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8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炷诒阃瓿梢凰襏潜艇的生产。而民国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平均一艘近海型防御潜艇的建设周期约莫是87天左右,远洋型攻击潜艇(U潜艇的中国改进型)的生产周期却长达144天,耗时几乎可以建造两艘近海防御型潜艇了。考虑到民国新立之初海防的不稳,民国海军的水下舰队建设主要还是以近海型防御潜艇为主。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基隆位于台湾岛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中法战争结束后,台湾的重要性已经被满清统治者所觉察到,经过先后几任巡抚的建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基隆港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成为台湾最优良的海港跟军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通过武力夺得了台湾岛后,基隆港在日本人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人口在17年底已经突破二十万人,总人口台湾第四,并且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商船在此停靠补给、收购台湾土产,日本人还在此进一步建设,强化了基隆港的军事地位,作为日本台湾驻屯舰队的驻扎地。

根据民国在战前得到的情报,日本台湾驻屯舰队中的主力舰——老式三笠号战列舰、筑波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一艘去年年底才建设完成的最新式龙田号轻型巡洋舰尽皆驻扎在这里以震慑民国。

在民国制定对付日本的郑和计划中,驻扎朝鲜跟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将交由民国海军主力牵制、吸引,为民国陆上攻势尽可能的争取时间。而另一支位于南洋的日本舰队,则交给民国的水下狼群们解决,为此李汉还特别指定了一个针对性计划——猎鲸。

此次偷袭方案,民国突袭旅顺、辽东半岛的不仅有陆航的勇士们,也有海军的勇士们,那就是这些过去几年前只能在深夜跟民国完全控制的一些海域才能进行隐蔽训练的潜艇部队们,他们几乎每天都听着德国的那些水下狼群们在欧战之中所创造的辉煌,却只能在强大的日本海军的威胁之下,被迫躲着避着,尽可能的延迟日本发展了他们的踪迹。

而如今终于有了向日本人发泄心中愤怒的机会了,他们自然十分珍惜。

现在潜伏在基隆海港外海面之下的一共有十四艘民国海军潜艇。其中有两个型号,一个型号是民国结合了U潜艇的生产技术在美国霍兰级潜艇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的‘水獭级近海防御型潜艇’,这种潜艇共有十一艘,占去了偷袭潜艇中的绝大多数;而另一种则是根据U潜艇技术发展改造的海狼级远洋攻击潜艇,只有三艘。这些潜伏在日本台湾驻屯舰队所在基隆港基地门口的潜艇实际上在陆航的飞机发起攻击之前就已经抵达基隆附近。他们是从福建的两座海军隐蔽军港内出发的,经过了一夜的航行在天亮之前已经抵达了基隆港之外,在短暂的浮出水面进行作业之后,在天亮起之前,他们又都回到了水下,静静的分散潜伏在基隆军港外,默默地等待着约定的战斗时间到来。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方案,陆航将于上午六点三刻到七点左右对辽东半岛的日本发起攻击,攻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而潜艇部队的任务也是在陆航发动空袭的同一时间,对基隆军港发起进攻,力争在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是日本海军驻基隆的舰队失去战斗力。为后续在福建等待登船登陆台湾岛作战的国防陆军勇士们争取时间。

现在,已经是上午六点五十分了,潜艇部队可以出击了。

海狼级潜艇的水下排水量不到七百吨,水獭级潜艇的排水量更是只有三百多吨,都是非常适合在浅海活动的潜艇,不过由于鱼雷数量较少,所以对于攻击的精确度要求较高,总参谋部要求潜艇的艇长们务必做到弹无虚发,一颗鱼雷换一艘防护巡洋舰,两颗鱼雷换一艘装甲巡洋舰甚至战列舰。

毕竟,海军装备的鱼鲁不是十六英寸口径就是十八英寸口径,比陆航的那些航空炸弹大得多,威力也强得多,一颗鱼雷过去,如果是轻型军舰的话,往往就是一弹一舰的交换比。

作为一名“海狼”的艇长,林建现在压力很大,他到不是没有信心做到“一弹换一舰”他只是担心没有足够的猎物让他消灭。因为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近在咫尺的日本基隆军港内目前尚未有任何动静,日本人几乎对于偷袭毫无概念,所以,很多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舰长,都在打着军港内,那几艘大家伙的主意呢。

林建以前是海军部长萨镇冰旗舰上的二副,他没有留学国外的经历,还曾经是革命党出身,因此袁世凯时期跟李汉时期,他在一开始都无法得到高层的信任,无法在海军水面舰艇上得到发展。14年随着民国对日战争的胜利,15年在新总统的努力下,混乱了几年的民国终于重新获得统一。在新总统的打压下,激进革命党人逐渐被清理出了军队,林建不愿意离开海军,也对民国的统一十分满意,逐渐没有了斗争的心思,便主动要求去了一所海军军校带新生,却没想到在16年初被挑选中加入了当时还处于高度保密之中的潜艇部队中。

第五卷大炮主义第七百一十八章不宣而战10

盘踞虎头山,涛声伴酣眠,魍魉重重顾我,雄视且凛然。惯闻鸥声阵阵,紧盯茫茫大海,谁敢来侵犯。

鹭岛风光好,碧波荡漾,霞光闪闪。这里是福建厦门,一座民国海军规划之中重点建设的军港之一。

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废;康熙二十三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属于福建省。二十五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属于兴泉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福建军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废。

