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7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兵力3日份的补给,能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大兵站不仅能够满足师级兵力5日份以上的补给,而且能够提供包括装备修理、危重伤兵救治等需要。

西线则是顺着正在修建中的兰新线,平均每四百公里才能有一座大型补给点。中线也差不多,因为交战区域在不属于中国控制的外蒙古区域内,很难保证物资的供给。为此国防军采购的十五艘飞艇全部被西线跟东线瓜分用于运送军事物资,为了保证生活物资的供给,政府还跟回族、蒙古各部落通过气,从各游牧部落购买大批的骡马等用于物资的运送。

中俄两国各自宣战之后,两国关系迅速恶化。俄国在华租借地、租界和附属地被强制收回,行政当局被中国勒令解散,驻军一律被解除武装后暂行关押等待战后处理。俄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跟赔款都被取消。原有被俄国侵占或者各种各样借口掠夺的产业,陆续查封并准备发还原主。一句话,俄国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加在中国人民身上,体现在中国国内的那些侵略权益已经为中国政府扫荡一空。

中国方面宣布不承认同俄国一切不平等条约,那么,作为必然的逻辑推论,原有被沙俄割让而去的国土也成为有识之士关注的目标。

报界舆论已经隐隐有这种倾向,谓现在世界,不过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俄国昔年趁中国内忧外患,从中国攫取了大量领土。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到俄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理应往来,俄国如何抢走的领土,又要如何还回来。

俄国公使在租界被占领后逃往临近的英使馆,得到了英国公使馆的保护。他在英使馆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悲哀的宣称:“这个野蛮、残暴的落后国家又在策划着第二次排外的‘拳乱’了。中国公然无视国际领事法炮击俄国在华外交官,并拒绝承认跟撕毁大量的国际承认的合法契约。但如此蛮横的报复心态和践踏国际条约的行径,不能不引起文明的欧洲国家的普遍关注。此时若不能对其予以教训,恐日后中国将得寸进尺!”

很可惜,先不提英法两国现在正陷身于西线的凡尔登绞肉机中,抽调不出更多兵力。就算是能抽调出,两国也不会为了俄国的扩张,而不远万里派兵来教训中国。对中国宣战逼迫其加入同盟国,并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英法两国。这两个国家还没有无能到连这一点都看不到。

而且和庚子事变大为不同的是,现在的中国再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便连各国也不是那些个能组成联军的各国了。欧洲诸强,正为了霸权在殊死搏杀,哪里顾得上远东的动静。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在数十年积存的仇怨引导下,一场将改变远东跟世界割据的战争打响了!

第五卷大炮主义第六百二十章三路开战(1)

伯力是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的小型城市,原是前清前期清朝在东北边疆重点建设的军事重镇之一。1858年5月28日,当时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清朝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成功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瑷珲条约》,为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穆拉维约夫的努力,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俄国成功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外东北地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肥沃领土,军事重镇伯力也被包括在其中。

东北边疆重镇之一。

俄人自从中国手中夺走伯力之后,因为满清国力的衰微加上日本当时尚未崛起俄国独霸东北,几十年间并不太在意伯力的军事重要性。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日本的军事崛起,俄国逐渐感觉到了日本对中国东北及朝鲜的觊觎,开始逐步加强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1893年,俄国正式将伯力更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崛起,将军事影响力伸向东北之后,俄国又在以伯力为中心的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建立了‘阿穆尔军区’,以阿穆尔州跟伯力为军事中心,威慑日本。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伯力城从一座驻有几千驻军跟不足一千平民的军事重镇,发展成为了现在拥有四五万军民的远东城市,但因为扼守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连接俄国远东四大军区跟通过中国、朝鲜的交通要道与军事重镇。从城市形态上来说,交通和商业之外,该城市最要紧的就是俄国阿穆尔军区司令部的驻所。

