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雪芹小传 作者:周汝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濉ǎ汀ǖ惫傥曷ǖ茸锩淮断掠诽ㄉ笪嗜胗负跎チ诵悦U饩褪抢飞嫌忻摹ㄎ谔ㄊ浮ā4税盖A芄悖荻伦约菏潞笏担糇涞剿宜殉菩谛冢摇ɡ嫌准覆浪馈ǎ胰烁霞卑阉氖楦迦可栈佟G灼莨嗜硕嗑⒉还恕G榭銎挠械阆瘛逗炻ッ巍防锼栊吹某业目植谰置妗N颐枪倘徊恢勒庖换厥遣皇茄┣鄣脑澹坏蚁耄┣墼谠逍吹匠沂保淝榭隹峙乱不岷投滤栊吹某业目植谰置嬗泄餐恪6瓴诒臼橹行吹矫髑迨贝业那榭鍪保舱糜欣嗨频木倮缎轮ぁ吩龆┍疽队老苈肌芬灿小ㄓ锥浪馈ǖ睦印K臻谟诽ǖ挠镒怂母龆嘣碌募嗬危纱诽ㄖ灿邪厥鳎嫌形谑В视殖莆谔ā⑽诟虬靥ā4永淳拖喑凶魑抢渖牡胤降囊恢执怼K臻按肆昊垢晃坏庇返呐笥研垂皇卓嫘Φ氖杏小ㄎ诟壬鞲危缇淼夭恢滔影追⒛昵吧伲实愫斓蒲├锟础K詹妨谙扔性迹犊涛倚莨佟ǖ染洹O衷诠皇锹值剿慧佬莨僮秸獗涞募嘤锢戳恕K谟锼吹氖枋鏊幌κ笔庇猩ッO盏母芯酰缢担骸ò靥ㄋ蛊嗥啵缍奴氃孪虻停稳圃粕叫乃坡梗昃阑鹈缂Αǎ舱翘乇鹈枋瞿瞧嗬湟跎础T谟锼剐戳恕ㄓ诽ㄓ堋⒒薄⒅瘛厮氖住ǎ渲腥纾骸ㄋ运┛啵馐馕醋悖悍缰粒捎⒏部瘴荨ǎㄓ埽弧ㄆ苎缓蝗ィЫ屑⒆难瞥泊罩ΓE影挂残月〃(槐);〃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竹)。这些都是用植物能耐冰雪而保存生命和骨干来比喻政治迫害下的挣扎图生存、保气节。苏轼在审讯期间,得到一些同情者的援助,免了死罪,被贬谪到黄州。元丰三年(1080)二月他到黄州后,生活穷困,次年春得朋友帮助申请到一块官府的荒地,亲自垦耕,他把这块荒地依白居易诗意取名东坡,便作了那《东坡八首》。诗前有一自序说: 

  余至黄州二年〔其实只一年左右,旧时习惯,过了年关便可如此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这几首诗表面上虽只描述穷苦耕作之状,背后却流露着对宋朝那种恶劣官僚政治的不满,如〃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和〃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等,都可想见。其中第三首全诗如下: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粘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自注: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这诗开头说原有细小的泉水,从山上流过城镇,变成垢秽,助长了杂草,使鱼虾聚集。后来天旱了,泉水也枯竭了,萍草皆已枯萎。忽然一夜雨来,本是可喜,但走去荒地一看,野草丛蔚。侥幸的是泥巴里还留下一些芹菜的旧根,只一寸来长,孤零零遗存在那里。希望这耐过冰雪严寒的旧根,等春天一到,又重发生机,那时长出芹芽,就可以做成芹芽鸠肉脍了。初看起来,诗只描写了一种田园自然景象,但我们如了解他这一两年来的生活经历,就会明白,他是像陶渊明写田园和〃拟古〃诗一般,诗句的深处实有无限的人生与社会意味。联系着他近两年做官被逮、搜家、入狱、贬谪这一连串的变故看来,就可知道这诗可能暗示着,过去的政府细惠,只助长了恶吏专横;而一旦恩惠枯竭,他的生活就艰困濒于死境;只因他能耐住冷酷的现实,在一些同情者的维护下,方得保存生机;但还要等待政局的春天到来时,才会真正快活。苏轼在这诗里用芹来比自己,也正如他前此不久在狱中作诗用榆、槐、竹、柏来自比。他在《东坡八首》之前的几首诗里,又常用梅花来做比兴,如〃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和〃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都是用来描写这种心境。苏轼把芹看得很重要,有如屈原的兰蕙香草,这也许因为芹是他故乡贵重有名的植物之故。元丰三年五月,正是他写东坡诗前几个月,和他最要好的堂表哥文同的灵柩经过黄州,他写了一篇祭文,其中就说:〃何以荐君,采江之芹。”

