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伐-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突然阵前爆发出冲天的欢呼声:“城破了,城破了——”

乌禄精神一振,连忙看过去,果然,保州的城门被人打开,大队的女真兵正呼喊着冲进去,城头上再难见到高丽士兵,尽数都是不断攀爬上去的女真兵,攻打了半月之久的保州城,终于被女真兵踩在了脚下。

看着保州城破,乌禄的脸上现出狰狞的表情:“传令,全军放假三天,三天不封刀。”

这些个女真兵将早将保州恨得牙根直咬,听到乌禄的命令,立即发出狂呼,先是中军一小队人不断的欢呼:“放假,放假——”

紧接着,整个军阵的大队人马都在高呼着:“放假,放假——”

登上了城头的女真兵终于听清后面在喊什么,立即脸上现出了惊喜的表情,也跟着高呼起来:“放假,放假——”

最终,整个战场上都能听到有如野兽般的怪叫声:“放假,放假,放假——”

足足三天时间,保州城陷入一片血色和火光,当三日后女真军队撤出城池时候,留下的是一片残垣断壁,还有遍布废墟中的尸体,保州城两千高丽守军,六万居民无一幸存。

看着士气高昂的队伍向南行进,站在山坡上的完颜乌禄有些忧心,就在昨天,他接到了来自中都的旨意,完颜亮严厉斥责了他和完颜宗尹,一座小小的保州就打了十余日之久,那要何年何月才能打到高丽的开京城下?

虽然圣旨是在五日前发出的,还是让宗尹和乌禄两人感到了一丝恐惧,毕竟圣意难违,在保州乐呵三天后,也顾不得休整部队,就立即南下攻击前进。

困顿保州城下半月之久,损失了三千多人,其中光是阵亡就有两千多,携带来的攻城器械折损了一半多,这些都并非没有价值,保州城的北门外,就是一座横跨鸭绿江的大桥,以前是契丹人修建,用来沟通保州和辽国联系,保障保州的后勤补给,后来被高丽人用来作为与金国的交易通路在大桥落入金军手中,大军的后勤补给就可以不再依靠鸭绿江冰面运输,开化之后,也不会有后勤中断之虞。

因为鸭绿江北岸不远就是婆速城,所以乌禄在保州只留下数百人的警备队伍,又从金国征调些民夫,随即展开了攻击前进,可是,从前军的回报看,保州的下场乎并未真正震慑住那些愚蠢的高丽人,在距离保州不远的龙川城,前军又遇到了据城而守的高丽军队,龙川虽然并非大城,但是似乎城中守军加上援军,也有不下千人,最关键的,龙川城要比保州小许多,弄够用来同时攻城的军队就是不到两千人。

乌禄开始头痛了,现在看,高丽人不缺乏战斗的意志,同时守城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攻打保州用了半月,这次攻击龙川又需要多久?

多亏了朝鲜西侧的平原地形,道路虽然崎岖总算不难走,当天夜里,乌禄带领的中军就抵达了龙川,望着似乎并不高大的龙川城前军都统阿合狼狈不堪的跪在乌禄马前,垂头丧气的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看看刚刚被自己提拔起来的将领禄苦笑着道:“站起来说话,怎么,才几日光景,保州的英雄就怂了?”

这时的阿合已从升官的喜悦中清醒过来,小小的龙川城看似容易打冲上去才发现,这座小县城实在太小云梯搭上去,一面城墙也才能施展开两架云梯登城的人战士还没等攀爬上去,就被城头的铁牌砸了下去带着将云梯砸坏了几架。换了石炮,不是扔的太近砸在自己人身上,就是太远扔进了城里,能落在城墙和城头上的石弹少的可怜,惟有硬着头皮用冲车去撞城,猛劲打了一下午,得到的成绩就是在城下扔了一百多尸体。

听了阿合的禀报,乌禄气反而笑出来:“他妈的,一千人,这座小城有五百人就足够守住,塞一千人太浪费了。”

部下们不在这个时候触霉头,惟有老老实实站在一边,垂着头不敢吱声,惟有那个临时的都统阿合,似乎很不知趣的对着乌禄磕头:“王爷,王爷,我的猛安啊,那一百多人可都是我的猛安里的弟兄啊……”

看着新跪下来的阿合,乌禄突然想起来,这个家伙是靠着洪过才提拔起来,心中突然升起极度恶感,很不耐烦的哼了一声:“既然你算是太大,那好,我交给你个重要的任务,你带着你的猛安留下来,我另外交给你三百民夫,给我把这座龙川城围起来,不许他们出来一个人骚扰了大军的粮道。”

啊?合抬起头呆了,刚升的官就这么简单的被免了?

