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伐-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图通报完颜雍的动作,鼓励任得敬在西京路加大动作,最好能牵制下完颜雍的兵力。

布置好这些,洪过立即得到了金军绕过大名府南下的消息,他马上找到了李勤,要求李勤立即率领留守府撤向淮北,然后他也好率领这十几万兵马与金军慢慢周旋,到时战局一旦不妙,他就可以抽身向东退往海州。

可是,洪过这个要求遭到了李勤的冷嘲热讽,此时两人之间早撕破脸,李勤哪里在乎洪过的面子,大声质问洪过不战就想退兵的用意何在,而且还嘲笑洪过胆小如鼠,手握十几万兵马还有黄河险要。却不敢与金军作战,是个捡便宜的贼寇。

洪过气得手握腰间倭刀,恨不得抽刀出来宰掉眼前喋喋不休这货,但是,出于对南宋朝廷的敬畏,尤其是大战当前,他还需要南宋朝廷的支援,让他暂时隐忍下来。

反复追问了南宋朝廷会不会支援自己,洪过已经有所预感,这次大战如果打的好,或许就能够改变北方的实力布局,作为有南宋朝廷为依仗的他,若是能得到十万宋军的帮助,在黄河岸边击败完颜雍,正好乘机渡河北伐,收大名府的正隆朝廷为己用,大名府中的万余名硬军,加上这些日子以来投靠过来的数千硬军兵士,以及自己手上的近卫军,就可以形成一柄刀锋,在几十万宋军和义军的配合下,收复黄河以北的国土就不是不可能。

谁知道,问了半天,李勤就是没句实诚话,终于,洪过失去了耐心,大步走出留守府,决定先去稳住那些义军。

这些日子来,刘明镜的人不断向他报告,义军首领们对洪过抱怨连连,过于严格的军纪,束缚了这些强盗们,不允许他们去抢老百姓,不允许他们去玩女人,吃肉喝酒也越来越困难了,每天除了操练就是操练,那些义军士兵多数只求一顿饱饭还能忍受,可大多数的义军首领,哦,也就是一群前强盗头子们,已经忍受不下去了,灌饱了猫尿后,动不动就是对洪过破口大骂,什么难听说什么,越来越有脱离管束的架势。

不过,碍于洪过的军威,这些家伙到了洪过面前可不敢吭声,所以,当洪过来到义军的营地时候,无论把门的门官还是营地里的军官,没一个人敢对他稍有不敬,任由洪过带人长驱直入来到了帅帐。

作为义军的帅帐,本应该是洪过的地盘,不过,自从上次与义军出现裂痕后,洪过就住在近卫军营地里,这座帅帐自然成了明椿等人的地盘,没等进来,洪过就闻到浓重的酒气,还有骂骂咧咧的声音。

闯入了帅帐,果然看到一群醉醺醺的所谓将领,这些人早已经喝高了,连站都站不稳,见到洪过后更是歪歪斜斜的。洪过气愤的抽了几下马鞭,质问明椿,为什么要将十几万义军拉到黄河的河堤上?

明椿醉态百出的看看洪过,大笑着解释,说是要在河堤上等着金军,在金军半渡时候打败金军,“半渡而击,呵呵哈哈,那些兵书上不都是这么讲的么?”

洪过被气的乐了,他现在根本无法向这群醉猫解释清楚,什么叫做“半渡而击”,只是勒令这些个家伙马上后撤兵马,至少要距离河堤十里列阵,笑话,当完颜雍是初出茅庐的小孩子啊,连个登陆场都不给完颜雍留出来,还指望那位大定天子当着这群强盗的面强渡黄河么?

只可惜,洪过的话,自然而然的被明椿当了耳旁风,甚至说,明椿还在大笑洪过多余。看看军纪废弛的义军营地,洪过真的开始痛恨起来,早知今日,当初他还不如在这帮家伙加入之初,就将他们全部打散编入近卫军好了,虽然那样做名声不好听,会阻挡了后面人继续加入的道路,可也好过他们自行其事吧。

空有十几万军队却已经不堪用,除非冒着被金军突袭的危险,调动三万近卫军过来强行整编这些义军,否则的话,洪过已经预料到下面大战的结果了。跺跺脚,洪过心中下了决心,决意马上动手强行改编,至少也要将义军的兵权拿到手。

就在洪过匆匆返回汴京城的时候,突然刘明镜疯了一样冲过来,告诉洪过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一个时辰前,留守大人突然失踪了,扔下整个留守府的人,消失不见了!

