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伐-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洪过只得亲自前去查看。到了公主的临时寝宫才知道,胜哥这是想家想母亲了。洪过不禁苦笑,到底还是个十三四的小丫头,毛都没长齐就要远嫁他乡,思乡也是难免的,不疑有他,在门外劝了几句,却得到的是屋内更大的动静。

左右看看,周围的宫女侍卫,哪个敢进去拦住胜哥?甚至在这个时候,院子里已经是只上下三两个宫女,其他人都躲的远远了。洪过苦笑下,看来只能亲自进去了。

这一进去,就是半夜才出来,其中发生的事情不必细述,总之,洪过不是圣人,甚至自认并非正人君子,而且对高丽王也没多大的尊敬,这下又得了一个情趣——就是后世所谓的萝莉,哪里会在意那么许多,日后送亲的路途,竟真如当年韦爵爷一般,白天是送亲使,晚上就成了完颜亮的驸马。

从登州上船后,整条主船上都是洪家商号的人,洪过更加肆无忌惮,干脆与胜哥日日黏在一起,白昼之间只要想起,就做那个事情。

眼看着临近高丽了,胜哥也微微害怕起来,她出来还是个好好的姑娘,自有金国宫中女官验过身子,现在到了高丽就已经被人破了身子,登岸之后又要如何躲过勘验?

洪过正在思量自己的事情,没提防身下的女孩突然哭泣起来,将这小萝莉拉过来好生安慰一番,才套出害怕的因由,听得他是哈哈大笑。随即告诉胜哥他自有办法,但要胜哥将他伺候舒服了,才肯说出来。胜哥娇媚的白了他一眼,连声撒起娇来,那声音犹如蚀骨魔音,饶是洪过身边女人不少,也略略禁受不住,只得将女孩的头狠狠压在自己下面,才堵住了这入耳魔音。

整个高丽都在洪过股掌之上,那高丽王等同洪过摆在前台的傀儡,而且这尊傀儡的作用日渐降低,怕是用不上两三年,有没有这个牌位高丽王再没什么意义,日后的高丽,只会有一个实际上的掌权高丽王,就是他洪过。所以,这胜哥真个到了高丽,具体住在哪里,白天晚上伺候哪一个高丽王,都还是两说呢,洪过怎么怕什么女官勘验。

倒是现在的情势,让洪过陷入思索,既然金国公主已经出嫁过去,那么他下一步动作就应该开始着手了,起码要在表面上,把高丽朝廷重新建立起来。

那胜哥在开京附近下船,自然有高丽上下所有官吏前去迎接,上至高丽王晛,下到金国都总管府的普通书办,港口里一时聚集了上万人。而且,从港口到开京的沿途,是几十万高丽百姓和官兵跪迎,虽然公主的车驾走在最前面,可是洪过却身在车驾上面,而且挺身站在了车子外面,负手而立,这些高丽百姓到底跪的是哪一个,就只有天知道了。

半月后,胜哥下嫁高丽王的盛大婚礼,在高丽王宫举行。就在婚礼上,洪过命令王双虚开启一道旨意,在数千人死死关注下,宣布了重建高丽朝廷。

不出意外的,王双虚跃居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为高丽朝廷的正宰相,而金富轼因为投效有功,又干了不少很合洪过心意的事情,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了副宰相。大将郑仲夫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枢密使的位置,从武人转职文官成功。

除了三位宰相外,其余六部九卿五监御史台谏院,各个职司一应俱全,光是这些位列朝廷中枢有品阶的官,一下子就委了数百人出去。

但是,这个高丽小朝廷的官,可不仅仅是高丽人。

按照洪过与仆散忽土商议的,高丽朝廷里各部寺监院等机构,所有的主官,比如尚书,宗正,卿,大夫,自然都是高丽人出任,可所有的次官,比如侍郎,少卿,中丞,却统统从女真人汉儿宋人中选拔,这些人里,仆散忽土安排了三四个亲信心腹,其余都是洪过来委任,借这个机会,洪过从宋王庄的前宋朝官员中间,选了大把的人塞进去。

最关键的,这些各部次官,不仅仅是高丽朝廷的官员,同时还在金国的东海行省任职,权力上,远比那些仅仅挂着一个虚名的高丽主官要大的多,不仅如此,洪过议定的高丽律上明确定下来,任何政令文书,必须经过次官的副署,才算是符合法定手续,否则,视为违禁而无效。