李济深指挥的东北军区国防军在攻陷了中东路断了南边滨海区域俄国人跟北边的联系之后,立刻下令吴俊升率国防军新编五十七师北上强攻伯力。

来自中国的复仇炮声,终于在伯力周围响起来了。

东北诸将中,西安最放心的将领恐怕就属这位吴俊升了。他是东北旧军系出身,民国元年8月,吴俊升在东三省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翌年2月,升任奉天第二骑兵旅旅长。11月,驻扎林西,镇压宗社党叛乱。民国三年2月,授陆军中将。后来李汉入主北京之后,他跟张作霖、冯德麟三人是最早投靠国防军,将麾下万余精锐悉数交出,为国防军东北军区的壮大出了不少的力。

吴俊升有能有才,为人也懂分寸。东北之前的诸位将领之中,他是第一位在15年东北军区新编之后重新入伍带队的将领。

为什么要先打伯力而不是南方更加重要的滨海区跟重镇海参崴呢。李汉跟总参、陆军部以及东北军区的诸位主要将领都曾经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作为地域广袤、人口稀少的大帝国,沙皇俄国一直依赖于少数核心城市的统治与辐射力,这一点在远东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通过不大的代价控制周边,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一旦中心城市沦陷,周边的区域也就没有了。

伯力跟海参崴同属俄国在远东的军事重镇,只不过海参崴不但是临海军港,更是俄国当初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最优良港口,因此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俄国便一直致力于这座港口的建设。1877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日本的崛起,俄国重新开始重视这座海港的军事建设,93年到96年四年间,俄国人先后征用了六万华工跟一万多俄国农夫,将其建成一个濒海永久性防御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维利奇科设计自陆地上建设成完整的陆地防御体系。经过数年的建设,到日俄战争时期,海参崴已经拥有了比之旅顺还要坚固的防御体系,导致日本人集中了海陆军精锐力量,依旧未能在日俄战争中攻陷它。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俄国重新加固了这座城市。总参跟陆军部进行了保守型预测,从海面上依靠中国的海军力量,不但很难攻陷这座要塞,甚至还有可能在俄国人的反击下损失惨重。而从陆地上发动进攻,三个国防师近五万六千人也很难在一个月内攻陷这座要塞。如果国防军要主攻海参崴所在的滨海军区,那么不但会被牵制中大量的陆军,陆航也恐怕会被牵制不少战机,对于大局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有鉴于俄国人在滨海军区只有东西伯利亚第8步兵师跟第10步兵师约莫两万多士兵。最终根据战略需要,东北军区只向滨海区集中了三个师的兵力,跟两个战斗机中队、两个轰炸中队,驱赶俄国在滨海区其他各处驻守的士兵向海参崴集中,然后将这部俄军死死包围在海参崴军港内。等待解决了其他各军区之后,再集中兵力对海参崴进行重点拔除。

伯力的确也是俄国在远东的军事重镇之一,但是比起海参崴,伯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军事重镇。甚至连‘军事重镇’这个称谓它都谈不上,伯力除了作为阿穆尔军区的司令部驻扎着东西伯利亚第14步兵师的一个旅驻军外,它的地面阵地建设几乎为零。

逼近从陆地上能够威胁到伯力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这还是因为中国的领土距离伯力只有几十公里的缘故。而近代满清国势的衰弱,令俄国人傲慢的认为,他们仅仅需要在伯力驻扎一个营,就能威慑中国不敢动弹。因此,除了93年前后俄国曾经在伯力建设了一些地面阵地外,之后二十多年里,俄国几乎没有伯力建设任何炮台等。

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俄国阿穆尔军区感觉到了中国的威胁。只是欧战的爆发令俄国的财政年年超赤字,根本无力拨款建设伯力。没奈何的阿穆尔军区只能将伯力的驻军从过去的一个团增加到了一个旅,以作对中国的威慑。

此时的伯力,已经不是昔日的伯力了。伯力武力最为鼎盛的时期有两个。一个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时候,俄国从欧洲调来数十万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通过伯力方向挺进中国,进而席卷整个东北;第二个时期便是1904…1905日俄战争的当口,伯力一方面为了保护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方面同样承担了源源不断的军队开赴战场的局面。