乌禄一拨马头冲下山包,他身边的亲和幕僚们,每一个愿意与多看眼这个刚刚失宠的猛安长,急忙跟着飞驰而去,只留下阿合一个人孤零零的跪在山包上发呆。

看到了保州的恶战,宗尹乎对军务完全没了兴趣,索性留在了保州城外的军营中,和他同时留下来的,还有三千汉军,是以这个时候继续前进的只有两万七八千能战斗的士兵,至于那些阿里喜和民夫,乌禄以前根本没计算进来。

现在,乌禄终于发现了人多的好处,虽然没有多大战斗力,但是穿上皮甲拿着武器,随便在任何一座高丽城外站着,城里人哪里能分得清谁是正规军谁是阿里喜,于是,只要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乌禄就留下一些士兵围住城池,自己则带着大军飞快向南奔行。

终于,在高丽人反应过来前,乌禄成功的攻克了几座大宁江北岸的小城,这时已经是一月末临近二月的时候,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大宁江开始化冻,几万人撒出去,倒也搜罗到不少船只,用这些船只串在一起,很容易就造了条浮桥出来,踩着浮桥,女真大军顺利杀到了大宁江南岸的安州城下。

这安州是高丽在大宁江南岸的要塞,更是高丽西京平壤的一道重要屏障,一旦安州失守,在安州和平壤之间的几座小城,势必无法挡住入侵者的脚步,同时,安州也是完颜乌禄必须夺取的城市,他可以越过鸭绿江和大宁江之间的无数小城,但是扼守大宁江渡口的安州如果继续留在高丽人手中,完颜乌禄的粮道就会面临随时被卡住的危险。

不得以,乌禄在安州城外排下大营,开始打造器械准备攻城。

就在金军到达安州的当天夜里,从城里射出一支箭书,被巡夜的金军发现,火速送到乌禄面前。

满面狐的乌禄打开了箭书,先是随意的了一眼,然后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书信,似乎要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看个仔细。

看了许久,乌禄方才抬起头,重新面对他的幕僚,这时候,幕僚们发现,乌禄的嘴角抽搐着,脸上的表情古怪,也不知是在笑还是在叫,或者是怀疑什么。

就在幕僚们还猜测的时候,乌禄突然下令:“传令,让所有士卒起来,准备入城。”(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盐战

在天德三年十二月,金队还在路上奔波的时候,悄来到了武清县,没有进县城,马车径直去了海边的小城堡。

说是城堡,这时看着还十分简陋仅仅是修好了一道外墙,里面起了几座地基,勉强有一排木屋可以容身,不过,从那些地基上看,只要假以时日,就会有数座高而且坚固的建筑,从地基上拔地而起。

事实也确实如此,按照洪过的计划,这里的建筑将会有足足五层高,第一层是五六丈高的全封闭屋舍,用来作为仓库,再上面是各类房间,除去住人和公事房外,还有大量的射孔安置其中,一旦遇到警讯,整座建筑立即会成为完整的军事要塞,足以支撑四五百人坚守半年以上时间。

所有这些,还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设计,洪过来到这里,只能暂时栖身在木屋中。听说东家到来,李光宗匆匆赶了回来,进屋后不等喝上一口热茶,洪过就急切的发问,海边储存的海盐有多少了。

李光宗一愣,洪过才离开武清不久,现在又匆匆折返,让他认为是中都出了什么事情,谁想到一开口就是这个问题。

在入冬前,武清的盐场发力,建了好几座盐田出来,凑了几近六七十万斤的存货,除去交给了武清县的县令姚江一部分填补亏空外,又偷偷卖出去五六万斤,这余下的大约有五十万斤。

洪过听后点点头,随即低问,“外边的存货呢?”

