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我来算账;看看这一百万石粮食的开销是怎么样的;首先说说县衙府库需要的存粮;这是三十万石;必须要保证;以备不时之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算是遭遇了什么大事情;县衙也能够从容处理。”

“其次就是江南营的开销;一万将士;五千余战马;一年需要消耗的粮食;至少是二十万石;这是必须要保证的;江宁营是皇上御赐的称号;兵部尚书范大人兼任卫指挥使;若是不能够保证将士的生活了;这等的罪责;江宁县无法承担。”

“朝廷困难;我等需要为皇上和朝廷分忧;这江宁营的开销;必须是县衙承担了。”

“再次就是江宁县贫困脓的救济;想必县衙的要求;诸位也是知道的;举县不能够有饿殍;更不能有人因为缺乏粮食;冻饿致死;这一部分的粮食;需要十万石。”

“最后还剩下四十万石粮食;诸位可能要关心了;这四十万石粮食;究竟做什么用啊;我给这四十万石粮食下了一个定义;叫做战备粮;这里面的含义;诸位应该明白了。”

“所以说;县衙的一百万石粮食;都是有作用的;不仅是今年如此;往后每年;县衙都要收购粮食;都要保证粮食的供给。”

“江宁县经营粮食的商贾;每年可以收购一百万石左右的粮食;这样就可以维持他们的经营;到目前;他们已经收购了大约六十万石的粮食;余下的四十万缺口;本官就想着;请在座的诸位帮忙了。”

四周有人开始小声的议论了;但没有人开口说话;这预示着;众人不会拿出来粮食。

苏天成冷冷一笑。

“诸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态度其实已经明确了;郑大人曾经给诸位做过工作;刚刚诸位的态度;我也看见了;今rì请大家到四海酒楼来;好像是多此一举了;诸位的意思;粮食是不会出售的。”

“今rì请诸位来;有邪;我是要说清楚的;免得rì后出现不愉快。”

“诸位身负功名;享受了很多的恩惠了;当然;这些恩惠;是朝廷给的;也是诸位应该得到的;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我就是感觉到奇怪;诸位得到这些恩惠的时候;认为是理所当然;可要求诸位为朝廷做出来一些贡献的时候;诸位却是迟疑;认为自身的利益;遭受了诸多的损坏;认为官府如此做;是大逆不道;我就不明白了;索取是应该的;付出是不行的;这等不对等的事情;诸位究竟是怎么看的。”

“诸位若是不愿意出售粮食;江宁县县衙也不会怎么样;不过;今后遇见什么事情了;诸位也不要想着找县衙了;无论是什么事情;既然你们接受了朝廷的恩惠;认为这一切都是朝廷给的;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去找朝廷解决吧;江宁县的庙太小了;担不起各位的事情。”

“若是有谁想着弹劾本官;本官欣然接受;今rì所说的话;是本官的肺腑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位总是想着自家的小事;却不愿意考虑朝廷大事;本官可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来而不往非礼也;诸位如何的对待本官;本官就如何对待诸位。”

“本官还要强调一点;诸位都是士绅富户;都是有功名的人;更要带头遵守大明律;若是想着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本官决不轻饶。”

议论声没有了;诸多的士绅富户;当然明白这邪的意思;这等于是向他们宣布了;rì后;他们遭遇了sāo扰;不要想着找到县衙解决事情了;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要是江宁县县衙真的不管他们的事情了;他们难以维系。

再说了;江宁县的士绅富户;谁家没有想着自身有特权;子女以及奴仆之类的;偶尔做出来一些仗势欺人的事情;县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但今rì苏天成说出来了这番话;等于是向众人宣告了;遇到这类的情况;县衙绝对不会客气。

这等于是在威胁众人。

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士绅站起来了。

“大人方才说了这么多;在下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我等这一次必须要售卖粮食。”

苏天成点了点头。

“大人此举;岂不是带有强迫的意思了;这可不是官府所为啊。”

“呵呵;本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随你们怎么想;你们说是强迫;那就是强迫;你们说是为县衙做出来贡献;那就是做出来贡献;其余事情;不用多说了。”