  曹雪芹的父辈把他取名霑,自然意味着霑了甘霖雨露之惠,也可能有霑了〃皇恩〃或〃天恩祖德〃之意。替他取的字,也正如汝昌所论,应该是〃芹圃〃,有〃泮水〃〃采芹〃,希望他中科举、得功名之意。雨露或泉水〃霑〃溉〃芹圃〃,固然是顺理成章,〃采芹〃游泮得功名,也可说是〃霑〃了天恩;所以这名和字意义实相关联。用〃圃〃作字本是从〃甫〃转变而来。〃甫〃字传统上多用作〃字〃的下一字,如吉甫、尼甫等。过去都说甫乃男子或丈夫之美称,或男子始冠,可以为〃父〃之称。《集韵》说:圃或省作甫。其实甫本是圃的原字,甲骨文的甫字作田上有草,后起的甫字才从用父。后来又加上一个外围作成圃,正如或字加框成國,原是多余的。《诗经》里的〃甫田〃、〃甫草〃,《毛传》都误训作〃大〃,其实就是〃圃田〃、〃圃草〃的意思。男子成人,可以为父的时候便取一〃字〃,字从子,本意就是表示可生子了。甫字无论通父(斧)或通圃,都是樵苏采集与农业社会里求生产与生殖的愿望下用来作〃字〃的。后代人喜欢用〃圃〃作字号,兼含有为农为圃的风雅诗意了。 

  曹雪芹在他〃芹圃〃一字的基础上取号〃雪芹〃,应该是从东坡诗里的〃泥芹〃〃雪芽〃取义。《东坡八首》这诗远比苏辙的诗和一百多年后范成大的诗有名。东坡最著名的别号也由此而起。曹寅很喜欢苏轼的诗,可从他所作诗中有〃用东坡集中韵〃一事看出来。《四库提要》也说:〃其诗出入于白居易、苏轼之间。〃虽然失之简单化,毕竟看出有苏诗的作用。曹雪芹自己的作品也往往现出苏轼的影响,例如《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寒塘渡鹤影〃那只〃黑影里嘎然一声〃飞起的白鹤,正像《后赤壁赋》里描写的那只〃玄裳缟衣,戛然长鸣〃的神秘的孤鹤。第三十八回宝玉的〃种菊〃诗里有〃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和〃泉溉泥封勤护惜〃的句子,与《东坡》诗中〃微泉〃,〃泥芹宿根〃和〃昨夜〃一犁〃雨〃之活荒草,也可能有一些渊源。假如这个猜测不全错,那就更可见雪芹确曾留心过《东坡八首》了。他家先世既〃屡蒙国恩〃,后来皇恩枯竭,遭受抄没,也许正如汝昌所说,其时或许还有人保护才得幸存过活。他想到苏轼的遭遇,读了《东坡》诗,当然会引起许多同感,何况东坡诗又用的是他的字〃芹〃自比,所以便取了〃雪芹〃做别号。东坡的〃泥芹〃之泥固然是污浊的(宝玉所谓〃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但它的〃雪芽〃却是出于污泥而不染。苏轼兄弟诗里的雪多半是洁白而有保护作用的,曹雪芹笔下的雪尤其美丽,带有耐冷保护诸义。试看《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芦雪庭即景咏雪联句中说的:〃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便带有这种意思。(〃苕〃字程、高本误作〃苗〃,殊不知这儿苕字是取《诗经》小雅《苕之华》之义,朱传所谓〃诗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生,虽荣不久,故以为比。〃雪芹原句是指雪不愿来装饰那些依附于即将衰败的皇室统治者的人们。改成〃苗〃字便全不相合了。)〃雪芹〃二字含有宿根独存、洁白、清苦和耐冷诸义。苏辙后来写《新春》诗时,用〃雪底芹〃一词,也许仍是受了东坡诗的影响,他下面两句是:〃欲得春来怕春晚,春来会是出山云〃,也有瞻望东风解冻的意思。说到这里,不免想起汝昌在增订本《新证》里采录《午梦堂集》一篇《曹雪芹先生传》,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说雪芹号〃耐冷道人〃。这就和我上面所解释的〃雪芹〃意义恰好相合。这篇传里固然有好些错误,但有好几处说得相当正确,正如汝昌所说,“岂尽向壁虚构所能为? ”

