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正宗-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肺痈论第二十四
属性:金液戊土丹(见脱疽门)。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夫流注者,流者行也,乃气血之壮,自无停息之机;注者住也,因气血之衰,是以凝滞之患。故行者由其 
自然,住者由其瘀壅。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所发毋论穴道,随处可生。凡得此者,多生于体虚之人,勤 
劳之辈,不慎调燮,夏秋露卧,纵意取凉,热体当风,图身快爽;或中风邪,发散未尽,或欲后阴虚,外寒所 
侵。又或恼怒伤肝,郁结伤脾,荣气不从,逆于肉里;又或跌打损伤,瘀血凝滞;或产后恶露未尽,流缩经络。 
此等种种,皆成斯疾也。既成之后,当分表里、寒热、虚实、邪正、新久而治之。初因风寒相中,表症发散未 
尽者,人参败毒散散之。房欲之后,体虚寒气外侵者,五积散加附子温之。劳伤郁怒,思虑伤脾而成者,归脾 
汤加香附、青皮散之。跌扑伤损,瘀血凝滞而成者,复元活血汤逐之。产后恶露未尽,流注经络而成,木香流 
气饮导之。此皆初起将成之法,一服至三、四服皆可;外俱用琥珀膏敷贴,其中亦有可消者,十中五、六。如 
服前药不得内消者,法当大养气血,培助脾胃,温暖经络,通行关节,木香流气饮、十全大补汤俱加熟附子、 
香附培助根本;此则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已溃者自敛,而终无残败破漏不敛之症。且如有脓宜急开之。 
患者又当慎起居,戒七情,远寒就温,俱可保全;若误用寒凉克伐、内消等药,终至不救者多矣。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初起漫肿,皮色光亮,微热微疼,筋骨不欠强者为顺。已成身体微热,饮食有味,疼痛有时,肿生红色者 
顺。已溃脓稠而黄,肿消痛止,身体轻便,起坐如常者顺。溃后内肉易生,脓水易止,精神易复,脓口易合者 
顺。 
初起身体发热,脉细而数,皮色微肿,痛彻筋骨者险。已成饮食少思,口干作渴,身体疼痛,四肢沉重者 
险。已溃脓水清稀,肿仍不消,虚热不退,疼痛下减者逆。溃后脓秽不止,肌肤瘦削,饮食不餐,发热皮粗者 
死。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初因风寒表散未尽,而后复生肿痛者,再宜和解之。表邪已尽,而后复生流注者,宜清热消肿、行散气血。 
暴怒所伤,抑郁所致,胸膈痞闷,中气不舒,顺气宽中。肿硬已成而不得内消者,宜和气血,更兼补助脾胃。 
跌扑闪肭,瘀血凝滞为患者,宜调和气血、通行经络。寒邪所袭,筋挛骨痛及遍身疼痛者,温经络、行气血。 
产后败血流注关节致生肿痛者,当散败瘀、养气血。溃后脓水不止,而形衰食少者,宜滋气血、峻补脾胃。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一男子风寒表散未尽,两腮肿痛,微热不退,小柴胡汤加川芎、天花粉、桔梗、连翘二服,余热顿退;又 
以二陈汤加桔梗、黄芩、牛蒡子、连翘四服,十日而安。 
一男子劳伤受寒,背生三肿,皮色不变,寒热交作,至夜尤甚。先以万灵丹洗浴发汗,寒热顿退;惟肿硬 
不消,以琥珀膏敷之,三次其肿消痛止,渐渐而平。 
一妇人因怒胁下结肿,将近半年方痛,此得之肝气郁结之症,以木香流气饮四服,其肿渐红,此日久之病 
必欲作脓,不可内消;又以十全大补汤加木香、香附、青皮十余服,其肿渐高;又以本方加皂角刺五服,其脓 
方溃,且清且多。此劳中所得者,元气已经亏损,其脓故多而清,以人参养荣汤加熟附子月余,脓稠且少,又 
本方倍参、 、归、术两月而愈。 
一男子元气素虚,因暴怒膊生肿块,疼痛牵强,寒热往来,饮食日减,以补中益气汤加香附、贝母十余服, 
寒热渐止;又以益气养荣汤月余而肿溃。间以八珍汤服之,外用附子饼日灸二次,脾胃健而安。 
一孀妇项间乳上各肿一块,将近一年,渐大方痛,诊之脉细数而无力,此思虑过伤之病也。以归脾汤加桔 
梗、香附十余服,其肿渐高;外以琥珀膏敷之,肿顶红色;欲其作脓,又以十全大补汤加桔梗、贝母服之,半 
月脓熟;针之后,头腐脓清,虚热复作,食少不睡,仍以归脾汤间以逍遥散,服之三月而愈。 
一男子平素怯弱,腰后微肿一块,饮食少思,口干发热,此得之肾伤之病也,治当朝以附桂八味丸,午用 
人参养荣汤扶植根本为要。彼以口干发热内火之故,欲投清凉之剂解之,予辞不敢治。请内医视之,以退热为 
主,正合病家之意。投药三剂,腹痛作泻,又以猪苓、泽泻、浓朴泄气等药,大热发作,形体更变,复请予治。 
予曰∶死之速矣。伊芳不知因虚致病,法当滋补,况是腰间肿块,内肾受伤;口干作渴,肾水枯竭;发热不退, 