洪过被惊得倒退一步,随即明白过来,,李勤那个王八蛋竟然逃走了,而且是把他带来的所有留守府书吏都扔下,自己偷偷跑了。

洪过心头大怒,脸上却是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一面给文书吏员下令,火速草拟一封给南宋朝廷的奏折,弹劾李勤阵前逃亡有辱朝廷,另外再给从汴京到淮北沿途州县发出海捕文书,要求捉拿李勤,一旦有人发现就地正法,最后,他下令派出五百近卫军骑兵,火速向南追击,捉拿逃臣李勤!

就在刘明镜领命去后,一名斥候飞也是的跑来,通报给洪过说,金军已经到达了黄河北岸了!

这个消息以及把个洪过僵住原地,他的打算彻底落了个空,怎么看,他都不可能在金军的眼皮底下整编义军,现在看,汴京大战的控制权,已经从他手上脱离,就如一辆无人驾驶的高速客车,载着包括自己在内几十万人,向着前方的悬崖加速行驶下去。

突然间,洪过想起后世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来:宁要神一样的敌人,也不要狗一样的朋友!

事已至此,洪过感觉一阵阵的无力,他索性撤回了追捕李勤的骑兵,将整支近卫军尽数集中在汴京城,然后将汴京城各道城门紧闭,提前进入了据城而守的架势来。

黄河对面的金军,似乎被河堤上鼓噪的义军吓住了,也是,十几万义军,排开军营出去足有数十里,完全挡住了金军正面进攻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金军是硬军那样勇锐的兵马,强行渡河的话怕是也会吃很大的亏,作为打老仗的统帅,完颜雍没道理去吃这种亏。

双方在黄河大堤上对峙了足足三天,这三天中,洪过不断向后方撤退汴京周围州县的百姓,顺便派人去提醒明椿等人,要防备的不是正面敌人,而是来自侧翼的攻击。

到了这个时候,明椿也开始冷静下来,他不是蠢蛋,前次之所以不肯带兵走下大堤,更多的是为了与洪过置气,现在面对了金军的威胁,他开始后悔前次的不冷静了,将全部义军逼到最前方,是不是有些孟浪了?

不过,也有人提醒明椿,他们这些人好听了是义军,实际就是群强盗,兵马器械不全,在河南大平原上还想摆开了阵势与金军面对面决战?现在要想挡住金军,阻止金军过河的妙计,就是一条:将全部兵马推上河堤,抓住黄河险要用人海挡住金军小股渡河部队,最后吓退金军。

明椿一想,这个决策也有道理,于是他撤兵的想法又不坚决下来。

就在明椿犹豫的当夜,突然从义军的右翼,也就是河堤的东面,杀来数不清的金军,一头撞入了防备并不森严的义军营地,见人就砍见帐篷就点,很快的,整座义军营地都陷入大火之中,数十万义军好像没头苍蝇般到处乱走。

这些个义军的首领其实早就各怀心思,尤其是在与洪过闹崩了之后,已经没多少人还想留在河南了,现在见到东面的营地被突袭,义军的大小首领们第一时间不是带兵去增援,反是领着手下的兵马冲出营地,逃入了茫茫夜色中。

到了最后,当金军再向西面横扫义军营地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扔了满地的破烂,还有一座座歪歪斜斜的空帐篷烂窝棚,十几万义军,除开一开始被突袭的万余人,剩下的竟是作了鸟兽散,跑的叫一个干净。

统帅金军先锋的将领反而有些打怵了,不敢再轻易追出去,仅仅是扫荡了空空如也的义军营地后,就停留在原地等待后队人马。

当完颜雍来到的时候,黄河南岸已经基本是金军的天下,连斥候都在汴京城下跑了几个来回,为他带回了汴京城的信息。

“什么,汴京城各门紧闭,城头灯火通明,列满了士卒?”完颜雍闻言大吃一惊,又确认了一番后,突然大叫一声:“不好,洪过跑了!”

完颜雍的将领自是不信,只可惜,他们之中谁都没完颜雍更了解洪过,作为曾经的战友和对手,完颜雍反复琢磨过洪过这个人,无论洪过是狐假虎威也好,还是胆略过人也罢,完颜雍研判出,这个洪过绝不是个轻易涉险的人。面对任何危险,都是要尽力规避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将自己陷入几十万大军的包围,而去困守孤城?很显然,此时汴京城的一切都是假象,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想定了这些,完颜雍毫不犹豫的下令,勒令属下已经整备出来的五万兵马,尤其是最精锐的五千骑兵火速出击,一定要在洪过回到两淮前将其击杀。

不少将领心中还是怀疑,难道汴京城里就真的没有宋军了?

