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伐-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中能留下的黑甲兵屈指可数,这简直就是将辽阳城视若无物了。

当温迪罕杀剌将这个情况汇报给耶律元宜的时候,东京留守大人先是沉吟了一会,旁边的耶律王祥跃跃欲试,立即要出去杀一个来回试探下,听到儿子请命,耶律元宜反而哈哈大笑,指着温迪罕杀剌胡说八道,然后下令将温迪罕杀剌乱棍赶出了留守府。

这一天,直到入夜时分,近卫军的黑甲兵,才押着更多的百姓甚至是败兵返回军营,然后立即驱赶这些人去挖沟,挖出来的土被堆积在内侧,成了老高的一道小土山。

第二天,黑甲兵出动的人数大大减少了,在耶律元宜看,估计是洪过也想到了事情不妙,留下大量兵力守卫军营,只派小部队出去骚扰。

接连几日。黑甲兵出动人数越来越少,最终,近卫军停止了外出骚扰的行为,倒是那些被抓来的民夫也有三四万人,被辅兵驱赶在工地上,挖沟的进度大大加快,很快就在军营前挖掘出一道宽三四丈,一人来深的壕沟,而且这道沟渠不断向两侧延伸,已经开始包围辽阳城了。

到这个时候,近卫军与辽阳对峙已经过去十天,虽然壕沟看着挺可怕,一旦完成的话,整个辽阳城就成了瓮中之鳖,可是,耶律元宜计算工期,要想完成这样一个巨大工程,没有四五十天决计不可能,可即便是四十天,那完颜神土懑的军队也能赶到了,他就不相信,洪过敢在十几万金军的监视下继续挖沟。事实上,从鸭绿江岸边到辽阳已经修了一条官道出来,五六百里路程,军队快速行军只需二十几天而已。

倒是中都那边,耶律元宜有些头痛,前几日终于有一名信使闯过近卫军拦阻冲入辽阳,给他带来了尚书省的回复,,尚书省竟然告诉他,皇帝正在北京游猎,要他多坚持几日,等皇帝回返中都,就可以救援辽阳城。

北京游猎!

耶律元宜立即意识到不好,他才不信在眼前这个局面下,完颜雍还有心思去搞什么游猎,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完颜雍在北京大定府指挥战斗,会是和谁交战呢?用脚趾头猜,都能想到了,还不就是那群契丹叛匪!

既然完颜雍被契丹人缠住,那么辽阳的局面全靠完颜神土懑的大军解困,耶律元宜更没了出城骚扰的心思,只是不断派出游骑斥候向东面打探局势,想要寻找到完颜神土懑并与其接触上,催促其加快脚步。

完颜神土懑现在比耶律元宜还着急,其实早在他给辽阳发出告警文书后,就已经拔营起程,洪过没能被堵住,他已经是重罪,万一洪过跑去辽东撒野,完颜神土懑感觉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果不其然,登程后四五日,就接到了一个从辽阳赶来的女真信使,急切的告之洪过在辽东登陆,辽阳已经危在旦夕。

听到这个消息,完颜神土懑几乎从马上跌下来,不等信使离开,他就急嚯嚯的下令,吩咐后卫继续携带辎重前进,他率领主力八万轻装疾进,一定要在五日内赶回辽阳城。

天,五天内要走三四百里路,登时那些个女真兵叫苦不迭,偏偏主将铁了心,无论谁去求情,直接拉去道边劈头盖脸一通鞭子,末了还绑在地上让路过大军看着,这哪是鞭责进谏的人,根本就是在打全军所有将士呢。看过路边好几个血淋淋的将军,这些女真兵心中胆突突的,只有闭上了嘴发力行军。

说是五天,其实哪有可能那样快,到了第五天头里,大军也才走了二百多里,比起往日来快了许多,但是距离辽阳还有百多里地,按照此时的进度看,至多还有两天就能到达。

这个时候,完颜神土懑已经接到了五六封告急文书,只不过,这些文书前后矛盾的厉害,有人说是辽阳被攻打的非常急危在旦夕,有人说是耶律元宜大人正与近卫军对峙,双方没有什么战斗发生。偏偏完颜神土懑手下的斥候被收拾的极惨,近卫军的斥候队专门守在前面,一见到女真人斥候立即围攻过去,让那千余人的斥候队损失两三百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看看这些告急文书,在第二封信的时候,完颜神土懑就迷惑了,为什么这些话前后矛盾的厉害,难道说竟然是信使有假?转念一想,这些信使的言辞虽然前后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信使都急迫的要求他尽快抵达辽阳城。