阴虚血少,今以有余之药而疗不足之症,岂有不死者。始信前误,又半月而死。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x调和荣卫汤x 
调和荣卫汤甘草 陈独芎归 大茴 
赤芍白芷并乌药 牛膝红花相共随 
治流注初起,气血凝聚,结肿不散,已成未成服。 
川芎 当归 陈皮 独活(各一钱) 赤芍 白芷 乌药 大茴香 黄 (各八分) 甘草(炙) 红花 
(各五分) 牛膝(下部加) 
水二钟,煎八分,入酒一杯,量病上下服。 
x木香流气饮x 
木香流气饮芎归 苏桔青皮乌泽 
枳壳槟苓防半夏 腹皮半芍膝甘随 
治流注、瘰 及郁结为肿。或血气凝滞,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嗌咽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 
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并服之。 
川芎 当归 紫苏 桔梗 青皮 陈皮 乌药 黄 枳实 茯苓 防风 半夏 白芍(各一钱) 
甘草节 大腹皮 木香 槟榔 泽泻 枳壳(各五分) 牛膝(下部加一钱) 
水三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x六郁汤x 
六郁汤内用川芎 半夏陈苓香附同 
甘栀苍术砂仁等 湿痰流注实时通 
治诸郁结肿,及左右二搭相串,湿痰流注等症。 
川芎 半夏 茯苓 香附 陈皮 山栀(各一钱) 苍术 砂仁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水二钟,煎服。 
x附子八物汤x 
附子八物汤芎芍 熟地人参术茯苓 
甘草肉桂当归等 木香姜枣效通神 
治房欲后阴虚受寒,致生肿块,又或遍身腿脚疼痛,不能 
步履。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附子(各一钱) 肉桂(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三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x疮科流气饮x 
疮科流气饮芎归 甘桔苏槟芍桂 
防风枳壳香乌药 白芷人参浓朴随 
治流注及一切郁怒凝滞气血,作肿疼痛;或胸膈痞闷,或风寒湿毒搏于经络,结成肿块者服。 
当归 甘草 紫苏 人参 白芍 官桂 黄 防风 枳壳 乌药 桔梗 浓朴(各七分) 槟榔 木香 
川芎 白芷(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通经导滞汤x 
通经导滞汤香附 赤芍芎归熟地随 
陈皮丹皮苏草节 牛膝红花独活奇 
治妇人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 
香附 赤芍 川芎 当归 熟地 陈皮 紫苏 牡丹皮 红花 牛膝 枳壳(各一钱) 甘草节 独活 
(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入酒一小杯,食前服。 
x香附饼x 
香附饼最散风寒 酒和调成患上安 
熨底热攻寒气散 敢教苦楚即成欢 
治风寒流注袭于经络,结成肿痛。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复患处;热熨斗熨药上,未成者自 
消,已成者自溃,风寒湿毒宜姜汁作饼。 
x醒脾汤x 
醒脾汤中白术 人参酸枣地骨皮 
茯神远志柴甘桔 香附木香共得宜 
治怀抱郁结,思虑伤脾,致脾气不行,逆于肉里,乃生壅肿;疼痛不眠,心烦不安,神气不清等症。 
白术 黄 人参 茯神(各一钱) 酸枣仁 地骨皮 远志(各七分) 柴胡 甘草 桔梗 黄连 
木香 香附(各五分) 圆眼肉(七个)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x调中大成汤x 
调中大成汤术附 苓归芎药藿黄 
砂仁远志丹皮草 肉桂煨姜黑枣随 
治流注溃后,脓水清稀,饮食减少,不能生肌收敛。 
白术 茯苓 归身 白芍 陈皮 山药 黄 牡丹皮(各一钱) 人参(二钱) 藿香 砂仁 远志 
甘草(各五分) 附子 肉桂(各八分) 
水二钟,煨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黄 六一汤x 
黄 六一汤甘草 加上人参三味奇 
流注脓多并作渴 更兼烦躁效堪推 
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服之。 
黄 (半生、半蜜水炒,六钱) 甘草(半生,半炙,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散血葛根汤x 