如此一来,从法律到权力上,洪过彻底架空了这个新成立的高丽朝廷,甚至说,因为高丽朝廷的建立,又重新对金国的两套机构,东海行省与东海路都总管府,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与清理,把整个高丽完整的掌握在他的手上了。

不过,作为交换的,洪过将在高丽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仆散忽土掌握,总算给这位东海行省左丞相,留下了些许权力和面子,否则的话,仆散忽土还不立马翻脸了。

这些军队,自是包括了高丽伪军,女真兵,还有汉勇军。很完整的,通通交给仆散忽土。消息传回中都,令本是疑心顿起的完颜亮大为放心。金国皇帝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治理民生上面,高丽和西夏,东西两个对手彻底臣服,让完颜亮不断膨胀的野心终于有所停滞,开始注意修养民生积蓄民力。在金国朝廷的计划上,三到五年之内,都会是与民休息的时间,从而积累财富,为下一步的出击攒下必要的实力。

可是,这个世界就真的会围着完颜亮转么?

第二二三章突如其来的战争

第二二三章突如其来的战争

时间迈入五月份,这时春播刚刚结束,金国南北东西开始渐渐轻松下来,倒是朝廷上下有些忙乱,因为皇帝要检视去年通检推排的成果。到底是第一次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检地工作,很多东西都没个现成的体例和标准可循。

所以,各地官府的官吏们忙得四脚朝天,成果却不明显,一个月过去,才有不到半数的州县,报上了治下土地和百姓的状况。就算这些已经报上来的结果中,还有很多数字模糊不全的,要发回重新统计。

即便是在高丽也不轻松。虽然因为洪过与完颜亮的约定,高丽暂时不进行通检推排,但是洪过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情要处置,大致分为务虚和务实两种。

务虚的事情,新成立的高丽礼部接手了《四库典藏》的编写,聚集上千名高丽书生,开始向高丽全境收书,无论官宦世家,还是饱读诗书儒学传家的士林名门,必须将手上所有藏书上缴,若是有所藏匿,就会被抓进官府治罪。也亏了现在高丽的百姓都是集中居住,这集中起来就有集中的好处,洪过在收书的同时发了赏格,对举报私藏图书的人都有重赏,不少高丽人贪图赏格,纷纷出头检举揭发,令高丽上下风声鹤唳,一些试图蒙混过关的读书人,最终无奈的交出了手上藏有的书籍。

在金国的时候,洪过感觉最吃力的地方,那些雇佣来的汉人士子们,对他的工作多少有些抵触,从来都是洪过吩咐做什么,他们便按部就班的去做,不会有任何发挥或是革新。

王双虚和金富轼两个人凑。在一起,可比洪过临时雇来的汉人学者卖力多了,他们手底下的高丽士子们,经过两人耐心调教后,不仅仅能够充分领会洪过的每一句话,更能够发挥他们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对洪过的指示有异乎寻常的创新,就比如洪过要修改史书的同时,连带修改掉历朝历代的国史和起居注,他们立即反馈过来,颠颠的跑来告诉洪过,光是修改史书还不够,要将所有书籍通通过筛子,古人笔记,诗词歌赋,天文历法都要去改,总而言之一句话,是凡写字的东西,都要经过审查。

有如此卖力的部下,洪过还会不。满意么,他一面将这些人中间最有独创思想的人提拔官职,同时给所有参与修书的士子家中,派人送去米面肉食,还优先选送这些士子的子女进入公费学馆读书,力争培养成为高丽第一代——“用主体思想武装起来的读书人”。

这些都是务虚的事情,还要有。许多务实的要务等待洪过处理。

对高丽城乡的整治,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在粮食。和教育两根大棒的帮助下,洪过进一步将高丽百姓集中到北部山区,对高丽的矿藏进行开发和冶炼。

据统计,现在高丽人口的七成以上,都被限制在北。部地区居住,尤其是山中的矿场周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工场,这些工场所雇用的工人,又形成了新的城镇,星罗棋布的出现在深山之中。虽然原先的军事化管理有所松动,可是新的高丽朝廷已经建立起来,进一步将高丽百姓依附在朝廷的管束下,反而令洪过对高丽人的统治,比之以往稳固许多。

