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伐-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洪过,完颜亮立即说,他要率领大军御驾亲征,一举荡平蒙古部,铲除掉在金国背后的这颗毒瘤。

闻言洪过吃了一惊,虽然这两年收入平稳,国库充盈起来,可要是这样一种远征,动员的兵马可不在少数,又是皇帝御驾亲征,这个出征的兵马总不能少于十万吧,十万人,那就是十万头吃钱的老虎,会很快将他攒的一点家底全扔进去。

看出了洪过的担忧,完颜亮笑着递过来一份奏本,摊开看,原来是枢密院做的一份预算。原来,自从洪过要求每年做财政预算后,尚书省为了精打细算的节省开支,也学着自己作预算,计算每个部分的开销,枢密院更是如此,他们也开始在出兵前做出预算,防止开销太大,要去洪过面前打擂台。

可是,看完了奏本,洪过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置信的望着完颜亮。原来,奏本上写着,虽然是御驾亲征,但是完颜亮只带三万硬军,一万糺军,五千敌烈部兵马,两千侍卫亲军和三千合扎猛安,拢共才五万兵马,预计的开销也一笔笔列的清楚,不单没有超出预算,距离这一年的军备开支还略有富余。

完颜亮笑着告诉洪过,这一仗并不是马上要打,现在他要当一阵子姜太公,然后才会选择时机进兵草原。至于这么着急将洪过招入中都,其实目的是第二件事,他要营建中都城。

洪过脸色犹疑,这中都城才修好多久,为啥又要营建?完颜亮给的解释是,中都城虽然才营建不久,却是按照昔日辽国燕京格局修建的,已经不符合他中国帝王的身份,日后并吞草原攻灭西夏,他完颜亮统领万邦,中都的格局实在太小,所以他才要今早着手,从现在就开始营建。

洪过脑中疑窦丛生,但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帝王若是太清闲,就喜欢玩玩现实版模拟都市,弄个新城建建,想必现在的完颜亮就是太清闲了,所以才有这个想法。就看完颜亮这样陪着小心与自己商量,若是一下驳了金国皇帝的面子,怕是完颜亮的脸上不好看喽。

所以,洪过试探着问了一下,到底要多少钱?完颜亮一伸手,在洪过面前比划了一根手指头。这下可将洪过吓得不轻:“一千万!”

完颜亮的脸一下就红了,原来,他只是想要出一百万来,全当作是启动资金,既然开工了,他日后总能想出办法从洪过手里抠钱。却没想到,洪过一张嘴就是千万贯,好家伙,看来洪过心里是真有底了,不然怎么会从这个数量级开始论?

于是完颜亮恬着脸,顾不上一边梁汉臣鄙视的目光,顺着洪过的杆就向上爬,那点头的架势,完全像是一头正在讨好主人的哈巴狗,只差摇尾巴了。

洪过把头摇得更快,笑话,他账面上也才一千万贯,都给了完颜亮玩模拟都市,他还干啥了?师兄弟两人就这样来来回回的争执许久,终于把数目定在了三百万贯。

看着洪过皱着眉唉声叹气的走出书殿,完颜亮心里这叫一个舒坦啊,就等洪过把款项拨出来,立即下令给尚书省,着即营建汴京城!

营建汴京——

洪过听到这个消息,就感觉自己被人打了一个闷棍似的,整个人晕晕乎乎的,一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还不觉得什么,也是,中都城并非帝都,除了是辽代的燕京,历朝历代也没有过成为帝都的历史,用行话讲,叫做没有王气。可是汴京就不一样了,前有战国时候的魏国定都,后有五代时候的晋汉周以至于后来的北宋,莫不定都于此,也算得上是五朝帝都了,所以,完颜亮准备迁都汴梁,着实让朝廷里不少文臣欢欣鼓舞。

可是,洪过到底是穿越者后来人,他太清楚营建汴梁城的意义了:汴梁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原腹心,是统治整个中原的帝都所在,可金国现在只是个占据中原北部的王朝,要论统治便利信息发达,中都远胜于汴京太多了。完颜亮不是傻子,他要营建汴京城之后,下一步会是什么?那不就是要攻取南宋么!