散血葛根汤半夏 芎防羌葛芷升麻 
甘草细辛并苏叶 桔梗香附与红花 
治跌扑伤损,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干葛 半夏 川芎 防风 羌活 升麻 桔梗(各八分) 白芷 甘草 细辛 苏叶 香附 红花(各六分) 
水二钟,葱三根,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x先天大造丸x 
先天大造丸归杞 熟地生苓兔肉黄 
乌茅巴骨香牛膝 远志青盐故纸方 
治风寒湿毒袭于经络,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或阴虚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肿痛,溃后 
脓水清稀,久而不愈,渐成漏症者服。 
紫河车(酒煮,捣膏,一具) 熟地黄(酒煮,捣膏,四两) 归身 茯苓 人参 枸杞 菟丝子 
肉苁蓉(酒洗,捣膏) 黄精 白术 何首乌(去皮,用黑豆同蒸,捣膏) 川牛膝 仙茅(浸去赤汁,蒸熟 
去皮,捣膏,各二两) 骨碎补(去毛,微炒) 川巴戟(去骨) 破故纸(炒) 远志(去心,炒,各一两) 
木香 青盐(各五钱) 丁香(三钱) 黑枣肉(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此方非独流注成漏者。又补一切气血虚羸,劳 
伤内损,乃男妇久无嗣息,并有奇功。 
x琥珀膏x 
琥珀膏中用大黄 南星白芷郁金香 
同蒜捣稠敷患处 管教流毒即安康 
治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气血凝滞,结成流毒,毋论身体上下、年月新久,但未成脓者并效。 
大黄(二两) 郁金 南星 白芷(各一两) 
共为细末,用大蒜头去壳捣烂,入上药再捣稠,入酒一二匙调匀,遍敷肿上,纸盖;随即热痛,又有不痛 
,俱待药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挑去泡中黄水,膏贴之自效。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流注论第二十五
属性: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 补中益气汤 益气养荣汤 
八珍汤(俱见痈疽溃疡门) 
万灵丹(见痈疽肿疡门) 
小柴胡汤 二陈汤(俱见瘰 门)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乳痈论第二十六
属性:(附∶乳岩) 
夫乳病者,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乳子之母,不能调养,以致胃汁浊而壅滞为脓。又有 
忧郁伤肝,肝气滞而结肿,初起必烦渴呕吐,寒热交作,肿痛疼甚,宜牛蒡子汤主之。浓味饮食,暴怒肝火妄 
动结肿者,宜橘叶散散之。又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 
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 
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 
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如此症知觉若早,只可清肝解郁汤或益气养荣汤,患者再加清心静养、无挂无 
碍,服药调理只可苟延岁月。……惟初生核时,急用艾灸核顶,待次日起泡挑破,用披针针入四分,用冰蛳散 
条插入核内,糊纸封盖;至十三日,其核自落,用玉红膏生肌敛口,再当保养不发。又男子乳节与妇人微异, 
女损肝胃,男损肝肾,盖怒火房欲过度,以此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经无以荣养,遂结肿痛。 
治当八珍汤加山栀、牡丹皮,口干作渴者加减八味丸,肾气素虚者肾气丸,已溃作脓者十全大补汤。怀孕之妇 
乳疾曰内吹。因胎气旺而上冲,致阳明乳房作肿,宜石膏散清之,亦可消散;迟则迁延日久,将产出脓,乳汁 
亦从乳窍流出,其口难完,有此者,纯用补托生肌,其口亦易完矣。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乳痈论第二十六
属性:初起红赤肿痛,身微寒热,无头眩,无口干,微痛者顺。已成 肿发热,疼痛有时,一囊结肿,不侵别囊 
者轻。已溃脓黄而稠,肿消疼痛渐止,四边作痒,生肌者顺。溃后脓水自止,肿痛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