完颜雍大笑,指着知平州军事李蒲速越笑道:“李卿且带千人去攻城,朕保管你旗开得胜。”

第六部#183;南征绝唱第二九三章六战六捷

第六部#183;南征绝唱第二九三章六战六捷

李蒲速越听到军令就是一哆嗦。随即明白过来,他只有千人,也就是两个猛安的规模,攻打汴京那是妄想,估计连接收汴京城都做不到。去了之后,若是汴京城头射下哪怕一根箭,他立即回兵撤退,是不是也没人能出来指责他?

是以,李蒲速越当即领命而去。

留下万人继续追赶那些义军后,完颜雍马不停蹄,立即带领已经渡河的兵马向南冲去,同时,他近起手下万人马队,抢在大队兵马头前,一路向南,绕过汴京追赶洪过。

待到完颜雍的兵马主力抵达汴京的时候,就看到李蒲速越得意洋洋的来迎接,果然,就在李蒲速越的人来到汴京城下后,仅仅射了一轮箭上去,汴京城的大门就被打开。一些老者率众出来投降。

大定天子的军将这才知道了确实消息,原来,就在河堤上火起的同时,早已驻扎在汴京城南门外的洪过,立即起兵向南撤退,至于城头站立的,不过是几日来赶制出的草人,敲鼓的是城中倒挂的猪羊而已。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军将自是对完颜雍佩服的五体投地,谀辞排山倒海一样奉献出来。

完颜雍不在乎这些溢美之词,他反而更关心洪过大军的行止。从那些汴京老者的口中了解到,就在洪过准备离开的时候,有汴京周围百姓近十万人已经上路,沿途道路上都是百姓。

有百姓随行!

完颜雍的心情只能用惊喜来形容了,他真没想到,以洪过那样杀伐果断的人,怎么投了大宋之后,竟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婆婆妈像是个娘们?就连这么重要的撤兵时刻,都还要裹胁百姓同行?

既然洪过犯错,完颜雍没道理放过去,于是他传下军令,所有大军分成数队,每队两万人,交替追击,一定要尽快追上并消灭洪过的兵马。

此时的洪过还真是没走太远,这么一夜加上一个白天功夫。他也才走出几十里,堪堪到达朱仙镇。这座镇甸本是汴京附近一个非常繁华的城镇,名为镇子,实则规模不亚于县城,可就是这样一个所在,因为这些年战乱原因,已经是蒿草遍地没了人烟,估计百姓不是被杀就是先期逃去了南面大宋境内。

近卫军还好,走上这么远并不感觉很累,不过,受了大量车辆的拖累,近卫军的脚程也不算快,比起同行的百姓来说也就是快上那么一点点而已。这个怨不得洪过,他的近卫军乃是重装步兵为主,身上的铠甲和兵器都要用大车运输,另外,现在是后撤却并非逃跑,近卫军随时随地要准备作战,一旦撒开脚丫子全力逃跑,等下被金军追上来,怕是近卫军都没有一战之力了。

当近卫军到达朱仙镇的时候。镇子内外满是倒坐的百姓,这些人到底没受过训练,更加上一些老人和孩子在其中,走上几十里路就累得不行。

看到这个情形,洪过心中虽然着急,脸上却不能表露出来,相反的,他微笑着走过那些百姓中间,一面与百姓打招呼,一面对手下书吏幕僚下令,让他们拨出更多的车子帮助运输老人孩子,另外多派书吏下去对百姓说清楚,要百姓再快些赶路。

既然已经追上的大队百姓的尾巴,近卫军索性暂时休息,但是,那些马队的斥候却不敢稍有松懈,往来奔驰不断将身后的敌情向洪过汇报。

才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见一队斥候飞驰冲来,向洪过报告,金军先锋已经距离朱仙镇不足二十里。

洪过吃了一惊,本以为完颜雍会进入汴京耽搁一日,现在可好,竟是在这里就被追上,这日后的仗要如何去打?脸上完全没有焦急的表情,反是平静的点点头,然后对林钟下令,让近卫起身准备迎战,然后,他转头吩咐辛弃疾。要随行所有文官与百姓立即动身,继续向西南前进。

知道这个时候时间就是一切,辛弃疾顾不得说话,只是郑重的点点头,然后飞快去传令了。看着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