为什么?耶律元宜要自己早些到达可以想的通,洪过又为什么要自己快些到达辽阳?完颜神土懑脑子反复转动,突然间,一个不好的想法生出来,吓得他全身一激灵,赶忙下令全军放缓行军速度,甚至说,到了中午时候,完颜神土懑竟然直接下令停止行军,全军就地开始安营扎寨,不走了。

完颜神土懑左思右想,感觉事情不妙,怕自己中了洪过的圈套,虽然那个可能性极低,但洪过做事一向出人意料,也难保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出什么事情来,小心驶得万年船,自己只有保住手里大军,才有机会保住脖子上吃饭的家伙不是?

突然听说大军不走了,女真兵士们欢天喜地的一下瘫坐在地上,草草扎起几道木棍当作营地的围墙,而后就躲进了帐篷呼呼酣睡,有些人甚至连午饭都不想吃,直接进入了睡眠,连续五天赶路,可把他们累惨了。

完颜神土懑走出自己的中军营帐巡视一圈,可把他气得够呛,这座营地乱七八糟的全然没个军营的样子,不要说鹿角铁蒺藜没布置上,连军营的寨墙和壕沟都没弄好,万一有人偷营的话,岂不是一下就能冲进来?

气呼呼的返回了中军营帐,完颜神土懑开始召集手下将领,谁想到,等了多半个时辰,这些将领才稀稀拉拉的到来,盔歪甲斜的样子,明显也是刚从睡梦中转醒。

二话不说,完颜神土懑当场下令,全军重新整备立营,他验收一处才可以休息一处,他验收不合格,绝不允许休息。

这道命令一出,全部将领怨声载道,纷纷抱怨手下的士兵累惨了,现在不少人都睡着,要想重新唤醒再干活,怕是入夜都干不完。无奈,完颜神土懑铁了心要保住手上军队,哪里肯妥协,不得以,这些军将只好回到自己的士兵之中,将所有人踢醒,揪着耳朵让这些几乎软倒的家伙干活。

看着整个军营都动起来,纵然是骂声不断,完颜神土懑也不为所动,看看头顶的日头,才过午不久,估计如果近卫军有什么举动也来不及布置,但是为了保险,他还是将手下的斥候尽数派遣出去。

哪里想到,完颜神土懑才扎营不久,就有一队兵马向他赶来,约莫四五千人的部队,据称是复州与曷苏馆路的兵马,想去救援辽阳却感觉力量单薄,只好前来投奔完颜神土懑。

小心的验过的文书与印信,完颜神土懑还是有些不大放心,下令这几千人在自己军队旁边另扎一营,不得与自己混杂。只不过,这四五千人带着大量的车仗和辎重,着实让完颜神土懑有些眼馋。

完颜神土懑正在算计着,要如何把那些辎重暂时占有过来的时候,突然传来喊杀声,就见一队四五千人的黑甲兵出现在近前,原来,哪里是什么曷苏馆路的兵马,那曷苏馆早已被近卫军攻破,正是近卫军拿了他们的印信乔装改扮,逼近到完颜神土懑大军近前,突然换装发难,将个女真大军杀得措手不及。

女真大军足有八万人,一座营地绵延十余里,现在被近在眼前的近卫军这么一冲杀,那些女真兵手里还拿着铲子斧头修建营地呢,根本无从反应的功夫,就被近卫军冲入了军营,随即大火点起来,整个营地都能看到,就在军营中部冒出了火光,不少女真兵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将手上工具一扔,转身就向着营地外面跑。

就在完颜神土懑反应过来,急忙召集手上亲兵前去抵御这支胆大到极点的近卫军,同时下令整顿全部兵马准备将其围歼的功夫,突然有斥候慌忙窜过来,原来,不远处发现了大队的近卫军!

内外结合,中心开花!

当近卫军悠长的号角声在辽东平原响起的时候,整支女真大军彻底陷入混乱之中,随后不久,就是一声“逃啊——”,这支被完颜雍寄托了巨大希望的军队完全崩溃了。

近卫军不多的骑兵前出追杀了百多里,总算抓住了万余人的俘虏,最为重要的,完颜神土懑虽然逃走,但是他的帅帐被羊蹄占据,那完颜神土懑乃是元帅右都监,其官印和兵符全部落入洪过手中!