为了进一步推行在高丽的强化统治,洪过下令,。按照现在的城镇建立户籍,在厘定户籍的同时,对每家每户每一个人,开始发放用金属制成的证件。与此同时,高丽发布政令,每个高丽人都必须随身携带这张铁质证件,在街上会随时有人抽查百姓的证件,如果没有携带,一律按照逃犯处理,当场格杀。

对这张铁质证件,洪过起名叫做:户籍片。

与新户籍制度。配合的,任何一个高丽人,一旦要离开本地,即便是短时间离开,都要在当地的保长家里报备,而保长遇到这种情形,必须在当天向当地的亭长报告,亭长再向县衙报备。而外地人到达后,如果要居住时间超过五天,就必须在当地申请办理文件,名唤暂住证,如果没有暂住证而被当地差役查到,会被当场拘捕。

再有的,就是每天上工前,需要大声朗读主体思想文件,利用工余时间学习读写。最后在下工后,还要聚在一起,分组学习一个时辰的主体思想。而每天学习的最后步骤,都是按照主体思想的规定,向学习小组的什长作思想汇报,如果身边有什么可疑的事情,也要在这个时间尽快交代。

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规定出台后,本来那些来自金国的商号还在抱怨,说每天规定了五个时辰的劳动时间,实在太短了,应该大大加强劳动时间,才对得起他们给高丽人的那份高额工钱。另外的,每天搞的那些什么思想学习和汇报,根本是耽误事,还不如裁撤掉去干活。

对于这种典型的原始资本家的想法,洪过根本不予理会,这群资本家只有看到真正的好处,才会放弃他们现在发疯似的压榨劳力的想法。

果不其然,这种宣讲进行了一个月后,大多数矿山的效率都在稳步提高,尤其是那些意识和觉悟都比较“先进”,愿意用艰苦的劳动,来“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身体”的工人们,往往会成为每一个矿场里的劳动带头人。几乎所有外来人都感觉不可思议,高丽人那矮小的,因为经常吃不饱饭而十分瘦弱的身体里,为何会爆发出如此高昂的漏点和力量,一个劳动带头人,就能完成两到三个人才能干完的劳动量,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洪过笑着没有多解释,反是下了一道严令,勒令每座矿场的主体思想宣讲员,不得隐瞒那些劳动带头人的成绩,除了要对这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外,还要每天下工后,给这些超负荷工作的先进分子家中,送去更多更好的白面馒头与猪肉,务必让所有积极投身这场“以改造自身为目的”的战斗中的先进分子,得到他们应有的奖励。

不知是哪个矿场上的宣讲员,第一个提出来,“慈父一般的领袖洪改之,是不会让每一个高丽汉人,埋没在一群碌碌无为的,丑陋的高丽人中间”。这句话就如燎原的烈火般,飞快的传遍了整个高丽。

最终,每个居住在工场和矿场附近的高丽人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我们慈父一般的领袖,洪改之先生永远健康”。

高丽的工矿业越来越发达,连带着,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就比如造船。以前洪家商号使用的海船,都是从南宋去购买的先进海船。现在每天高丽的海运需求越来越大,光靠这些南宋商船一准是无法满足需要了。

于是从第一家金国商号开设的造船厂开始,整个高丽一下子涌出七八家造船厂。也不知这些家伙从哪里搞到的技术,很快的,高丽本土就能生产出千料大海船。而且这些海船供不应求,几乎是还在选料的时候,就已经被着急的商号买跑了。

现在洪家商号的海船,几乎就只向高丽运送一种货物:粮食。

海运,开矿,各种工场,饮食,娱乐,甚至是士林的书法字画,这些行业都开始在高丽繁盛起来,唯独一个行业,却在这个大繁荣的背后,悄悄的萎缩了,那就是高丽本土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上百万人被送去开矿,几百万人伴随着去了山区附近,作为往日高丽的产粮区,半岛西部的一窄条平原,早已林立起数不清的城镇,这块地方现在是寸土寸金,谁要是在这里种庄稼,就会被人当做傻X来看。至于南部的几块不大的平原,以及土地状况较好的济州岛,因为人口大量迁徙去了北方,这些地方哪里还会多少人烟,就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