1915年短暂的统一战争中,盘踞福建的国民党眼看不可抵达,在民族大义的号召之下,除了极少数不甘心的激进派革命党人出走海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接受了民国中枢的统一号令,停止了抵挡。同年3月厦门重新纳入民国通知之中。6月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7月置厦门道。

1916年初,民国兴起了废除列强在华租界的运动,当时欧美列强献身于欧洲战争之中不愿意过分得罪了民国,因此主动做出让步,同意就鼓浪屿公共租界交还民国进行谈判。当年十一月,携大胜俄国远东集团军之势,民国废除鼓浪屿公共租界后,先后三年间拨款七十余万,大建厦门军港。到了19年初,经过了几年的建设之后,这里已经成为了民国海军重要的军港之一。同时也是民国三大海军潜艇基地之一,民国海军五大上将之一的程璧光上将就是这座厦门军港的总司令,同时也是民国海军潜艇副总司令。

能够被李汉任命为秘密水下武装力量潜艇的副总司令,可见程璧光有多得宠,事实上他的确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生于农民家庭,父亲程培芳在美洲经商,1871年病故于檀香山,璧光扶柩归里。1872年,以生计无着,投奔其姐夫陆云山。时福州船政局刚制成“靖远”炮船,由陆云山管带,陆云山命程璧光习航海术。

1875年,程璧光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驾驶。毕业后上“扬武”舰当练习生。后历任南洋水师“超武”炮船管带、“元凯”炮船管带、福建水师学堂教习、广东水师“广甲”快船帮带等职。积功擢都司,调升“广丙”舰管带。

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往北洋会操,演习时“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中靶亦在七成以上”。会操结束后,朝鲜局势渐趋紧张,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因留北洋,“广甲”舰返回广东解送岁贡荔枝后,亦留北洋。于是广东三船皆编入北洋水师。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附近海面挑起战争,9月17日,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展开大战,当时“广丙”在港口执行警戒。中午12时50分战斗打响后,程璧光指挥“广丙”舰于午后1时半赶到战场投入战斗,2时40分,“广丙”发炮击伤日舰“西京丸”,并引发火灾,“福龙”鱼雷艇趁机发射鱼雷两枚,当时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海军中将正乘坐在“西京丸”上,自以为“我事已毕”,惟瞑目待毙。可惜两枚鱼雷都未击中,侥幸逃脱。海战中,程璧光腹部被弹片击中,血染内衣。

1895年1月30日,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卫,此后北洋海军被困于威海卫港内。2月11日,提督丁汝昌和护理左翼总兵署“镇远”管带杨用霖皆拒降自杀。部分洋员与威海卫营务处提调牛昶炳等商议降事,决定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以丁汝昌名义向敌乞降。12日,由程璧光乘“镇北”炮舰将投降书递交给日军旗舰。17日,日军开进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战后,程璧光被革职回故里。其弟奎光,时任广东水师“镇涛”船管带,因与孙中山同乡关系,在广州加入兴中会。程璧光归乡后,经孙中山及其弟劝说,亦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计划泄露,程璧光逃至南洋槟榔屿。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槟榔屿时,程璧光谒之,李鸿章劝其回国并为之请免甲午之战全军覆没之责。

程璧光回国,复供职于海军。后历任兵舰管带、船政司司长、统领巡洋舰队等职。曾率海圻号巡洋舰远赴英国,参加英王加冕仪式。后因古巴和墨西哥发生大规模的排华事件。程遂帅舰访问古巴,当地华人热烈欢迎,而古巴总统慑于海圻舰军威,只得向程璧光表示:“古巴军民绝不会歧视华侨。”海圻号在古巴停泊,计划休整后访问墨西哥,墨西哥政府不等海圻舰造访,便就排华事件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中国军舰才取消了访问。程璧光在航行中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炮舰外交。

北洋政府时期,闲住在上海。但袁对他住在南方很不放心。1913年春,袁派员邀他入京,聘为海军高等顾问,继又任他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参议。程璧光在北京的那段日子过得并不得意,袁世凯对他表面尊重实则并不放心,暗中安排监督他的一举一动,令他彻底远离了心爱的海军。1914年,护国战争中袁世凯遇刺死亡后,盘踞西南跟长江流域的豪强李汉趁势而起逐鹿中原,成功入驻中枢之后,尽管身边监督程璧光的人不见了。但程璧光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因为当时的他虽然恢复了在军职,却成了一个空头上将。

李汉主政时期,民国坚持强陆军弱海军的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经费跟资源都是倾斜向陆军,尽管程璧光曾多次直言向海军部上书甚至直接写了一封写书递往总统府,依旧没能改变这种局面。为此他曾经一度伤心绝望,认为民国海军再无崛起之日。正当他准备辞去公职,回家养老的时候。他对海军的热爱感动了李汉,亲自接见了他,与他详细分析了一番民国当时所要面临的内外环境之后,恳请他就任当时民国已经在规划之中的厦门军港总司令,名义上他手上只掌握一艘排水量两千吨级的轻巡洋舰跟几艘炮舰,是个只能清剿清剿海盗的小舰队长官。暗中厦门军港却修建了不少的潜艇洞库,而他手中更是掌握着民国规模最庞大的一支水下舰队。

“时间,差不多了吧!”

程璧光掏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间之后喃喃自语。他手中水下舰队已经在昨晚被分成了三部,一部连夜赶往基隆回合另一支南下潜艇部队偷袭基隆军港。另一支则负责偷袭驻扎澎湖列岛的日本舰队那里还有一艘老式战列舰,最后一支则负责偷袭驻扎高雄、台南的几艘日本轻巡洋舰、驱逐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