四周很安静;苏天成没有继续停留在这里;独自走出去了。

身后;郑克友的声音传来了。

“诸位三思啊;只不过是出售一些粮食;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我可是听说了;江宁县县衙;明年准备继续免去田赋的;如此的情况下;诸位存着这么多的粮食;不知道有多大的作用啊。。。”

渠清泽跟着出来了;走到了苏天成的身边。

“大人;此举真的是妙啊;下官看;这些士绅富户;是挺不住的。”

苏天成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持江宁县商贾的利益;也是维护县衙的利益;但一定的程度上;损害到了士绅富户的利益;他的意思很明确了;士绅富户;必须要做出来一定的贡献;这种光是索求、不付出一分钱代价的行为;要大力的禁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四十九章从容应对

按照苏天成的安排;江宁县的士绅富户;需要卖出来四十万石粮食;平均到每一户的头上;基本是一万石左右。当然;这并不是说;全县只有四十户的士绅富户;而是说有实力拿出来这么多粮食的;大约是四十户左右。

算起来;每户的损失;不到一千两银子;对于这些士绅富户来说;这点银子;根本不值一提;但苏天成的做法;表现出来的;是更加深刻的含义;士绅富户在得到朝廷恩惠的同时;也懂得回报;光是索取是行不通的。

真正卡壳的地方;也是在这里;不少的士绅富户都认为;他们是特权阶层;享受不一般的待遇;享受恩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说朝廷面临的困难;那是官府自身去考虑的事情;否则;要这么多的官吏做什么;要府州县衙门干什么。

多年以来;这样的认识;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被认为是真理了;而最为鼓吹这番真理存在的;恰恰就是东林党和复社;恰恰就是被大家认为的所谓jīng英阶层。

明朝亡国;根子几乎就是出在这个地方的。

至于说其他一些表面上的原因;不一定是决定xìng的因素;就说这**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绝对清廉的zhèngfǔ;那是不存在的;zhèngfǔ总是要为某个阶层服务;特权阶层永远都是存在的;富人就是比穷人过的好;你要是想着;强行扭转这样的规律。招致来的;就说更加猛烈的反弹。甚至可能颠覆zhèngfǔ。

苏天成不会违背规律做事情;他真实的目的;是让大明朝的士绅富户;都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付出才有收获;在不一般位置上面;就要做出来相应的贡献;纯粹的索取是不存在的。你可以过上好rì子;甚至可以做人上人;这是因为你读书用功;或者说你身在好的家庭里面;官府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但目前的情况下;官府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而官府所代表的;就包含有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诉求。

协调会召开之后;情况在悄悄的发生改变;有些士绅富户;拿着县衙列出来的任务表。专门找到了江宁县户房司吏苏平阳;表示愿意出卖一万石的粮食;只是恳请暂时保密。苏平阳及时给苏天成禀报;苏天成欣然同意;要求县衙首先收购粮食。接着转手卖给县里经营粮食的商贾。

万事开头难;总是要有一些变通的手段。若是大家都适应了这样的变化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吴伟业突然来到了江宁县。

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初了。

吴伟业的到来;引起了苏天成高度的关注。

苏天成早就听说了;江宁县的某些士绅;一直都没有行动;不愿意卖出粮食;而且还威胁那些已经准备卖出来粮食的士绅富户;说他们的举动;是乱来;是动摇了自身的根本。

这些士绅富户的举措;得到了东林书院学子以及复社的支持。

如此的情况下;肯定是有人提出来弹劾意见的;士绅富户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肯定是要反击的;他们都是明白人;知道出售粮食的事情;不过是开始;后面可能面临着更多的事情;需要做出来更多的贡献。

吴伟业到江宁县来;肯定是带有巡按的意思;矛头也肯定是指向士绅富户出售粮食的事情。

虽然苏天成和吴伟业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但有一点;吴伟业所代表的的阶层;以及所持有的观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朝廷派出来吴伟业;究竟是什么意思。

