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8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六月底,英法两国驻华公使向民国外交部递交了意向书,希望能够居中调停,再一次恢复中俄之间有关争议领土的谈判事务,被民国政府断然拒绝。

7月,俄国依约向同盟国发动强攻后,英法两国支持俄国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第二次联合向外交部递交了调停意向书,再一次被民国政府以不合时宜,尚未接到俄国照会拒绝。

谁料之后俄国在前线迅速惨败,国内又有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开始夺权,俄国政局重新不稳起来。为了尽快稳定局势,重新恢复躁动中的国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信心,这个国家就把所有筹码全压在了中国身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中有眼光的人有些,他们倒是打了个好算计,让英法两国私下跟中国透了气,西北界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可以交还中国,其他两国的争议领土也可以慢谈,最重要的是让中国先交还了控制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恢复中国对俄国的生活必需品出口,而一旦中国交还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日本制造也能源源不断的重新流入俄国国内。一旦物资充盈,俄国不但国内的民心忧虑可破,就连国力也能快速恢复起来。

俄国人的险恶用心还不止这些,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段全部都是修建在俄国吞并的中国领土内,若是中国顶不住英法两国的压力答应归还,则不仅重新将日本商品流进俄国的通道打开,也等同于承认了俄国对东北中国领土的占领。

李汉看完之后冷笑连连,不过对于外交部上面所备注的拖字诀十分满意。

他点头道:“现如今的外交策略便是拖,多拖一日,我中华便强盛一分,俄国便衰弱一分。说到理儿,其实还是我们太弱了。否则怎么可能战场上得到的东西,还得磨破嘴皮才能留下来。”

陆征祥笑道:“总统说得是,若不是总统处处落子快俄国人一把,目光比洋人更长远。咱们国家哪有现在的繁荣……”

“行啦行啦,几天不见你拍马屁的功夫也渐长了!”

“呵呵,总统我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我想听的是你怎么看这谈判的事?”

“谈判?呵呵,看来最近的俄国情报还没送来,总统,我刚从外交部过来,咱们驻维也纳的使馆刚传过来消息,说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大规模的骚动,俄国临时政府跟苏维埃政权打起来了!”

“什么!”

李汉吃了一惊,站起身来。赶忙追问了起来。

在俄国“十二月革命”之后,正当其国内两大政治力量为争夺国家政权斗的不可开交时,德国统帅部一直密切注视着俄国国内的动向。至8月1日,兴登堡指挥的东线德军,利用俄国和俄军司令部的混乱,决定向里加地区发动一次进攻,企图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里加是屏障俄国首都彼得堡的门户,德国统帅部认为,夺取里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行动,史称里加战役。德军发起战役后的第3天,俄国最高统帅部宣布放弃里加,全线后撤,从而向德军敞开了通向彼得格勒的大门。但德军并没有积极追击,主要是因为德国统帅部急需抽调第8集团军部队加强西线和意大利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的大规模行动至此结束。里加战役后,极端仇视革命行动的当时俄军最高统帅科尔尼洛夫,把俄军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倒布尔什维克身上。他在国内反布尔什维克势力和英法美协约国的支持下调动骑兵第3军进入首都,准备解散苏维尔,公开镇压革命。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动员工人和士兵群众,实行武装自卫,粉碎了科尔尼洛夫叛乱,保卫了首都,保卫了苏维尔政权。

时间缓缓走到了1917年的9月29日,列宁跟托洛茨基两大布尔什维克党领袖确定要举行武装起义的日子。

9月29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9月29日夜见到9月30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

30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

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30月7日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9月30日6时20分缴械投降。

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的冲向冬宫,在冬宫的楼梯间里和楼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到10月1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总理克伦斯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擒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当天上午,列宁会同托洛茨基在斯摩尔尼宫召开了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确定废除土地私有制,矿藏、工厂收归国有,宣布政权已转归苏维埃,次日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从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如李汉跟陆征祥他们欣喜看到的,俄国九月革命爆发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忙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已经根本无力向中国要求什么解决争议。中俄领土纠纷跟和谈再一次的无限制延期。而面对这个红色政权的诞生,英法两国普遍是带着恐惧、憎恶与不安,更加不愿意再为它出头。

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措施,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此时的俄国因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俄国尚处在同德、奥交战的状态,同时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正在进行破坏,妄图复辟。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交战各国立即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眼看着俄国盟友被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要退出欧战。同时,俄国新政权拒绝承认英法美三国在战争期间向俄国提供的巨额贷款,并拒绝承认其他国家在俄一切特权及产业。种种的种种,都严重的刺痛了英法美等国家。

自欧战爆发以来,英国向俄国提供了3。79亿英镑的贷款,约折合38亿卢布。法国最凄惨,这个国家向俄国提供了100多亿法郎的贷款,几乎用去了法国国内七成的闲置资金,同时法国在俄国国内有着大量的产业跟工厂,保守估计因为红色政权的成立,法国直接损失便超过180亿卢布,间接损失更是无可计量。