李光宗会,也压低了声音回答。

原来,就在洪过将武清县盐场弄到手后不久,便授意李光宗派人出海近海寻到几处大些的荒岛,学着武清的做法,也开出近百处盐田来。武清县的位置就是后世天津附近,出海去是渤海湾海湾虽然没有大的风浪,但是外海岛屿上的海风依然很强,是以外海岛屿上面的盐田,进入冬季后依然可以缓慢出产海盐。这些海盐被李光宗派人运到了附近仓库储藏起来,这时已经有了不下两百万斤的存货。

按照这种产量计算,外海盐田一年出产,还不要近千万斤。

听到李光宗出地数据。饶是洪过心里有所准备。也不禁为之动容激荡下竟是不禁拳击掌心。“太好了。这下大事成了。”

李光宗有些糊涂地看着洪。在他地印象中。洪过虽然年轻有些孩子气。但是大事上一向沉稳么会现出面前这般轻浮地形象。

见到自己得力助手惑不解。洪过笑着吩咐。让李光宗立即派人去高丽。寻找发卖海盐地门路。不能找那些大商号。若是能找到私盐商人自是最好果不能。就自己在高丽办个商号发卖海盐。而且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在海外扩大盐田地面积。一定要争取在明年将海盐产量扩大五倍。

一开始地李光宗已经是听地目瞪口呆。到最后听说洪过要将海盐产量扩大五倍几乎惊呼出来。五倍天啊。这几乎是金国全年用盐量地四分之一这位小东家。难道是准备与金国朝廷撕破脸开贩卖私盐不成?随即。他又联想到刚刚洪过地指令。虽然猜测洪过是想对高丽下手。他还是结结巴巴地提醒东家。这样地话。一年下来要赔不少钱。

洪过摇摇头没有去解释。只是告诉李光宗。全力去做。一定要在天德四年上半年让高丽地老百姓都吃上他们洪家产地海盐。

李光宗看着洪过这样神秘地样子。不好多说什么。惟有叹口气照做。等到从洪过地房间出来。他立即去找来了在海上往来运送海盐地船长。这时在金国境内。洪家有五艘大海船。全部都是张二牛在广州购买或者打造地两千料大海船。

这些海船用来运送海盐实在浪费了,实际上,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在南宋和金国之间往来运送走私货物,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从南宋到达金国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这才好回去南宋装上下一批宋货,再绕着外海运到金国,这样一来一往,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现在正有一艘海船破浪号在附近,下半夜时候,船长就急嚯嚯来到了临时码头上,此时李光宗早已等候将近一个时辰之久。

破浪号的船长是个满面虬须的_民,名叫越海。_民是东南海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有着东方海上吉普赛人之称的群体,可以说成是族群,也可以说是无数个民族的人逃到海上,汇聚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陆地上的官府和百姓歧视,举家住在渔船上,在江河湖海上漂泊生活,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和习惯。

越海是张二牛的朋友,受了张二牛的邀请加入洪家商号,靠着出色的航行和操船的技术,一来就成为了一艘大海船的船长。海上男儿,只看技术能耐,不看出身,越海的技术镇住了船上所有水手,大家对越海成为船长没有半点意见。

越海性情豪爽,个子不高的他却有一副大嗓门,见到了李光宗便笑道:“李先生恕罪,海上有点风浪,风向又不对头,来的晚了。”

李光宗与这些商人水手打交道久了,身上那股子书生气被消磨去很多,见着越海这般样子并不为意,笑着安抚一下,随后请越海去旁边的木屋里安坐,那里备下了酒菜,尤其是好酒更有足足一坛子二十斤,看的越海是大喜过望。

见着越海喝了一阵又吃上几口菜,李光宗这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提到了正事,起那副大大咧咧样子,皱着眉想了想,才告诉李光丽容易,就是没有海图,只要让他走上两圈,他就是海图了,只不过,要上岸寻那些卖盐的地方可不是他这个海上大老粗能搞定的。

李光宗真没指望越海这个水手能全部包揽,他自有心腹人选跟着越海出海去高丽,等到了高丽,洪家商号的人会上岸去寻那些门道。他这次找来越海想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来洪过的计划他也能猜到几分,不过,一想起那样大胆的计划来,他就不由自主的心惊不已,他找越海是想请这位老水手出头,多请海上好手和海船,最好是能将张二牛这班人都找到武清外海,准备了随时随地供洪过使用。

越海心思没那么快,可以明白送大量海盐去一个国家贩卖,走到哪里都是掉脑袋的买卖,他是个_民,走到哪里都不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