到了这个时候,洪过后悔是来不及了,他唯有想出其他的法子来,尽力将完颜亮的视线转移走,或是将完颜亮的军力完全牵制住,为了这个目的,洪过终于将视线,正式的投向了北方大草原。

既然完颜亮的既定策略,是先平定草原,然后准备攻取南宋,洪过准备分两步走,首先,他用河东唐家的商路,悄悄派人去和草原的部族搭上关系,进而找到了蒙古部的新任可汗合答安,冒着违反完颜亮对草原禁铁的风险,向蒙古人卖去大量的铁器,到了最后,他干脆将铁甲鉄刀铁箭一起卖了过去,反正目的就是一个,武装蒙古部族。

另外的,洪过偷偷向西夏的任家发出信息,询问任家是否想继续向前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

现在的任得敬可没了前几年的落魄,他借着在地方上的经营,加之行贿朝中大臣,而且还有女儿在夏国主耳边吹枕边风,早已回到了西夏朝廷中枢,重新成为尚书令,并与现在西夏的中书令分庭抗礼。如果说要再进一步,那就是成为中书令,独掌夏国朝政大权了。

任得敬接到洪过的书信,反复看了几遍,他在盘算,这个再进一步的手段,到底是指什么?

第二七二章御驾亲征

第二七二章御驾亲征

洪过提出的要求其实不难做到。西夏虽然接受了金国的和约,但天下人都知道,那份和约就是勒在西夏脖子上的一个绳套,只要金国想收起,就能要了现在西夏国主李仁孝的小命,顺带将西夏朝廷中枢的一班臣子收拾掉,所以,这份和约在西夏朝廷内外还是不得人心。

可是,现在西夏的中书令嵬名仁永,是靠着与金国和议上台的,作为上台后最大的政治行动,金国和约是嵬名仁永的护身符,一旦和约不在,嵬名仁永也就身败名裂了。

抓住了这个关键,洪过要任得敬对金国开战,同时要求他对草原上的蒙古部增加援助,将西夏最好的青唐甲卖给蒙古,从而拖住金国的步伐,方便西夏与金国翻脸。

看完了洪过的书信,任得敬手一哆嗦,他闹不明。这个洪过到底是帮哪边的?怎么一会替金国卖命,一会又要给金国拆台?倒是书信最后提及的,事成之后,洪过帮助疏通宋金两国,一起承认任得敬自己建国,虽然只是寥寥两句话,却一下吸住了任得敬的眼球,半天挪不开视线了。

自己建国称制啊,这是一个人一生中能达到的巅峰了,要是真的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才不枉自己来人世走一遭呢。

那任德聪将书信看完,头猛地抬起来,双眼直勾勾的看着他哥哥,嘴里都说不出囫囵个的话了,指着最后一条双手颤抖着,整个人的表情,已经将他内心的激动完全出卖。

任得敬猛地一拍书案,“干了。”

听说了西夏开始向蒙古部输送兵甲武器,洪过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了西夏的动作,他以前向蒙古部卖的兵器,就都可以算在西夏人头上,从而将自己的嫌疑洗刷掉了。另外的,西夏卖武器给蒙古,就等于上了他的战车,日后一旦被完颜亮知道,以完颜亮的个性岂能饶了西夏?到时候金夏大战就不可避免了。如果完颜亮不知道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在金国有权势,就不愁完颜亮会不知道这件事,如果那个时候,西夏再主动攻打金国一下就更完美了。

只要金国踏足西夏,最终灭亡了整个西夏,就等于踏上了西征的漫漫征途,再想回头就很困难了。

有了这些步骤,洪过对于完颜亮营建汴京城的恶念才稍稍纾缓,重新将注意力放在眼前,就在不久前,他给林钟下令,偷偷招募或是收编两淮山东的盗匪,并在宋国招募壮士入伍,在海外大岛上建立了若干训练基地。

现在这些基地里大约有两万兵马,加上自己布置在海州四周各处山寨,还有三司衙门下辖的护军,洪过手上就有过三万的嫡系部队了,现在他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时间充足,他会按照自己理解的训练方法,再训练出一支强大的近卫军。

让洪过最为忧心的是。他的近卫军虽然掌握了什么是纪律,也努力在向南宋的叠阵法训练,可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叠阵法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尤其是在面对敌人大队骑兵的时候,再严谨的步兵军阵,都会被强大的骑兵冲垮,除非他也有一支相对强大的骑兵护住侧翼,如果他的近卫军能够和硬军一样,既能上马作战,又能下马列阵就更完美了。