吴伟业的恩师;是大名鼎鼎的张溥。

这个张溥;可不简单;年纪不是很大;不过三十一岁;但却是复社的创始人;著名的文学家;如今致力于教学;手下的弟子;以吴伟业的名气最大。

复社和东林党的思想;几乎是一致的;是坚决维护士绅富户利益的。

可笑的是;复社和东林党;也要求减轻农民的负担;一方面;他们要求士绅富户享有的特权;不能够变化;一方面;农民的负担需要减轻;这样说;有钱人和没有钱的人;都得到好处了;至于说朝廷国家;就放到一边去了;好像朝廷能够凭空造出来银子;有着用不完的钱。在具体执行政策的时候;他们的代言人把持朝政;农民的负担不断的增加;士绅富户的特权越来越多;不承担任何的责任义务;以至于大明朝灭亡了;他们摇身一变;为新的朝廷服务;依旧鼓吹呐喊自己所推行的那一套。

吴伟业肯定是受到这样思cháo的影响的。

朝廷派出吴伟业到江宁县来;这里面的含义;其实有些明确了;也就是说;苏天成的此举;朝廷里面;有些官员是看懂了;绝对不会支持;他们肯定将这件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朱由检同意;派出官员来;到江宁县来;训斥自己;终止这样的做法。

苏天成岂会轻易的屈服;不要说吴伟业来了;就是内阁首辅温体仁来了;他照样不会退让;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做法。

江宁县县衙三堂。

吴伟业依旧是面带微笑;在苏天成的面前;他绝对不会摆出来巡按御史的架子;那是自找无趣;想想苏天成做出来的事情;差点就成为了兵部郎中了;自己和苏天成;虽然是同窗;但政绩方面;根本就无法比较的。

“苏大人;最近可否有什么新的诗句啊。”

“吴大人说笑了;如今哪里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啊;县衙的事情太多了;应付尚且来不及;想不到其他的事情了。”

“是啊;我也是这样的感受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啊;变化太大了;想当初读书之时;沉湎于文学之中;真正入朝为官了;每rì里的事情;根本就忙不过来。”

吴伟业越是客气;苏天成越是感觉到不妙;按照两人之间的关系;吴伟业不存在客气的;迟迟不说正事;肯定是有为难的地方;这个时候;他要主动提出来了。

“吴大人巡按南直隶;一定是有着什么任务的;不妨直说。”

吴伟业的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看了看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不知道苏大人要求江宁县士绅富户;卖出来粮食;让商贾能够正常经营;可否有这件事情啊。”

“确有此事;吴大人说的有型气了;我还说出来了其他的话语;士绅富户本就享受到了朝廷的恩赐;若是觉得理所当然;忘记了自身的职责;不愿意为朝廷做出来丝毫的贡献了;江宁县县衙也不过过问这些士绅富户的事宜了。”

吴伟业的神sè;变得严肃了。

“不知道苏大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我大明朝士绅富户;时刻都关注朝廷大事;为了百姓事情;尽心尽力;甚至不惜自身受辱;抛却荣华富贵;也要仗义执言;说起来;你我都是其中的一员;苏大人为何会这样说啊。”

苏天成有些失望的摇头;他知道;吴伟业心目中的一写法;敲就是东林党和复社的那一套观点。

“吴大人如此说;我倒要问一个最为简单的问题了;所谓的做出来实实在在的贡献;究竟应该怎么样来衡量;以你我为例;我等是站在高处;挥手说教一番;展现出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表现出来清流的姿态;还是扎扎实实的为朝廷效力;为老百姓做事情。”

“我认为;两者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兼顾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人早就有教诲啊。”

“吴大人;你混淆了最大的一点区别;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能够以空谈来代表做出来贡献;比如说那些致仕的官员;回到家乡之后;若是依旧享受特权;自认为高人一等;地方上不能够干预到他们的利益;甚至纵容子女胡作非为;或者说诸多的读书人;鲤鱼跳龙门了;改变身份了;成为士绅阶层的一员了;自身的利益需求;就固化了;不管是谁;都不能够动摇他们的根本利益了;享受朝廷的恩赐;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说朝廷遇见的困难;那是官府需要考虑的;与己无关;若是官吏做不好了;还要跳出来指责一番;这样的情形之下;官府如何做事情;官吏如何施政。”

吴伟业目瞪口呆;看着苏天成。

“吴大人;江宁县要求士绅富户出售粮食;落实到每一户;不过一万石粮食;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