美国虽然损失不多,但也十分恼怒。以摩根为首的银行团在过去几年里为沙皇跟临时政府在美国发行了九亿多美元的债务。尽管沙皇跟临时政府时期,俄国曾经向美国运送了五亿美元的黄金,但他们依旧因此有14亿卢布的巨额债务无法收回。

同时,英法美三个协约国国家无法坐视俄国退出欧战,令德国跟奥匈帝国东线的两百万大军调离前线。

在试探性的几次跟俄国接触未果后,三国大为恼怒,转而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彻底撕破了脸反对新生苏维埃政权。这样苏维埃政权就不得不单独和同盟国进行和谈。德、奥两国因为处境极为不利,因此同意与苏俄缔结和约,以便摆脱国内外的困境。然而,他们故意抬高要价,对新生苏维埃进行勒索和要挟。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左”倾分子也反对列宁的方针,和谈时断时续。

第五卷大炮主义第六百八十章苏俄

俄国没有出过一个伟人,并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的至理。但是俄国这个国家自14世纪便一直积极对我扩张,从一个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公国,最终扩张成为拥有两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巨大帝国。

在这数百年的扩张中,‘铁拳跟武力扩张’的极端思想已经彻底融入这个国家的骨子里。新生苏维埃政权也不例外,尤其此时俄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苏维埃自己的军队迫在眉睫。

于是列宁在1917年10月2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同年11月14日列宁又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海军的法令。不过在‘工农红军’建立之初,军队是由志愿者,主要是工人组成的。尽管俄国军队是支持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全国政权胜利的根本,但新夺取了全国政权的苏维埃对于曾经背叛了沙皇政权,又随后背叛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并不信任。

而这种不信任,也被历史证明了是正确的。但是,正是因为苏维埃政权对于军队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敌视,也为之后的大量军队参与内战并站在苏维埃政府敌对面埋下了祸根。

随着美国的参战,协约国的元气得到了快速的回复。而与之形成鲜明类比的是,同盟国在西线开始受到英法美意四国联军的强力阻击,部分战线开始出现不稳。

列宁在夺取了俄国政权,建立起了红色苏维埃之后,不但撕毁了沙俄、俄国临时政府时期跟各国签订的一些贷款跟协议,甚至连其同德国建立的口头盟约也一并冷淡处理,既没有向之前许诺的,立刻退出欧战,也没有倒戈宣布加入同盟国阵容之中。

为了逼迫苏俄政权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为了尽快将东线的百万精锐抽调出来,调往西线趁美国大军尚且未抵达欧战之前消灭英法两国的抵抗力量。德国统帅部做出决定,将联合经过了一年休整,重新恢复战斗力的奥匈军队,在东线向苏俄发动战略性进攻。

德国军队于10月18日发起了新的进攻,而奥匈帝国在稍晚一些的第二天也向俄国发动强攻。苏俄政权面临着致命的危险,‘一号法令’仍在毒害俄国军队,夺取了政权之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机构残酷的迫害军中有着贵族、资产阶级、地主背景的军官阶层,以至于大量的军官为了不被杀害不是向德国投降便是主动逃离军队。

结果,在德军跟奥匈军队进攻的道路上,只遭到零散的赤卫队和已经瓦解的旧俄残余部队的反抗,旧俄的残余部队支撑不住打击,士兵们纷纷向国内后方退却。同盟国的军队一星期内占领的土地超过了整个一战前三年所占领的土地,其面积相当于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领土之和。

1917年10月21日,列宁宣布祖国处于危险之中,列宁代表人民委员会号召:“把国家的一切人力和财力都用到革命防卫事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保卫每一寸土地,要就地枪毙敌人的奸细。”并紧急组织了工人队伍派到前线。

他的心腹斯大林通令沿战线的各城市炸毁桥梁,运走贵重物资、火车头和机器,不要给敌人留下任何东西。

随着同盟国军队的强势进攻,彼得格勒跟莫斯科的安全很快受到了威胁。夺取了全国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就是否停止战争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列宁高瞻远瞩,提出不接受倒戈加入同盟国的提案,要求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结束战争,使苏俄尽早退出欧战泥潭。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党委会会议上指出,苏维埃政权如今并没有控制全国全部地区,在远离了欧洲领土的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跟远东、中亚等广大地区,都还有着大量忠于沙皇政权跟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及势力存在。

他在会议上最后指出,与同盟国和谈只是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内经济、解决财政危机、强大红军的战斗力赢得必要的喘息时间。

列宁的建议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大多数委员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因为德国最近的一支军队已经距离彼得格勒只有不足四百公里,首都的安全遭到威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内部已经凸显乱象。

随着布尔什维克党做出决议,列宁旋即派出使团同德国进行接触。经过一番明里暗里的激烈交锋后,底牌不多的苏俄却成功的利用冬天将到来这一底牌,迫使德国同意坐到谈判桌上,并承诺将设法说服盟友。

俄国11月就开始进入隆冬季节。河水冰冻,遍地积雪。在冬季进行军事活动是困难的。正如左派共产主义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10月2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所说的,“在冬天,发动进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发动了进攻也是困难重重的。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