但现在的情况恰好反了过来,为了支援远在欧洲的东线,远东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开始搜刮送往前线,阿穆尔及滨海军区的兵力一再抽调,悉数调往东线各个战场。如果不是因为伯力扼守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海参崴外贝加尔区的交通枢纽,恐怕阿穆尔军区就要趁势被俄国国内暂时取消同滨海军区合并了。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因为俄国与中国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物资购买,伯力还是那么繁忙,但兵力却是捉襟见肘,差点连一个完整的师都快要排不出来。

在这个时候,中俄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了。中国主动向俄国宣战,调集了重兵强行收回了俄国在华的两个租界跟中东铁路,还收回了俄国在华一切特权,没收了俄国在华的一切厂矿及资产。此举一出俄国国内可谓是震怒。只是中国人显然自外蒙事变之处便在着手准备战争,他们竟然派人炸毁了俄国的生命线——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一条生命线多处被炸毁之后,保守估计要全面修复完毕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也因为这条铁路被炸毁,俄国又重复了日俄战争时期的太平洋远征舰队的悲剧,即俄国人要尽快赶赴远东,不但要用出更多的时间,还要放弃大量笨重难以携带的火炮跟物资。

1916年的中俄冲突,这是一场俄国挑起但却是中国导演下的全面冲突。在这一次的冲突之中,俄国处于全面的不利状态。欧洲东线战场上,俄国两百多万陆军被德奥土保四国牵制,能够动用的兵力很少。而且又是劳马驰途赶赴远东,远东驻军也处于劣势中。

外蒙冲突之初,远东总督错误的认识了中国人的态度。随后一个多月里,中国方面除了抗议跟大声威胁外,其他手段都跟去年差不多。俄国人以为看穿了中国的软弱。于是他们得意了,高兴了。以为中国人依然还是嘴皮子上厉害的时候,而远东俄国这边的傲慢也影响到了彼得格勒的俄国高层,令他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于是在俄国国内的一再加温下,中俄两国最终走到了战场上。

到底怎么办呢?伯力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是阿穆尔军区的俄国将领们陷入了沉思。中国对俄宣战并立刻收回俄租界,向中东铁路进攻,断了阿穆尔军区跟滨海军区联络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伯力距离中国国境线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俄国才刚向中国宣战,当天下午,中国的军队就杀过了国境线,打到了伯力这边来。

从炮声和侦查情况来看,中国人来的不在少数,最起码已经出现了2个师的番号。而且,中国国防军与俄军的编制不同,一个满员国防师的编制足有一万八九千人,远远高于俄国一个师的正常一万一千人的规模。中国人的两个师,几乎相当于阿穆尔军区现在驻军的四倍了。

“先生们,现在我们怎么办?”司令部会议室里,军区司令官梅耶诺夫满脸愁容。作为阿穆尔军区司令官,现在他需要直面中国人的兵锋了。自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在阿穆尔跟滨海两军区的驻军一直维持在七个师左右,欧战后已经被抽调走了四个主力师,仅在两军区留下三个师的防守力量。伯力无险可守,中国人有飞机可以直接越过黑龙江跟乌苏里江轰炸伯力,也将牵制俄军无法沿江构建阵地阻击中国军队。他手下能用的力量严格说来只有六十四步兵旅跟一个哥萨克骑兵团,一个去年新招募的新兵团,东西伯利亚新编第十四步兵师尚未满编制,如何守住伯力跟外东北的领土!

“我们应该立即向彼得格勒汇报,要求他们尽快派遣军队进行增援。”克洛维耶夫上校第一个发言,他是之前的工兵团团长,但是很可惜他的团被抽调去了东线,而一位军方大佬的子侄顶替了他指挥他的工程团前去东线镀金,所以,现在他虽然还顶着上校军衔,实际上已经是个空架子了。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