别人给粮给房子也不能白给,还得用劳动换取,这到符合百姓的心思,大家别的什么没有,却有的是力气,干活基本上就是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情。

接着大家又接到了通知,大家这三千人将会被划分成三个村,三十个生产队,并让大家自己选出三十个生产队长和三个村长。这事儿说起来也好办,再农村,总有那么一些无官无职,却德高望重,明白事理的人,所以选起来并不麻烦。可是由于这些人不少都是是有些知识的人,要是都被选成了村长队长之类的,那么接下来规划的村学就会师资不足了。

最后,在多次协商之后,大家采纳了“岛主”的建议,进行选举。在这之前,三千余百姓已经被分成了三十个队,每个成年人都将参与这次的选举,每个人也都有选举的权利。在多次的讲解之后,大家明白了规矩,自觉的填好了选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所希望的生产队长与村长。

尽管这一次所谓的选举不是那么的正规,不是那么的规模宏大,但是这次选举依旧被记入了史册,让人们记住了这三个村落——华丹村,林阳村,高外村。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岛上。

正文第五十二章闻州

此次到济州岛的百姓共计五万余人,分成十几个批次先后被运到了济州岛,安置了下来。

尽管看上去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桃花源,但是这些百姓依旧觉得很是满足。在这个岛上,大家基本上是有饭吃的,因为只要你愿意听从闻州行署的安排去劳作,那么一天的报酬绝对能够养活三个人了。

说起这个闻州行署,其实就是这个济州岛的衙门,此时济州岛已经被改名为闻州了,当然这些来的百姓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一来就被告知这个地方叫做闻州,所以倒也好接受。至于这个所谓的闻州行署,百姓们更是没有什么反感,说白了,到哪里没有官府管着呢,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不过百姓们依旧从这些行署中所谓的公职人员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官架子。

五万人,被安置在五个镇,每镇设置镇长一名,由闻州行署下派,另有副镇长二名,由各村按照生产队长与村长的产生办法自行选出,另外每镇下派劝农员一名,劝学员一名,直接对行署农桑处与教育处负责。

五个镇,面积却是不小,大概有数百平方公里,大约囊括了之前的大静县的所有土地,闻州行署就在原大静县县城所在地,而闻州岛上的另外一个县旌义,则是空置的,那是何成梁打算用来养马的地方。

济州岛,不,现在应该叫闻州岛了,闻州岛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山,中间地势较高,而沿海地方则是适合耕作的平坦地区,这五万百姓便主要分布在西侧沿海地带,如果此时能够从空中航拍,便能看到,整个岛的西侧都是一片建设的场景。

其实这些移民而来的百姓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不说别的,但是看这个岛上的准备就像是早就等着自己这些人来似地,那些粮食的储存量特别多,好像预计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似地。

更大的疑点就是大家住的房子,尽管有不少确实是新盖的,但是大多还是只是翻新而已,看的出来,这些房子还是有些年头了,以前也是住过人的,可是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

还有那些所谓的仆从军,也是让大家感到奇怪。

为了维护稳定,来恩按照何成梁的示意,将手下的的人整编成了闻州水师,并分成了几拨,掌握绝对力量的自然是大明的人,其余前来投靠的倭寇和剩下的少量的朝鲜仆从军(大部分的仆从军在随来恩上朝鲜本土抢掠之后顺手了,再也没能回来成)混杂在一起,组成闻州友好军,不过私下大家还是习惯叫仆从军,毕竟以前一直是这么叫的,对此朝鲜人和倭人倒也不以为意。

同时为了增加归属感,来恩在则五万百姓中选出了一千青年丁壮,组成了闻州护营,并让何成梁派来的人做教官,教他们作战与文化。而这正是大家奇怪的地方,这些加入了护营的人实在是想不出在这个地方咋那么多的人都能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