  说到这里,不妨再给曹雪芹的另一个别号〃梦阮〃附带也解说几句。大家都知道这别号是表示向往阮籍。敦诚赠雪芹诗已明说〃步兵白眼向人斜〃。追忆他的诗也有〃狂于阮步兵〃之句。但雪芹做人的态度狂傲像阮籍,也许还是表面的;他向往阮籍而取号〃梦阮〃,我以为或许还有更深一层意义。这就牵涉到阮籍的处境、思想和态度,与曹雪芹有许多相类似之处的问题。《晋书》本传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这本已像〃于国于家无望〃,〃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了。大家又都知道,阮籍的父亲阮瑀曾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管书记〃,和曹丕、曹植兄弟都很要好,为〃建安七子〃之一。司马氏篡魏时,曹爽、何晏等谋复兴曹魏,事败被诛。阮籍曾拒绝属于司马氏一党的蒋济的邀请。据《魏氏春秋》,籍却担任过曹爽的参军。他又与何晏等人相似,浸沉于老、庄思想,违背司马氏一党所倡导的保守派儒家礼教。嵇康说他〃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讐〃。曹雪芹因雍正夺取政权后发现曹家和他的政敌胤禩、胤■有关系而遭抄家之祸。他的身世自然很容易使他联想到阮籍在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后的遭遇。何况阮家世属曹党,而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时常被称赞才如曹植;寅著《续琵琶》传奇替曹操赎回蔡文姬事吹嘘,当时人便批评他可能袒其同宗。曹寅赠洪昇诗正有〃礼法谁曾轻阮籍〃之句。敦诚也尝引杜甫诗说雪芹乃是〃魏武之子孙〃,而敦敏寄雪芹的诗也说:〃诗才忆曹植。〃这当然并不一定是说曹雪芹已确认曹操是他的祖先。《红楼梦》里把王莽、曹操一样说成〃大恶〃,但那到底只是贾雨村说的〃假语村言〃。我所要指出的只是,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很容易使他联想到并同情于因属于曹党而遭受政治歧视的阮籍。 

  再看阮籍的为人处世,王隐《晋书》说:〃阮籍有才而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魏氏春秋》说他〃宏达不羁,不拘礼俗。〃《世说新语》《任诞篇》注引《文士传》说他〃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但他能〃口不论人过〃,目的是〃佯狂避时〃以免祸,所以司马昭说他〃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不曾加害于他。正和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掩饰着说:〃毫不干涉时世〃〃亦非伤时骂世〃相类似。尤其明显的是,《红楼梦》的作者对女子特别同情,对男女爱情尤别有体会。这也正是阮籍的特性之一。《晋书》阮籍本传说: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文选》注引《晋阳秋》此下有〃以礼〃二字。〕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酤酒。籍常诣妇饮,醉便卧其侧。籍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世说》《任诞篇》作:〃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兵家女〔同篇引王隐《晋书》作〃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同上作:〃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按籍从侄阮咸亦〃竹林七贤〃之一,《世说新语》《任诞篇》说他〃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他便〃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注引《竹林七贤论》曰:〃咸既追婢,于是世议纷然。〃) 

  这种种特出的态度,颇使人疑心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贾宝玉亲昵少女和婢女的憨态,是否多少也受了阮氏叔侄的启发。(《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写正当贾府诸人替凤姐庆寿辰的那天,宝玉忽然不让家人知道,穿了素服,和茗烟骑了马到郊外去哭祭因他而自杀的,他母亲的婢女金钏。第七十七回私自出外访睛雯。这种种行径,便和阮咸居丧借驴追姑家婢不无相类之处。)曹雪芹本就与阮籍个性相近,上文已引过,史家说阮籍〃嗜酒荒放〃,本传也说他〃宏放〃〃不羁〃,曹雪芹嗜酒那是他朋友诗里多次提到过了。而且人们也说他〃素性放达〃或〃素放浪〃。阮籍〃能啸〃,〃善弹琴〃。曹雪芹能〃击石作歌声琅琅〃,〃燕市悲歌酒易醺〃。张宜泉说的〃白雪歌残梦正长〃,〃琴裹坏囊声漠漠〃,当非空套语。宝玉也会弹琵琶,唱曲。 

  我看最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阮籍本传说他〃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这个〃痴〃字在《红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