接下来的几天里,近卫军陆续抓了三四万俘虏,而后又重施故技,将后卫两万兵马完全吃掉。面对六七万人的俘虏,当别人还在忧虑的时候,洪过下令,由完颜元寿出面,将这些兵马完全收编,虽然这些人还不可靠,但是,完颜元寿那皇子的身份,已经足以暂时让这些女真人不会作乱。

当洪过率领四万近卫军,六万正隆朝廷兵马返回辽阳的时候,虽然城外修筑壕沟的民夫已经被冲散,可耶律元宜看着黑压压十余万人马,一把揪住了身边的完颜神土懑:“你,你,你这蠢货!”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第三一一章纵横辽东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第三一一章纵横辽东

身在临安的皇帝赵昚。接到洪过二次北伐的消息时,惊的抬头看向那名使者,就在这个使者与洪过一个特征,就是年轻的无以复加,虽然面对大宋皇帝,却是不卑不亢,身子挺拔直立,眉宇间露出一股子英气。

赵昚将书信扔在书案上,却没有说话,倒是一边的参政史浩皱眉质问使者,洪过如此不请旨便发兵,是不是太不将朝廷放在眼中了?

辛弃疾连忙向在场的皇帝和执宰大臣解释,洪过也是看到兵情紧急,感觉来不及请示,这才小小的独断了一下。

“小小的独断一下?”史浩冷笑一声,却没说更多,只是退后到一边。

他这么退下,书殿里立时尴尬的沉默下来,等了一会,见到皇帝赵昚还不开口,似乎真是在生洪过的气了。而右相陈康伯也不出头说话,左相张浚更是装成泥菩萨一样不语,虞允文摇摇头,在政事堂问对的时候,他着实喜爱眼前这个少年郎,现在不好让辛弃疾过于干戈,是以不得不站出来询问,洪过这次北伐有几分把握。

辛弃疾说得倒是慷慨,说“一片丹心感天动地,无论胜败,惟有无愧于心”。可在场都是老滑头了,怎么会被这些言语打动,辛弃疾这话说了反而不如不说,听得在场所有人心中一阵阵发虚。

就在又一次冷场即将出现的时候,突然有政事堂的贴司书吏求见史浩。赵昚被气的乐了,这可好,要多大的事啊,竟然让政事堂的人连这么一会功夫都等不了,巴巴的跑进皇宫来见宰相?赵昚索性宣那个书吏上殿,当着所有执宰大臣的面汇报,算是打破了刚才的尴尬。

谁想到,不仅仅是政事堂的书吏走上来,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尚书王刚中,这下所有人奇怪了,这两个人仅仅是凑巧遇上么?显然并非巧合,等到那书吏一开口,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西夏要重新对大宋称臣不说,竟然还有西夏国主请求分割疆土,给于手下大臣任得敬!

在场的人倒吸一口冷气,西夏对大宋称臣是件好事,可是,这平分疆土的事情,只在上古的传说之中听到过,后世再没人干过,怎么回事,难道说西夏内部出了什么乱子不成?

所有的执宰大臣们一阵低语,而后对皇帝深施一礼,表示此事太过重大,不好仓促决定,是以请求他们回去见过西夏使者再来定夺。赵昚自然是应允下来,就势将洪过的事情拖延过去。

辛弃疾随着诸位执宰大臣一起告退,正待跟着宦官反身出宫回去馆驿,却不防被右相陈康伯叫住了,那陈康伯慈眉善目的打量了辛弃疾一番,而后要辛弃疾与他们一起去见西夏使臣,说是洪过曾与西夏有联系,此事也好听听洪过的意见。

陈康伯的面子自是不好驳斥。于是张浚好奇的再看了辛弃疾一眼,没做声便转身而去,那史浩冷笑几声,不屑的一甩袖子走了,倒是虞允文苦笑着慢走几步,来到辛弃疾身边低声询问,洪过在他来以前,有否对西夏的事做出安排。

辛弃疾乃是后投入洪过门下,对以前洪过的布局并不明了,反而是虞允文更明白此中关节。

按照虞允文的料想,这任得敬与洪过是生意伙伴,虽然唐家在从西夏向南宋倒卖军马的生意中,任得敬几次想将唐家挤走,最终因为洪过全力支持,还有唐家会做人,拉住了中间的吐蕃部族不放手,让任得敬无处下手,事情这才作罢。

无论这场生意如何曲折,不得不承认,那条翻越吐蕃的艰难通道,为南宋输送了近万好马,四川吴家军之所以能够打到西夏国境,正是多亏了这些好马,得以将战力倍增的缘故。现在这件事明摆着,什么向南宋称蕃,又请求南宋同意分国,背后都是任得敬在主使,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