这种想法现在看只是奢望,洪过这些私兵大多见不得光,不要说是培养马上作战时候惊天动地的动静了,光是放在一起合练都不可能,又要如何去谈马上作战。

暂时压住了心里的遗憾,洪过一面向南宋发出了警讯,这道警讯写的很模糊,只是告之了金国在营建汴京城,他相信,以虞允文和赵瑗这班人的政治嗅觉,会明白金国营建汴京的意义。所以,他顺带着要求得到更多的军需物资,其数目之大,足以武装起五万人来。

接到了洪过的要求,赵瑗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洪过没有说金国营建汴京城之后要干什么,但是,从洪过要求大量兵器来看,这位北朝的计相都不看好前景。竟是开始编制武力以应对,看起来真的是要出大问题了。

是以,赵瑗马上通过自己手下的臣僚,一面悄悄给洪家商号的海船运去兵器,一面不动声色的开始整训军队,打造战船以应对未来的变化。与此同时,赵瑗终于找到了南宋的皇帝赵构,很隐晦的对赵构表示,北方似乎要有不利于南宋的举动。

赵构一听大是惊讶,关于金国的事他并非一无所知,早前还听说金国的注意力放在了北面遥远的草原,怎么他这个义子就突然说金国有不利于南宋的想法了?于是赵构先是愣了下,然后才说起,两国之间可是还有和约的,金国身为大国不应该背盟吧。

提起和约,赵瑗叹气回答,完颜亮的皇位都是弑主而得,还有什么是他不会背弃的?况且,汴京乃是大宋故都,为天下腹心,金国既然在大举营造汴京,显见的意图对南宋不利。

赵构沉默不语,好一阵才表示。这些东西他还不敢完全相信,必须派人亲自去看看才成,不如这样,既然金国屡屡对草原得胜,南宋作为侄国总应该有所表示,就派个使臣前去南宋看个究竟吧。

赵瑗自是没有异议,他的消息来自于洪过,和他自己小小的情报网,虽然自己确定可以信任,但是在南宋朝堂上却不能提起,不如派出使臣亲自去中都一趟。沿途正好经过汴京,就借着祭祀宋朝列祖的名义作短暂停留,正好观察汴京形势。

赵构很快在朝堂上定下来,这次出使的正使就是礼部侍郎汤思退,副使是国子监司业黄中,出使金国祝贺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同时前往大宋皇陵祭祀。

这些都是正常的交往,满朝臣子也都不大在意,倒是临行前,赵瑗将黄中找到府上,亲自交代了要详加考察汴京现在的局势,还有沿途金国的军力如何,最好是能将汴京现在的情势绘制一张图。

黄中还不知金国营建汴京的事情,虽然不明所以,也还是答应下来,反正这些东西都是作为使臣应该干的活计,他这个副使自是责无旁贷。

这个使团沿着当年洪过出使时候走过的路,一路行来,因为去时的时间比较紧,所以在汴京城只是稍作停留,休息了两日就要继续赶路,即便是休息了两天,现在汴京的情势,还是将黄中惊的一身大汗。

此时的汴京,虽然已经是隆冬季节,可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局势,数不清的兵民一起动手,城中当初北宋的皇城因为老旧陈腐,又是几经战火,早已不堪使用,这个时候被完全扒掉,不仅仅是扒掉,完颜亮也不满意当年北宋皇城的规模,下令将汴京城北面的城墙一起推倒,划出大片的区域来充实皇城院落,以便营造更大的皇家园林。

此时的汴京城一如当初的燕京。整个北城就是一个大大的工地,每天劳动时候的号子声,连南城的百姓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除非南宋使团是聋子,否则住在汴京的几日,又怎么会听不见这些声音?

黄中也曾当着汤思退的面,对金国派来的馆伴官员问起,金国为什么突然要营建汴京城?那金国鸿胪寺的官员闻言,将胸脯挺起,面带得色的告诉黄中,这汴京富有王气,金国皇帝迁都于此,正是宣告金国乃是整个天下的共主。

听了金国馆伴的话,汤思退点点头,同时瞪了黄中一眼,意思是指黄中多事。黄中也不多说,只是微笑着恭维了几句,然后下去悄悄招来随从,吩咐他们多出去打探,探明现在汴京的格局,然后回来在他准备好的汴京地图上一一画出来。

时间紧迫,南宋使团很快又登程上路。此时从汴京到中都的官道上,到处是运输木料砖石的车子,数不清的金国百姓往来转运。这个时候,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